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演义-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
彭早住站了起来,答道,“官府不足靠,我日夜在州县衙门前等待赈济,快饿死也,一口粥吃不着。家中早绝了粮,不得不磨斧去砍柴到城中换米吃。”他叹一口气又说:“唉,如今的官府实在信不得。”
赵均用笑道:“官府如今信不得,你几时能信得?你一身本事,勇力过人,到何处弄不到一顿饭吃?与其砍柴换米,不如反了!”
早住怔了,张眼看着赵均用,忙问:“反了?”
均用附着他的耳边说:“不如用斧子杀了官军,夺了城子,哪里还用得着砍柴换米粟吃。”
早住道:“造反可是诛九族的勾当也。”
均用说:“老彭怕甚么?造反不成被诛九族,成了便得天下。如今天下已有乱象,我和你带着人拿起刀斧一同造反,攻州夺县,岂但衣食而巳,荣华富贵也任你挑。”
彭早住反问道:“芝麻李也去么?”
“是他首倡。”
“最好,最好,如他去,我也去。”彭早住将大斧在手中挥了几下,作杀人的模样,笑道:“我这几下子可使得?”
均用抚掌大喜道:“使得,使得。老彭端的好手段!难怪李二定要你入伙他才动手哩。”
赵均用与彭早住约了日子去见芝麻李。三人商量半日,说得投缘。彭早住的父亲彭大知道儿子想造反,心想在家务农大半生,没有出息,与其早晚饿死,不如造反,兴许还能博取一生富贵,于是嚷着也要入伙。芝麻李和赵均用拉来了八条粗汉,不知天高地厚,夜间在家中歃血为盟,密谋起事。
不多时,附近乡间就有儿童唱起歌谣来,歌云:“挖出石佛眼,当时木子反。”歌中的木子,乡民都知是芝麻李。歌声能长翅膀,很快传遍了邳州。
再说也先帖木儿初战大捷,在上蔡城里庆贺了几天,整顿兵马,打算取了西南面真阳城后,再东取确山城。行军距离确山二十三四里,到了一个名唤五里冈的地方,地势平衍,林木疏薄,三面多山。也先帖木儿率部来到此地,看看已近黄昏。他记得兵法所谓“必居高阳以待敌”,驱马四面一顾,择了一处高地,让大军在此处安下寨栅。晚饭后,有探马来报,确山城内盗贼不过一千多人,尚不知大军已经进驻此地。先帖木儿想既然盗贼人马如此少,即使夜间来偷营,没有甚至好惧怕的,可以安心睡眠。他陪着卫王吃了酒饭,回到大帐中,看了一会兵书,连日行军,早有些困乏,抛书就睡了。
半夜三更时分,军中许多士兵因连日行军,既惊且疲,晚上恶梦不断。一个小卒做了恶梦,大叫道:“魔兵来了!”他这一呼将同帐的兵士都惊醒了,帐外天黑,兵士们不知真假,也都发声喊“红魔来了”,又将旁边几帐的兵士惊醒,接二连三将连营数十里的兵将都惊醒了。营外黑团团的,远处树影摇动,象是人马奔走,兵将们都以为无数盗贼前来偷营,纷纷夺马而逃,乱作一团。也先帖木儿被吵醒了,不知何事,从被中跳将起来,抢了一匹马,一员偏将忙拉住马缰道“大将军不要走”,也先顾不得许多,抽出佩刀便要砍,喝道:“老子的命不是命!”半夜里全军大溃。军资器械,粮运车辆,委弃山积。