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三国·诸葛亮 错穿三国 >

第105部分

三国·诸葛亮 错穿三国-第105部分

小说: 三国·诸葛亮 错穿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子,你带着孩子们回草庐吧。”诸葛亮把人搂入怀里,在她耳边轻声说道。
黄硕黯然:“夫君是不是要跟刘备一起入蜀?”这一去,不知道又得分开多久!
不料,诸葛亮叹了一口气,淡笑道:“不会的。不过,为夫可能要被调任到公安。”
黄硕明白了,在心里为猪哥不值。
“要是这样的话,夫君就可能经常回来看望我和孩子们了。”她咧嘴笑道。
傻瓜,皮笑肉不笑的,诸葛亮心疼的把怀里的人搂得更紧了,把头伏在她的肩上,笑得阳光灿烂:“好,等我。”
第二天下午,刘备的使臣到了,急召诸葛亮,立即动身去公安。
黄硕早就把他的行囊打点好了,和孩子们一道送猪哥主仆三人出门。
就在诸葛亮翻身上马的一刹那,宝宝冲了过去,塞给他一个荷包,仰着脸,眼圈红红的:“爹,这是宝宝亲手绣的,里面的平安符也是宝宝亲自替爹去观里求来的。”
诸葛亮接过荷包,墨绿色的锦缎上绣的八成是一枝红梅,针脚歪歪扭扭的,长短不一,颇有母风。
“呵呵,原来宝宝早就这么能干了!”把荷包小心的收入怀里,俯下身来,诸葛亮慈爱的在宝宝脸上轻轻的掐了一把,“好女儿,替爹好生照顾你娘和弟弟。”
宝宝使劲的点头,象个小大人一样正色道:“喏。”很懂事的退到诸葛乔的身边,和他并肩站好。
听青松说,他们此行很有可能要去益州,估计几年内都不会回来。诸葛乔咬着下嘴唇,脚下就象生了根一样,怎么也迈不出步来。
旁边,江婶和秋姑强忍着眼泪将干粮、水囊挂在江大牛和青松的马背上,浊声说着“路上小心”。
江大牛点点头,没吭声。
青松飞快的瞥了秋姑一眼,红着脸轻轻说道:“等我回来就娶你。”
秋姑的眼泪刷的就下来了,怕晦气,连忙用衣袖遮了脸,哽咽道:“眼里进沙子了。”
使臣看了看天色,小心翼翼的说道:“将军……”不就是去趟公安城里吗?为什么搞得就象生离死别的一样?
“走。”诸葛亮直起身子,轻轻踢了一下马肚子。
“爹,保重。”诸葛乔终于吼出来了。
诸葛亮怔住了,眼里闪过一丝笑意,冲他点点头:“知道了。乔儿,好好照顾弟弟妹妹。”
其实,这句话并不难说出口。
诸葛乔松了一口气。一双手轻轻的落在了他的肩膀上。他仰头一看,是母亲,不,是娘。
“娘……”
黄硕心潮澎湃,却故意淡定的冲他抿嘴一笑。抬眼望去,猪哥他们一行人已经策马离开。心好象空了一半。
行至路口时,诸葛亮回过头来,望了她一眼。她搂着乔儿和宝宝的肩膀,脸上的笑容淡淡的,却无比坚定。
“驾。”诸葛亮扬起鞭子,冲到了最前面。有她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看着他们消失在路口,黄硕叹了一口气,低头对孩子们说道:“乔儿,宝宝,我们回去吧。”
“喏,娘。”两个孩子把眼睛从路口移开,仰着脸望着她,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看着粉雕玉琢的一双儿女,黄硕突然间心情大好,轻轻拍了拍他们的肩膀:“晚饭想吃什么?娘今天亲自下厨给你们俩做。”
诸葛乔脱口而出:“大片酱牛肉!”居然不是百吃不厌的鸡蛋羹!
