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青山为证 作着:带刀 >

第34部分

青山为证 作着:带刀-第34部分

小说: 青山为证 作着:带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赵丞稷答应出去,李德明才笑着对赵怀金说道:“大叔,这个是我的一连长,一个多月前和我一起组成敢死队,深入敌后,炸了鬼子的炮兵阵地。刚才他有些失礼,还请你老人家不要往心里去。”

赵怀金“呀”了一声。“敢死队”三个字很是让他吃惊,而“深入敌后,炸了鬼子的炮兵阵地”这句话更是他所想不到的。虽然对川军的抗战热情佩服不已,但也就在此时,他的心里才开始真正对这支川军刮目相看。

原本他并不同意李德明说的给大家“讲课”,可是这个年轻人左一个“29军的英雄好汉”,右一个“29军的英雄好汉”,却也把他的豪情激发起来。

那一段的岁月,是他这一生最为辉煌的岁月,却也是他最不愿意想起来的岁月。他之所以同意讲,更多的,却是几年来压抑得太久,也算是一次尽情的宣泄。

赵怀金跟着李德明走出房门,看到院子里坐着的军官,脚步顿时停住了。

军官们整整齐齐地坐在那里,身子虽然不是都坐直了,但是非常严肃。他不知道,川军的这场景,还是当初听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讲课时养成的规矩。听说是29军的抗日英雄来讲课,他们也不能落了川军的名号。

在赵怀金的印象中,当官的在这样的场合,都应该是散乱地坐成一堆一堆的,他又几时见过这样的场景?。他心里感受到了川军对他的尊重,感受到了川军为了杀东洋鬼子的急切心理,感受到了四年前在喜峰口29军战友们曾经有过的杀气。

心情激动之下,他的眼睛微微有些湿润,直到旁边的李德明轻轻碰了他一下,指着军官们面前的桌子:“赵大叔,请。”

现场的布置,其实也很出乎李德明的意料。他忍不住想当面夸奖一下布置会场的人。看着整齐的会场,忍不住得意地笑了笑,站在赵怀金身边说道:

“兄弟们,这位是当年在长城挥舞大刀杀日本鬼子的英雄,29军的赵怀金赵大叔。今天我们能够荣幸地听一听赵大叔给我们讲当年的事迹,我们大家表示欢迎。”

场下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这些话,李德明当然是模仿当初邓长官欢迎朱德的致词,看起来效果很好。

压压手让大家安静下来,他继续说道:“四年前,29军的英雄们,在长城坚决地和日本人干,手里的武器比不过鬼子,就用手里的大刀,杀得鬼子丢盔卸甲。

29军的大刀队,杀出了中国军人的威风,杀出了中国人不屈的精神。你们还记不记得到我们几个月前出川时唱的歌?就是‘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说的就是29军的光荣事迹。当年,上海的作曲家麦新听了以后,写下了这首气势宏威的歌曲。”

这个话倒让不少军官有些惊讶。只听说过29军的大刀厉害,也知道那一首唱起来热血澎湃的《大刀进行曲》,可想不到的,两者竟然有这样的关系。

“大家安静!下面,我们请29军的英雄赵大叔给大家讲一讲他们的事迹,大家也认真听一下,分析鬼子的缺点,提高我们的战斗力,争取在以后的战斗中发挥作用。”李德明严肃地喊了一句,便坐在一旁,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准备记录。

现场的一切,让赵怀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也忽然让他感到有些拘束。以前作为连长,他不是没有在一百多人面前讲过话,可这一次是要讲自己,讲29军抗战的事,多多少少有点“自己夸自己”的尴尬。

理了理思路,他上前一步,端端正正地向几十个军官听众行了一个军礼。打脱下军装开始,就再也没有行过的军礼,却显得是那么标准。

“兄弟们,”赵怀金放下手:“我是个粗人,除了自己的名字,大字也就不认识几个了。当年我们29军的驻地在北平一带,东洋鬼子占了东北以后,来投军的学生不少,我的副连长,就是这样的人。所以有什么命令,都是他看了说给我听,有什么报告都是他写好了我在上面签字,每一次见到长官,长官都要问我:‘小怀子,你个兔崽子看都看不懂报告的内容,还签什么鸡巴字’?”

在场的人轰然大笑。军队里的人,说话谁不带脏字?这赵怀金的开场白就是这个,引起来大家的强烈共鸣,场上的气氛顿时活跃了很多,同时也让赵怀金慢慢放松了心情。他当然完全可以感受到军官们的热烈。

“东北军不抵抗,让东洋鬼子轻而易举地占领了东北,便以为我们中国军人都是一个样子。所以第二年又在上海想再来一次,结果防守那里的是19路军,不是东北军,他们奋起反抗,打破了鬼子的阴谋。但是鬼子不吸取教训,在上海闹事的同时,他们也没有停止向关内的渗透。又过了两年,大约是鬼子觉得时机成熟了,第三次在华北挑起事端,想让我们也变成东北军。

我们29军是什么队伍?是冯长官手下的队伍。老长官经常教育我们,保卫国家是我们军人的神圣职责。头可断,血可流,祖宗的寸土不能丢。”

说到这里,他的大手捏成拳头,配合着最后一句话,用力举起。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张贵山“腾”地站起来,高举手臂,一字一句地大喊道:“头可断,血可流,祖宗的寸土不能丢。”!

