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刘裕评传 >

第48部分

刘裕评传-第48部分

小说: 刘裕评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参考姚戈仲老爷爷的光辉记录,这多半也不是姚兴的全部“做人”成绩。

 然而,与多子多福的俗语说得不一样,姚兴虽然多子,但并不多福。因为他的这些儿子们实在不让他省心:不知姚家这基因是怎么遗传的,作为他的法定继承人,最该有魄力的太子姚泓,偏偏是个比绵羊还要温顺软弱的人,且体弱多病,完全没有一点爷爷或父亲的风彩。而这位绵羊的弟弟们,几乎全是一群野心勃勃的狼崽子,很多人都不买大哥的帐。这样的现实,让姚兴怎能放心把后秦的未来交给那位懦弱的长子呢?因此在很早时,姚兴就隐隐有了换掉姚泓的念头。

 虽然没有明说,但可以从史料中明显看出,那时在姚兴心目中,存在一个最有力的太子候选人:广平公姚弼。与姚兴其他的儿子相比,姚弼起码看起来显得比较聪明能干,非常有进取心。而他也自持最得姚兴的宠爱,因而行事高调,不把其他兄弟放在眼里。自从察觉到父亲那隐隐约约的暗示之后,更加目中无人,仿佛太子之位,早已是他的囊中之物。

 但太子毕竟不是说换就换的,对于汉化程度已经很深的后秦来说(义熙二年,姚兴主动将姑臧一地割让给南凉王秃发傉檀,消息传出时,姑臧城中士绅纷纷反对,共同遣人向长安请愿,请愿书中有这样的内容:“臣州奉戴王化,于兹五年,…无故弃五郡之地忠良华族,以资暴虏…”。显然在姑臧的汉人看来,南凉还属于“暴虏”,而后秦差不多已可以算华夏了。),立嫡以长的传统规矩也不是能随便破坏的。姚兴很清楚:如果姚弼不能拿出让众兄弟心服口服的大功,那么废长立幼,强行指定姚弼当继承人,只能是取祸之道,不论对后秦还是姚弼本人都有害无益。因此,姚兴决定给他的爱子姚弼创造一个立大功的机会:
英雄所失略同 下

 义熙三年(公元407年)十一月,叛秦称王的夏主刘勃勃在阳武下峡(今甘肃靖远县黄河边上)大败南凉王秃发傉檀,南凉的精锐一万多人被斩首,名臣勇将折损十之六、七,从此由盛转衰。看到秃发傉檀的衰样,姚兴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就把落水狗交给儿子打吧,如果姚弼能够灭掉南凉,那他的功绩就足够他取代姚泓,并安稳地继承后秦帝位了。

 义熙四年(公元408年)六月,姚兴任命姚弼为主帅,会同后军将军敛成、镇远将军乞伏乾归(原为西秦国王,投降后秦,后又乘后秦衰弱之机恢复西秦,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既亡国又复国的君主),统率步骑共三万余人出师,谎称假道讨伐刘勃勃,乘虚袭击南凉,并命卫大将军姚显统军二万作姚弼的后续。为了防备刘勃勃捣乱,姚兴又派左仆**齐难率骑兵二万伐夏,掩护姚弼军的行动。为了麻痹秃发傉檀,姚兴亲自写信给他这位名义上的属国君主:“我这次就派齐难出兵讨伐刘勃勃,为你报仇!为了防止他向西逃跑,特命姚弼兵发河西,这也是为了保卫你们啊!”

