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青山为证 作着:带刀 >

第15部分

青山为证 作着:带刀-第15部分

小说: 青山为证 作着:带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软是好人啊。”赵丞稷幽幽地回答道。拍了拍李德明的肩膀:“娃儿,战场上讲的是拼命,心狠,不是心软。你不要把生活和打仗搞颠倒了。”说到这里,指了指李自新等人:“你看我,还有他们,那一个不是从死人堆堆里爬出来的?我们能够爬出来,就是因为我们比别人心狠。再说了,那些个虾子日本鬼子些,都是些死不改悔的畜生,八路军已经有前车之鉴了,你又何必非要去验证一下喃?”

一番话说得李德明心里亮晃晃的。“不要把生活和打仗搞颠倒了”这句话说得太对了。自己本来就身处险境,和敌人比的,拼的,就是个“狠”字。

他一下子笑了:“明白了。哎,对了,谢谢你下午救了我。”

“有莫的啥子表示?”见李德明想通了,赵丞稷也开开玩笑放松一下。

“锤子,我放你一天假,再给你10块大洋去逛窑子,你觉得如何?”李德明附在他耳朵上轻声说道。

“说话算数?”赵丞稷眼睛一亮。

“君子一言……”

“求,我们是啥子君子嘛。”李德明没说完,赵丞稷就打断了他:“反正到时候你不兑现,老子就在全体兄弟面前……”

这里已显活跃的样子那边的人也看见了,整个营地沉闷的气氛一扫而光。

李德明走到正在休息的柴万红身边,把地图拿出来,后者把一个手电筒打开――下午的时候他们缴获了几个手电筒。

“老哥,你看,我们现在的位置在这里,照这样走,明天下午就能赶到太原。”

“嗯,你说的对,有什么问题吗?”

“我在想,我们这么走,搞不好前面就会遇上大批的鬼子。”

李德明的话让柴万红吃了一惊:“你的意思,是绕道走?”

“我就是这么想的。我们也必须绕道了。鬼子宁愿让重装部队掉队,也要拼命朝前赶,说明现在在我们的前面已经是一片混乱了。我们现在带的东西也多了,两把指挥刀,一部电台,六挺捷克造,两挺歪把子,十二杆步枪,倒是越来越象暴发户,什么都舍不得丢。我真怕就这样走,闯不过去。”李德明沉思了片刻继续说道:“我意已决,绕道走。只是还有些拿不定主意,要绕多远。老哥,你道路比我们熟,你来定夺。”

“我们现在的位置在这里……”柴万红话未说完,那头放哨的蔡成宾一溜小跑过来:“队长,有情况。”

“说!”李德明边说边示意柴万红收起地图。

“那边开过来四个汽车,是往我们这头开过来的。距离大概2里多地。”迟疑了一下,蔡成宾肯定地说道:“车上装满了人,可能有百把人。黑漆嘛贡的(黑漆嘛贡的――黑乎乎的),看不大清楚他们带没带重武器。”

“集合!”李德明拔出手枪喊了一声。从蔡成宾小跑过来开始,大家都已经放下手里的活计,拿起枪准备了,待他的命令一下,立刻排好了队形。

“妈逼,鬼子来了四个汽车,不晓得是我们暴露了,还是路过的。”李德明有些杀气腾腾地吓了命令:“全体隐蔽,还是老规矩,我没开枪,就都不要开枪。散开!”

队伍立刻跑出树林,无声无息地沿道路分成两拨,各自隐藏在了草丛里、岩石后面。没过多久,随着马达的轰鸣,四辆鬼子的汽车就驶入了他们的视野。

让所有人始料不及的是,汽车并没有继续往前开,而是在距离他们大约一百来米的地方停下了。从车上跳下几个鬼子点燃火把大声吆喝着什么。

借着后面的汽车的灯光和火把,可以大致看清楚,中间两辆汽车上装的,竟然全是穿军装的中国军人!前后两辆汽车装的,全部是日军。俘虏们被绳子串绑着,一个接一个艰难地从车上跳下来。一些鬼子用枪托推攘着他们排成队列。

不久,俘虏队伍就在鬼子的押解下,往树林里走去。汽车边剩下的鬼子分成了两批,一批从车上取出五挺机枪,笑着和另外一批一共四个鬼子打了个招呼,也跟着走向了树林。

“不好!鬼子这是准备屠杀俘虏!”看到着一幕,几乎同一时刻这个判断出现在所有埋伏着的人的脑海里。大家有些躁动。

“权娃子,你通知柴队长,带人接近那些汽车,等我们这边枪声一响,就干掉那几个守卫;让柴队长把他那边的机枪给我调两挺过来。”李德明对身边的张权生说道。

命令很快得到了执行。李德明带着人,猫着腰往火把燃烧的地方跑去。那里,已经被十来只火把照得通亮。

二十多个鬼子端着枪,把五十多个俘虏围在中间。就在这些鬼子们的身后,也是刚刚赶到地鬼子机枪队十余个人,借着前面同伴背影的掩护,正在进行机枪的射击准备。或许是麻木,或许是不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俘虏们显得极为安静,坐在地上一声不吭。

