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色中华 >

第60部分

血色中华-第60部分

小说: 血色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树民露出迷惘之色,摸了摸后脑喃喃道:“还有7。7的么,我怎么没听说?”

    嗷!李佳嘎然闭嘴,这才意识到鬼子7。7的九九式在37年底大概还没生产出来,范树民不知道也很正常,她一时间想不起九九式到底什么时候冒出来,不过既然被称为“九九式”,多半是39年的产品,就忙说:“也许是我记错了,7。7口径大概是美军的装备,实战精度高很多,鬼子现在还造不出来。”

    “咦?你见过?很厉害的么,比鬼子的九七还猛?”

    “嗯……”李佳迟疑着,日军的九九式就是为了弥补九七的缺陷而研制生产的,九九式步枪的实战射击精度和三八式标准步枪差不多,所发射的7。7口径子弹同样是采用无烟无焰的火棉发射药,不过7。7mm的子弹头短,击中目标后容易翻滚,因此对人体的伤害力比三零式或三八式的步枪大很多……不过,现在很难和这位小弟弟说清楚……于是她顾左右而言他:“略知一二,略知一二,对了,你这把九七也算是鬼子的最新产品了,你本领不小哈,这么快就弄到手了?”

    她无意中抬起眼,看到站在大门前的张绍华,两人的视线在空气中轻轻碰触,彼此都读懂了对方的担忧:鬼子新到的援军应该是日军的精锐部队了!

    范树民回头看到张绍华,也看到屋子里的范筑先正牢牢望着自己,他顿时红了脸,偷偷拉了拉李佳的衣袖,巧巧说:“咱快走,给爹看到又要骂我偷懒!”

    李佳在范筑先眼皮下总是能很自然地摆出一副正儿八经的姐姐款,只见她站得笔直,非常严肃地说:“范队长,既然如此,那我们到靶场去看看吧!”

    范树民也很客气地正色道:“好,时间不早了,我们这就出发。”

    看着这两人一前一后离开院子的背影,张绍华忽然发现自己很挂念着远在天边的赵慧,他和在浙江的铁坤部队还没打通联络线,也不知道赵慧是否有跟着北上……本来以前在上海济南还能辗转打个电话到河内给她,自从来到聊县后,为免被日军跟踪监听,他们没要事都不敢和越南总部联络,更别提聊私人电话了。

    “绍华,犬儿不成器,还请你多多提携。”范筑先的声音在他身后沉沉响起,把张绍华从眷眷思绪中拉回现实。关于范筑先及其次子范树民的记载忽然在他心里冒了出来:范筑先将军不仅自己身先士卒,抗日爱国,而且把自己的子女送上抗日前线。1938年8月,在进攻济南的战斗中,他的次子、青年挺进大队队长范树民在与日寇作战中不幸牺牲,年仅18岁……1938年11月,驻济南日军114师团一部侵犯聊城,于14日下午包围了聊城。范筑先将军指挥守城部队奋起抗击。15日,日军出动飞机、坦克攻破城池。范筑先左臂负伤、腿骨被打断,仍率部与日军血战。但终因众寡悬殊,在毙敌100余人后,聊城城池失守。范筑先率余部与日军展开巷战,战斗异常激烈,范筑先身受重伤,不愿被俘,举枪自戕,壮烈殉国,终年56岁……

    范树民那朝气勃勃的笑容无声在张绍华心底泛起,他有点脊梁发冷,不由自主转身看着范筑先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坚定地说:“范司令,你放心,我一定尽力保树民周全!”……还有你,张绍华在心里说,我不会让你阵亡的……

    范筑先没想到自己的话令对方这么大反应,颇为意外:“战火无情,我等既然投身抗日大业,也就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老父请绍华提携犬儿,本意是树民年少冲动,缺乏历练,希望绍华有时间能指点一二……”

    “不!”张绍华打断他的话:“树民一片赤子之心,上次和大勇合作捣毁道路就表现出色,指挥有度,只要多加磨练,将来必定成为可独挡一面的将帅之才,如果司令肯首,不怕树民受苦的话,在下愿意破例让树民加入我们的特战队,接受我们的严格训练,经过千锤百炼后,在下相信树民会成为顶天立地的好汉!”

    “太好了!”范筑先对张绍华麾下的这几十名骠悍战士留意很久了,心底羡慕不已,曾私下打听过,据闻是这批人在海外效仿美军的训练方式培训出来的,如今听到儿子有机会加入,当真令他振奋不已,这当下高兴地拍着张绍华的肩膀说:“老夫求之不得,求之不得!犬儿就交给绍华你了,你给我好好锤炼锤炼,千万别客气!”

    “范司令,曹师长来了!”一名士兵匆匆奔进来大声报告。

    “哦?”范筑先和张绍华对望一眼,老曹大驾光临,事先并没打个招呼,什么事?

