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国殇 >

第98部分

国殇-第98部分

小说: 国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团被消灭过,尤其在中国战场上就更令人难以接受。
106师团被围,给日本朝野的震动甚至不亚于20年代关东大
地震的那场灾难。
日军大本营连夜磋商,研究对策。国内仅剩的1个近卫师团
曾数度被提出增调中国战场。
不知是出于面子考虑还是近卫师团走不开,天皇手里的这最
后1个师团最终还是留在了岛上。但南京的华中方面军司令官田
俊六大将和九江的第2军军长冈村宁次中将同时收到了东京大本
营的指示:不惜一切代价,尽全力救出淞浦师团。
这是天皇裕仁的指示。他实在无法面对一个师团被中国军全
歼的窘境,因此对参谋总长说:“告诉田俊六,我不管别的什么损
失,但必须救出106师团。”
蒋介石终于在一系列失败中,有力地回击了日本人一拳。
10月7日,薛岳调整部署,开始对万家岭之敌发起全线进
攻。
薛岳征战多年,有个习惯,仗打得越是艰苦,越是惊心动魄,
他越有精神,头脑也越灵活。困住湘浦师团,他知道仅仅是开始,
硬仗在后面。而且他的10万大军是内线中的外线作战,吃掉淞浦
一个加强师团,冈村给他的时间不会太多。在冈村军援兵到来前,
他必须解决淞浦,否则打虎不成,反受其害,兰封教训,不过仅
仅3月前而已。可他上哪去搬兵呢?武汉方面是远水难解近渴。德
安附近的守备部队拖住冈村,压力更大,当然更不能动。情急间,
他打起了庐山上第66军的主意。
叶肇的第66军是蒋介石专门指定放在庐山上,准备在赣北
天皇下令,必须救出106师团(2)
失守后留在敌后打游击用的。调66军下山,获准的可能性实在太
小。如果遭拒绝后再调,那岂不是公然抗拒统帅。66军他是一定
要用的,不如索性碰钉子前再来一次先斩后奏。主意拿定,他便
吩咐道:“先调再说。一边调一边向武汉请示。”
薛岳嘴上说的痛快,可对能否调来66军这支有生力量,他心
中也没什么谱,他毕竟没有军委会的上方宝剑。那上头,没有命
令谁肯主动为别人卖命,出力不讨好,打败了还得再背上个“抗
命”的罪名,永世再难翻身。
薛岳此刻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但他想调66军下山扯来难
关重撰。
不知是先斩后奏的奇效,还是他跳上了顺途,一切事情都在
按他最好的设想发展。原以为很难办成的事却一一迎刃而解。
军委会对他的先斩后奏采取了默认的态度,虽未明确支持,却
也没加阻止。薛岳原本也没打算从军委会得到什么好听的话,只
要能调来66军就行。
至于66军方面满口答应,顺利得出奇,原来薛岳的广东老乡
叶肇,当初对蒋介石把该军留在敌后打游击十分不满,66军是清
一色的广东子弟兵,在鄂赣地区打游击并不合适。从一支野战军
降为游击部队身份降了许多不说,语言不通,环境不熟,官兵们
谁也不愿呆在敌后钻山林。所以薛岳这个广东籍长官一招呼66
军从军长到士兵,无不欢呼响应,其应战心切,甚至超过了薛岳
自己手中的部队。
薛岳得到意外的1个军兵力,且又是指挥顺手的粤籍官兵;
叶肇借机走下庐山,避开了敌后游击的苦差事。双方皆大欢喜。
日后的战斗证明,当薛岳与淞浦直打到最后5分钟时,要不
是66军,要不是先前强留的74军和187师,薛岳的万家岭大捷
不过是天方夜谭,充其量也只能是兰封之战围而难歼的翻版。
有人说薛岳的辉煌靠机运,靠日本人的失误,实则大谬。骄
横的日本人给中国军提供过多少机会,但又有几个能把握得住呢?
又有几个敢为自己的使命担上抗命的风险呢?
