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刘裕评传 >

第26部分

刘裕评传-第26部分

小说: 刘裕评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因为国小力弱,慕容德称帝后基本上维持了保境安民的方针。他在位期间,除了命大将慕容法在济北击败进犯的北魏军队外,没有与邻国发生过大的武装冲突。古兵书《司马法•;仁本篇》说过:“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何况南燕还是个在强敌北魏虎视眈眈下的小国,根本算不上天下安呢。因此虽不打仗,但慕容德对武装力量的建设还是从无片刻放松。他任用以公廉正直著称的韩(“讠卓”,这个字输不出,读音为“拙”)为行台尚书,隐实瞒报的户口五万八千多户,通过内部挖潜,加强了南燕的实力。

 《晋书》、《资治通鉴》等史书均称,南燕在慕容德统治末期举行了一次阅兵,参加的军队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目:步兵三十七万、骑兵五万三千、战车一万七千乘!这些数据的可信度是相当成问题的,以齐鲁一隅之地能否长期支撑如此庞大的军队是很让人怀疑的。而且仅仅在这次阅兵一年多后,慕容德听说桓玄从建康出逃,南方局势混乱,兴起了南征的念头,特命自己的左膀右臂慕容钟为大都督,慕容镇为前锋,准备挥师南下,这次军事行动因慕容德突然病危而终止。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南燕动员的兵力也不过步兵二万,骑兵五千,仅相当于阅兵部队的5。9%,这显然是很不合逻辑的。不管怎么说,南燕拥有四十多万大军的说法虽然不大可靠,但从后来刘裕伐燕的具体作战经过来看,南燕的军队至少还是有十余万人,它拥有与其国力不相称的强大军力这一点,应该是可信的,南燕并不是一个软柿子。

 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九月,南燕献武帝慕容德逝世,继位的第二代君主是他的侄儿慕容超(这是我们的算法,如果按南燕的官方观点:南燕才是燕国的正统,慕容超是大燕的第八代君主,前七代为:慕容廆、慕容皝、慕容俊、慕容暐、慕容垂、慕容宝、慕容德)。慕容超,字祖明,是慕容德之兄北海王慕容纳的儿子,关于慕容德为何为传位给侄儿,以及这位侄儿的来历,有着一段极为离奇曲折的经历,决不亚于现今任何一部电视剧的剧本,让人在读史之余,不得不惊叹历史本身的编剧才华。


金刀太子 上

 这个剧本的第一幕,要追述到数十年前。那时,在前秦一代雄主苻坚以及名相王猛的打击下,曾经强大的慕容氏前燕土崩瓦解,大批慕容宗亲和前燕官员进了战俘营。好在苻坚是出了名的优待俘虏,对这批人基本上没有打击迫害,还将其中的很多人提拔到前秦的各级领导岗位。作为慕容家族中比较能干的一员,慕容德被任命为张掖(今甘肃张掖)太守。慕容德有个同母的哥哥,前燕北海王慕容纳,先被苻坚任命为广武太守,后来不知为什么辞去了官职,生活无着,便与母亲公孙氏一起来投奔慕容德,将全家由华北平原上,搬到丝绸古道旁,伴着塞外的声声骆铃,坐看孤城的长烟落日。

 这样的平静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苻坚决意南侵东晋,拉开了这个故事的第二幕。颇有将才的慕容德被调任奋威将军,加入秦军南下大军的序列。临行之前,慕容德预感到此次出征不同以往,也许再难见面,特地在与母亲公孙氏和兄长慕容纳告别之时,留下自己金刀作为见证,以期将来相会。

 果然,天下大势很快发生了天翻地覆的骤变,苻坚在淝水惨败,前秦帝国四分五裂。慕容德追随五哥慕容垂起兵复燕,消息传到陇右,新任的前秦张掖太守苻昌,立即逮捕仍留在张掖的慕容德家属和慕容纳全家,满门诛杀!但其中仍有两个例外:慕容纳与慕容德的母亲公孙氏老夫人因年老特别赦免,慕容纳的妻子段氏此时正怀孕,暂时免死,被羁押在牢房中,只待生产后处决。

 不过处死段氏的计划最终没能顺利执行,因为堡垒是很容易从内部被打破的。此时在张掖的警察队伍里,有一名叫呼延平的狱吏,他曾当过慕容德的下属,在那期间受过慕容德的恩惠,早思报答。极重义气的呼延平见恩主家遭此大难,心中不忍,便放弃自己的职位前程,不顾生命危险,偷偷将公孙氏和段氏私放出狱,并带着这对孤寡妇人,逃往羌人居住的偏僻山区,以躲避前秦政府的追捕,一起度日。在那里,段氏生下了慕容纳的遗腹子,一个健壮漂亮的男孩,他就是后来的南燕皇帝慕容超。

 慕容超(实际上慕容超这个名字是他到南燕之后才取的,之前的姓名不详,称他“慕容超”只为行文方便)长到十岁时,她的祖母公孙氏病重,垂危之际她将这个孙子叫到面前,把慕容德留下的金刀交给他,用虚弱颤抖的声音对他说:“假如,有一天,天下重获太平,你一定,要回到,东边,将这把刀,还给,你的叔父。”言毕,经历太多人生苦难的公孙氏老太太去世,离她所期盼的东归还乡,还很遥远……