宝宝抹去眼泪,不甘示弱的大声说道:“八宝鸭子!还有糖醋排骨!”小丫头跟黄老爹口味出奇的相同,是个典型的食肉动物。
黄硕“咬牙切齿”的捏着她那婴儿肥的圆脸:“丫头,吃点素吧。”长此以往,真担心你变成胖妞嫁不出去。
宝宝撅起嘴巴做了一个鬼脸。
众人皆笑,转身回府。
这时,路口又响起了一阵急促的马蹄产。
大家不由自主的齐齐转过身去。是阿仇。他不是在军中吗?怎么回来了?众人面面相觑。
“师父!”转眼之间,阿仇已经到了黄硕跟前,飞身跳下马,喘着粗气说道,“我想跟师伯去公安。”
黄硕皱着眉头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师伯派龙五叔通知我的。在回来的路上遇到师伯了,师伯让我回来跟您道个别。”不敢直视师父的眼睛。他撒谎了。确实是诸葛亮派龙五通知他的。只是,人家诸葛亮还说了,这事得让黄硕点头同意才行。
猪哥丫丫滴,不到十二岁的孩子,你想拔苗助长啊!黄硕想留下他,可是,看到阿仇星星眼的样子,心软了:“哦,那你快去,小心点。”
“喏。”阿仇开心的跳上马,扬尘而去。
诸葛乔羡慕极了,眼馋的仰头望着黄硕:“娘,乔儿什么时候也能跟爹去公安?”
不等黄硕回答,江婶和秋姑不约而同的笑道:“等你长得比夫人高的时候。”
“对。”黄硕笑眯眯的点头。草庐家规又多了一条。
诸葛乔立马矮了三寸。他还没有娘的肩膀高呢。
宝宝摇着他的胳膊,神情甚是欢快:“哥哥,带宝宝去看阿黄吧。”留在家里的,可不止她一个哦。
阿黄是一只一岁的小马驹,诸葛亮送给诸葛乔的新年礼物。因为全身都是棕黄色的,没有半根杂毛,所以诸葛乔给它取名阿黄。黄硕很无语,可见是诸葛家的遗传基因不好,一个个的在取名字方面特没天赋。
“好。”诸葛乔顿时来了精神,开心拉着宝宝跑了。
诸葛亮一行人日夜兼程,终于赶上了刺史府的午饭。刘备热忱的邀他共进午餐。
他没有推辞。天寒地冻的,赶了一天一夜的路,能喝点热乎的汤水,真的很不错。
用过午饭后,刘备把他请进了书房,简单的把情况介绍了一番后,开门见山的问道:“孔明,这会不会是刘璋扮猪吃老虎,设的一个局?”彼此都是老熟人了,知根知底滴,没有必要再绕什么圈子。
诸葛亮不紧不慢的摇着扇子,很肯定的回答道:“不会。”
刘备往前探了探身子,示意他继续。
“首先,刘璋派人来和主公接洽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这两年来,看得出,他一直都是真心想和主公结盟。其次,刘璋这人没有什么雄心大志,志在守成,并不热衷于扩充势力。第三,他现在最担心的是曹操会在攻下了张鲁之后,顺手把他也给一并收拾了。终日里惶恐不安,哪里还会有什么心思来打主公的主意。”诸葛亮淡淡的说道。
“哦。孔明分析的极其在理。”刘备松了一口气,“这样就好。”
诸葛亮终于还是没有忍住,问道:“主公准备什么入蜀?”
刘备笑道:“这个么,暂且不急。”
诸葛亮总算放心了,手里的扇子摇得是有滋有味。事关重大,就怕他毛躁着急啊。
“孔明,你看法正如何?”刘备挑眉问道。
诸葛亮不假思索的答道:“亮没和他打过交道,不好说。不过,听主公刚刚说起他,应该是个有胆识的能人。主公能得此佳才,值得庆贺。”虽然木乔早就帮他收集了法正和孟达两人的详细资料,但是,一来这是私人行为,二来怕刘备误会,怀疑他有什么企图。因此,还是装不知道的好。
刘备很满意,眉眼带笑:“我和他交谈过几次,这人才思敏捷,能文善道,大才啊。有机会我介绍你们俩认识一下。”
诸葛亮笑而不答。
刘备顿了一下,问道:“孔明,依你之见,我当如何入蜀?”