战争本身就是在比谁少失误,谁能抓住对手的失误。薛岳逼
得对手孤注一掷,就是制造了机会。更令人信服的是他也把握住
了机会。薛岳的辉煌说到底还是靠的他自己。
武士阴魂绕群山(1)
10月初旬这十天,对薛岳来说既艰难悲壮、却又充满辉煌。他
拼尽气力在通向胜利的峭壁上攀援而上,时刻都在承受着跌落深
渊的风险。
田俊六、冈村直至淞浦,给他出了太多的难题,设置了大多
的障碍。军委会、蒋介石和一兵团支系杂乱的部队又给了他太大
的压力。10多天了,他没迈出过兵团部充作指挥室的那座不大的
民房。伴着他的,只有几部响个不停的电话,一张旧帆布行军床
和伴死神的日军炸弹。他不怕死,但他怕失败。
他指挥的泰然若定,在大战、恶战时,往往最能淋漓尽致地
显现出来。从他那间不大的指挥部里,一份份电报,一个个电话
传向第一线部队。他的指挥镇定,调度得当传染给了前线,尽管
各攻击部队死伤巨大,但没有慌乱者,士气始终压住了对手淞浦
师团的官兵。
万家岭之战是武汉战场上战斗最激烈、最惊心动魄的一战。自
然也是战果最辉煌的一场战斗。
10月7日,一兵团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吴奇伟将军在鸭嘴垅总
司令部里呆不住了。他带上几个参谋,来到了箬溪第66军军部。
吴奇伟当时应该说是江南战区的前敌总司令。张发奎丢失九
江被蒋介石召向武汉后,蒋介石曾明确指示南浔,瑞武战事由薛、
吴两将军负责。吴奇伟一直身处前线,而薛岳是九月中旬才由南
昌亲临德安的。遇到紧急情况,薛岳来不及与吴奇伟商量,大都
自行裁定了。对此,吴奇伟从没在意。
吴奇伟并非资历、能力不行。淡泊权位,正是他一生的特点。
论资历,他与薛岳、张发奎、叶挺等都是四军中同行。论作战,他
也是国民党军中能征善战之将才。但他心胸开阔、性格随和,不
但下级尊敬他,同僚上司也多与他关系不错。而他,乐得如此,乐
得把心思放在战场上。
吴奇伟来到66军,就扎下了根。战斗激烈时,他喜欢下到前
面,就近指挥。
方从庐山下来不久的叶肇军长也是广东将领,知他脾性。几
个老乡凑在一起指挥战斗,倒也踏实、舒心。
吴奇伟的到来,却也让叶肇操心。连日强攻,淞浦把重兵放
在了石头岭。66军攻上去,靠手榴弹和刺刀向前一寸寸地挪。双
方来来回回,一日数易其手。这使日军意识到,石头岭方向有中
国军大部队。
伴随而来的就是日军雨点般的炮弹和疯狂的战机炸射,前线
空防设施极差,只能以吹哨报警。有几次哨音刚响,日机已飞到
头上,人有时被堵在屋里。若非命大,吴奇伟、叶肇也许就在劫
难逃了。
叶军长可不愿吴奇伟有个三长两短,尤其在自己军部。可每
次劝说,吴奇伟都是一笑了之。劝急了,来一句:“不要紧,炸死
算了。”
吴奇伟没撤回去,一直到万家岭大捷之后。他不怕死。有几
次日机炸得土房直摇,参谋人员跑进去劝他时,却发现他伏在桌
上呼呼大睡,鼾声如雷。
66军虽然死伤累累,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损失,但最终还是克
服了石头岭,把淞浦主力又向核心压了一层。
德安以北74军51师师部里,作战会议正紧张激烈地开着。
师长王耀武碰到了麻烦。
74军是薛岳留下来围歼淞浦师团的绝对主力。长岭、张古山
是薛岳突向万家岭核心的两大障碍,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俞济
时下了死命令,损失了数千官兵才攻克长岭,但张古山却像道难
以逾越的高山,挡住了74军的去路。
俞济时一时想不出办法,只扔给51师王耀武师长一句话:张
古山我不管了,但两天后你要保证我能在山上向薛长官报告胜
利。
王耀武少将硬攻了几次,可还没接近山头日军主阵地,部队
就被敌人猛烈的炮火和密如雨帘的枪弹打下了山来。
“他妈的,尽给老子这些绝差事。”王耀武眼望丢盔弃甲被打
下山来的部队,狠狠地骂道。骂归骂,张古山还得夺。无奈之际,
他召来了手下的旅团长们,商量对策。
可商量来商量去,结论令王耀武沮丧:地势太险,没有重炮,
张古山没法拿下。
这时,坐在后排的一个瘦削精悍的青年站起来开了口:“师座,
张古山并非不可取,但不可硬攻。三国时,邓艾能偷渡阳平攻取
西蜀,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能绕过正面,从山背偷袭。”
一口浓重的关中腔说出一席与众人相反的话。够王耀武注意
的了。说话的人是唐生海旅305团团长张灵甫上校。
此时的张灵甫非日后在山东战场上令解放军头痛的74师师
长,他仍背着戴罪立功的重负。1年多前,他还是南京“模范监
武士阴魂绕群山(2)
狱”的囚徒。至于原因,还是他自己说的好:“为杀妻室当楚
囚。”
抗战爆发,是王耀武在蒋介石面前保他出来,并把手下的1
个团交给他。知遇感恩,他都想为王耀武尽些力。当然,他也想
在战场上用实力改变黄埔同窗对他这个学习成绩太差的同学的冷
眼。
王耀武见张灵甫有些主意,一时又兴奋起来。他器重张灵甫,
认为他作战很有本事。
“钟灵、说说你有什么打算?”