 那是一段残酷的岁月,关中与陇西战乱不休,一个个小国和一支支势力骤然而兴,又骤然而亡。呼延平带着一家人与慕容超母子,像惊涛骇浪中的一滴水珠,在身不由己的大潮中艰难求生。曾经强大的前秦灭亡了,呼延平带着大家逃到后凉境内躲避战祸,但后凉也与周边各国连年交战,而且是败多胜少,最终不得不主动投降后秦。后秦接受后凉的投降后,觉得新得的土地孤悬于外,不好防守,对此地并不太热心。但因为当时战乱不止,人口减少,列国都感到人口不足,后秦对新得的民户舍不得放手,后秦主姚兴便下令将后凉的百姓一万余户强制迁往长安,其中就有慕容超母子与呼延平一家。

 到长安后不久,呼延平去世,只留下一个孤女,段氏夫人便命慕容超娶呼延平的女儿为妻,以报答呼延家的大恩。慕容超此时已长大**,长得“身长八尺,腰带九围,精彩秀发,容止可观”,很符合当时北方对美男子的审美标准,摆个SHOW,可以迷倒一堆少女。本来就挺吸引眼球的形象,加上常常向人打听东边慕容家的消息,使他高贵的出身也渐渐被人知晓,慕容超害怕被后秦知道他的身份后将他扣押,便决定仿效伯祖慕容翰当年在宇文部装疯的故智。于是,一位十六国版的“犀利哥”诞生了,帅哥慕容超每天疯疯颠颠,穿着破烂衣裳,在长安的大街上乞讨。


 那个时候虽然没有互联网来炒作,但这位乞丐王子的出位表现,仍然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多数人知道这件事都瞧不起慕容超,觉得他太给慕容家族丢人了,但也有人不这么看。秦主姚兴的叔父东平公姚绍向姚兴建议说:“慕容超生得身强体壮,气宇不凡,似乎不像真正的疯子,我大秦不妨给他安排一个官职,将来说不定会有大用。”

 姚兴的爱才,与苻坚类似,他曾下令,命文武官员们向他推荐人才,后秦的尚书右仆**梁喜对这件差事的积极性不高,便回复道:“我多次寻访,都没发现有什么杰出人物,看来当今之世缺少人才。”姚兴反驳说:“自古以来的帝王,从来没有在过世的人中提拔宰相,也不会在还没出生的人中任命将军,随时随地,都能找出人才治理国家。你自己缺乏识人之明,岂能诬蔑四海无才?”姚兴这段话堪称至理名言,只可惜知易行难,他自己的识人之明,也没强到哪儿去。

 现在听姚绍这么一说,触动了姚兴的爱才之心,决定亲自会见一下慕容超,看看这位传奇家族的成员究竟如何。慕容超给姚兴第一眼的印像是不错,小伙子挺帅也挺精神,但接下来的一番对话让姚兴大失所望,慕容超完全是答非所问,不知所云,他的修辞水平与他的外貌成反比,正如袁本初手下那两员猛将的名字:颜良文丑。会见完毕后,对慕容超大为不屑的姚兴对姚绍说:“俗话说‘妍皮不裹痴骨’,分明是骗人的,今天就见到反例了。”其实慕容超还是很有些小聪明的,只是有意装傻,好打消秦国对他的戒心。他的目的成功达到了,姚兴随后打发他回家,从此对他不再关注。但从后来慕容超到南燕当政的作为来看,姚兴其实也没有看错他,慕容超有的只是一肚子小聪明,真正的大智慧是一点也没有,在本质上,他的确不过是妍皮包裹下的痴骨罢了。
金刀太子 下

 再说慕容超的叔父慕容德,也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母亲和胞兄,但因为战乱不止,通信断绝,慕容德一直未能得他们的确切消息。直到南燕建国,慕容德的一个旧日下属赵融从长安来到广固,慕容德方知母兄已死,家人被杀,只有一个兄长的遗腹子流落在长安。虽然对这样的消息,慕容德应该早有心理准备(参加造反,还能指望家人平安吗?),但真正得到证实,还是让这个已经六十八岁的老翁恸哭吐血,大病了一场。

 病体稍愈后,一个严肃的问题摆在慕容德面前:他没有继承人,南燕要传给谁?慕容德的子嗣已经全部死于前秦,之后再没有生育,南燕的帝位只可能传给别的慕容氏宗亲了。此时在南燕,最重要的慕容宗室重臣有三人:桂林王慕容镇、南海王慕容法和北地王慕容钟,此三人与慕容德的亲缘关系都比较远,而且三人的功绩地位相差都不大,不管让谁上,另外两人都很难心服,因此不管从理智上,还是从感情上,慕容德都不愿意从这三王中选择继承人。那么还剩下的选项,就只能是亲兄慕容纳的那位遗腹子了,慕容超虽没什么功绩可言,但在这些候选人中,就他与慕容德的血缘最近,在“家天下”的时代,这一条足够了。

