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刘裕评传 >

第51部分

刘裕评传-第51部分

小说: 刘裕评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谌朔追赘呈嗪统幕皇敝ⅲù哟酥螅刍岣呈愠闪酥匮粝八字唬T谡庑┦髦校环π涣樵苏庵执笫说募巫鳎钅芴逑至踉4耸毙那榈模故切换匏鞯奈逖跃洌

先荡临淄秽,却清河洛尘!
华阳有逸骥,桃林无伏轮!

而就在谢晦赋诗书壮志,刘裕放歌戏马台之时,他所布置的各路北伐兵马,已在大批北府名将率领之下,挥师杀入了后秦的疆域,开始了他“却清河洛尘”的征途。这便是赫赫有名的“义熙北伐”了,它虽然没有获得最后的成功,但仍是在朱元璋之前,中国历史上成就最大的一次北伐。也正因如此,刘裕所取得的业绩,在此后数百年间,都能不断激励着华夏的英雄志士们不懈进取的斗志!

辛稼轩赞曰:“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七路兴师

刘裕第二次北伐各路兵马,是在八月中旬从彭城、寿阳、襄阳及巴蜀等数个地点分别出发的。这次用兵,是东晋立国以来,第一次真正倾全国之力发动的战争,声势远比刘裕七年前征伐南燕的第一次北伐要浩大得多。晋军在东临齐鲁,西至秦岭的千里战线上,从东到西排开了七路大军,齐头并进:

第一路是北伐的主力之一,由老将冀州刺史王仲德为前锋,刘裕本人所率的大军为其后继,从彭城出发,沿泗水入清水、济水,至巨野泽,然后重新开通巨野泽与黄河间的人工运河(即当年桓温北伐前燕时开凿的“桓公渎”)进入黄河,控制黄河水道,然后沿河西上,指向洛阳。这一路大军的行军路线与当年桓温伐燕所走的道路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刘裕伐秦时,淮北和齐鲁之地早为晋朝占有,已成为晋军可靠的后方基地,在补给上远较桓温优越。

第二路,由建武将军沈林子和刘裕的族弟彭城内史刘遵考指挥,也从彭城出发,沿流汴水西上,经荥阳过石门入黄河,而后与第一路汇合西进洛阳;

第三路,为北伐军的陆路主力,由龙骧将军王镇恶、冠军将军檀道济指挥,从寿阳出师,沿颖水、汝水北上,进取许昌、洛阳;

第四路,由新野太守朱超石、宁朔将军胡籓指挥,从襄阳向东北前进,越南阳直抵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

第五路,由振武将军沈田子、建威将军傅弘之指挥,出襄阳沿丹水而上,经武关入关中。这一路军队的兵力根据不同史书的记载差异很大(《宋书?自序》中称只有数百人,而《晋书?姚泓载记》称有兵力一万。以沈田子的级别,虽然是执行的是疑兵作战,只带数百人也太少了,而且沈田子是《宋书》作者沈约的伯祖,不排除沈约有夸大祖先功绩的嫌疑,故在下认为,《晋书》的记载可能更接近事实)。这一路的任务,是虚张声势,在长安东南面制造压力;

第六路,别将姚珍率数千人经汉中,入子午谷,从南面威胁长安;

第七路,别将窦霸也率数千人假道仇池,入骆谷,从西南面威胁长安。

这七路军队按其承担的任务不同,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组:

前四路大军实力较强,所经过的大道平坦易行,且大多有水道可依,后勤补给也比较方便,是北伐的主攻力量。从地图上看,他们的进军线路就像一把倒置的巨大折扇,后秦与东晋的东部边界就像弧形的扇沿,四路大军就像四条扇骨,大军席卷而过的河南就像广阔的扇面。扇骨越向上,彼此的位置越靠拢,最后在扇柄的根部洛阳汇合,攻占洛阳,完成第一阶段目标。

后三路军队所行进的路线多为高山深谷,行军和补给均不容易,并且狭窄的地形也常常使人多的优势难于体现,所以刘裕给他们配备的兵力都比较薄弱(三路合计应不足两万),只是作为牵制性的疑兵使用(特别是姚珍和窦霸两路,因为兵少将微,又没什么显著战果,一般讲述刘裕北伐的文章中,干脆就把他们给省略了)。他们的任务是制造有大军威逼关中的假像,让秦军主力不敢东出潼关,救援洛阳,从而为前四路大军的胜利创造更良好的条件。

七路大军的总兵力,在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一般认为在十万以上,二十万以下。

如果我们对比一下刘裕七年前的那次北伐,不难发现,刘裕这两次出征的基本方略是大不相同的:刘裕进攻南燕时,将全军集中于一路,如一柄钢刀,直插向广固;而这次进攻后秦,使用的兵力却如风吹蒲公英,遍地都开花。

