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国殇 >

第52部分

国殇-第52部分

小说: 国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到战地后最挂念的还是妻子。因此,在临死之际,会思念妻子
才是人之常情。我决定把这个问题当做习题带到战场寻求答案,就
在登陆的第一天,因为有人战亡,所以立刻解开了谜底的一端。
成为解答者的也是中队里的第一位战亡者,就是主张“天皇
陛下万岁”的大庭上等兵,但他在临死之际,并没有喊出“天皇
陛下万岁”,甚至连天皇两个字都没说出来就断气了。虽然如此,
他并不能算是立毙。被子弹击中后,他还活了一个多钟头,若是
他有意喊出来的话,应该是有相当充裕的时间。
大庭上等兵是遇到敌军近距离的阻击而负重伤。因为当时距
离敌军只有50米,所以无法将他后送,又无法当场治疗,只好让
他坐以待毙。受伤的部位在腹部。当然任何部位受伤都一样会痛,
但腹部被子弹穿透所受的创伤则特别痛苦。随着时间的经过,他
的呼吸愈来愈困难,在急促而不规律的呼吸中,他似乎有什么话
要说,嘴唇不停地颤动着。每当他动嘴唇时,我都以为他会喊出
“天皇陛下万岁”而注意地倾听。但到了最后依旧没有说出来。我
只听到他小声地说出一句“君惠”,似乎是一个女人的名字。后来
才知道,“君惠”就是他留在故乡的新婚爱妻。到了最后他还是像
常人一般地想念着爱妻而死,这一点使我感到很欣慰,在最后的
关头,喊出心爱的人的名字是理所当然的事。因此,我的习题的
一部分就被解开了。
接着战死的就是河原崎少尉。少尉虽然是最低阶的军官,但
毕竟总是军官的身份。比起一般士兵,自然更接近天皇陛下。我
认为军官一定会喊着“天皇陛下万岁”而表现出军人的本色,但
少尉却同样的没有说什么就断气了。他也是被子弹击中,距离死
亡仍有30分钟的意识清醒的时候。我一直待在他身旁,但除数声
“好冷、好冷”的声音外,却没有听见我所期待的“天皇陛下万
岁”出现。少尉也和一般的士兵没有两样。因此,我的习题又获
得一项解答了。
在尔后的每次战斗中,我身边总会有几名官兵战死,但据我
所知,从没有任何人喊出“天皇陛下万岁”这句口号。因此,我
的习题全部被解答出来了。受到致命伤的人,在死亡的边缘彷徨
时,除了特别刚毅的人外,都不会有多余的心情和时间,大家也
都会想尽力挽救自己的生命,以求平安回到爱妻身旁,这才是内
心真正的期望。
相反的,临死之际会喊出“天皇陛下万岁”的人才是不正常。
为了封锁官兵们的真正心声,军国主义者就想出“天皇陛下万
岁”这句口号,企图以它来美化侵略行为。
我希望避免渡河,但愿大岳队不会下达渡河的命令。但这只
是我个人的自私想法罢了,战场上决不可能有如此美妙的事。当
我正在做这个美梦时,已经不知道有几队的人马向渡河挑战,无
数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地消失在苏州河的浊流中。
数小时后,我所在的大岳队终于下达了前进的命令,我不得
不勇敢地参加渡河。
令人厌恶的战争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对战后出生的人而言,
战争只不过是一句历史名词罢了,不知何因,至今仍有不少人为
了“南京大屠杀事件”而争论不休。我敢断言“南京大屠杀事
件”是事实。因为身为军人的我,曾经参加过入侵南京的作战,事
实也犯过暴虐的行为。
我曾经亲眼目睹、耳闻这个事实。除了我以外,当年参加入
侵南京作战的军人,尚有多人生存在世。他们都很了解“南京大
屠杀事件”的内幕,但为了避免勾起伤痛的回忆,他们都不想证
明它。我推想,有些人否定“南京大屠杀事件”,是想抹煞日本战
史上的污点,因此才刻意歪曲事实。
“南京大屠杀事件”的确是日本战史的一大污点,但它并不
能轻易地给抹掉。而且我认为我们不但不可以歪曲事实,我们应
该坦承错误,虚心反省,让后世子孙引以为鉴。因此我打算根据
自身的体验来记述这件事。
我所要记述的是以身为军人的我,站在当年曾经亲历其境,参
加入侵南京亲眼目睹、耳闻“南京大屠杀事件”的立场上,本着
从常人到魔鬼(6)
人类的良知和赎罪的心情作一个忠实的记述。
根据中国方面的说法,“南京大屠杀事件”是日军攻占南京3
个礼拜中,杀害了30多万中国军民。我不知道被日军杀害的确实
人数有多少,但我并不认为中国方面所说的数字太夸大,也许实
际的数目更大也说不定。“南京大屠杀事件”的范围不只是南京地