也先帖木儿领着数千人马一路北奔,沿途仅收得散卒万余人。次日上午,军中探马赶来禀报,昨天半夜大军无故虚惊,并无盗贼来袭。这个消息再次将也先帖木儿吓一跳,出了一身冷汗,羞愧无地,真不知如何面见皇上和兄长。他领兵马来到汴梁城下。此城是文济王的封地,文济王令人闭门不纳,在城头说道:“你为大将军,不见盗贼,为何自惊溃散?小王定要弹劾你,城里不敢容你,你快快另寻其他城子。”也先帖木儿十分羞愧,令兵马转到距城四十里的朱仙镇安下营寨。十余日后,又收得三万九千余人,其余的人马不知所归。
朝廷众臣得知也先帖木儿大军夜惊的消息,十分愤恨,上书朝廷免其官职,脱脱将奏章扣下了,只请皇上下诏令蛮子平章替换其弟。也先帖木儿不敢再战,一路上时有风声鹤唳之惊,草木皆兵之惧,领了几百心腹人马,径归大都,趁着半夜,悄然入城,交了兵权,仍做御史大夫。河南府大吏为取悦丞相,反而虚奏也先帖木儿破上蔡城之功,皇上因此赏赐了也先帖木儿许多金银。
御史大夫朵儿直班等十两个御史联名以丧师辱国之罪弹劾也先帖木儿,奏折放在皇上寝宫的几案上,皇上不知如何决断,问脱脱如何处分为宜。脱脱说:“胜败兵事常事,况且臣弟攻下一城,斩得贼首,官兵大振。半夜惊营,将帅哪里喝止得住,实属意外,既非兵败,弹劾于国事无补,诸公用意何在?莫非是陷臣于不义,与其究臣弟之失,不如究臣用人之过。臣当辞职。”皇上听脱脱这么说,反觉得弹劾官吏无理,忙说:“朕知道了,这件事丞相自行处理便了。”
脱脱领旨,绝无情面地将朵儿直班迁为湖广行省平章政事,诸御史谪迁到各地州府做判官、经历之职。脱脱并不惧怕朝野物议,朝中无人再敢议论此事,而民间的议论他和皇上都听不到,又有甚么可怕?
脱脱难得安睡几天。这日三更,他才脱衣就床,脱脱在丞相府中听见前面厅事里人靴喧哗,他的心一惊,又不知出了甚么乱事。书童进书房来,轻声道:“枢密院月哥察儿急事求见,丞相见他么?”脱脱忙穿衣下床,说道:“请他到书房来。”
月哥察儿一进门,神色惊惶,脱脱问:“何事?”
月哥察儿道:“徐……徐州两日前被盗贼夺了。”
脱脱吃了一惊,忙问端详。月哥察儿道:“贼首叫芝麻李,两天前,约莫三更许,八个盗贼,分为两队:一队四人化装为挑河夫,进入徐州城,以芝麻李为头;另一队四人留在城外,贼首叫赵均用。到半夜四更时,城里四人燃起四把火,大声狂呼‘红巾军来了’,城外四人也点燃四把火,呼喊起来。城里的人不知来了多少盗贼,顿时大乱,狂奔疾走。城里那四个人夺了守城官兵的军器乱杀乱砍,打开城门,让城外四人冲了进来。徐州城里军民以为芝麻李人多势众,不敢动弹,只好束手待命。芝麻李这八条汉子就轻取了徐州城。到第二天天亮后,他们将一面红布缠在竹竿上,当作旗帜,骑着马,提着兵器,到城内各处倡议他们是替天行道。城中百姓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刘福通那一伙人,许多人都关门闭户,不敢出来。一些平时好斗之徒争着入伙,两天内招了数千人马。”
脱脱惊得睡意全无,叹息道:“真是八个盗贼就夺了徐州?如今官兵真的无用至此?”