“骚鸡公,李猫儿,”李德明叫过赵丞稷和李自新:“鬼子的机枪分成了两组,待会肯定是那些站着的鬼子腰往两边让,空出地方让机枪进行射击。你们各自带一人,一家负责一边,听我号令开火。”

两个人点点头,带着人分头跑开了。李德明回头看了一眼留在自己身边的黄万全,后者微微点点头,拿出一个弹匣咬在嘴里,做好了快速换弹药的准备。

不一会,屠杀用的机枪准备好了,鬼子们开始大声吆喝,命令俘虏们站起来。场面突然之间有些混乱。

等的就是这个时候!

李德明猛地站起来,端起机枪扣动了扳机。几乎是枪响的同时,两边也传来机枪扫射的声音。

枪声刚响的时候,显然鬼子们还没有反应过来,甚至好几个鬼子还转过头想看看是那个冒失的家伙提早射击。

就这么一眨眼的功夫,鬼子齐唰唰地被撩倒了一大片。二十发装的捷克式机枪弹匣很快就空了。在更换弹匣的时候,黄万全的机枪响了。

短短的半分钟时间不到,准备屠杀中国人的日军,成为被屠杀的对象。由于完全没有防备,人又集中在一起,几乎没有什么反抗,四十多个鬼子全部被消灭了。这时柴万红也派人过来说已经夺取了汽车。

在鬼门关打了一个来回的俘虏们,直到李德明等人冲上来割断他们身上的绳子的时候,才终于明白自己获救了,立刻欢呼起来。

俘虏中最大的官,是两个少尉排长。李德明把他们叫出来文了一下情况。剩下的则由赵丞稷等人组织,对日军进行了一次“检查”。

从两个排长那里李德明得知这些俘虏,是属于卫立煌中央军第14集团军的官兵,他们在从忻口撤退时遭到日军袭击被俘。随即被押解到这里修建军火库。从谈话中李德明估计是军火库修好之后,日军便有组织地准备全部处死灭口。

前面就是鬼子的军火库!而且一多半的兵力已经被消灭在了这里。谁也无法否认这是一个极为诱人的目标。

“让兄弟们按建制集合。”李德明主意已定,对两个排长说道。

中央军毕竟是中央军,很快队伍就集合好了。五十七个俘虏,竟然有七个连建制。李德明一阵犯晕。

咳嗽了一声,他站到队伍前面说道:“兄弟们,我叫李德明,是川军第45军独立团的。三天前我率领敢死队把鬼子的炮兵阵地搞掉了,现在正在归建。”

听他这么一讲,队伍有些骚动,谁也没有想到救他们的,是他们平日里根本救看不起的叫化子军队――川军。

“兄弟们!”李德明不由得提高了声音,压住下面的动静:“我现在也不管你们是中央军,我们是川军,我只想问大家一句,我决定打你们替鬼子修的军火库,有没有人跟着一起来?愿意去的站到一边来。有没有?”

最后一句话他再一次提高了声音。他话里那一句“你们替鬼子修的军火库”让所有的俘虏脸上都挂不住了。

“我去!”两个排长几乎是同时喊道,走出来站在了一旁。有人带头,五十多个人都站到了一边。

“好汉子!”李德明竖起大拇指:“中央军就是中央军,胜不骄败不馁,都是有种的。现在听我指挥,队伍前三个建制合在一起,归陈永和少尉指挥;剩下的,归段怀璧少尉指挥。”

中央军就是不一样,竟然在这群俘虏当中轻易地就选出了四个会开车的,这让李德明佩服不已。尽管这四个人属于后勤部门的,但是看看人家后勤都是在开汽车!

人比人,气死人!李德明苦笑着摇摇头。

因为枪和服装不够,所以没有被选上参加行动的十几个人被留在了树林里。李德明带着四十几个身穿鬼子军衣的人走到柴万红面前时,把他吓了一大跳。

听李德明把计划说了一遍,柴万红没有表示异议。按照计划,他将被留下来率领剩下的人。理由很简单:“柴老哥,你可是我们唯一的向导。”

汽车开动了。柴万红看着渐渐淹没在黑夜中的车影子,摇摇头,他心里怪怪的,总觉得李德明,这个年轻的川军少尉排长,经过那一次伏击战以后变化了很多,可到底变在那里,他却有讲不出来。

“或许这就是战场成熟的标志,一个老兵油子的标志吧。”柴万红得出了这个结论。

李德明坐在第一辆车的车厢里。根据中央军的述说,鬼子的军火库是建立在一个村子里的。鬼子之所以悬在这里,是因为这个村子实际上是一个大户人家的独门户。而这个大户人家为了防止匪盗竟然修筑了四米多高的围墙,更夸张的是,还有一座吊桥。

按照描述,李德明事前简单地画出了目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找了几个人反复确认无误以后,根据这张图做了战斗分工安排。