所有的人跟着大声喊道:“头可断,血可流,祖宗的寸土不能丢。”!

重新坐下之余,李德明心里夸了一下张贵山,不愧是在四川大学读过书的人,很会造势,不断地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台上赵怀金继续说道:“上前线前,我们宋军长亲手写下了‘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誓言,激励我们和鬼子死拼到底。

兄弟们,我们29军的历史是什么呢?民国19年,老长官反对蒋介石独裁的的战争失败,老长官手里能掌握的所有部队被改编形成了我们29军。在国民政府眼里,我们29军是后娘的后娘养的,属于最好是被消灭的‘杂牌军’,我们的武器非常差劲,重武器很少,弹药也不足,使用的步枪不仅样式陈旧,数量不够,许多还配不上刺刀。

我刚才看了一下你们的装备,清一色的三八大盖,还有不少轻重机枪,比我们当年抗战好得多。国民政府还真的是很看重抗日的队伍。”话音刚落,却看见场下的军官们脸上露出忿忿不平的表情,惊愕之下,停止了说话。

就在不少人跃跃欲试想要纠正的时候,李德明站起来,走到台前说道:“大家听我说,赵大叔刚到我们这里,这是他第一次看见川军,当然也怪我没有及时向他讲述详细情况。我保证,他刚才说的,绝对没有半点嘲笑我们的意思。

大家想一想,我们营是全川军装备最好的营,如何好法?那是全军的弟兄用命换来的,是邓司令长官独自身背二战区的滚滚骂名得来的。赵大叔既然是第一次见到川军,我们川军和29军一样,都是属于‘杂牌军’,他当然就认为这些是国民政府发的。”

原来是这样。赵怀金感激的看一眼李德明,上前说道:“兄弟们,刚才的话得罪了各位,我赵某人向大家道歉。”说完后退一步,便弯下腰,鞠了一躬,把所有人搞得目瞪口呆。

李德明转身的功夫,赵怀金已经直起了腰,想阻止已经来不及了。便对大家说道:“我们川军和29军都是武器撇得遭不住(遭不住――不得了),我们的办法是缴获和抢不抗战军队的武器,29军的英雄们是装备大刀。请赵大叔继续给我们讲讲杀鬼子的事迹。”

毕竟都是军人,直肠子,赵怀金的举动赢得了所有人的谅解,随着赵怀金上前一步,场上再一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谢谢大家。”赵怀金有些激动,跟着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我们西北军一直都是人多枪少,所以配大刀也是迫不得已的事。听老前辈讲,当年我们西北军和东北军打的混帐仗里面,东北军也有大刀,而且刀法比我们好,是一代大侠‘韩慕侠’亲手训练的。所以我们吃了不少亏。

后来东北沦陷了,东北军也退到了关里,一些会刀法的东北军士兵不愿意当亡国奴,就改投了我们29军。军长眼看着鬼子一步步进逼,心里也着急,说配了大刀不会用,等于是摆设,就重金聘请了一大批武术高手,请他们教我们。

结果人家说为了抗日,聘金不收,而且这刀法练出成效也不是一天半天的事,现在战事越来越紧张,于是就把刀法简化,只教了我们一招,专门用于对付鬼子的刺刀。”

喝了口水,赵怀金说道:“兄弟们都是和鬼子干过的,我也实话实说,鬼子的刺杀技术的确料得,训练也一定是非常刻苦的。我们这些军人,连刺刀都很少,还说练习什么刺杀技术,这不就是干着急吗?所以我们29军的大刀队,说穿了,简单。刀法只有一招,就是专破鬼子刺刀的一招。”

所有人都愣住了。闻名天下的29军刀法,就只有一招?

“诸位不相信?我现在就给大家表演一下。”赵怀金看出了大家的疑惑,笑了笑说道。他走到桌子前面,双手虚握成拳,一前一后下垂成握刀的样子。安静了一会,忽然大喝一声,由下至上,再由上至下,狠狠划过。虽然没有刀,但那个气势,却是把大家深深的震撼住了。赵怀金做完这个动作就微笑着看着大家不说话。

这一次没有人鼓掌,没有人说话,每个人似乎和泥塑的人一样,坐在那里发呆。赵怀金看着这个效果,有些得意。多年来,他那把大刀还一直留在身边,每天也都在不断的练习,否则,几年过去,他仅仅是个挥刀的动作,如何能有这样的气势。

“完了?”李德明终于打破了沉默,开口问道。

“完了。就是这一招。”赵怀金点点头,终于有人回神了,他重新走到桌子后面。

李德明当然也为赵怀金那挥刀时庞大的气势所折服,可是他更多的感受,却是和下面所有的川军军官们一样,对刀法只有这么一招而感到不可思议。

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一招,甚至说,这根本不是招,就是挥刀砍人的一个动作,就凭这个,29军大刀队能有这么大的名气?鬼子的刺杀技术他们不是没有领教过,一个个技术娴熟,动作干净利落,就这一招能打败鬼子?