 于是,慕容德派人前往长安,秘密接慕容超回南燕。慕容超见到叔父派来的密使后,害怕消息走漏,连母亲妻子都不敢告诉,便与来使化装潜逃,奔往南燕。慕容超此举,导致他的母亲段氏和妻子呼延氏被后秦扣押,沦为了人质。

 不久,慕容超到达梁父(今山东泰安以南三十公里),进入南燕境内。镇南长史悦寿,向镇守此地的兖州刺史南海王慕容法报告了此事,并夸奖慕容超“天资弘雅,神爽高迈”,不愧是“天族多奇,玉林皆宝”!慕容法听后,大大地不高兴,如果不凭空冒出这么一位“天族”慕容超,他慕容法本来是最有资格角逐皇位的三大候选人之一,现在希望全成了竹篮子打水!因此心绪不嘉的慕容法冷冰冰的回复说:“当年汉朝就有个不务正业的江湖骗子冒充皇子(公元前82年,有个卜者成方遂冒充汉武帝太子刘据,被识破腰斩),谁知如今这位会是什么人?”有这样的想法,慕容法自然对慕容超非常不礼遇,两人一见面便结下了仇。

 不过,对于慕容超身份的真假,慕容法怎么看并不重要,慕容德的看法才是决定性的。当慕容德听说慕容超将要到达,大喜过望,特派了三百名骑兵前往迎接。慕容超到达广固,面见叔父,将已收藏了二十多年的金刀还给慕容德,慕容德见刀,睹物伤情,抱着侄儿痛哭了一场,然后立即给侄儿赐名慕容超,加封为“北海王”,继承慕容纳的爵位,同时任命他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司隶校尉、开府仪同三司,并精选一批人才,当他的左右手。不久前长安街头的乞丐,立马摇身变成了南燕帝国的二把手,人生境遇的变化如此之快,在历史上也算得少见了吧。

 不仅如此,慕容德还在皇宫旁边的万春门内为慕容超修建了宅第,以便天天见面,一般帝王就是对亲儿子,也很少有这么亲的。有了这样的有利条件,慕容超充分发挥了他在作表面工作方面的天才,入宫侍奉叔父慕容德,孝顺的无微不至,出宫则虚心待人,礼贤下士,很快,帅哥慕容超便在南燕朝野内外都传出了美名。

 见此状况,早就一心把他当接班人培养的慕容德,自然倍感欣慰。大概是因为日有所思,所以夜有所梦,不久后,慕容德梦见自己的父亲慕容皝给他传话:“你既然没有儿子,何不早立超儿为太子,不这样做,会让野心勃勃之辈有不轨的图谋。”既然连过世的老父都显灵了,还有何话可说?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十月十日深夜,慕容德病情突然加重,就在病榻上立慕容超为太子,当夜逝世。当时南燕的相关部门制作了十多口棺材,连夜从四门抬出,将慕容德秘密埋葬于郊外的山谷中。

 第二天,只当了几个钟头太子的慕容超便顺利转正,成为了南燕皇帝,距他离开长安街头,才有几个月而已。此时,他年仅二十岁。
祖明乱政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年轻的南燕新皇帝对此可谓有亲身实践。慕容超突然由万人之下,升到万人之上,再没有了约束,可以随心所欲地**纵大权。对于这样一个缺少政治历练的青年,要想管住自己的手脚,不滥用权力,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此,慕容超登位不久便兴致勃勃地开始了他不知天高地厚的放火生涯。

 慕容超第一把火,烧向南燕原先的元老重臣。为了给自己信任的宠臣公孙五楼腾地方,他刚上台不久便将重臣北地王慕容钟外放作青州牧,段宏外放为徐州刺史,把他们挤出中央,同时任命公孙五楼为武卫将军兼屯骑校尉,参与中央决策。公孙五楼的来历,在历史上缺乏记载,只知道他应该原先便慕容超相识,可能是慕容超的祖母,公孙氏老夫人的娘家亲戚。公孙五楼此人,擅长于溜须拍马和营私舞弊,小有才但德行很差。

 对于这项人事任免令,德高望重的太尉封孚竭力劝阻,但慕容超不听,一意孤行。慕容钟和段宏又恨又怕,与公孙五楼结仇。五楼同志更不是省油的灯,捏造证据,指派人诬告慕容钟犯下死罪,意欲将其铲除。又惊又怒的慕容钟只得联合难友段宏,以及早与慕容超结怨的兖州刺史慕容法一起造反,南燕内乱爆发。危机时刻,幸得另外的重臣慕容镇、韩范(韩讠卓的兄长)仍站在慕容超一边,叛军最终失利,慕容法与段宏逃往北魏,慕容钟逃往后秦。慕容超的帝位稳定了下来,但南燕也因此大伤了元气。

 坐稳宝座之后,慕容超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向昏君的标准看齐:他不理政事,将日常政务交给公孙五楼,整天游猎享乐,对于韩(讠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