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青山为证 作着:带刀 >

第86部分

青山为证 作着:带刀-第86部分

小说: 青山为证 作着:带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他的解释,李德明也觉得自己有些小题大作了,想了想还是问道:“兄弟们听了有啥子反应?”

“还能有啥子反应?”杨天一下子笑了:“我还说,兄弟就骂开了。营长你还不晓得那帮兄弟?就是真有这种事,那也是对我们的士气的一种提高。”

说到这里,他忽然收起笑声,四周看了看,凑近李德明小声问道:“营长,看你的样子,鬼子说的不是真的吧?”

李德明没有理会杨天的玩笑,在和王铭章告别的时候,他心里就在考虑要不要把中央军的事情告诉他们。最后还是决定说出来,毕竟王铭章已经对是否继续坚守藤县产生了犹豫,说不定很快突围的命令就会下达,早点做准备毕竟是好事。

“你跟我来。”对杨天说了一句,

三个人往外走了几步,来到一个稍稍僻静的地方。对董有福李德明很放心,知道他是个稳重的人,但是对杨天他还是先警告了他听了后要冷静。他的样子显然中央军的消息是个坏消息,两个人的脸色都吓变了。

李德明没想到还没有说两个人就吓成这个样子,心里倒是有点后悔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的决定了。但是却又反悔不得。理了理思路,才开口把中央军的事情以及指挥部几个长官的态度给他讲了一遍。

李德明说完就准备好伸手堵杨天的嘴,害怕他口无遮拦大声骂人影响士气。

出乎李德明的意料,杨天听了以后反而笑了:“算球了,中央军的德行谁不晓得。前几天在临城看着他们骄横的样子就估按得出来了(估按==猜测)。看到雄势,到底是银样蜡枪头,莫得点点脾气。”

李德明没有理会杨天的牢骚,对董有福说道:“董哥,本来城西是我们的退路,但是我还是把你们掉过来了。这里是鬼子的重点进攻地段,希望你不要怪我。”

董有福的脸色一下就变了,有些生气:“营长,你这个话就不对了。都是兄弟,你们有困难怎么就能忘了我们?在城西的两天,虽说是防守需要,但是听到你们这里炮火连天,枪声整天不断,你以为我心里好过啊?就算我这条命扔在这里,我也宁愿在这里和你们一起打鬼子,也不愿意在那边替你们担惊受怕。”

“好兄弟。”杨天赞了一声谁李德明说道:“营长,不是我说你,你刚才的话有些伤感情哦。董哥是啥子人你还不晓得?换了我,我也是一样的想法。”

李德明看着两个人真诚的笑脸,心里十分后悔说出这样的话来。

“董哥,对不起~”

“算了,我也明白你的意思。但是以后还是记到起莫说这些话了,太伤人了。”董有福大度地摆摆手。

看着李德明脸色发红,董有福又说道:“中央军当逃兵就当逃兵吧,我们出川抗战以来,被中央军卖了又不是一次两次了,在太原就被卖过一次了。”

“营长,你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就没有骂人?你莫说你生气,这个不符合你的脾气。”杨天终于想起李德明说这个消息的时候异常平静,奇怪地问道。

李德明摇摇头:“你都没生气,我还生啥子气?”

“你真没生气?没惑我们(惑==骗)?”没有搭理这个玩笑话,董有福问道。他其实也不相信李德明有这样的制止力。

“都是好兄弟,我有必要在这件事上惑你们?自己又不会多长二两肉(多长二两肉==有便宜可占)。”李德明苦笑了一下。

此时他望向阵地上他的兵,心里有一些落寞,但同时也有一股豪情在慢慢聚集。

“说实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就激动过几秒钟就平静了,我没想过要生气,却想起了很多事和很多人。”李德明慢慢说道,他的话像倾述又像是总结。

“不怕你们不相信,一听说中央军逃跑了,我倒是想起了两件事,一件是出川的时候父老乡亲对我们的殷切希望和那种从来没有见过的热情。你们当兵比我早,也从来没有遇到过民众这么热情地对待我们吧?”

两人一起点点头,董有福很是自嘲地说道:“以前?还热情?看到我们就像是见到了鬼,躲都躲不应(躲都躲不应==躲都来不及躲)。出发的那个时候,我才真正觉得自己是个人,是个受人尊敬的人,才真正地觉得当兵是件很光荣的事情。”

“是啊,我就是想起来这些场景。”李德明说道:“我想起我们不等换装备,不等下拨防寒服装,一整军完成就迫不及待地出发了。我们走了几千里路,去打仗去流血,不是为了去争面子,也不是为了去争地盘,更不是想哗众取宠。而是为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

国土沦丧,人民受难,做这一切是我们的责任,身为军人的责任。未必然他中央军当兔子(兔子==既有形容厢兔子一样胆小逃跑,也有骂人的意思在里面),我们也要当兔子?我们在这里打仗抵抗鬼子的侵略,上对得起天地良心,下对得起生我们养我们的家乡父老。”