兵分多路,听起来威风凛凛,很容易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浩荡声势,非常适合用来吓唬经验不足的战场菜鸟,但假如要对付的敌人是个高手,那么这种多路分兵的做法无异于做茧自缚,正好方便对手来各个击破。

典型的例子,如在明末讨伐后金的萨尔浒之战。那次战役开始前,明军加上少量的朝鲜、叶赫联军,共集结参战兵力约十万零三千,与之对抗后金天命汗努尔哈赤,手下有八旗军约六万。两相比较,明朝方面拥差不多二比一的优势兵力,本处上风,但明军主帅杨镐错误地把十万大军平分成四路进军,这样每路的兵力就只剩下了二、三万人,而且四路兵马相距都较远,难以相互支援。久经沙场的努尔哈赤根本不是吓大的,不管边界如何告急,抱定“任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方针,将自己的六万大军集中使用,往来攻杀,在每一战场都能集中两倍于明军的兵力。五天之内,后金军先后在萨尔浒、尚间崖、阿布达里岗三地大破三路明军,歼灭明军四万五千多人。从此之后,明军对后金的进攻只有招架之功,再无还手之力。

让我们再回头来看看义熙十二年的情况:刘裕的兵力虽然比杨镐要多一些,但他面对的后秦也比萨尔浒战役前的后金要强大,东晋与后秦双方投入的总兵力应该是差不多的。在此大背景下,刘裕却把他的兵力分得比杨镐还要散,战场铺得比杨镐还要广,难道不是犯了兵家大忌么?

虽然分兵的害处如此显而易见,但只要是这个世界上存在的事物,就往往有利有弊,完全错误的东西是不会有生命力的。而且我们很清楚:杨镐是个军事蠢才,而刘裕却是个军事天才,两者用兵布置在表像上的相似,就必然隐含着内在的差别。要弄明白刘裕为什么要分兵七路北伐的原因,我们还应该来看看硬币的另一面:分兵有什么好处?
多快好省 上

一般来说,进攻方主动分兵,主要有战术运用和后勤需要两大原因。

《孙子兵法·势篇》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也就是说,孙武认为:但凡作战,一面平推不是好办法,最好要兵分两路,一路作正面牵制,另一路侧面迂回,而取胜的关健,就在于侧面迂回。我们可以发现,刘裕的计划在战略角度上并没有违背这个原则,他的西边三路是用来正面牵制秦军关中主力的,东边四路打向软弱的关东秦军。但兵分得这样散,显然光靠孙武的理论还是不能解释的。

战术分兵的另一种主要原因,是为了寻找或包抄敌人。如在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数次战争中,除了诱敌深入的马邑之谋外,几乎次次都是兵分数路。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侦察手段比较低下,而匈奴人数不是太多,控制的地域却非常广大,又没有固定的据点,一有警报,逃得比兔子还快。汉军面对这样的敌人,如果不兵分几路搜索,往往连匈奴人的影子都找不到,战争变成浩浩荡荡的武装大游行。不过,这种解释并不适用于刘裕伐秦,因为羌人并不是游牧民族,后秦更不是游牧国家,刘裕要攻击的各个点在地图上都非常明确,秦军也没有太多可供逃跑的地方。

其实,古代造成分兵更常见的原因,是后勤压力。

《孙子兵法·作战篇》中说“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意思是说,聪明的将领一定要设法从敌人的土地上获取补给,因为从战地征集一钟粮食,相当于从后方输送二十钟粮食。

孙武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古代,要从陆路长途运输大宗物资,是一件事倍功半,出力不讨好的事。所谓一比二十,当然是一个很粗略的比例,在实际**作中,路程的远近、路况的好坏、运输工具的优劣等,都会对这个比例产生影响。

对此,北宋学者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有过更详细的论述。据沈括的计算,一支军队的补给假如完全依赖后方陆路运输,那么按三个民伕用人力负粮供给一名士兵的最大限度,军队最远只可前进十六天的路程,并且在整个行军过程中,每一石八斗粮食,民伕要吃掉一石六斗,即只有九分之一的粮食能够供给军队!注意,这还是按民伕随军一同前进计算的,如果军队已在远方,则还达不到九分之一的比例。例如在陈寅恪的《魏晋南北朝史讲演稿》中,就提到过这样两个实例:秦始皇派蒙恬北征匈奴时,每征粮三十石,只有一石能运到前线;隋炀帝一征高句丽时,因为有大运河水运提高了效率,但平均每运到辽东一石粮,仍要在中原征集十几石。

正因如此,在古代仅仅依赖后方运输来实施的远征几乎不存在,多位兵家都强调“因粮于敌”的重要性。实际上,这个“敌”也不一定指敌人,而是说军队最好要实现就地补给,尽量减少后方运输,不管是不是处在敌人的土地上。

