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骆驼三部曲-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董涛的支持,当然在介绍飞机的时候就更注重从设计思想上去理解。比如对隐形飞豹的介绍,就提到这是一款很有特色的背部隐形飞机,而且破除了航空界的一个规律:一款飞机越改进重量越大,功能越多。飞豹家族的改进中,随着我国基础科学实力的增强,工程师们有越来越轻的机体材料、发动机、电子设备可以采用,整架飞机越来越轻盈,战斗力反而越来越增长。比如仅发动机一项,新版本的秦岭II和泰山系列等中等推力的涡扇发动机,在保证提供9吨左右的推力下,每台重量比飞豹早期安装的斯贝发动机减轻近六百公斤,两台合起来就减轻超过一吨。隐形飞豹和挂载的反舰导弹的背部隐形的技术特点大大提高了“隐蔽接近,一击必杀”战术价值,这种1000海里内的快速打击能力使无数航母战斗群、濒海战斗舰黯然神伤—;—;海军航空兵现在拥有一支仍然在稳步增加的二百多只隐形飞豹的机队,没有那一支强大的水面舰队能够经受得住这种级别的“饱和偷袭”。早在海军的火炮巨舰时代,海军舰队的军官就总被告戒不要试图以战舰去挑战强大的海岸炮;而现在的海军舰队更要以敬畏的眼光去看待强大的岸基航空兵的远程突击力量。没有制空权哪来的制海权,而制空权不是靠防空系统就能够掌握的,需要靠空中打击力量来撑起防护伞的,进攻永远是航空兵的金科玉律。
据说格斗枭龙和隐形飞豹是现在的各种定单热得烫手,已经排到了四年以后—;—;正是因为如此,小气的厂家才安排了多次飞行表演。由于一线优秀飞行员紧缺而暂时停止活动的八一飞行表演队也将重新恢复,并可能选用格斗枭龙作为表演座机,这消息也把厂家刺激得不行,为了提高人气,更是每天都安排一架格斗枭龙扭着小屁股使劲表演空中霹雳舞。
多用途战机的明星当属歼10系列,对于这种中等个头的高档战机,我们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自己完全掌握其设计,因此发展改型非常容易和快速。单座的歼10C和双座的歼10D得到大大加强的机体结构充分挖掘鸭式布局带来的有效载荷能力强大的潜力—;—;正常外挂可达到6吨,最大外挂总重量达到8吨,最大起飞重量达到21吨,加上新设计的保形油箱,足够满足中国空军的纵深战术打击的要求。摆满半个操场的各种可以挂载的武器、电子干扰吊舱、综合瞄准吊舱、空中发射无人飞机等等,充分体现了歼10C/D “全能空中战将”的威力。至于歼10G战斗机努力集中中国掌握的各种先进技术于一身,是空军目前综合性能最好的多用途战机,机体经过仔细的隐形修改,拥有发射管方式发射的内藏空空导弹,而且还可以以 “隐形茧包”的方式挂载对地打击武器。不过歼10G数量少价格贵,是中国空优战机中的贵族,空中对抗的王牌,展览会上到场明星中数她披露的信息最少,继承了歼10家族多年来的神秘主义作风。虽然歼10G本尊没有到位,但是1:1的如同黑燕子一样的实体模型已经让很多航空迷高呼过瘾了。
歼11系列宽大的机体带来的强大的设备搭载能力,造就了当前海空军装备的战机中真正的多任务能力最强的战机。当然,现在全部歼11都是双座型号,以便更好地担当空中多面手的角色,成为空中攻防体系中的战术枢纽。不过很多改装都在内部,观众无法看到细节,因此这个多次在珠海航展上担任明星的大个子这回相对受到了冷落。据说空军方面认为这种昂贵的重型战斗机与小战斗机格斗太不划算了,而搭载电子设备过多也使歼11系列的造价越发昂贵,再加上战争中的巨大消耗,装备数量一直无法达到几年前的高峰,因此这个展区厂家的代表似乎也有些没精打采。其实军方对这款多年担当主力的重型战机还是非常重视的,至少对其飞行员的要求特别高就能看出来,因为这些飞行员经常要担任空中指挥员。只不过军方现在的装备上的的态度是在采购上远不如改进来得积极,主要靠质量上的提高来保证战斗力,拿不出厂家希望的大定单而已。