    

 第九十五章 国事堪忧

    曹福林带着一队卫兵开着十九辆军用摩托车,很拉风地驶进聊县,所经之处卷起尘土飞扬,引来很多途人注目。

    车队浩浩荡荡地来到县城指挥部大门前停下,曹福林不等摩托车停稳,就从车座上跳下来,大步流星走过去,冲着站在门前迎接的范筑先和张绍华乐呵呵地打招呼:“范县长!张少帅!”

    范筑先拱手笑道:“曹师座,什么风把你吹来啊!请!里面请!”三人说笑着走进大屋里,女佣手脚麻利地端上茶点,彼此客气了一番,渐入正题,曹福林放下茶盅笑眯~眯说:“有张少帅在,范县长简直是如虎添翼……”

    张绍华忙回应:“师座缪赞,在下不过是听令于范司令,做个马前卒而已,更受不起少帅这个称谓。”

    曹福林目光炯炯地打量着他和范筑先,似乎漫不经心地说:“呵呵!范县长麾下有两三万人了吧,我该称您一句——范司令啰!”

    范筑先笑起来:“哈哈,两三万人是有的,可九成是老弱妇孺,能上阵的寥寥可数,寥寥可数!”

    张绍华吹开茶叶抿了口茶,不动声色看着曹福林,大概已经猜到对方的来意了,果然不出所料,曹福林眼中露出针尖一般的光芒,直射到张绍华脸上,口吻很真诚地说:“日军从东北调来了大批人马,看来鬼子是不会轻易放手的,韩大帅说你们抗战出色,决定给予大力支持,给你们拨调装备物资,呵呵,范司令,以后……我们就是同袍了!”

    看到打胜仗了,就要来把我们收编?范筑先的心咯噔一下,嘴里淡淡道:“老夫谨代表聊县百姓感激韩大帅的好意,然而老夫不过是个违抗军令不肯南撤之人,如何敢和曹师座称同袍?曹师座见笑了,见笑啦!”

    曹福林轻描淡写地说:“范县长还在为上锋南退之令想不开?现在大帅决定支持留守军民,不是正合范县长心意么,如何却要推搪?”

    范筑先的目光在空气中和张绍华的对碰了一下,彼此俨然有种擦出火花的感觉,范筑先捋了捋胡子,笑着说:“大帅有心给我们调拨物资,对聊县百姓来说简直是久旱逢甘露,老夫岂有推搪之理!不过,聊县上下万众一心,决心坚守家园,誓不退让,无论是鸟枪还是大炮,都不会改变我等抗日救亡之心!……至于功名利禄,老夫素来没放在心上。”

    他这话说得够明白了,韩大帅你要提供物资那是多多益善,但要我们从此听从调令,那还是连门都没有,我们已经决定要留守此地!

    曹福林是个官场老手,见状忙说:“呵呵!范县长抗击日寇的决心和风骨,堪称我辈典范,哈哈,这次平原一仗打得好啊,打出了我们中国人的风采,真正鼓舞了三方将士!”

    范筑先听他提起平原,马上接口道:“曹师座接管平原后,想必会增派守军,发动民众,抢修防御工事,要提防德州和陵县的鬼子来个两面夹击,我们这里人手不够,只怕想增援也鞭长莫及。”他和张绍华一直在担心,担心日军大举南下之际,平原、临邑、禹城一带的防线无法承受日军的强势攻击。一旦日军铲平这些路障,就会渡过徒骇河,直压济阳、济南而下……

    曹福林迟疑片刻,还是决定说出心底隐忧:“周继先营长刚被提升为团长,带了一团人镇守平原,不过确实棘手,日军来势汹汹,连天津都守不住,何况是一个平原?”

    周继先?张绍华开口说:“曹师座,一个团,会不会单薄了点?”两面受敌的话,铁定无法兼顾,左右见拙!

    曹福林很无奈地叹着气说:“有什么办法?鬼子无孔不入,我军顾此失彼啊!”

    顾此失彼?张绍华越来越觉得前路凶险,不由得说:“师座,听说青岛一带已经彻底乱了,本月还爆发撤退狂潮,官绅富商迁移内地,市民群众纷纷逃难,码头车站人山人海,大家争先恐后,导致多人挤落海中,社会秩序极其混乱。青岛市民扶老携幼,肩担背挑,沿着公路向即墨、胶州、高密等县乡逃难,日夜不绝,哭喊声震天,凄惨之状不忍耳闻目睹。整个城市仅剩下5万人不到,青岛即将成为一座空城!”

    曹福林唉声叹气:“有什么办法呢!青岛本来就是日租界,七七事变后,台湾附近的日本第三舰队第十战队、第十六驱逐舰立即赶到青岛。把在青岛的日本人编成什么‘青年义勇队”和他娘的‘在乡军人’,人数多达4500人,妈的,简直是一个师了,这群鬼子在市区巡游,赶修工事,收集情报,内外呼应,早就把青岛糟踏得不成样子了!”