多快好省 下

但“因粮于敌”也有一定上限,因为一个地区所能提供的物资总是有限的,军队如果超过了它能承受的数量,就必然要依赖其他地区进行输送。对此问题最简单的解决方法,就是分兵。下面,我们用一个极简化的模型来说明这个道理:

假设有A、B、C、D、E、F这么六个地区,每个地区的剩余物资可供给两万军队,要出动四万军队发动进攻,并有A、B两条道路可供选择,那么就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分兵前进,从A、B两道各出动两万人。因为A、B两地足够供给,不需要从外地运粮,总消耗等于A、B两地物资的和。


二、合兵前进,四万人全从A道走,其中两万人可以就地补给,另两万人需要其他地区输送。假如其他地区运粮到A地的效率为五分之一(看过上面实例,就知道这个比例并不为低),那么就需要B、C、D、E、F五个地区向A地运粮,总消耗等于A、B、C、D、E、F六地物资的和。
很明显,以上两个方案虽然都是出动四万军队,但即使不考虑运粮民伕的人力费用,以及因运输造成的时间损失(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合兵方案的物资消耗也高达分兵方案的三倍。不过,以上理论只适用于古代,越靠近现在,特别是战争进入机械化时代后,军队所需的油料、弹药、武器配件等物资从数量上说已经远远超过了食物,而这些东西都是很难甚至根本不可能就地补给的,同时由于现代化运输工具几百上千倍的提高了运输效率,军队已经可以完全依赖后勤运输进行远程作战,分兵的省钱效果,基本上已经消失了。

一般说来,每一个成功的大型方案,都是多个因素相互协调的产物,并不能仅用一个原因加以解释。以在下推测,刘裕伐秦的计划之所以如此制定,除了满足西面钳制,东面主攻这个战略主基调外,主要原因还是出于对秦晋双方实际情况的准确评估,就是孙子兵法所说的“知己知彼”。也许可以套用“大跃进”的一句口号:“多、快、好、省”,来评价刘裕的伐秦第一阶段方案。

所谓“多”,就是指兵分多路。如此能造成大兵压境的强大声势,以期迅速夺取后秦在关东的地盘,瓦解后秦军的抵抗。

“快”是兵分多路带来的利处,因为军队从数个地点出发,减少了事先集结部队和粮草的准备时间,使得晋军的攻击行动一旦开始,就能迅速展开。同时,也就减小了后秦根据情况变化,调整战略部署,加强关东防御的机会。

“好”的意思,是说晋军面对的敌人好对付,这是刘裕敢于分兵多路的先决条件。通过前文可知,刘裕在开战前的情报工作是非常到位的,连洛阳的关东秦军统帅部里,都塞满了在秦国居高位领高薪的东晋间谍。通过这些人的努力,刘裕应该已经很清楚地了解了对手的虚实:秦军主力已聚集于关中,潼关以东的秦军兵力非常薄弱,而且他们的主帅姚洸又愚蠢无知,论作风是位典型的纨绔子弟,论军事是个标准的无能鼠辈。用多路攻击来吓唬这种战场小白再合适不过了。

实际上,等战争进行到第二阶段,王镇恶、檀道济等进攻关中,打击名将姚绍指挥的秦军主力时,晋军主力便改为集中使用。

“省”当然是指省银子了,这也是分兵带来的好处。从刘裕用武力手段铲除最后一个大异己司马休之到现在,只过去短短的一年时间,而且在之前的几十年,晋朝几乎是在不间断的各种内乱中渡过,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的库府自然大多空空如也,而普通百姓也一直未有休养生息的机会。刘裕出身下层,亲身体验过贫苦大众的艰难生活,所以即使到他后来成为皇帝,也一直注意照顾广大百姓的利益,尽量不让他们负担过重。但羊毛终究必须从羊身上剪,打仗是一件非常花钱的事,如果仗必须要打,那只好在它的进行过程中能省一点儿就省一点了。

势如破竹

 正如刘裕的预料,后秦在关东的防御力量确实很薄弱,晋军东面的几路大军攻入后秦,进展顺利,如入无人之境。

 其中攻势最犀利的,还要算王镇恶、檀道济指挥的颖水、汝水方面军。才刚刚进入秦境,后秦将领王苟生便献出漆丘城(今河南商丘东北),向王镇恶投降。稍后,后秦的徐州刺史姚掌也献出项城(今河南沈丘县一带,也就是黄易小说《边荒传说》中,所谓的“边荒集”所在地。当然了,那是假的)向檀道济投降。有了这两位榜样的示范效应,后秦河南各地的守臣纷纷效仿,晋军兵不血刃,连克多城。之所以会如此容易,自然有秦军兵弱的原因,恐怕也有晋军间谍策反的功效。

 当然,也不是每一个后秦的守将都当了软骨头,新蔡(今河南新蔡)太守董遵便坚守不降,但他的力量毕竟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