第一次来参加航展的轰6G,依靠自己的大个头竟然也吸引了很多的眼球。轰6G轰炸机摆了一个非常酷的POSS:亮出肚皮里和机翼下满满当当的几十颗炸弹,让人们重新认识到轰炸机的真正价值。几个轰炸机部队的飞行员客串解说,解说辞也很经典而且有针对性:“别看那些漂亮的小飞机号称能够挂个七八吨炸弹,实战的时候并不能总是重载,否则对这一类小飞机的机体寿命是极大损害。多用途战机毕竟不是我们专业的轰炸机,再说,挂满弹小飞机也飞不了多远,而我们轰炸机仍然可以有超过两千公里作战半径!而且轰六的造价低于高档重型战斗机,年生产能力也超过高档重型战斗机。”这里面广告和竞争的味道很浓啊,正是因为这几个轰炸机司令部派来能说会道的带着军功章的哥们,轰炸机展区经常挤满了观众。看来杨剑少将在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努力提高轰炸机部队的形象和地位。
同时展览的一架轰油6G空中加油机和一架轰电6G电子战机,三兄弟一字摆开,占据最大的一片外场展区。
轰油6G与前辈加油机相比,由于飞行平台大升级,主翼下还可以携带大型副油箱,全机携带燃料增加到40吨,加油活动半径为1500公里时可以提供20吨加油服务,实用价值大大提高—;—;由轰六D改装的轰油六是我国第一代空中加油机,但是由于机翼后部气流的原因,早期的轰油6利用两侧的软管式空中加油装置进行正常的空中加油作业的难度很大,对环境和驾驶技术要求都很高,再加上自身耗油量巨大,并不是一款成功的加油机。在加油系统上,轰油6G放弃了安装在机翼上的两套软管加油系统,在尾部采用了法国特色的加油管—;—;大部分为硬管式,末端一段为软管式,与标准软管加油系统兼容,同时又能提供更高一些的加油速率,可以达到每秒35升的流量,高于原来软管加油系统的每秒25升。长达数米的可以向下延伸的硬管,减少了受油飞机受加油机尾部气流的影响,大大提高的加油的安全性,虽然只能一次给一架飞机加油,但整体效率和安全性都更好。再加上由于轰油6G的机体、动力、操纵、人员培训、飞行品质都与标准轰6G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只不过把三人机组中的防御电子战系统操作员换成了空中加油系统操作员,因此特别适应直接编制在轰炸机师内,为战略轰炸机提供紧密的伴随服务,大大提高轰6G的载弹能力和打击航程。
轰电六G作为空军重要的远程电子战型平台,有五到六个乘员,机头机尾可以安装大型电子对抗装置,机翼下可以根据任务携带巨大的电子吊舱。与轰油6G相同的是把炸弹舱改为油箱,大大加大航程,作战半径可以达到4000公里。轰电六G不用空中加油就可以到关岛、马六甲海峡等地区海域执行电子侦察任务,是媒体上经常曝光的明星。
其实不用厂家和轰炸机司令部如此卖力宣传,配合远程滑翔炸弹这样的“推平地图上方格”的武器,人们都认识到轰炸机对于打击一个强大对手的的战略价值。毕竟,比来比去,轰炸机队仍然是最有效率的远程打击力量,是大批运载各种制导武器、大功率电子战设备、甚至是搭载无人飞机的最有效率的非接触作战平台。
这里还不能不提本届航展中最让所有观察家、记者、发烧友意外的黑马:现场展出了中国重型隐身战斗机的原型机的一比一模型!厂家代表还专门在大屏幕上放映该原型机试飞的录象,成为本次航展轰动事件之一。
当看到这个最神秘的展位突然开放的时候,激动的李风华问起董涛是否有什么精彩评论的时候,学长却发出了一声叹息。
“可惜啊,不符合我们空军的战术需要,生不逢时。”
“为什么这么说呢?”
“重型隐形战斗机在制空作战中相对轻型隐形战斗机或者歼8X那样的有特色的半隐形战机没有压倒性的优势,充其量也就一打二的能力,成本上却上升太大。要知道飞机大一倍,兼顾隐形和飞行性能的成本就要高上好几倍甚至更多,而这么贵的战机如果只用来空战更浪费,但是发展成多功能战斗轰炸机成本又要再翻上一番。单价十几亿元的战斗机很难有足够的采购数量,也就很难真正形成战斗力。厂家这回恐怕是在军方得到的支持不够,寄希望于广大群众理解和支持,为发展这种‘黄金战机’造舆论来了。”
“既然空军已经有了大批廉价的小型隐形空战战机,那么可以把这个型号发展成专门的隐形轰炸机也不错啊。小型隐形轰炸机总比大型隐形轰炸机便宜,而且我们国家的全球防御、东亚称雄的战略也不需要大型轰炸机特别远的航程和特别大的载弹量。”
“你的思路不错啊,有潜力。如果不做战斗机设计,整个机体适当再放大一些,也不考虑8、9个G的过载和超音速巡航能力、远距离空战能力话,成本说不定还可以下降很多,就象把高级豪华跑车降格为高档皮卡,应用方向变了,技术难度和成本有可能大大下降……可以让杨剑来好好看看,轰6毕竟太老了。不过你那个‘全球防御、东亚称雄’是哪位领导说的,我怎么没有听过?”
