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军史集要 >

第28部分

军史集要-第28部分

小说: 军史集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力于5 日南返蟠龙、青化砭休整。后发现西北野战兵团主力位于蟠龙西北地区,
即以8 个旅的兵力,于12  日由蟠龙、青化砭地区向西北方向进攻,并以第135 旅
由子长南下配合。西北野战兵团以第1 纵队(2 个旅)伪装主力,诱其向蟠龙西北
地区进攻;集中4 个旅的兵力在羊马河地区设伏,求歼孤军南下的第135 旅。14  
日晨第135 旅南下,10  时许进至羊马河西北。西北野战兵团突然对其发起攻击。
激战至16  时,将第135 旅4700  余人全部歼灭。
    三战蟠龙镇。羊马河战役后,西北野战兵团秘密转移至瓦窑堡附近休整。
    国民党统帅部判断中共中央机关及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兵团主力在绥德地区并
正在东渡黄河。遂令胡宗南部急速北上,并令驻守榆林的第22  军等部南下,企图
南北夹击。4 月26  日,胡宗南以9 个旅的兵力由蟠龙、永坪地区分两路向绥德地
区急进,仅留第167 旅(欠一个团)及陕西民军第3 总队等部守备其补给基地蟠龙。
彭德怀决心进攻孤立据点蟠龙。遂以第359 旅伪装主力,引诱胡宗南集团继续北上,
集中4 个旅的兵力攻取蟠龙。30  日,各攻击部队隐蔽进入蟠龙镇附近。5 月2 日,
胡宗南集团主力进占绥德。当日23  时,西北野战兵团对蟠龙守军突然发起攻击。
战至4 日24  时,攻克蟠龙镇,全歼守军6700  余人,缴获面粉1。2 万袋、服装4 
万余套及大批武器、弹药。
    青化砭、羊马河、蟠龙3 次作战均获胜利,被解放区军民称誉为陕北“三战三
捷”,它共歼灭国民党军1。4 万余人,给胡宗南部以沉重打击,粉碎了其企图消灭
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首脑机关及西北野战兵团的狂妄计划,稳定了陕北战局,为
彻底粉碎胡宗南部对陕甘宁边区的进攻奠定了胜利的基础,进一步鼓舞了全国各解
放区军民的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陕北“三战三捷”后,西北野战兵团从1947  年5 月21  日至1948  年3 月3 
日,先后进行了陇东三边战役、榆林战役、沙家店战役、关庄、盆口战役、黄龙、
清涧战役和宜川战役,共歼敌6 万人。1948  年4 月21  日,被国民党军占领1 年
零1 个月又3 天的延安,重新回到人民手中。
                华东野战军进行孟良崮战役粉碎敌人重点进攻
    1947  年3 月、国民党军被迫放弃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集中兵力对陕北和山
东实施重点进攻,企图首先占领这两个地区。在山东战场,由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在
徐州统一指挥,集中24  个整编师60  个旅约45  万人,编成3 个机动兵团,采取
“加强纵深、密集靠拢、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战法,由南向鲁中山区推进。其
中第1 兵团8 个整编师共20  个旅20  万人,由汤恩伯指挥,是敌向我重点进攻的
主要集团。该兵团企图首先占领沂水、坦埠一线,尔后与第2 、第3 兵团通力向北、
向东进攻,迫使华东野战军主力决战或北渡黄河。3 月下旬—4 月中旬,国民党军
打通了津浦铁路徐州至济南段,占领了鲁南,接着向鲁中山区进攻。
    面对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积极寻找战机。但国民党军队由于在华
东战场屡遭歼灭,改变了战法,兵力集中,行动谨慎。华东野战军除4 月下旬在泰
安歼敌整编第72  师主力外,几次决心均未实现。中央军委指示:
    “敌军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机,处置甚妥。只要有耐心,总有歼敌机会。”
“第一不要性急,第二不要分兵,只要主力在手,总有歼敌机会。”据此,陈毅、
粟裕于5 月上旬调整部署,将其主力东移,后撤一步。
    蒋介石以为华东野战军后撤是无力决战,遂于5 月10  日下令跟踪进剿。
    顾祝同转令3 个兵团放胆向博山、沂水一线疾进。右翼第1 兵团不待统一行动,
即以整编第74  师为骨干,在整编第25  师、第83  师的配合下,于5 月11  日进
攻坦埠,企图乘隙占领沂水至蒙阴公路。
    5 月11  日,陈毅、粟裕决定:歼灭整编第74  师。因为整编第74  师全部美
械装备,号称“五大主力”之首,歼灭该师将震撼敌军,沮丧其士气;该师处于较
为突出的地位,与左右邻之间空隙较大,便于分割围歼;师长张灵甫自恃作战有功,
骄横跋扈,与其他部队矛盾较深。12  日晨,华东野战军令正在东移的各部队立即