“主公心里应该早就有了详细的计划吧!”诸葛亮微笑道。
刘备咧嘴笑道:“哪里哪里。我这不是急急忙忙的召你来商量这事吗?”
诸葛亮摇着扇子,慢慢的说道:“亮以为,入蜀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荆州的安危却是大事。一旦失去了荆州,就算主公得到了益州,也于事无补。益州地形复杂,交通闭塞,只是守成之地。但是和四通八达的荆州可以互补。两块地息息相关,失一而不可。虽然主公和孙权是秦晋之好,但是,孙权一直没有放弃过荆州。再加上孙夫人……只怕荆州会有点麻烦。亮建议主公分重兵打守荆州。至于益州方面,有张松他们当内应,主公可徐徐图之。张鲁在汉中势力强大,曹操不可能三两天内就轻轻松松拿下他的。”
“孔明说的对。荆州的安危是大事,关乎大局,不能掉以轻心。”刘备敛了笑容,正色道,“那么,孔明,你留下来,我把荆州的安危托付给你,可否?”
诸葛亮起身,执扇拱手:“喏。”
刘备笑了,连声说道:“好好好,有孔明在家里看着,我就可以放心了。孔明,你就在公安住下来,我们好好谋划谋划。”先前他就一直很头痛。怎样才能把诸葛亮留在荆州呢?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搞定了。


第148章 司马昭出世
晚饭时,黄老爹等人才知道诸葛亭主仆三人已经动身去了公安。“怎么这么急?”黄老爹嘟囔了一句。正好饭菜上来了,他就收了声。
这样,其他人也不好再多问。这顿饭,一大家子各怀心思,吃得的没滋没味。
用过晚饭,诸葛乔很懂事的带着宝宝去逗毛头玩。爹和阿仇都去了公安,他就是家里的小男子汉,有义务帮娘照看弟弟妹妹。更何况,傻瓜都看得出来,大人们有事要商量。
黄老爹赞许的目送他们兄妹离开,清咳一声,问道:“硕儿,到底是怎么回事?”
“君侯急召夫君去公安,说是有要事相商。”
黄硕带着歉意说道,“爹,夫君怕打扰您和娘午休,而且,君侯的使臣也催得紧,所以就没来向您和娘告辞了。夫君心里很过意不去,让我代他向爹娘请罪。”
黄夫人撇撇嘴:“君侯也真是的,不就是商量个事情吗?搞得这样急。”
黄老爹微闭着小眼睛,陷入了沉思。
小弟叹了一口气,对黄硕说:“大嫂,我们准备等天放晴了就回草庐。”过了新年就是春耕了,庄子里有一大堆的事等着他回去处理呢。
黄硕颔首:“也好,我们一道回去吧。”
小弟和林氏皆愕然。
一直没有吭声的崔州平开口问道:“是孔明让你和孩子们搬回去的吗?”
黄硕点点头:“夫君说他可能要调职了。”
崔州平一副明白了的样子,侧过头对身边的陈菁说:“既然这样,娘子,我们也收拾收拾吧。”
“喏。”陈菁看了黄硕一眼,脸上写满了担心。
这时,黄老爹的小眼睛终于睁开了,起身,阴睛不定的对黄硕说:“硕儿,陪我去花园里走走,消消食。”
“喏。”黄硕冲众人颔首告退,紧跟在他的后面出了饭厅。
这时天色已晚,暮霭沉沉,小西北风呼呼的刮着。父女俩改道去了诸葛亮的书房。
“刘备这么急的召孔明过去,到底是商量什么事?”
