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脱掉你的"外套":职场无忧心理历练丛书 >

第5部分

脱掉你的"外套":职场无忧心理历练丛书-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工作中,学会大胆地抛弃以往的经验,多质疑,多尝试,那么思维的创意就会不断闪现,你会发现创新其实并非你想象的那么难。


脱掉经验思维魔鬼训练


(1) “仿盲人”训练
我们的经验大部分是通过感觉得来的,而在我们所有的感觉中,由视觉获得的信息占全部信息的85%以上,由于这个原因,过分的发展视觉反而妨碍了其他感觉功能的发挥。
这个“仿盲人”训练,就是通过暂时取消视觉的方法,来充分发挥其他感觉的功能,使你获得意想不到的丰富的外界信息,冲淡过分依赖视觉的思维定势。
用黑布蒙上自己的双眼,在一位家人或朋友的引领下,首先在自己的家里走一圈,再到室外随便走一走。在整个过程中,完全依赖你的听觉、触觉、嗅觉、方向感和平衡感走动。
人数:1~3人,自己和家人或是朋友。
时间:每周一两次、每次1~2小时。
地点:家里以及室外。
要求:蒙住眼睛的时候,尽可能细腻地用你的听觉、触觉、嗅觉去感受你所触摸的物体,注意体会与以前不同的感受。
(2) “逆经验反应”训练
大量的日常经验使每个人对外界的刺激都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反应模式,如听到电话铃响立刻就会去接,在马路上总是靠右边走等。就好像条件反射一样,想都不用想。打破这种固定的经验反应模式,对于增强创新意识是大有帮助的。以下是一些例子:
—— 早上起来先吃早餐然后再刷牙;
—— 下暴雨的时候不打伞走出去;
—— 尝试用刀叉在家里吃中餐;
—— 看电视的时候不开声音,只通过画面来理解内容;
……
人数:自己。
时间:每周两三次,每次1~2小时。
地点:不限。
要求:注意体验采取与经验不同的做法所带来的不同结果和不同感觉,捕捉其中的灵感。
现在,请你花上2分钟的时间想一想,你身上是否正披着经验型思维的“外套”?如果有的话,请写下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脱掉计划,并全力以赴地把它脱掉。
1。
2。
3。


