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十大王朝的最后时刻:帝国不语对枯棋 >

第25部分

十大王朝的最后时刻:帝国不语对枯棋-第25部分

小说: 十大王朝的最后时刻:帝国不语对枯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铁木迭儿这回就想吃人。他和他的死党们对兴圣太后发动车轮大战,终于说服这个老女人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废掉英宗,立他的弟弟安王兀鲁思花为大元朝的皇位继承人。
 
但是英宗反击了。这是最后的反击,不管有没有武器他都要反击,因为老虎已经醒过来,老虎正准备吃人——英宗别无选择。他把新任左丞相拜住召进宫,率领宫中卫士一举拿下了包括合散在内的铁木迭儿的全部死党。他们都去见了阎罗王,这是十八岁英宗的雷霆手段。
 
不过这还不是最狠的,最狠的是他对付亲弟弟安王兀鲁思花的策略。先是将其降为顺阳王,但到底觉得留着是个祸害,随后将其杀死。所谓兄弟相残,这算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了。




第151节:非正常死亡(3)

铁木迭儿害怕了。英宗对亲兄弟都能下如此毒手,何况他呢?!他称病躲在家里不敢去上班。但是,因为有兴圣太后罩着他,英宗终究没拿他开罪,这个四朝元老最后在老家忧惧交加地死去,紧接着兴圣太后也离开了人世——直到此时英宗才放开手脚,对铁木迭儿全家进行秋后算账。他的家被抄了,他的长子宣政院使八里吉思被判了死刑;二儿子知枢密院事班丹在被打完屁股之后革去公职——但和掉脑袋比起来,他的际遇还算是好的了。
 
至此,英宗才算是体味到,什么叫扬眉吐气。
 
虽然在这场未遂的宫廷政变中有不少人头落地,但只要他的头还在,大元朝就有希望。
 
所以,英宗皇帝把此次政治杀戮定性为除奸行动。虽然有自己的兄弟卷了进去,并为此人头落地,但英宗以为,他那是咎由自取。
 
重要的是他英宗还活得好好的,大元朝安然无恙,这就足够了。
 
但是英宗完全没有料到,在对铁木迭儿全家进行秋后算账仅过了三个月时间,他就为这样的行动付出了惨痛代价。
 
仇恨传递仇恨,暴力连接暴力。三个月后,在上都以南三十里的南坡上,英宗以一个难看的姿态斜躺在那里,鼻孔里没有了呼吸。站在他身边的,是手持利刃、一脸仇恨的翰林侍讲学士锁南。这个文弱书生可以说从生下来就没有杀过动物,但他没想到自己第一次杀的动物就是这个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灵长类动物——人。
 
还不是一般的人,是人中凤龙——英宗皇帝。
 
当然锁南杀人是有原因的,因为他是铁木迭儿的小儿子。英宗现如今之所以会以一个难看的姿态斜躺在这里,是因为将锁南这一重身份给忽略了,光知道他是文弱书生,不值得对这样的人进行斩草除根。但是现世报说来就来,兔子急了要咬人,文弱书生急了也会杀人,锁南走上杀人的道路,从因果轮回来讲那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何况他还有帮凶。帮凶之一是御史大夫、阶一品光禄大夫、领左右阿速卫铁失。铁失的官阶不可谓不高,但他明白,铁木迭儿下台以后,很快地,他将失去这一切,甚至包括自己的生命。




第152节:帝王之道的阴险毒辣(1)

因为他是铁木迭儿的养子。换句话说,正因为当上了铁木迭儿的养子,他才拥有了这一切。现如今,铁木迭儿不仅命归黄泉,与他有关联的一切人事都遭到了反攻倒算,这不能不让铁失选择铤而走险。
 
他本能地和锁南结成了战略联盟,同生死,共进退。
 
不过,与以上二人同生死、共进退的还有一人,知枢密院事也先铁木儿。因为也先铁木儿本能地感觉到:天,要变了,铁失和锁南要搞大事业了。而他,必须在这历史的关键时刻作出抉择。
 
机灵的也先铁木儿选择了和他们站到了一起。
 
帝王之道的阴险毒辣
 
也先铁木儿猜得一点没错,铁失等人要搞的是反革命政变。
 
当然,在这样的时代,政变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不在政变中咸鱼翻身,就在政变中死翘翘,这是政变所可能导致的两大后果。
 
但是铁失认为,他们这一次将只拥抱前一种后果。因为晋王也孙铁木儿答应,只要铁失们搞死了英宗,他就敢悍然称帝。这样的承诺让铁失的心中有了底。
 
不过,就在铁失准备行动的时候,意外发生了:斡罗思被扣押了。
 
斡罗思是铁失等人的全权代表,奉命来到晋王也孙铁木儿处,和他洽谈政变事宜。也孙铁木儿头一天晚上在酒宴上还跟他拍着胸脯保证将一同参与政变,可第二天一早就把斡罗思给扣押了。
 