 计划是周全的,愿望是良好的,可惜执行是糟糕的。出军伊始,姚弼的一位心腹部将姜纪提出了一条建议:乘南凉无备,由自己率五千轻骑偷袭姑臧。建议一出,被大军统帅姚弼一口拒绝:你不知道这次演出谁是主角吗,你个跑龙套的也想抢戏,信不信马上炒你鱿鱼?于是不和谐音符被剔除了,后秦大军步骑一起稳步推进,场面非常浩大,很好地满足了一位未来太子的表演欲。

 当然了,并不是每一场憋脚戏都是从头烂到脚的,比如姚弼主演的这场出征大戏。它的第一幕还是不错的,后秦军旗开得胜,攻克漠口(今甘肃永登县西南),斩昌松太守苏霸。战绩辉煌啊!不过姚弼可能没有仔细想过:在他的“成功”之余,已让秃发傉檀如梦初醒,使姚兴原先花了好大力气实施的战略欺骗全打了水漂。

 后秦大军继续前进,进攻姑臧。秃发傉檀一面率部死守城池,向四方征调援军,一面派出少量精锐部队编成别动队,不断袭击后秦军队。姚兴的候补太子面对真正的考验,露出了绣花枕头的本色,他对此毫无办法,连遭小败,只得放弃围攻,将兵力收缩于姑臧城西。城中原有五千多居民愿作后秦军内应,由于后秦军行动迟缓,行事不密,消息走漏,结果全部被南凉军队坑杀。

 随后,南凉的各地援军到达,秃发傉檀故意把一批牛羊放逐到原野上,引诱后秦军队出来抢夺,然后伏兵合击,大败后秦军于姑臧郊外,斩首七千余级。吃了大亏的姚弼总算学乖了,他不敢再战,只好躲进西苑营垒。南凉军队立即将西苑团团包围,秦军的水源也被切断,只差一步,姚弼就要被陇右的太阳烤成马谡第二了。

 好在此时秃发傉檀处境也不美妙,他并不想同强大的后秦完全闹翻,于是在得胜之后并没有对姚兴的候补太子赶尽杀绝,反而主动派使臣去向姚兴道歉,请求宽恕。正好此时,齐难也被刘勃勃打败,两万大军全军覆没。姚兴无力再继续两面作战,只好又同秃发傉檀恢复“传统友谊”,姚弼才得以带着败兵,平安撤回。

 唉,这件事该怎么说呢?为了培养某人,慕容垂、刘裕、姚兴竟都栽倒在同一条水沟里,难道是“英雄所失略同”?
不幸的父亲各有各的不幸 上

 后秦皇帝的爱子总算平安回来了,可后秦广平公爵爷的太子位飞走了。

 败阵而归的姚弼虽然仍受父亲的宠爱,但他的职务已经由卫戍中央的中军将军换成了镇守安定的雍州刺史,他不用回长安上班了。要知道,这可不仅仅是一个工作地点变更的问题啊。

 安定,地处今天甘肃省泾川县北,镇原县南,泾河的北岸,是后秦最重要的边防重镇,其地位接近袁崇焕时代的宁远和吴三桂时代的山海关。后秦政府在这里部署有重兵,并安置了大量的羌人熟户,紧急状态下号称可动员十万兵。

 按说这样的安排对姚弼也算很够意思了,重兵在握,挑战与机遇并存,这是多少有志之士梦寐以求的施展空间啊?他如果能在这个重要位置上干出点业绩,仍有被父亲升级为太子的可能性。就算是当不了太子,也为他将来夺位提供了基础。因为在差不多一千年后的明朝,有位朱老四,就是凭借强藩的地位,夺取了侄儿的皇位。

 不过姚弼虽然追求进步,可经过姑臧之败,也有了自知之明:他并不是那个能把蒙古人教育的服服帖帖的朱老四。安定为什么会是边防重镇?就因为在安边的北边,有那位让所有后秦将领都感到头皮发麻的刘勃勃!想想自己和勃勃的手下败将秃发侲檀交手的经历,不难得出这样的推论:把我放到这鬼地方当安定军区司令,这和要我的命有区别么?