“不是哪个领导说的,是我自己在论坛里贴的帖子里说的。”
“呵…有思想,不错。不过我不太赞同你的这个‘全球防御、东亚称雄’的观点。”
“那么学长的观点又是什么?”看来李风华做记者时间不长,但是职业习惯已经有了。
“这方面我没有什么特别的观点,不过我支持的是另外一个人的观点。先把航空这部分展区看完,我们很快就能够接触到那个观点了。”
至于本次航展的各种武装直升机,基本上被前面的几大明星一压,没有什么出风头的机会。最后还是陆军航空兵派来一个团上百架的小武直进行了一次“蝗虫”式的超级空中阅兵式,才挽回了一些人气。因此直升机们只占据了几篇大彩页,秀了一下形象和气势。
空警2000大型预警机,开展第一天露了个脸就走了。号称能够发现和跟踪XXX个目标,监视几百公里范围内的战场,象皇后一样尊贵的“空警2000”,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颇有点空中领袖前来视察的味道。而背着一根“平衡木”的小型预警机则留下来,极力地向观众抛着眉眼—;—;廉价的小型预警机系统在和平时期担负领海和边境巡逻、救灾指挥,战时可以补充昂贵大型预警机的不足,技术上又不那么太复杂,是订购量很大的畅销产品。航空迷们对此并没有表示太大遗憾—;—;反正就算停在机场,也不可能开放参观空警2000的内部结构,看看外形也就行了,再说这种飞机如果做飞行表演肯定没有什么看头的。
对各种技术成熟的无人机、导弹和制导炸弹家族,中国特色就是实惠,没有太离奇的内容。无人机实和导弹在本质上是同一类型的武器系统,只不过携带的有效载荷以及任务不同而已,现代的导弹有了数据链以后,也有了二次瞄准、传递战场数据和发射后修改任务的能力,与无人机之间的差别更加模糊。《飞翔的心》对介绍传统飞机有很强的偏好,对于这些小家伙的介绍就很简单,罗列了一下而已。不过,其中有一款导弹由于伟岸的身材,还是被重点介绍了一把。
据董涛介绍,由于空军向天军转让了一批歼11及相关飞行人员和技术人员改做空中火箭发射平台,而要求天军也转让几个发射营的东风15D型战术导弹和东风25C中程战略导弹系统作为回报。这是这回航展上导弹武器的众多熟面孔中突然冒出的两个奇异品种,其轰动性不亚于重型隐形战斗机的展出。这是因为空军方面把这两种导弹改装成了超远程防空导弹,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两种防空导弹了。
东风25服役20多年,是我国第一代实战的陆地机动固体战略导弹,技术成熟而且价格不高,其2500到3000公里的射程作为战略导弹又没有什么优势,而东风15系列射程在1000公里左右,只能勉强打到日本,现在也要让位给射程更远的巡航导弹,现在即将退休的它们成了空军最垂涎的“超级战术导弹”—;—;这两种导弹现在配备了专门的追踪和打击大型预警机的子战斗部—;—;其实就是运载了几枚空空导弹,目前正在进行测试。可以想象,即使这些导弹命中率有限,也是对超视距空战发展起来以后,风光了几十年的预警机的极大威胁。中国空军的这一发展被称为“超远程超视距空战”,在地面大型不仅对预警机,而且对空中加油机、大型运输机、战略轰炸机等大型飞机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这种武器,对于习惯掌握压倒性空中打击力量的超级大国来说是不屑于或者不愿意发展的,但对于中国空军却很有价值。中国空军虽然高质量战机数量增长很快,但是仍然属于“轻型战术空军”这个量级,而相对的,如果走超级大国同样的道路,发展足够数量的大型机群作为战略和战术力量的骨干,即使有雄厚的技术和资金,也不是还需要漫长的时间。因此,这种专门针对大型支援和作战飞机发起远程攻击的打击手段就成为中国空军削弱对手战略能力的杀手锏。正是因为这些层出不穷的“杀手锏”的存在,使人们认识到,在中国空军的力量范围内,任何一支空中力量是无法建立起所谓不对称优势。
别看空军、海航、陆航的装备把航展弄的非常热闹,但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么多的内容其实并不是本届航展的最精彩的部分。本届航展的重点其实在航天展区。这是董涛郑重地指出的。
航天展区占据半壁江山,地位非常突出,展示了中国对航天的极度重视。很多专业人士评价这次庞大的航天展示规模,预示着一个新的太空竞赛时代的来临。这个大力发展航天的趋势就是董涛所指的“全球防守,太空争雄”。
航天展区最显眼的位置被一个大广告和广告的模特占据了。
这个模特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