他不仅扣押了斡罗思,还派出自己的亲信别烈迷失,屁颠屁颠地跑到上都去向英宗告密。
 
很显然,也孙铁木儿不是一个坚定的反革命政变者。他在酒精的刺激下曾经产生过一瞬间的豪情万丈,说了那么几句气冲云霄的话,可酒醒之后,他就是个理性的现实主义者,他选择了向现实妥协。
 
毫无疑问,历史的剧情演绎到此出现了三岔口。与剧情有关的每一个人他们的命运都出现了N种可能,而这一切取决于别烈迷失见到英宗的时间。如果他能够在英宗遇刺之前见到他,那么铁失等人的命运将改写。但很可惜,别烈迷失在历史的三岔口迷失了,他只见到了英宗的遗体——铁失等人先下手为强,在上都之南的南坡上用一把尖刀改变了英宗以及自己的命运。




第153节:帝王之道的阴险毒辣(2)

这是一次豪迈的改变,因为铁失不计前嫌,依旧拥立也孙铁木儿为帝。公元1323年九月初四,首鼠两端的反革命政变者也孙铁木儿满脸羞愧地称帝。他就是元史上的泰定帝。
 
泰定帝上台后,做出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恶狠狠地报答铁失等人的大恩大德。铁失被任命为知枢密院事,另一个叫章台的铁失同党被授予了相同的职务。与此同时,泰定帝不动声色地在铁失身边安插了自己的人。旭迈杰为宣政院使,纽泽为通政院使。一个王朝的官场新布局就此成形,但是,谁都想不到,这是一个暗藏杀机的布局。
 
十月十一日,履新不久的铁失、章台等人在一场捕杀行动中丢掉了自己的性命。捕杀者是旭迈杰和纽泽,行动的幕后策划人是泰定帝。说到底,泰定帝——这个理性的现实主义者对铁失、章台等人的存在还是心怀忧虑的,他用一场捕杀行动响亮地报答了铁失等人的大恩大德。
 
帝王之道的阴险毒辣,莫过于此了。
 
铁失党人被捕杀殆尽之后,旭迈杰荣升中书右丞相,纽泽当上了御史大夫。这样的官场新生态让泰定帝的睡眠状况大见好转,他由衷地觉得,大元的天没变,大元的地没变,大元的江山也没变。
 
但是此时的大元江山从外观上看虽然完好无缺,可是一些异常的响动却始终不绝于耳。
 
泰定二年六月,河南到处在传“弥勒佛当有天下”这句话。结果一查,发现是息州人赵丑厮和郭菩萨说的。这两人随随便便说上一句话,老百姓就信以为真,人心不稳啊;
 
泰定三年,广西和尚陈庆安起来造反,他扬言自己是皇帝,要推翻大元王朝,一些人跟在他屁股后面也准备分一杯羹——这再一次证明人心不稳;
 
同年七月,黄河决口,阳武县内一万多家房屋被冲毁。难民遍地,人心思宋,一种叫白莲教的宗教开始在民间广为传播;
 
同时,通货膨胀在继续,纸币越来越像纸。朝廷开放了铜禁以应急,但老百姓强烈要求对金银交易也解禁,未果;




第154节:新时代在腥风血雨中开始(1)

面对大元朝的这一地鸡毛,泰定帝疲于应付,真真是心劳计绌。
 
新时代在腥风血雨中开始
 
当然,政治斗争是一个王朝永远的主题。
 
泰定帝在这方面着力最多,收效也最大。
 
只是,百密一疏,他还是在泰定元年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这一年,他把武宗的小儿子图帖睦尔从遥远的流放地琼州召回大都,并封他为“怀王”,去镇守南京。
 
泰定帝不知道,他这是为自己埋下一颗定时炸弹。几年之后,这颗定时炸弹就引爆了。
 
引爆者是他最信任的权臣燕帖木儿。
 
那是公元1328年的夏天,在遥远的上都避暑的泰定帝逃不出大元皇帝英年早逝的怪圈,于最热的七月死去,年仅三十六岁。好在太子已立,九岁的太子阿速吉八在一片懵懂中当上了皇帝。但是这个被后世称为天顺帝的小孩却在此时宿命般地遭遇了那颗定时炸弹。
 
因为燕帖木儿出手了。
 
燕铁木儿之所以出手是因为他对先帝武宗怀有深厚的阶级感情。早在武宗海山即位之前,他就做过海山的警卫员,时间长达十几年。所以对武宗之子的非常遭遇,他本能地抱有一种同情心理。武宗的大儿子和世{王赖}在一场暴乱之后仓皇逃往西北的察合台汗国,至今不能回京;小儿子图帖睦尔虽然从遥远的流放地琼州召回,但也不能留京——这所有的林林总总,不能不激发起燕帖木儿的报主之心。
 
一场新的皇权角力已如箭在弦。
 
八月初四。
 
清早。
 
大都。
 
燕铁木儿一脸欲望地带了十七名士兵进宫,宣布政变开始。在这一天,共有十二名效忠泰定帝的高官成了阶下囚。与此同时,图帖睦尔被迎立回京,一场两个人的交易就此展开。燕帖木儿承认他为大元朝的新皇帝,图帖睦尔则任命燕帖木儿为中书右丞相兼知枢密院事,位极人臣。
 