“师座,如果我们挑选一些精干官兵组成突击队,从张古山
背面爬上去,然后两面夹攻,我想能拿下张古山。”
“嗯,主意是不错,你们说呢?”王耀武说完,看了看众旅、
团长。
王耀武实际上已在心里接受了张灵甫的主意,征询众人意见,
实际是在点将。众人喊喊喳喳,说什么的都有,就是没人自告奋
勇。
张灵甫看明白了一切,又开了口:“师座,如果方案可行,若
不嫌弃卑职的话,我愿率突击队进攻。”
张灵甫又提建议又自告奋勇,众将佐自然皆大欢喜。方案顺
利通过。
返回部队,张灵甫挑出几百精兵,当夜出发,踏上了人烟绝
迹的崎岖峡谷。
偷袭极其成功,张灵甫首先登上了张古山。以后的几天里,尽
管日机炸弹和炮火把张古山翻了个个儿,但他还是与友军各团顶
住了日军无数次的反扑。
张灵甫拖着受伤的瘸腿一直坚持到最后。他为自己争了口气,
也为王耀武、为蒋介石争了光。
御敌他是有功的。在抗日战场上,他的疯狂劲犹如他在内战
战场上一样。说到底,他是国民党军中的一支鹰犬,他只为蒋介
石效劳。蒋介石为正义而战,他就是英雄。蒋介石行不义之战,他
就是遭人唾弃的顽敌。
张灵甫是一个无政治头脑的出色军人。
战至10月8日,淞浦师团仅剩数千残兵,被压缩在万家岭,
雷呜鼓,田步苏,箭炉苏等可数的几个据点里。淞浦师团已陷入
绝境,虽然田俊六亲自组织向万家岭地区空投了200多名联队长
以下军官,但战局仍令淋浦透不过气来。
一次空投数百名军官,这是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绝无仅有的事,
也足见淞浦已处于何种穷途末路的境地。
胜利对薛岳、对中国军似乎只有一步之遥,可这一步,薛岳
和他的十万将士也迈不动了。
随着10月10日的一天天临近,沉闷的武汉三镇又起了些许
变化。人们的脸上又有了一丝节日来临的松快,数月来经受日机
轰炸而残破萧条的街道广场上,行人又多了起来。更引人注目的,
还是突然间出现的建筑物、广场、主要街道两旁的那一面面青天
白日满地红的国旗。这国旗,在不屈地迎风招展,猎猎飘扬。
“双十”国庆日在即,望着象征着国家、民族主权的国旗,武
汉军民的眼中滚动着不屈的泪水。
被日机炸得残破不堪的军委会地下室里,蒋介石阅过国庆日
对全国军民的演说稿,信手在一边。例行的演说年年都有,但今
年却将在一片失败声中唱高调,华丽的词藻连他自己看着都不舒
服。必须在战场上拿出些东西。
他叫来了军令部长徐永昌:“薛伯陵的进攻现在怎么样了?”
“委座,万家岭双方损失都大,谁也无法取得决定性进展。不
过再拖下去,薛长官所部怕是越来越不利。箬溪、隘口两方面,冈
村军的27师团和101师团都在拼命猛攻,欲解万家岭之围,薛长
官实际上已没几天时间了。”
“那么怎么才能吃掉淞浦残部呢?能不能再调上些部队?”
“恐怕不行。一来远水难解近渴,二来也无部队可调。”
望着蒋介石渐趋失望的面孔,徐永昌又补上句:“除非,除非
让薛长官拼尽气力,不留预备队,全部投入反攻,或许尚有获胜
的机会。这最后的5分钟是至关重要的,我军难,日本人也几乎
趴下了,这时就比谁意志更强。”
蒋介石沉思片刻,命令徐永昌道:“好吧,你以军委会名义命
令一兵团薛长官。着各军、师组成敢死队,向万家岭发起最后攻
击,限于10月9日24时前全歼该敌。”
德安前线,薛岳也在为此事徘徊。实际上,这是最后击败淞
浦的唯一办法。军委会的命令,使地下定了最后的决心。
9日,在薛岳的死命令下,万家岭地区各师,都组成了数百人
的敢死队,向万家岭、雷鸣鼓、田步苏、箭炉苏等最后几个据点
发动了全面攻击。
最后5分钟,对两个搏斗得精疲力竭、伤痕累累而倒在地上
的人来说,与其说比战力,不如说是在比意志。薛岳这最后一击,
武士阴魂绕群山(3)
在气势上彻底摧垮了淞浦。当晚,欧震的第4军、叶肇的第66军
占领了万家岭、雷鸣鼓两要地,歼敌人千多人、俘30多人,缴获
轻重机枪近百挺、步枪1千多支、马匹数百。
十分遗憾的是,第4军前卫突击队曾突至万家岭淞浦师团部
附近不过百米,但天色太黑,加之审俘不利,未能及时发觉淞浦
中将,结果放走了这个最大的猎物。
听听战后俘虏的供词,就更叫人觉得遗憾。俘虏说:“几次攻
至师团部附近,司令部勤务人员,都全部出动参加战斗,师团长
手中也持枪了。如果你们坚决前进100公尺,淞浦就被俘或者切
腹了。”
淞浦虽没被俘或者战死,但逃至田步苏后已成惊弓之鸟,无
心恋战。10日凌晨,他率领数百残兵逃至甘木关。恰遇突破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