 好在姚弼手下那位姜纪真是任劳任怨,并没因为征伐南凉时的事心有介缔,仍积极替他出谋划策。按姜纪的办法,姚弼对准姚兴身边一些说得上话,又可以收买的人,上下打点,发**了金弹、银弹、肉弹等各种型号的糖衣炮弹。在这样威猛的火力打击下,姚兴左右一大批久经考验的领导干部倒了下去。这些同志英勇中弹之后,便在姚兴身边不时替姚弼吹风,说他的种种美德,议论对他的待遇不公。

 在支持姚弼的这些人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姚兴的弟弟东平公姚绍(另有一说是姚兴的叔父),就是那位曾向兄长推荐慕容超的仁兄。时隔数年,他看人的眼神仍一如既往的不怎么样,觉得兄长的儿子就数姚弼还算可以,也替姚弼说了不少好话,请求将其调入中央。

 姚兴本来最宠爱的儿子就是姚弼,现在听了左右这些人的话,又让他想起这个儿子的优点:其实姚弼还是不错的,起码比其他的儿子强。年轻人嘛,哪能不犯点儿小错误呢,怎能忍心让他一直呆在险地?

 于是不久之后,姚兴又下令调姚弼入京,并升任尚书令、侍中、大将军,集军政要职于一身,重新进入后秦政坛聚光灯的照耀中心。姚弼当然不会浪费这到手的大好资源,乘着关系网的扩大,他倾心结交朝野名人,搏取礼贤下士的声誉。

 地位稍稍巩固,姚弼开始提拨同党,推荐亲信尹冲为给事黄门侍郎,唐盛为治书侍御史,尽掌朝中机要。和提拨同党同样重要的,自然是打击异己。将军姚文宗是太子姚泓的亲信,不甩姚弼的面子,姚弼便设计污陷他诽谤朝政,将他赐死,从此后秦中央的各级官员都对姚弼忘而生畏,不敢再得罪他。在姚弼的不懈努力和姚兴对他的纵容默许下,太子姚泓的地位再次摇摇欲坠。
对姚弼来说,那真是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啊!不过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悲哀地发现,自己夺嫡的理想就像玻璃瓶中的苍蝇,前途光明,却无路可寻。因为他忽略了一点:他的父亲并不只有他和姚泓两个儿子。

 除了那个温良恭谦让的大哥,姚弼还有一大堆兄弟。秉承西晋以来的传统,姚兴也喜欢以皇族宗室,尤其是自己的儿子们出守边镇,因此这些兄弟的实力可都不弱,大多据要地,握重兵,后秦的各个军区司令基本上都被他们包了。如果他们一致行动,影响力绝对是不容小视的。

 电影《东方不败》中任教主说的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江湖!”何况在权力场博弈的还是他那些同样贪婪的兄弟,出头鸟必然成为众矢之的,你怎么躲得开?此刻其他的姚家兄弟们都睁大了血红的眼睛,用妒恨交加的目光盯着姚弼迈向太子位的每一步成功足迹。

 同样的感受让这些兄弟形成了一个人人心中有,个个嘴上无的共识:就目前而言,他们中谁也没有被父皇立为继承人的可能性,所以大家必须联合起来,阻止姚弼得逞。因为等到父亲百年之后,从软弱的大哥手中夺位,比从姚弼手中夺取要容易得多了!结果,由姚裕、姚懿、姚洸等人为首的反姚弼联盟就被悄悄建立起来。

 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双方的较劲日益激烈。斗争是按先礼后兵的顺序进行的,属于反姚弼党的右仆**梁喜、侍中任谦、京兆尹尹昭等上奏姚兴,请求削减姚弼的权势,明确姚泓的太子位不动摇。同时,属于姚弼党的大司农窦温、左长史王弼先秘密上书,请求姚兴改立姚弼为太子。面对儿子们的针锋相对,健康状况已经不嘉,但又拿不定主意的姚兴不胜其烦,便用装聋作哑的方法来应付:都不接受,只当没看见。

 五月,姚兴抱病出征贰城(今陕西黄陵县西北)一带的叛军,得胜之后却病倒了。姚弼很着急:现在老父还没有正式立自己当太子,如果他就这么死了,按正常程序,皇位还是要落到大哥姚泓的手上!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姚弼秘密聚集数千死士,准备在姚兴死亡时发动政变。

 但几千人的调动,哪是这么容易保密的?他的老弟姚裕警惕性很高,很快嗅出了姚弼要造反的味道,立即遣人通知各位加盟兄弟:再不动手,姚弼就要成为我们的新皇上了!