西返,并作出了在敌重兵集团密集靠拢的态势下,从其战线中央割歼整编第74  师
的部署;以第1 、第4 、第6 、第8 、弟9 纵队和特种兵纵队担任主攻。
    5 月11  日至13  日,整编第74  师自垛庄北进,先后占领杨家寨、佛山角、
马牧池等地,准备14  日攻占坦埠。13  日晚,担任迂回穿插任务的华野第1 、第
8 纵队以一部兵力在整编74  师正面实施阻击,主力从其两翼寻隙向纵深楔进,并
切断整编第74  师与第25  师、第83  师的联系。同时,第4 、第9 纵队从正面发
起攻击。第6 纵队于14  日晨抵达垛庄西南地区。此时,张灵甫预感到有被围歼的
危险,即仓促向孟良崮、垛庄方向撤退,并组织一部兵力进行反击。华东野战军立
即乘胜猛攻。15  日拂晓,完成对74  师的四面包围。整编第74  师被包围后,蒋
介石、顾祝同认为该师战斗力强,所处地形有利,已控制制高点,必能坚守;如左
右邻加速增援,可造成与华东野战军主力决战的机会。因此,除令整编第74  师固
守牵制华东野战军主力外,严令其他部队向第74  师靠拢,企图用10  个整编师与
华东主力决战。华东野战军鉴于敌重兵来援,且多数已距孟良崮仅一至两天路程,
情况十分紧急,遂于15  日令阻援部队坚决阻击各路援敌,令主攻部队不惜代价加
速猛攻,一定要在援敌赶到之前迅速歼灭第74  师。15  日13  时,华东野战军主
攻部队发起总攻。各部队从四面八方多路突击。第74  师竭力顽抗。每一阵地均反
复争夺,有的阵地得而复失,几次易手。激战至16  日上午,终将整编第74  师及
整编第83  师1 个团全部歼灭,击毙师长张灵甫。
    孟良崮战役,华东野战军在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密集前进的态势下,从战线中央
割歼其精锐整编第74  师及整编第83  师1 个团共3。2 万余人。缴获各种火炮277 
门、轻重机枪987 挺、长短枪9828  支、各种炮弹7202  发、各种枪弹208 万发、
战马1397  匹、电台28  部。
    通过此次战役,华东野战军彻底粉碎了国民党统帅部“鲁中会战”计划,沉重
打击了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极大地震动了其内部,第一兵团司令汤
恩伯被撤职,整编第25  师师长黄百韬、整编第83  师师长李天霞等也受到处分。
当时,新华社在《祝蒙阴大捷》的评论中指出:它有力地策应了陕北和其他战场解
放军的作战行动,它在“华东解放军的历史上更有特殊意义。因为:第一,这是打
击了蒋介石今天最强大的和几乎唯一的进攻方向;第二,这是打击了蒋介石的最精
锐部队(四、五个最精锐师之一);第三,这个打击出现于全解放区全面反攻的前
夜。和这个胜利的同时,东北、豫北、晋南、正太等地,强大的反攻正在展开”。
    1947  年6 月,遵照中共中央关于把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的指示,为配合晋冀
鲁豫野战军主力南渡黄河作战,30  日,华东野战军以第1 、第4 纵队和第3 、第
8、第10 纵队分别向鲁南和鲁西出击。7 月上旬,相继收复费县、峄县、枣庄、泰
安、大汶口等地,威胁国民党战略要地徐州。国民党军从7 月12  日起陆续从山东
抽调7 个整编师回援,鲁中山区只留4 个整编师固守要点。这样,国民党军对山东
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基本被挫败。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转入战略进攻
    解放战争进行到1947  年6 月,形势已发生了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显著变化。
国民党军由430 万人下降为370 余万;在东北和华北战场已转为守势;在南部战线,
除对陕北、山东两解放区继续实行重点进攻外,鲁西南、豫皖苏边界直至大别山地
区兵力薄弱,形成两头重、中间轻的“哑铃形”态势;士气日益低落,官兵厌战情
绪增长,战斗力下降;国民党政府在政治、经济方面也陷入困境。人民解放军则由
120 余万人上升到195 万人,正规军已达100 万人。虽然兵力上仍居劣势,但握有
战略机动力量;在战略全局上除陕北、山东战场尚处防御地位,其他各战场已逐步
转入战略反攻;部队士气高涨,战斗力不断提高;广大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已基本完
成,后方日趋巩固。
    但大部分解放区遭受战争破坏,人力物力损耗巨大。
    为了粉碎国民党军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消耗解放区人力物力,使人
民解放军不能持久作战的战略企图,中共中央制定了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
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灭敌人的战略方针。并决定将战略进攻的主要方向指
向大别山地区。为此,中央军委决定:以刘邓大军率第1 、第2 、第3 、第6 纵队