这样的交易惊呆了大元朝的文武百官。两个皇帝并存的格局是他们此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他们沉默地观察着,并不发自肺腑地表示效忠图帖睦尔新皇帝。




第155节:新时代在腥风血雨中开始(2)

与此同时,居庸关外,阿速吉八新皇帝的部队正在绞尽脑汁地想冲进来。
 
誓死抵抗的只有燕帖木儿。
 
燕帖木儿那真是玩命地抵抗——既然他向命运发起了挑战,那就得想方设法将命运摆平。
 
但命运在此时向他露出了狰狞的面目。九月十七日,居庸关失守。并且,效忠阿速吉八新皇帝的部队在全国好几处地方取得了战略优势。当然,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人心。陕西、四川、云南三省的高官悍然表示,只听阿速吉八新皇帝的,不听图帖睦尔伪皇帝的。
 
可以说,一个王朝不管在外在形式上还是在精神归属上都陷入了分裂状态。
 
并且势均力敌。
 
燕帖木儿在此时真切地感受到了命运的狰狞。如果没有一只强悍的手出来打破僵局,燕帖木儿还真不知道他的明天在哪里,这个王朝的明天在哪里。
 
好在这只手及时出现了。
 
是他叔父不花帖木儿的手。不花帖木儿说服齐王,从一个隐秘的方向挥师上都,并在十月十四日这天将这个顽固的城堡攻破。阿速吉八新皇帝最终为这个城堡和他的所作所为殉葬。随后,一场政治大清洗如火如荼地展开;皇太后被流放到东安州,阿速吉八新皇帝任命的左丞相倒剌沙被杀,中书平章政事兀伯都剌被杀。聪明的人只有右丞相塔失帖木儿,他选择了向图帖睦尔投降。
 
一个新时代就这样在一片腥风血雨中开始了,但领袖不是图帖睦尔,而是他的哥哥和世{王束}。他是在图帖睦尔一片热烈的欢呼声中从察合台汗国归来就职的,这就是元史传说中的明宗皇帝。没有人知道图帖睦尔为什么放着现成的皇帝不当要去迎立他哥哥回来即位,就像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要造反,但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他成功了。
 
图帖睦尔谦逊地看着他哥哥在皇帝这个位置上不知所措地坐着,直到半年之后,明宗皇帝离奇地暴病身亡。大元朝的皇帝在后期总是不得好死这俨然成为定律了,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但让人奇怪的是,明宗皇帝的上台和死亡就像一场游戏一场梦,缺乏历史的正当性和逻辑基础,令人欷{虚欠}不已。




第156节:人心开始骚动(1)

明宗皇帝暴病身亡后的第七天,图帖睦尔面无表情地再次当上皇帝,他成了文宗皇帝。一个新时代又开始了,但这一次开始得有些诡异和荒唐,因为图帖睦尔的面无表情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他并不开心。
 
开心的是权臣燕铁木儿。前面说过,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是他叔父不花帖木儿伸出一只手,挽救了图帖睦尔的皇位,所以燕铁木儿和不花帖木儿都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居功至伟。于是后者成了知枢密院事,前者更牛逼,让文宗皇帝看见他就吓得浑身发抖。燕铁木儿好色,皇室和皇族的女人,被他“娶”走了四十多个,甚至连泰定帝的妃子都被他“娶”走了,看着无数美色在他家中争奇斗艳,燕铁木儿有时候就觉得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人心开始骚动
 
公元1332年六月初八,大元朝最后一位皇帝顺帝一脸惊惧地即位了。
 
此时的元王朝权臣当道,民变蜂起,很多时事观察家认为,顺帝如果身体健康,最长可以挺过十年,如果病病歪歪的,那估计也就三两年的时间这个王朝又将面临“易主”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但谁都想不到,顺帝的身体不是一般的健康,那是相当的健康。他在位时间长达三十八年,比忽必烈还多出四年——他成了元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就因为这,顺帝成了一个帝国时事最后的观察者和亲历者,他是帝国最后的回忆。
 
回忆从一条河开始。
 
黄河。
 
黄河又决口了。
 
这是公元1344年五月,对黄河中游地区来说是暴雨连天的五月,暴雨之后黄河一如既往地决口了,灾情已危及济南、河间地区,相传在这两个地方已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
 
丞相脱脱觉得,这是一个凶兆。一个王朝一旦走到人吃人这一步,那离完蛋也就不远了——大元朝决不能完蛋,黄河非治理不可。
 
但是怎么治理是一个问题。工部郎中贾鲁站出来说:“欲弭黄河之患,必须塞北疏南,使复故道。”
 
当然了,这样的一个大工程人工是少不了的。贾鲁伸出了两个指头:二十万。




第157节:人心开始骚动(2)

脱脱无语了。在这多事之秋,集合二十万人不是一件小事。先暂且不说在已经发生人吃人惨剧的情况下能不能集合二十万精壮劳力,即便真的集合在一起,他们会干些什么呢。是老老实实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