 驻守蒲阪(今山西永济)的并州牧姚懿因为距离长安较近,首先接到密信,看罢之后,立刻“义愤填膺”,当着部下将士的面痛哭流涕(那时洋葱还没有引进中国,也没有发明眼药水,说哭就能哭出眼泪,而不仅仅是干嚎,这需要相当的演技):“皇上如今病卧不起,做臣子的谁不是忧心如焚,以至衣冠不整。可就在这举国同悲,上下一心的时刻,姚弼那个阴谋家竟然怀有异心,不忠于储君(指姚泓)!在自己的私宅聚集军队,图谋不轨!今天,我要舍生取义!诸君都是忠义之士,应该和我一起共赴国难!”然后赦免狱中的全部囚徒,编入军队,拿出库存的几万绢帛作为赏赐,建牙誓师,即将向长安进军。

 利益攸关的时候,坐镇外藩的姚家兄弟们非常团结(后来刘裕北伐,后秦国难当头时他们都没这么团结过),除了姚懿在蒲阪折誓师起兵外,镇东将军兼豫州牧姚洸在洛阳,平西将军姚谌在雍城(今陕西凤翔),分别起兵,另外坐镇杏城(今陕西黄陵县西南)的姚宣也在作参战准备。防御外敌时不怎么积极的各边防重镇,此时枪口一致对内,从四面八方指向了长安城中的姚弼!后秦皇子们的内战,已是一触即发!
谁知就在彻底摊牌前,姚家兄弟都认为已经该死了的老父姚兴,却又突然病情好转,重新上朝理政。这才知道就在自己休请假的这几天,他的儿子们已经快闹翻天了。我说你们怎么就这么急,连我死都等不了吗?

 内战暂时不能打了,但泼出去的水岂能收回,这件事一定得有个结果?因为先动手聚兵的是姚弼,反姚弼派自觉本方是理直气壮加兵强马壮,便联合向老爹示威,并不停止军队的动员,由本派的朝中大臣梁喜、尹昭等人开出本方喊价:诛杀姚弼!

 姚兴虽然对姚弼的作为大失所望,可也还不忍心杀他,但大势至此,也不能犯其他儿子的众怒,这几位皇子已经掌握了后秦天下的大半。这位可怜的父亲只好打打折扣,向姚懿等人开出了还价:解除姚弼尚书令的职务,以大将军、广平公的头衔回家,闭门思过。

 初战告捷,姚懿、姚洸、姚谌、姚宣四人宣布停止各自的军队的动员令,然后相约一同入朝。他们入朝不是因为陈红说过要常回家看看,慰问一下大病初愈的老父,而是痛打落水狗姚弼。

 姚兴对此当然是心知肚明,所以当反姚弼派的同谋姚裕向他报知四位皇子请求召见时,他拒绝说:“他们不过就是想告诉我姚弼干了什么坏事,那些我都已经知道了。”但姚裕不干:“如果姚弼有过错,陛下就该听听他们怎么说。如果姚懿他们说的不对,陛下也可以惩罚他们,怎么可以不接见呢?”

 话说到这份上,姚兴只好召见,四位皇子便父亲面前开了一场“姚弼批斗会”。其中姚宣的表现尤其忠肝义胆,他一一诉说姚弼祸国叛君的种种罪恶,激动地痛哭流涕。大臣姜虬也来凑热闹,上疏说:“广平公姚弼可谓罪行累累,他谋逆的行为已是路人皆知!陛下纵然有心包容爱子,也不可能消除他的叛逆之心。最好是把他关起来,断绝他与身边奸党的联系!”

 姚兴觉得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