    “这两天听说青岛市长沈鸿烈要实行焦土政策,丢!想起来就闹心,好好的一个城市就这样毁了!”范筑先握紧了拳头恨声道。

    “他也是迫于无奈啊!”曹福林搔了搔后脑,苦着脸说:“8月14日的德县路事件后,鬼子的海军已经进入临战状态,战舰抵岸,舰艇上的炮口对准市区,鬼子的战机日夜在上空嗡嗡叫,真他妈的见鬼!”他也深感憋屈,身为一个军人,眼看敌寇在自己的国土上横行霸道,他也恨不得驾长驱,踏平富士山!

    张绍华站起来,目中的忧色浓得化不开,他沉声道:“青岛已变空城,根本谈不上防御,沦陷之日指日可待,日军若从青岛登陆,这场仗还怎么打呢?山东根本就无法守!”

    “大势所趋,徒呼荷荷!”范筑先一拍桌子:“可恨我等势单力薄,回天无力!”

    

 第九十六章 怅望长空

    曹福林觉得心脏一阵收缩,张绍华一语切中要害——山东危在旦夕!他眉头皱得紧紧的,脱口而出:“山东如此凶险,蒋委员还在十月以加强淞沪战场为名,将辅助山东防守的一个重炮旅撤走。韩大帅把全副身家性命都押在了黄河南岸,日军若当真来个南北大夹攻,那……”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噤声不语,不再往下说了。

    范筑先牙关咬紧,一字一句地说:“守不住也要守!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张绍华的目光一直在墙壁上的作战地图上游动……本来是大败的淞沪战役因为铁坤这支劲旅的加入而改变了战果,华东一带暂时还没落入日寇手中……日寇要来一招南北夹攻,我们是否可以让铁坤的部队北上救援,从而化解山东危机?想到这里,他苦笑了一下,铁坤在江浙占地为王,正在积极发展势力,目的多半是为了日后争夺江山,按他的心机,肯定是巴不得国民党大军在华北战场上折损得越多越好……他怎么会真心帮韩复渠或者范筑先解围?……也许这样猜想同伴有点阴,但来自南方的每点每滴情报消息,无不在证明自己的推断是没有错……怎么办?怎么办?

    当他看到地图上“上海”这两个字时,一个大胆的计划“唰”一下如流星划过,照亮漆黑夜空!

    “曹师座,若这场战役由你来调度指挥,您会怎样防守?”他深深望着曹福林单刀直入地问。

    曹福林愣了愣,蒋委员把重炮旅撤走后,韩复榘大怒,急令展书堂连夜回撤,致使第六战区的形势由胜转败,德州、宁津等地相继失守,冯玉祥愤怒地向南京告韩复榘的状,但也无济于事,目前整个战局一团糟,说起来谁都尽了力,但就是不知道为何还是如此一展莫筹!而且,很多事情是不可以随便乱说的……在张绍华的逼视下,他不知不觉擦了擦额角渗出的微汗,低声说:“不在其位,不谋其职……不过……不过……中日之战既然爆发,本应趁机干掉在青岛的日本人,不该听之任之!”

    他不好在范筑先和张绍华面前非议上司,但韩复渠在山东当了八年的土皇帝,对蒋介石的号令也是半听半不听,处于半独立状态,山东这块地儿,本是烟毒泛滥之地,日本帝国主义以青岛、济南为基地,在山东大量贩卖毒品,甚至深入到广大农村。韩复榘入主鲁地以后,雷厉风行禁烟禁毒。吸食鸦片者关押起来强制戒毒,屡教不改者枪毙,贩卖毒品者无论多少一律枪毙,狠狠整顿了民风;同时,他还致力当地教育,专门设有“高级侦探队”,选用高中毕业的青年充任队员,对各部门和各市县进行明察暗访定期直接向他密报。发现有贪污受贿官员立即逮捕,以军法处置,令山东官场风气为之一新……作为下属,他曹福林真的不可以贸然点评自己的上司……

    张绍华在厅堂里来回踱了几步,一时拿不定主意是否该把自己的计划向他们两个透露,山东的沦陷似乎无可避免,而历史轨迹上的韩复渠在今年年底日军大举进犯时,在经历了秋天的袭桑园车站、血战德州、坚守临邑、济阳遭遇战等战役后,韩复渠心痛部队的折损,生气南京政府抽调兵马去支援淞沪战场,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决定不战而退,撤离济南前下令焚毁省政府、进德会等等重要机构,名曰“焦土抗战”。断然拉大队撤离……后来又和刘湘等人密谋倒蒋,1938年被蒋介石以“违抗命令,擅自撤退”的罪名被处决,成为中日开战以来第一个被军法处死的国民党高级将领。

    而最重要的是,他知道蒋介石不满韩复渠已久,尤其是在“西安事变”爆发时,韩复榘明确支持张学良的行动,并发出了支持张和派兵夹击中央军的“马电”,被南京政府特务破译,蒋介石知道后对其恨之入骨!张绍华很有兴趣想知道,在此危难存亡之秋,若他通过杜月笙和蒋介石的交情,加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