区而已,它是从上海附近开始到南京被攻陷后的扫荡战为止,在
辽阔的范围内所发生的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大悲剧。详加区分的话,
它包括从上海附近开始到南京为止、占领南京时和占领后的扫荡
期等三个阶段。
最初是向南京进攻。南京攻略战是支那事变的许多场战斗中
的最大的一场战斗。
参加作战的军团包括,以松井石根上将为司令的方面军、朝
香宫鸠彦王中将为司令的上海派遣军,和登陆杭州湾协助上海作
战的柳川平助中将率领的第10军。他们都是经历数次战役的军
团,趁着战胜的余威,彼此争功夺利地说:“千万不要输给别的部
队。南京应该由我们的部队先占领”,而像怒海狂涛般地向南京进
击。
从上海到南京的直线距离约300公里,而攻击的部队因为必
须迂回前进,所以至少要走400公里以上。
像如此大规模的作战,作战指挥部却发生了严重的错误。那
就是,战斗前进中的部队和补充弹药、粮秣的部队之间没有保持
均衡的距离。南京是当时中国的首都,蒋介石的根据地。因此守
备非常坚固,从上海到南京的重要地点,都配有蒋介石的直系精
锐军。再加各地居民的强烈抗日意识,发挥了总体力量,协助南
京的守备。虽然如此,战斗部队仍然按照预定计划进攻,但中国
军队每次要退却时,都会破坏河川的桥梁,挖毁道路,在地面埋
设地雷,阻碍日军的攻击。因此载有辎重的车辆部队就无法追赶
得上。打机动战,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足够的弹药和粮秣供给战斗
部队。无弹药就失去战斗力,粮药未继,当然就会影响战斗力。向
南京进攻的战斗部队,从上海附近出发五六天后,就和兵站部队
的距离愈拉愈远。这时候,仅能做到战斗上不可缺少的弹药补给,
而在粮食方面,就无法送到前线战士的手中。不论战斗精神如何
旺盛,饿着肚皮的行动实在令人非常难受。此种状况持续下去的
结果,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暂时休战,等待兵站部队赶上,一
是继续前进到饿死为止。但是以永不退却的精神标榜的日军作战
指挥者,却不让战斗部队休息,反而下达:“在当地征收粮食,以
谋自活”的征收命令。征收命令听来似乎报有道理,其实这与抢
夺当地居民的粮食无异。过去也曾发生过征收行为,但是在下达
征收命令以前,大家总是怀有罪恶感。自从命令下达后罪恶感就
消失了,军人们变成到处偷袭抢夺谷物、家畜来充饥的匪徒。这
个征收命令,使下级军官发狂,不但抢夺粮食,并且强暴了中国
妇女。以上就是“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初级阶段。
接下来是占领期间的暴虐行为。涌入南京的攻击部队,趁着
战胜的余威。在街上放火烧毁民房,不分军民肆意滥杀,将俘虏
大量地集体屠杀。而在扫荡残敌期间,为了扫荡战败的残兵,任
意烧毁民房,连无辜的民众也一起杀掉。“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
的范围如此的广阔,因此不能限定地说“只是在这里发生的事”。
日军于12月1日从上海出发,同月13日到达南京,17日举
行入城仪式,这段期间,由大军团所做出的暴虐行为,可以说是
超乎我们的想像之外。参加入侵南京的日军,做了许多受国际舆
论非难的残暴行为。当时的高级军人曾辨解说:“因为参加攻击南
京的军队是紧急动员的,所以官兵的素质很差。”其实这是应该负
责任者将责任推卸到下级军官身上的一种卑劣的推托之辞。参加
入侵南京的军队是现役、预备役干部,皆为战时动员的部队中最
优秀的。而且他们大多数是从上海征调来的部队,并非为了入侵
南京才紧急动员的部队。
说来好笑,在上海作战时,他们从未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的罪
行,但是同样的官兵参加入侵南京的战斗时,却做出遗臭万年的
残暴事件。由此看来,“官兵的素质太差”并非正确的理由。当然
发生这种事件的理由,是无法简单地一误涵盖,但我个人认为最
大的原因是“师出无名”。
本来下级官兵只是依照命令行动即可,但我认为他们就是不
明白因为作战的目标何在,所以影响到战斗意识,甚至于降低了
道义。这可以从上海之役得到证明,军人们在保障权益和保护侨
从常人到魔鬼(7)
民的目的下作战,所以没有非法行为发生。也许这并不能算是我