12  万余人,实行中央突破,南渡黄河,先在鲁西南地区求歼敌军,尔后以跃进方
式挺进大别山,建立根据地;以陈谢集团第4 、第9 纵队和第38  军等直出豫陕鄂
边界地区,在豫西、陕南建立根据地;以陈粟野战军第1 、第3 、第4 、第6 、第
8、第10 纵队及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1  纵队,从鲁西南挺进豫皖苏区,扩大原有根
据地。这样,三路大军在中原地区互为犄角,紧密配合,在长江、黄河、淮河、汉
水间开辟新的中原解放区。另以西北野战军攻打榆林,调动进攻陕北的敌军北上;
以华东内线兵团在胶东作战,继续把进攻山东的敌军东引,以策应3 路大军挺进中
原的行动。
    这就形成了三路突进、两翼钳制的部署。中共中央为加强对中原的领导,以邓
小平、刘伯承、李先念等8 人组成中共中央中原局,邓小平为书记。为在新区开展
地方工作,抽调和集训了千余名地方干部随军南下。
    6 月30  日夜,刘邓主力从张秋镇至临濮集间150 余公里的正面上,一举突破
了国民党军的黄河防线。接着,采取攻其一点(郓城)、吸其来援(金乡)、啃其
一边(定陶)、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发起鲁西南战役。从7 月8 日至28  日,歼
敌4 个师部、9 个半旅约6 万人,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当时,中央军委
指示刘邓休整10  天左右再跃进大别山。刘邓根据敌情变化和黄河水上涨情况,当
即立断,于8 月6 日决定不待休整,立即南进。
    8 月7 日,刘邓野战军南下,11  日越过陇海铁路向南疾驰。8 月17  日,经
过顽强奋进,越过了黄泛区。接着渡过了沙河。刘邓为战胜敌军的追堵,提出“到
达大别山就是胜利”的口号,并埋藏和炸毁了一些不便携行的重装备,以便加速南
进。23  日,当第1 、2 、3 纵队已抵近淮河,中原局与野战军指挥部及第6 纵队
刚到达汝河北岸时,整编第85  师等部已控制汝河南岸汝南埠渡口及大雷岗、小雷
岗。其尾追的3 个整编师距汝河已不到30  公里。紧急时刻,刘伯承要求部队以
“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坚决打过河去。23  日下午,第6 纵队第18  旅冒着
敌机轰炸扫射,在汝河上架起了浮桥。24  日拂晓前,突破敌军河防阵地,控制了
大小雷岗,掩护中原局和野战军指挥部渡过汝河。27  日,全军渡过淮河,进入大
别山地区,胜利地完成了千里挺进任务。
    为策应刘邓野战军挺进大别山,根据中央军委指示,陈谢集团8 万人于8 月22 
日晚在平陆、孟县间强渡黄河,截断陇海铁路。至31  日,攻克新安、渑池、宜阳、
洛宁等县城,歼敌4800  余人,吸引尾追刘邓的国民党军1 个整编师又3 个旅西援。
8 月中上旬,进入鲁西南地区的华东野战军4 个纵队和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1  纵队,
积极与敌周旋,掩护了刘邓野战军南下。
    刘邓野战军进入大别山后,遵照中央军委迅速实施战略展开的指示,不顾各种
困难,立即采取北面牵制、东西展开的方针,迅速抢占以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
开创根据地,实施了战略展开。至9 月底,攻克县城23  座,歼敌7000  余人,并
在17  个县建立了民主政权。
    此时,陈谢集团往返于潼关与洛阳间连续作战,歼敌3 万余人,使敌抽调在大
别山的1 个整编师和在陕北、晋南的两个旅回援。
    9 月上旬,陈毅、粟裕率领黄河北岸的华东野战军第6 、第10  纵队和特种兵
纵队主力南渡,会同原在鲁西南地区的5 个纵队组成18  万人的西线兵团,并在菏
泽以东发起沙土集战役,全歼整编第57  师,迫敌从山东和大别山抽调4 个整编师
增援。接着,于9 月下旬进入豫皖苏边区。
    至此,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布成逐鹿中原的“品”字形阵势,并迫使国
民党军大批兵力南调,给了其他战场的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和进攻以有力策应。
    10  月初,刘邓率野战军在大别山南部又打破了敌7 个整编师的合围,歼敌2 
个旅。10  月12  日,刘邓率野战军主力分向长江北岸的蕲春、广济、黄梅、宿松、
潜山、桐城、庐山、望江等地区挺进展开。蒋介石误认为是即将渡江,遂令沿江部
队堵击,整编第40  师和第82  旅由烯水沿公路向广济进击。
    刘邓决心集中10  个旅,在高山铺狭谷地带,伏击歼灭该敌。10  月27  日,
将敌第40  师和第82  旅1。2 万人歼灭。
    陈谢集团于10  月下旬—11  月间,向陕南、豫西展开,歼敌1。2 万余人,攻
克县城19  座。
    陈粟野战军亦在豫皖苏边区展开,到1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