说到这里他伸出两根手指:“我想到的第二件事,就是在山西,在太原带领敢死队的时候遇到八路军129师师长刘长官,还有在洪洞接受八路军总指挥朱长官等人的事情。

八路军以前是红军,听舅舅讲过他当年和红军交过手的场景。我就在想,国共那么大的仇恨,十年深海血仇啊,都能够放下恩怨一直抗日对外。在看看他们的装备,也不比我们好在哪里。可是同样的,我们在前方打仗,他们也在打击鬼子,双方配合非常密切。

尤其是我觉得他们能够发动民众一起抗日,调动一切力量参加抗日是非常对头的(对头==正确)。就像我们出川以来,在任何地方都离不开民众的帮助。在太原那件我不晓得姓名的老百姓脱下来营塞到我手里的棉衣,现在我还穿在身上。

我们的牺牲流血,就是为了他们不再遭受鬼子的侵略,不当亡国奴。说到底我们来抗战,不是为了任何一个政党任何一个个人抗战的,是为了国家抗战的。

家贫出孝子,国难显忠臣,有岳飞这样的民族英雄,也有秦桧这样的汉奸卖国贼。中央军跑就跑了,他们当逃兵是他们的事情,我们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

董有福和杨天没有插话,静静地听着李德明的述说。见他停下来,杨天马上摸出香烟给他点上。

李德明吐出一口烟,继续说道:“想起了这两件事,就想起了几个人。”

他竖起食指:“第一个是孙和孙老班长。当初到部队的时候,舅舅就专门给我讲,尤其是要和老班长搞好关系,要多向他学习。我当时奇怪地问舅舅为啥子,你们猜舅舅朗格说的?”他的嘴角微微上翘,笑了一下说道:“他说老班长是个标准的老兵油子,不管是打内战还是打红军,部队死光了他也不会死,逃命的本领连他都非常佩服。”

他转述林修然对孙和的评价让曾经跟过孙和的杨天也忍俊不住,笑了起来:“是,我老孙头逃命本事第一,抢东西却奋勇争先。说出来臊皮得很(臊皮得很==很是不好意思),我还跟到他抢过几回。”

“啊?想不到杨娃子也跟过老班长。不错,我耳朵听他对这两个本事都快要听出茧子了。”回忆孙和让李德明很愉快,不过对于杨天也曾经在孙和手下他很是惊讶。

杨天很得意:“那是哦。踏实我的第一个班长。抗战前半年我被调到二营当排长,打完太原就当了副连长,结果没当好久,洪洞缩编,我又成了排长。”

李德明接口道:“然后骚鸡公牺牲你就成了连长。”

“嗯,还是营长关心我,越过副职,直接当了正职。”杨天对李德明很是感激。

“不说这些了。虽然我很反感老班长的这些行为,认为他就是个兵痞,不是革命军人,可是后来,我还当真很尊重他,原因却是因为他虽然经常说这些,但是从来不带我干坏事。”

董有福笑着说:“说起来我也是听过这个人的,他在我们独立团可是大大有名。我记得成立独立团的时候,要不是当时的林团长要了他,他恐怕就被遣散了。除了能当兵他还能干啥子?所以他对林参谋长可是感恩戴德的。我估按到(估按到==估计)恐怕也是因为他晓得你是林参谋长的外甥,他才不敢吧,要不然林参谋长还不把他的皮扒了?你看看杨娃子,早就是油嘴滑舌,还敢去抢老百姓。”

“就算是这样,这也是他的一种保命本事哦。”李德明替孙和辩解道。

杨天听到这里叹息了一声:“可惜老孙头已经不在了。”

李德明问道:“你们知道他是怎么牺牲的吗?他是在太原我军的第一次战斗中和鬼子拼刺刀,拼不过也不跑,直接拉了手榴弹和鬼子同归于尽的。你们说以他的性格,可能去拼刺刀吗?可能使出同归于尽的招数吗?”

两个人此时才第一次听说孙和阵亡的原因。对于阵亡,他们没有什么惊讶的,但是对于这样壮烈的阵亡,还是非常意外。

“我想起的第二个人,你们都认识,”李德明竖起第二个手指:“叫柴万红,晋军一个营长,当逃兵的路上遇到的,加入我们以后,狠心处死了五十多个跟他一起当逃兵却不愿意加入我们的同伙。狠角子吧(狠角子==心狠手辣)?一旦觉悟,杀鬼子比那个都厉害。

故土难离,但或许也是因为他觉得八路军的战法很适合他打鬼子的想法,所以在我军离开山西的时候他投奔了八路军。”