所说的主要原因,但可以说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前后共花费4个月的上海之役结束时,下级官兵们都松一口
气,认为可以高高兴兴地活着回国。在阵地待了几天,他们听到
令人兴奋的传言,内容是说:“根据可靠的消息,上海之役的预期
目标已顺利达成,上海派遣军只须留下一部分人员担任警备工作,
其余的大多数将在近日内凯旋回国。”
对事变缺乏认识的军人们都很信这项传言,尤其是有家眷的
人,都很高兴写信向太太说:“如果事情顺利的话,可能本年度就
可以退伍。我想今年的过年,我们一家一定可以团聚火炉旁,享
受天伦之乐。”但是高兴持续不了多久又传来新的消息,指出今年
可能有新的作战开始,而使得那些相信可以凯旋归国的人大失所
望。这次的作战是为了入侵南京,因此必须展开长途远征。
南京是蒋介石的根据地,因此守备特别严密坚固,官兵们也
预想此役可能是一场不亚于上海之役的激烈战。据说距离南京还
有300公里,由地图就可知道离海岸很远。
要攻击到如此遥远的地方,不但不是在收拾残局,反而会扩
大事变,这样怎能凯旋回国呢?由于官兵们对凯旋归国的期望很
高,因此失望也很大。虽然如此,他们仍然尽量相信可以凯旋回
国,而盼望作战即将结束的传闻是谣言,在10月下旬真的下了项
决定性指示。“上海派遣军最近就要展开新的作战行动。驻留期间
尽量养精蓄锐,兵器、被服要好好保养整理,以免阻碍作战行动”。这个作战指示下达后,兵器、被服充分补足,又相继举行战
备检查,作战开始已经成为事实。
从那时候起,官兵们都变得特别暴躁。作战一开始就会有百
分之几的人丧命,也会有百分之几的人受伤,甚至高达百分之几
十也说不定。伤亡的多寡虽然无法预知,但是大家都认为自己已
经有伤亡的命运,因此显得自暴自弃。
“我们出征的目的,原来说是为了保护上海的日侨。为何上
海派遣军还必须进攻到南京呢?”
“我以为好不容易就要回到妻子身边,如今又渡危险的桥。”
“上级长官都把我们军人的生命视为小虫一般。好像是消耗
品。非得被装入白木盒子(骨灰盒)才能回到日本。”官兵们都如
此地抱怨着。
后来每天都出去征收,晚上就拿出征收来的酒,一边喝酒一
边对高级军官发出不平之鸣。
上海之没是一场相当激烈的战斗,因此大家都认为下一次的
南京攻略战,可能没有希望活着回来。有目的的战争总比较提得
起劲来,如今不知为何而战,就像要走入黑暗的迷境中一般。
军人们都一致地显现出暴躁的情绪,但其中以内藤一等兵最
为明显。他是中队里年龄最老的兵,家有妻小6人,被部队征召
米的可怜虫。如果家庭生活富裕的话还好,但是过去他似乎为了
养育妻女,每天当杂工,过着一贫如洗的生活。他经常担忧家中
的生活状况,当初听到即将凯旋归国的传言时,他表现得很有精
神,如今反而变成最可怜、最失望的人。过去表现很忧郁的他,突
然像变成另一个人一般,脾气非常暴躁。
“事到如今,我不再乖乖地守规矩了,我已不是以前的我。我
才不怕长官。”这样经常地说长官的坏话,变成令大家感到棘手的
人物,他的暴乱行为特别多,队友们都加以指责,但我却一点也
不怪他。内藤一等兵其实是一个过分老实的人。所以当他正陶醉
在即将回国的美梦中时,突然又听到必须继续留下来作战的命令,
精神受不了如此打击,因而性情大变。身为军人,一切行动都要
服从命令,被派往任何地点都是无可奈何的事。但是内藤一等兵
的心情确实有值得让人同情之处。虽然我以他作为例子,但并非
只有他一人如此而已,其他军人也有许多类似的情形发生。这些
人都说:“我要随心所欲地行动,谁也不能管我。”所谓随心所欲
地行动,就是比以军人处于更弱的立场的中国民众为对象,来发
泄其心中的不满。在部队中身分最低的人,除了民众以外,再也
没有谁的身份比自己低。由于上级军人的态度,造成他们这种不
平衡的心理,即使身份再低,既然生为一个人,都是有意识思想
的,但是上层阶级却不表明目的,就将自己当成傀儡一般来操纵,
实在太不应该。如果远征的地点不超越南京,而且战争的目的很
清楚时,大家就不会如此暴躁。像这样,南京攻略战在作战行动
开始前,下级军官的情绪都很暴躁,而“征收自活的命令”更是
从常人到魔鬼(8)
对它火上浇油。纵然没有“征收自活的命令”,他们也会随心所欲
地行动,但是经上级下令去抢夺粮食以谋自活后,他们的罪恶意
识就完全消失,而做出和强盗无异的行动,见到妇女就加以凌辱,
对于反抗的人就以武力解决,成为与盗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