而他的任务,就是带领人马冲进鬼子军官的宿舍,擒贼先擒王,敲掉鬼子的指挥所,造成鬼子的大混乱。

天上还一直在下着雨,好在车上有顶蓬,不至于受太大的罪。

汽车开了一阵子,在李德明晕晕糊糊犯困的时候,旁边有人捅了捅他:“李队长,军火库快要到了。”

李德明精神一振,坐直了身子,把蓬布掀开条缝,果然看见一处建筑就在前面不远。正对着的,就是吊桥。

车忽然停了。

一车人心都悬起来的时候,就听见哨兵说了一句话,跟着就是“咕噜噜”放吊桥的声音。鬼子大概也是没有想到去的时候和现在回来的车里装的不是同一批人吧?加上天气寒冷,又下着雨,竟是连询问都免了。




第十五章 炸军火库

汽车很快开进了院子。李德明等人下了车,按照事前的计划,整个队伍分成四个组,李德明带人袭击守军宿舍;陈永和带人袭击各个岗哨;段怀璧负责的,则是鬼子指挥部;赵丞稷作为机动兵力时刻保持增援。

五十多个鬼子,又处在毫无防备的环境中,被消灭并不是难事。可李德明认为在这个地方修的军火库,完全不符合保密和安全的原则,估计应该是个临时的军火堆放点。鬼子一旦攻下太原,这个军火库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基于这一点,目标的附近,必然有大量的部队随时可以增援,所以此战的要点,就是一个“快”字。

院子里没有电,所以只是在几个角落里点上了马灯。下了车,李德明顺着段怀璧手指的方向,抬头看见那间应该住着军官的阁楼竟然还亮着灯。

犹豫了一下,便低声和几个人商量,把原定的陈永和第一,段怀璧第二,李德明第三的动手顺序,改为李德明第二,段怀璧第三。

简单敲定以后,各组人马按照各自的目标很快就散了。李德明带着十几个士兵,假装避雨,飞快的跑到了守军的宿舍门口,。

所谓的宿舍,实际上就是原来那些下人门住的房间。鬼子一共住了三间屋子。李德明在另外两间屋子门口,由李自新、张权生分别带领两个人防备里面的鬼子冲出来。

一伙人就站在外面等。过了一会就看见陈永和的人分成几个部分,已经开始动手了。

鬼子的哨兵并不多,分六组十二个人,都是固定哨。由于中国军队早就被赶鸭似的逃得远远的,加上又是风又是雨的,有些哨兵更是抱着枪靠在墙上打瞌睡。

李德明眼看着陈永和亲手把最后一个哨兵抹了脖子,便把耳朵贴在门上仔细听了听,里面有鼾声,但不大,李德明顿时有些踌躇。

下意识地扭头,却看见手下都把刺刀上好了,腮帮子咬得紧紧的。那些中央军的士兵,更是两眼几乎咬冒出火来。他咬咬牙,转身打开宿舍门,率先走了进去。

开门的“吱呀”声显然吵醒了里面的几个鬼子,一串听不懂的话飘过来,让所有的人更加紧张。不过在李德明示意关上门以后,随即而来的,便是一阵鼾声。

整个宿舍大约有十来个鬼子,分成左右两排躺在炕上,让李德明惊喜的是,鬼子们的鼾声此起彼伏,好不壮观!

他不禁哑然失笑,屋子外听不见鼾声,仅仅是因为风声雨声掩盖住了这种声音罢了。

曾经极为讨厌的声音,此时听在耳里,无疑是天籁之声!

“杀!”李德明心里暗自叫了一声,手一挥,向着鬼子扑过去。几下功夫,十来个鬼子没有了声息。整个屋里弥漫着一股子血腥味。

下手干净利落,李德明明白这些中央军的士兵都是从战场上下来的,当然不会忌惮这些血腥;而当俘虏期间,他们必定是受了不少罪,尤其是最后完工以后被鬼子灭口的事情,让他们心里压抑了很久的愤怒,这一回终于得到最大的宣泄。

等到他们顺利地解决完第二个屋子以后,不远处的地方忽然传来一声枪响!

段怀璧带着人向目标走过去。在这里带了十几天,他当然知道鬼子军官不多,只有四个人。想到那些暗无天日的日子里,这四个军官凶恶的嘴脸,即使冰凉的雨点落在头上,他仍旧感觉到血往上涌。

刚准备上去,就看见一个厨师模样的鬼子,腰上系着围裙,正提着一个空盘子走在他们前面。段怀璧吓得一哆嗦,马上躲进了楼梯下面。

看样子这几个军官还在喝酒。段怀璧暗暗松了口气的同时,也立刻意识到他们忘了一个地方――厨房。

想了想,低声叫过身边的一个下士,吩咐他带人守在这里,自己率领三个人跟着那个厨师往厨房那边摸过去。其实不用带路,走了没几步,他们就闻到一股炖鸡的香味。

不出他所料,厨房还有两个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