黄硕便把入蜀一事说了出来。
他猜的没错,果然是为了入蜀!黄老爹的眼里跳动着兴奋的亮光:“孔明要跟刘备入蜀?”这可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
黄硕低头替他倒了一碗热茶,双手端给他,平静的回答道:“不知道。不过,听夫君的口气,刘备很可能会让他留在公安。”
黄老爹捧着茶碗的手稍微抖了一下,眼神黯淡下来,象是安慰黄硕,更象是自我安慰,喃喃说道:“哦。其实,荆州的安危至关重要,也只有孔明才能守住荆州。”
黄硕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我想一个人静静,你有事先去忙吧。”黄老爹的脸色有点沉,小眼睛又闭上了。
“喏。”
黄硕离开前院的书房后,径直去了小崔夫妇的院子。
红泥小炉烧得旺旺的。小陶壶里的水咕咕的冒着热气。陈菁已经备好了甜点,冲她嫣然一笑:“就知道你会来,水烧得刚刚好。”说罢,把茶叶倒入陶壶里。顿时,茶香满室。
崔州平淡笑着请她一齐坐下:“嫂夫人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不想,黄硕没有回答他,反而很有兴趣的问道:“州平,你找好定居的地方了吗?”过年期间,她忙得昏头转向,一直找不到机会跟他细谈。
崔州平摇摇头:“看了很多地方,可是没有一处完全满意。”离开益州后,他就开始着手寻找新的隐居点。这一次,他想找个永久定居点。新的隐居点不但要安全、安静、风景秀丽,而且最主要的是还要方便出入。他已经完全迷上了出海,不想因为隐居而放弃。
“不过,原则上,我准备把家安在东吴沿海一带。”
陈菁给他们俩一人上了一碗茶,笑道:“他呀,可挑了。”
“我相信你们俩的眼光。记得找个大点的地方,说不定,我们以后还会成为邻居呢。”黄硕接过茶,小啜了一口。
陈菁故意打趣道:“放着好好的将军不当,去当平民。只怕你舍得,你家那位却舍不得。”
崔州平有点不高兴了:“胡说,孔明不是那样的人。”
黄硕哼哼:“他不是官迷才怪呢。”见陈菁脸上悻悻的,便把话题叉开,聊了聊生意上的事。不得不说小崔是个做生意的好手,船队被他接手以后,一年来,净利润大幅度提高。年前,黄硕得到了一笔相当可观的分红。
黄硕称赞道:“比雷迅那会儿强多了。”
“他还不是仗着你和雷迅打下的厚底子。”陈菁笑着给她续水。
“唔,一碗已经足够了。茶喝多了,晚上又该睡不着觉了。”她连忙摆手。
崔州平把玩着黑陶茶碗,感概道:“可惜,天妒英才。”为了雷迅一家人的安全,雷迅摇身变成司马懿的事,黄硕除了诸葛亮和黄老爹以外,谁也没有告诉。所以,崔州平并不知道真相。
陈菁的眼圈又要红了:“可怜的达儿,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当年达儿在他们眼皮子底下被掳走。一直以来,他们夫妇俩都耿耿于怀,觉得很对不起老友的在天之灵,没有放弃过寻找达儿。可惜,就凭着手里那点少得可怜的线索,寻访达儿无异于海底捞针。
黄硕愧疚难安,心想,事情已经过去了两年多了,雷迅那丫应该已经在曹操那儿站稳脚跟了吧。
她舔了舔嘴唇说道:“对不起,我不该瞒着你们的。其实,雷迅还没死。”希望他们俩不会责怪自己一直瞒着他们。
“什么?”两人怔住了。
于是,黄硕艰难的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出来。
两人傻了眼,完全消化不了。
崔州平的脸涨得绯红,喃喃说道:“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呢!这世上还有这样离奇的事。”
陈菁回过神来,拍着胸口连连说道:“谢天谢地,总算是好人有好报。”
许昌城里,司马懿搓着手紧张的在产房外面踱来踱去。
屋里清晰的传来阿绿痛苦的呻吟声。
胖墩墩的小司马师紧张兮兮的望着他爹,两泡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就在这时,屋子里传来了一声洪亮的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