月哥察儿道:“听说城中有几千人马,一听红巾贼入了城,早就逃出城,因此徐州就被盗贼等闲取了。”
脱脱没有想到修河议钞,竟生出这么多乱子来,大有天地倾覆独手难支之感。他摆摆手道:“你且回去休息,事已至此,急有何用。先睡罢,明日再说。”他看着案上中书省呈来的奏章,封上题有几个字“谋反事”,脱脱打开看毕,拿起一枝笔,在奏题上加了四字,成了“河南汉人谋反事”。他向来不信任汉人,朝廷中的汉人与南人,他向来不委重任要职,军国机密大事他也从不让汉人参与。
没有多久,脱脱又得枢密院来报,江西妖僧彭莹玉与徐寿辉夺了蕲州,建伪国天完,立伪官,有数万人马,声威最大,一时江汉地面沸腾起来。还有一个盗贼名唤孟海马的,使得一杆长枪,手下有几百跟他学使枪的弟子。他闻各地盗贼蜂起,结集几千人,头上也包裹着红布,攻夺了襄阳城,继而又攻夺了荆门等四五个州县。一时各地官兵见了头上包着红布的行人都以为是盗贼,心中有几分惧怕。脱脱看完折子,仍在桌面上,仰天长叹道:“天下糜烂至此,我也得从头收拾。”
却说江西那个彭莹玉,人称彭和尚,也有人称他彭祖,本是江西袁州 南泉山东村的土和尚,朝廷因他以妖邪之术惑众,唤他妖彭。他平日里吃素,却长得肥头大耳,绝无一点出家人气象。他在传播白莲教的日子里,学着江湖上变戏法的玩儿,当着众人的眼目,空中抓钱,泥土变成银子,手法妖邪得厉害。他还略知医术,治病却不用药,端一碗井水,手指在上面划一划,口中作蚊子叫,病人喝了,心里一阵透凉,居然有人说病立即好了。一个这样的和尚,渐渐做了江西一带白莲教的首领。
东村不远有一座慈化寺,他出生不久,慈化寺一位姓彭的老和尚觉得他生得灵异,要收他为徒弟,莹玉的祖父应允了。他十岁那年,莹玉到慈化寺做了小沙弥,并改姓为彭。十五岁那年,南泉山下涌出一股泉水,清澈澄鲜,当时袁州一带瘟疫流行,彭莹玉取泉水给病人喝,恰巧病人转机,渐渐好了,以为是和尚神水之功,把他当作活神仙来拜。他早看不惯异族的朝廷,也耐不住蒲团寂寞,与弟子等召集白莲教中人在袁州起事。因人少势薄,官兵一到,抵挡不住,他的妻儿和弟子数人被捉,坏了性命,他只身逃到淮西。朝廷发下海捕文告,四处通缉,但江淮之民久闻彭和尚的声名,将他当做宝贝,藏匿起来供养。他也不怕死,仍然暗中传教,弟子遍及江淮。
一晃数载,彭莹玉闻知刘福通、芝麻李等人反了,结交罗田 以贩布为业的徐寿辉,徒弟黄州麻城 的铁工邹普胜,还有渔夫倪文俊等,也倡言弥勒佛下生,当为中国之主。他们聚众造反时,亦以红巾为号。他们先说弥勒佛下凡要当为中国之主,以一向又说自己是弥勒佛的化身,顺理成章要做中国的皇帝。百姓中愚民太多,弄不清真伪,听了彭和尚的话,都很信服,奉他为祖师,徒众以“普”字排辈命名。他们虽与韩山童、刘福通同为白莲教,派别却大不相同,但做的勾当却都一样,反了大元,自己做皇帝。
彭莹玉初见徐寿辉时,给他相面,说他相貌奇伟,决非久沦下尘之人,可以成就大事。众人颇信和尚的话,就推徐寿辉做了首领,说他是弥勒佛下凡。徐寿辉做了几年布贩,家境比寻常人家要好,酒肉没有少吃,三十六七年纪,积累着财主布袋似的肚子,可不要小觑了他这个肚子,百姓就真的将他当成弥勒佛转世。彭和尚与徐寿辉暗中传下密令,各地弟子于当年九月某日聚集一起,起兵攻打蕲水城。蕲水城小兵弱,信徒人多,很快就攻占了。一进城门,徐寿辉看着自己的几千人马,颇有得了天下的喜悦,很想先过皇帝的瘾。彭莹玉看出徐寿辉的心思,让城中百姓出来拥戴。