第三十三章 大刀扬威

赵怀金走回讲桌后面的时候,下面的人已经纷纷议论开了,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而李德明看着赵怀金嘴角的微笑,毕竟是练过武术的人,他能隐隐约约感觉到了赵怀金的动作的含意,可就是不太明白,仿佛想抓住什么,又老是抓不住。

“大家静一下。”李德明站起来说道:“待会我们再向赵大叔请教这个刀法。虽然只有一招,却是武术名家的精华之所在,也是经过鬼子的人头检验过的,大家不要有什么怀疑。请赵大叔继续讲在长城如何打鬼子的。”

赵怀金点点头,表情有些沉重,说道:“我的确没有欺骗大家。这个刀法就只有这么一招。肉搏,就讲的就是快、准、狠,那些花花架子不顶用。

今天看到你们川军,我想起了29军。

想当年我们29军在日本入侵、民族危机深重的形势下,军长宋哲元提出了‘枪口不对内’和‘中国人不杀中国人’的口号。

士兵在吃饭前,要唱《吃饭歌》,我们编有《国耻歌》,每逢国耻日,要么开饭时馒头上印着‘忘国耻’4个字;要么官兵禁食一天,反省国耻,以期我们能知耻后勇。

同时,部队经常举行“国耻’演讲,揭露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在这样目的鲜明的教育下,整个29军官兵无不同仇敌忾,铭记国耻,抗日情绪十分高昂。

我记得军长曾经告诉我们,说日本人对29军下了这样的评语:‘该军因与抗日领袖冯玉祥保有关系,故抗日意识深入官兵,实为性质不良之军队。’他妈的,能被日本人称为‘性质不良之军队’实在是29军的光荣。

看着你们抗日的决心,我赵怀金佩服。我坚信日本人也会给你们川军下一个相类似的评语。这也是你们川军的光荣。”

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能够得到前辈的赞赏,所有人都十分的激动。掌声平息,赵怀金继续讲道:

“民国21年1月,鬼子开始相关内进攻,热河等地相继失守。3月,鬼子达到了长城边上,我们29军奉命赶到长城抵抗东洋鬼子,我属于第37师第109旅第217团第二营。

我们师的任务是接防长城喜峰口的防务。还没有赶到防区,就接到消息,说东洋鬼子已经占领了喜峰口。旅长赵登禹便派我们团作为先锋,趁敌不备,夺回阵地。

我们赶到出击地后,天已经黑了。王长海团长在全团挑选了500人的敢死队,准备用大刀队夜袭鬼子,夺回阵地。500人都是刀法出众的官兵,我也有幸是其中的一员。”赵怀金说到这里,忽然悲从中来,霎时间哽咽着说不下去了。一阵风吹过,他忽地背过身去,而那一抽一抽的肩膀表明,两行热泪正流出他的眼眶。

对于赵怀金突如其来的失态,所有的人鸦雀无声,静静地看着他。大家都冒出了一个念头,这500人的敢死队,只怕是没几个活的了。不少人此时想起那些长眠在山西冰凉的土地上的战友,禁不住也是热泪满眶,个别人甚至直接抽泣起来。

李德明也没有想到要去劝解赵怀金。敢死队,多么熟悉的名字,至今他还记得那个绵阳的兵,“胖娃”。

“好歹让我们二班有个代表,可不可以?”胖娃的话似乎又在耳边回响。

是啊,那一仗,川军、鬼子都在拼命,无数人拉响了手榴弹抱在了一起同归于尽,五十人的敢死队面对二十几个鬼子炮兵,尚且只剩下9个,何况29军500壮士面对几百个训练有素的鬼子野战部队?

哭了一阵,赵怀金抹掉眼泪转过身,看着默不作声的川军军官,心里是说不出的感激。都是打过血仗的汉子,都是和鬼子拚过命的军人,他们理解一个七尺大汉喷涌而出的热泪,他们了解对同生共死的兄弟的怀念之情。

纵是千言万语无法也无法表达赵怀金此时对川军的感激,他只能做出一个动作:深深地弯下腰,在全场惊讶的目光中,向这些虽然身材矮小,但有一腔热血的军人们,鞠躬行礼。

直起身,他向站起来准备说话的李德明摆摆手,继续说道:

“敢死队500汉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