第三个手指竖起来的时候,李德明眼圈有些红,没有马上说出来,但是董有福和杨天两个人都猜到了是赵怀金。谁都知道他对赵副营长的感情深得很。

稳定了一下情绪,李德明果然说的是赵怀金:“赵大叔是我最佩服的一个人。长城抗战他立下赫赫战功,却因为不满政府和鬼子签订的卖国条约而愤然辞职隐归。按照他的本事,七年前就是连长,要是一直在部队,恐怕早就是团长了。

可是一旦听说我们走了那么远的路来打鬼子,他的心就活了,赵奶奶安心离去未必然不是看出儿子的想法,了断了他的后顾之忧。说他们是一门忠烈一点都不为过。”

提起赵怀金母亲,两个人的眼眶也红了。这位伟大的母亲就是在亲自送儿子上战场的时候去世的,老人家走得十分的安详和平静,那场面至今想起来都让人唏嘘不已。

“第四个人就是马见贤。”对于这个人,他只有深深的惋惜:“你们知道他是我们救的一个俘虏,当时一救下来他就要给我跪倒磕头。但是你们恐怕不知道他为什么每次打仗都好像不要命的样子。我曾经私下问过他,他说军人当俘虏很正常,但是当鬼子的俘虏就绝对不能饶恕。他一时意志薄弱跟着长官当了鬼子的俘虏,他一直都深以为耻,一直不愿意原谅自己,此次用命在战场上赎罪。”

“最后一个人你们绝对想不到。”李德明擦了擦快落出来的眼泪,勉强笑了笑说道:“是周宝贵,就是被我们俘虏,后来教育反正的那股济宁伪军的队长。”

说起周宝贵,李德明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回忆他的样子:“我之所以想到他,是因为他和他的那些伪军,虽然反正了,但是随后的几次战斗并不是很积极。但是就在昨天下午,这个周宝贵带着他的兄弟,身背煤油桶,和前面壕沟里面正在土工作业的鬼子同归于尽了。很壮烈,很英勇。”

对于第四个人是周宝贵,两个听众显然很意外。不过听李德明说完,杨天跟着说道:“是,当时营长叫我组织人,准备好以后本来是带队的,就是这个周宝贵把我的煤油桶抢走背在自己身上的。可以说他是我的救命恩人。”

杨天这么一说,李德明抬脚就给了他一下:“你个瓜娃子,老子叫你组织人又不是喊你亲自去。你死了,其他兄弟谁来指挥?老子是说朗格人都冲出去了你虾子还没有上来。”

“营长,你当时朗格凶(朗格凶==火气那么大),我也按不到你到底是啥子意思(按不到==猜不出),心想要是失败你还不把我毙了?与其这样,还不如我亲自带队去,反正你不是喊我组织的嘛。”杨天一脸的委屈。

李德明笑了一阵,才深深叹口气说道:“我当时就在想,为啥子一个保命本事第一的人,会面对鬼子却死活不退?为啥子一个当过逃兵的人却会在战场上变得那么英勇?为啥子一个宁愿不当官的人听到打鬼子却义无反顾加入我们?为啥子一个俘虏被我们救下来会那么激动,回回打仗都是在拼命(回回==每一次)?为啥子一个当了汉奸的伪军会作出与敌同归于尽的壮举?”

连续五个“为啥子”重重地敲在董有福和杨天的心头。两个人从李德明的话里面似乎想明白了什么,但却又抓不住。

好在这个问题李德明并不是问他们的:“然后我就想到了,是因为我们的行为,我们的勇气感染了他们,我们面对的是国恨家仇,这是一场国战,是一场民族存亡的生死之战。不错,我们的装备很撇(很撇==很差),面对侵略者,除了我们的命,我们一无所有。但是为了这个国家,我们愿意贡献出我们这条命!”

除了我们命,我们一无所有!

他那一句铿锵有力的话说出来,董有福和杨天二人眼泪止不住地滚落。

“哭啥子哭?”说完想说的,李德明一脸的轻松:“正是想到了这些,我就通了,看着他们的变化,我就觉得我们的抗战必然会胜利,胜利也必将属于中国!所以管他中央军来不来,反正我是来抗日报国的,问心无愧,就是死在这里,也无怨无悔!”

“明娃子。”董有福上前用力抱了抱李德明,松开后说道:“我这回不喊你营长了,我喊你明娃子。你今天的这番话,算是说到我心坎头了。不过你发现没有,你完全变了,变成熟了很多,我和杨娃子就是个大头兵,大道理似懂非懂,但是一句话,跟着你打鬼子,死了,我不后悔;活下来,我骄傲。”

“对,能够跟着营长你打鬼子,算是我前辈子修来的福分。”杨天激动地说道。

李德明一笑,说完这些压抑了他一个晚上的情绪得意宣泄,整个人都显得很轻松。拿出烟一个发了一根:“小时候我很匪(匪==调皮),家里人头痛得不得了,后来舅舅就跟我妈商量,把我弄进了部队。他当时说打仗要死人,在部队很快就会成熟的。我……”

下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