徐寿辉不嫌蕲水城小,定为国都,没有皇宫不妨事,好在城外有座清凉寺,庙里自然少不了大殿和佛台,搬走泥佛,撤了经幡和香烛,装扮一下就成了皇宫。徐寿辉选了上好的布料,让人做成龙袍,穿着登上了佛台,坐下来,算是登了基,众人在庙内外跪拜,山呼万岁。徐寿辉做了皇帝,定了国号为天完。天完二字何意呢?原来天完国的君臣们想,在“大元”二字上各加了一个宝盖儿,就有压倒朝廷的力量。有了国号,年号也不能少,唤做治平,与作乱相对应。皇帝拥戴出来,百官也依次得封下来。皇帝感谢彭莹玉推自己做皇帝,钦点他做宰相,宰相推邹普胜为太师,太师荐倪文俊做大将军,大将军又荐自己的亲信做大将。大将共数十员,如项普略、丁普郎、徐明、曾法兴、周伯颜、陶九、王善进、熊天瑞等。朝廷中设莲台省,类似大元的中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军中有百户、干户、万户、总管、统军元帅府等职。雀儿虽小,五脏俱全。
皇帝和百官过足了开国的瘾,与其说是举国上下,不如说是城里城外,到处招兵夺马,有了几万余人马,皇帝下诏,兴兵征伐大元。兵分七路,第一路以邹普胜为帅,攻克武昌、龙兴,威顺王宽彻普化、湖广行省平章政事和尚弃城而走。进而攻克安陆、沔阳、中兴;第二路以丁普郎、徐明为帅,攻克汉阳,再取兴国府 。第三路以欧普样为帅,攻克袁州;第四路以陶九为帅,攻克瑞州;第五路以陈普文为帅攻克吉安。第六路以周伯颜为帅,经江西,入湖广,抵云南行省,转战江浙行省。第七路以彭莹玉、项普略为帅,兵入江西行省,攻取江州 、饶州 、信州 。兵锋遍及东南之地,震慑八方。
至正十二年,天完红巾军来攻福建,宁化县的乡民曹柳顺集众响应,要与天完兵一同攻打明溪城。却说明溪驿站里有一个豪杰站了出来,此人姓陈名友定,字安国,本是福建福清人,后移居清流县。他生于农家,幼年父母双亡,为富户佣工。十七岁时,因他的长相清雅,一家富户招他为上门女婿,让他学着做生意。但陈友定天性不会做买卖,总是折本,无奈,投明溪的驿站充当驿卒。他见明溪有人聚众闹事,串通天完红巾儿,要反朝廷。他不愿意入伙,却与几个驿卒纠集一支五百多人的民兵来拒敌。所谓强龙不敌地头蛇,第一战陈友定攻破了曹柳顺的营寨,捉了柳顺,汀州府判大喜,命陈友定为当地山寨巡检,做了当地民兵的头领。朝廷闻知此事,令陈友定与官军一同在福建征讨汀、延、建、邵 诸寨红巾军,战功颇多,先升为清流县主薄,很快升为县尹。
差不多是同一年,江淮有豪杰名叫赵普胜的,善使双刀,人称双刀赵,与另一个豪杰李普胜人称李扒头的一同举事,于至正十二年春,聚集民众数千,渡江南下,克无为 ,入繁吕,占领铜陵、池州,进围安庆 ,在巢湖结个水寨,自称百万舟师,其实不过两三万人。
江浙间有一个布贩,姓王名权,字国钧,他见同是贩布的徐寿辉反了,也聚集手下数百做布生意人,与一个占山为王的张椿等啸聚数千人,夺了邓州、南阳 ,招兵夺马,不多时又占领了唐、高、汝、河南府,进逼滑、浚 二地。他因做过布匹生意,红布自然不难寻,手下个个都也包裹着红布,穿着红衣。其他各地民众有的七八百人,有的两三千人,聚啸闹事,不计其数。
此时天下混乱之极,当日的人们谁也不知大元朝国运将会如何,各地豪杰并起,一时分不出胜负高下,乱象中理不出一个头绪。但是史书早给了今人的答案,元朝以后是明朝,明朝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