“出头鸟”被枪打之后


自出头鸟被枪打之后,就再也没有鸟敢出头、想出头、愿意出头,到最后退化成没有能力出头……
“枪打出头鸟”是大家熟记于心的谚语了,应该说这句话的教育结果是很成功的,因为它不仅被我们所认知、熟悉、反复体会玩味,还被真正地“落到实处”,成为我们言行的准则和借口。
在枪打了出头鸟之后,其他的鸟就会庆幸:“幸好我没有出头”,“幸好我跟别的鸟一样”,“如果它不出头就不会被打死了”……因为“出头”,因为“与众不同”,而丢了性命;因为和大家一样,因为自己的“不出众”而保住了性命,这是个多么难忘,多么让鸟儿们谨记于心的“保命法则”啊!由此,“从众”带给鸟儿们的好处被记下来了,大家变得千篇一律。因为在它们的心中烙下了这样一个印:与众不同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的!
做“出头鸟”不仅有可能受到来自外部的“枪击”,很多时候还会遭致群体内部的排挤、惩罚。特立独行的人因为拥有和其他人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所以显得“与众不同”。对于这种人,群体内的其他人会觉得他们很“刺眼”、“自我”,于是大家就会团结起来孤立和排挤这些“异己”分子,甚至把他们从“门户”中“清理”出去。
面对可能遭受来自外部的和内部的攻击,“聪明”的人总是按照大家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采取同样的行为模式,尽管有时候他也不知道大家为什么这么做。“聪明”人这样想:一个人的想法和做法有可能是错的,但是那么多人都一致的想法和做法总不会错吧?就算错了也没关系,天塌下来也还有大家顶着呢!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很多人盲目地跟从大众,而不管他们的想法和做法是否正确。
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做过这样一次实验。他找来7名大学生坐在一起,给他们两张卡片,第一张卡片上画一条“标准线段”,第二张卡片上画三条线段,其中只有一条线段的长度和标准线段相等,所罗门就要求他们找出这条线段。
其实,那7位大学生中,只有倒数第三位是蒙在鼓里的受试者,其余6名事先已经串通好了,他们的答案保持一致,但三分之二是错误的。这个实验是要测试那位受试者能在多大程度上不受周围人的影响,坚持自己的正确答案。
实验结果是:有33%的受试者由于屈服于群体的压力而说出了错误的答案。
如果仔细观察一下,我们会发现社会上很多人都受到这种从众思维“外套”的束缚:
当社会上流行某种服饰或者发型的时候,很多人就会跟着模仿,而不管好不好看,适不适合自己;
当大家一窝蜂出国留学的时候,很多人也会找亲戚托朋友办经济担保;
当流行考证的时候,很多人也会跟着到处报名,这个证那个证考了一大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用上;
……
在职场上也是如此。很多人习惯于跟从同事们的做法,大家怎么做就怎么做,大家怎么说就怎么说,一切按“规矩”办事,就算不能做出什么成绩,也不愿冒险去做一些“出众”的行为而给自己带来麻烦。他们这样想:
“老板不爱听反对的话,那么说出我的想法又有什么意义呢?即使听了我的建议,也会在‘你的初衷是好的’后面加上‘但是,公司现在财政紧张’、‘没那么多人手’或者‘这件事可以放一放’之类的话婉转地否定,那么我说和不说又有什么区别呢?即使采纳了我的点子,万一出现了什么事后果可是要我一个人来承担,扣个千把块钱事小,让公司蒙受损失而被踢走可不是闹着玩的!公司里的人际关系最复杂,锋芒毕露会招人妒;与众不同会招人挤;太有个性会让人管,干脆随着大伙聊聊办公室的八卦新闻,平时散散心,年末努努力,保个桌角位就行了。”
不错,这也许会让你短时间保住饭碗,不会成为老板“开枪”那个,也不会成为垫底那个。但是,不久你就会发现,当公司涌进一群二十出头的小伙、姑娘时,论体力、论精力没有他们充沛;论技术,他们那套是最新的;论头脑,你没他们转得快。你渐渐发现自己已经不是刚进来时的自己了。这时的你,即使想成为“出头鸟”,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你的头脑因为长时间的掩埋而不像以往那么敏捷了,而你的心也因长期的退缩而失去了直言的勇气!
“从众”磨平了你身上的棱角,把你从一块花岗岩磨成为平凡无奇的鹅卵石!“从众”洗去了你五彩斑斓的外表,使你普通如千百万人中的一个!“从众”禁锢了你原来创意不断的头脑,使它变得闭塞迟钝。最终你还是难逃被老板“开枪”的命运。
不可否认,有些时候你应该跟从大家的做法,这样有利于群体的一致行动,但更多的时候你需要有自己的主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和道路。一味地随波逐流将阻碍个人独立思考和思维创新,使你碌碌无为,永远只能做人生舞台的配角。如果你现在还跟在大家后面的话,请停下来好好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吧!
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你真正需要什么


学会分析判断你内心的需要,这是独立的第一步!
在我们摆脱从众思维之前,我们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摆脱从众思维≠树立逆反心理
摆脱从众思维≠必定要与大众不同
摆脱从众思维≠一意孤行
这看起来似乎有些矛盾。大众的不就是主流吗?摆脱大众不就是要和大多数人做得不一样吗?如果和大多数人做的一样又何来“摆脱”呢?其实不然!
不从众意味着独立自主,拥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但不代表必定要与大众不同,更不代表一意孤行。独立自主的人和大众并不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他们也会有交汇的地方。 
从众思维指的是不经过科学系统地分析,不根据自身实际状况,或因为害怕承担责任,害怕不确定的风险以及一些外在的压力而忽略或刻意压抑内心真正的想法,选择与大多数人类似的行为。因此,要想摆脱从众心理,第一步就是问自己:我真的需要吗?
当你正为选择出国留学还是继续一份月薪6 000元的工作时,你也许会想:
——现在很多人喝过洋墨水,泡一泡捞个文凭怎么样也算镀了层金,出国留学和国内普通文凭,老板肯定选择留过学的,好歹也会门外语啊!
——可是现在出国的人这么多,“海龟”也不一定是“金龟”啊,回国就业难的多着呢!
——可就是因为出去的人多,即使再不金贵,可我不出去岂不更矮了一截?“海龟”都没人要,何况我这个“土鳖”呢?
——万一成了“出国垃圾”,这边的工作又没有了,怎么办?毕竟现在的工资也不错。
最后会有两种结果——出国或继续留下来。当他选择了留下来,他已经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专注于工作了,他开始觉得原来工作是那么枯燥无味,那么琐碎无意义,这时他就会想:要是当初出了国,说不定薪水会翻了一倍,工作也有挑战多了。可是不是此兄出了国就好呢?也许即使他出了国,面对语言不通,无亲无友,工作住房没着落,他会后悔:6 000元在当时也不算少了,我干吗扔下安稳的工作跑这儿来洗盘子找罪受!原来坐我对面的小王都做部门经理了……
无论选择哪一个你都会后悔,都会觉得原来的比现在好。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因为当初在选择的时候,你只是跟大流,无论哪一方的利还是弊,你都是以从众心理看大流而没有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
所以在作决定的时候,一定要问一问自己,自己需要什么?是否真的需要?真的必要?
如果出国留学对此兄来说不仅仅是学习,还是旅游、放松、交友、增加见识、锻炼独立,而且它更是渴望已久的梦想,那么不妨一试。如果出国留学对他来说最终目的不过是为了有份薪水更高地位更高的工作,那么或许读MBA、考研、考博或继续留在公司一步步的晋升是更好的选择。
下次,在你做的决定跟大多数人一样时,不妨停下来问问自己: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如果能理解这点的话,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当初比尔·盖茨放着著名的哈佛不读,而去冒险创业了。
分析判断自己内心的需要,我们才能独立自主,才不会随波逐流。但可悲的是很多人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也就无从判断需不需要,这时候跟随大众成了他们无奈的选择。
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的人,大多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什么规划,没有规划,就没有追求,没有追求就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之路应该怎样走,也就容易盲目跟随大流。所以从更深一个层次来说,要独立自主首先要给自己的人生做一个长远的规划,并把大的目标分割成小目标在不同阶段实现。
有了人生目标的指引,你就会清楚自己的每一步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为了避免自己盲目跟从大众,想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应该多给自己时间思考,然后再做决定。当大部分人都认同一种想法,采取同一种行为模式的时候,他们所产生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我们很容易被那种氛围所感染,从而大脑发热,失去理智,采取同样的行为。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先把问题放在一边,过一段时间等自己冷静下来再重新审视原来的问题。
我曾主持过台湾一家IT公司的一次董事会议,在会上,有位董事提出了一项决策议案,立即得到了大多数人的附和。有人说,这项决议能大幅度提高利润;有人说,它有助于我们打败竞争对手;还有人说,应该组织力量,尽快付诸实施。
但是我保持住了冷静的头脑,我说:“我不赞同刚才那种团体思考方式,它把我们的头脑封闭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这会导致十分危险的结果。我建议把这项议案搁置一个月后再表决,在此期间请各位董事各自独立地想一想。”
一个月后,大家重新讨论那项议案,结果被大家否决了。
由此可见,推迟做出决定有利于我们冷静下来独立思考,对问题进行更为客观、全面的分析,从而做出理智的决策。


众人皆醉我独醒


摆脱从众思维要有承担风险和压力的勇气、敢于质疑甚至反对专家和权威。
上面我提到从众思维是因为害怕承担责任、害怕不确定的风险以及一些外在的压力而忽略或刻意压抑内心真正的想法,选择与大多数人类似的行为,所以摆脱从众思维还要有承担风险和压力的勇气。
与众不同的做法,往往很少人尝试过,因为没有前人留下来的经验教训作为参考和指导,所以不知道做了会有什么后果,“与众不同”让我们面临未知的风险。但是如果我们采取传统的和大家一样的做法,我们就不必有这种担忧。
有一个台湾的化妆品公司曾经请我帮他们做一个祛斑霜的市场开拓战略方案。一直以来,化妆品都是在百货公司、超市等地方通过专柜出售的,但是这种方式费用比较大,而且效果也不一定好。所以我想开辟一个新的营销渠道,经过仔细研究,我提出通过连锁药店来出售他们的祛斑霜。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做法,以前还没有其他公司试过,到底行不行得通呢?这家化妆品公司对我的这个方案持怀疑态度。我说服了他们采用这个方案,结果大获成功。
坚持传统的大众的做法可能会更加稳妥、更加安全,但是也可能因此让我们错失一些机会。
要摆脱从众思维,你要敢于面对来自群体的压力。对于和大家的想法做法不同的“另类”之人,在他们的想法和做法未得到证实之前,人们习惯上要么冷嘲热讽,要么排斥孤立,极少会给予尊重或赞赏。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心和信念支撑,我们将很快就被压力征服。
江苏一家纺织公司的王董事长曾经拿了一份他构思的维尼纶工业的计划书给我看,他说他觉得这个计划非常有前景,他很想在公司实施这个计划,但是遭到了公司内部普遍的反对,他现在很迷茫,不知道要不要继续坚持下去。我认真看了他的计划书,觉得虽然有一定风险,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