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后妃当国 >

第5部分

后妃当国-第5部分

小说: 后妃当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俏饲咨霞忧祝倘Φ匚弧!
惠帝刘盈死后,吕后便立了张嫣领养的皇子为少帝,张嫣小小年纪也做了太后。吕后遂以太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王言曰制”,称制,本来是皇帝应有的权力,但从秦国宣太后芈八子开始,“临朝称制”就成为后世后妃把持朝政时纷纷仿效的法宝。吕后便是继宣太后以后的首位继承者。吕后也是大一统王朝中第一位临朝称制的皇太后。吕后临朝代行天子之权,直接决断国家大政,成为西汉真正的掌权者。以后的七八年里,史书中直接以“高后某年”记事,吕太后临朝 
《史记》、《汉书》等正史也为她专门立了帝王资格的“本纪”。 
不几年,开始懂事的少帝不知怎么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知道了生母已惨死于吕后之手,他曾咬牙切齿地发誓说:“我怎能坐视生母被人害死还来自顾帝位?现在我还小,等我长大了,非给她点颜色看看。”这话传到吕后耳中,自然很不舒服。她不能容忍少帝,便立即采取行动,先以少帝病重为名将其关押,幽禁于永巷,然后召集群臣商议另立新君。为正视听,吕后特降诏废黜少帝:“凡有天下治万民者,盖之如天,容之如地……今皇帝久病不愈,乃至神志昏乱,胡言惑人,已不能奉祀宗庙、再承大统,应另议立代之者。”群臣慑于吕后权威,唯唯诺诺,无有异辞,都表示说:“皇太后为天下着想,所为皆系安定宗庙社稷,臣等顿首奉诏。”过后不久,吕后就杀了少帝,改立常山王义(弘)为帝,她依旧临朝称制。 
自惠帝刘盈死后,两位皇帝均在冲龄,吕后更担心社稷不牢,宗祀不永,开始倚重吕氏外戚。据说,刘盈死后,吕后哭吊时干嚎无泪。张良年仅15岁的儿子、侍中张辟彊看透了吕后的用心,对丞相陈平等人说:“惠帝是太后的独子,现在死去,她竟哭而不悲,您知道为什么?”“为什么?”陈平问。张辟彊道:“惠帝没有成年的儿子,太后对你们这些元老大臣心怀猜忌呀!要是请太后封其侄子吕台、吕产、吕禄为将,使其统率南北禁军,使诸吕入宫用事,太后有了靠山,才能心安,你们也可以幸免于祸。”陈平依计而行,吕后心里踏实了许多,果然就哭得哀痛了。从这时开始,吕氏外戚势力开始正式崛起了。正如《史记·吕太后本纪》所说:“吕氏权由此起。”   
无冕之王:西汉高祖皇后吕雉(12)   
不久,吕后又想大封诸吕。她在一次朝会上问右丞相王陵,王陵道:“当年高皇帝与臣等刑白马而盟:非刘氏而王,非功而侯者,天下共诛之。今封诸吕为王,有违盟约。”吕后听了很不高兴,又问左丞相陈平和绛侯周勃。陈平等奏:“高皇帝定天下,以子孙为王;现在太后称制,亦同于皇帝,欲封诸吕,无有不可。”吕后顿时喜形于色。退朝后,憨直的王陵责备陈、周等人失信先帝,阿顺吕氏,是属不义。陈平却说:“对太后面折廷争,我等不如君;保社稷、全刘氏,君也不如我等。”事后,王陵被明升为太傅,实夺了他的丞相之权。 
于是,吕后先后将吕台、吕产、吕禄、吕嘉、吕通和外甥张偃(鲁元公主之子)封为王爵,吕种、吕平、吕庄和妹妹吕媭等十几人以及亲信封为侯。同时,让吕、刘通婚,以便使两姓共结同好,以期荣辱与共。为此,她也很注意笼络刘氏宗亲。尤其对那些和吕氏关系密切的刘氏子弟,也同样加以封赏。如齐王刘肥的儿子刘章娶了吕禄的女儿为妻,被封为朱虚侯,吕后对他另眼相看,命其入宫宿卫。有一次,宫中盛宴,吕后令其监酒,刘章请以“军法行酒”,喝到兴起,刘章说:“请为太后唱耕田歌助兴。”吕后道:“你老子还知道耕稼之事。你生下来就是王子,安知耕田?”刘章说:“我知道一些!”吕后道:“好,就听你如何唱吧!”刘章击打着监酒用的宝剑,合着节拍唱道:“深耕溉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吕后听出他话里有话,有讥讽诸吕的意思,也只是默不做声。不一会儿,诸吕中有一人因醉擅自离席而去,被刘章追上一剑斩了。因许其军法监酒,吕后也无可奈何。 
另外,像刘泽因为娶了吕媭的女儿,吕后也很痛快地封他做了琅玡王。 
吕后在笼络刘氏宗族的同时,对那些敢不予合作者也毫不留情。刘邦的儿子刘友,后被封为赵王,对吕后强迫他娶吕氏之女为妻不以为然,对妻子不理不睬,反而宠幸其他女人,妻子妒火中烧,在吕后面前告恶状,说他总想讨灭吕氏。于是,刘友被吕后召入长安幽禁,活活饿死。他在饥饿难忍时,百感交集地唱道: 
诸吕用事兮刘氏危,迫胁王侯兮强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决中野兮苍天举直!于嗟不可侮兮宁早自财。为王而饿死兮谁者怜之!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 
刘友死后,梁王刘恢被改封为赵王,吕后又把吕产之女许配给他为妻,随嫁者都是吕家的人。妻子吕氏在家里擅权无状,连他本人也受到监视。刘恢闷闷不乐,后来他的爱妾被妻子鸩杀,他悲愤不已,也自杀而死。 
刘邦的八个儿子中,有三个儿子遭到吕后的毒手。尽管如此,吕后当政期间,并没有篡夺汉室的打算,元老大臣与刘氏、吕氏势力之间尚能处于相对平安均衡的状态,汉初政局基本保持着稳定,由此足以看出吕后用心之良苦及其政治手段之高明。 
在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下,吕后继承高祖以来有利于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政策措施,清静无为,与民休息,使西汉社会经济稳步前进,国力有所增强。司马迁曾经这样说过:“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这一评价,正说明吕后作为实际的当权者,在她执政的日子里,获得了巨大成功。吕后时期,西汉社会政治经济的进步,正为号称封建时代盛世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我们说她是一位对中国历史做出过贡献的女性,也正是着眼于这一点。 
诸吕覆灭 
吕后七年(前181年)正月三十日己丑,日食。初春的艳阳似被掩遮住,明亮的白昼变得晦暗朦胧。在那个充满阴阳五行观念的时代,这一天象似乎给以女主临朝称制的吕后某种预示。吕后心里觉得极难顺遂,很不痛快地对手下人讲:“这天象是因为我!” 
第二年三月,吕后为了消灾祈福去城外举行拜祭,归经轵道(今西安市东北)时,据说见到一个似黑狗的东西,突然跳到吕后腋下,吕后大惊,不一会儿,就已不见影踪。事后,吕后请人占了一卦,说是赵王如意的阴魂不散,在作祟。不久,吕后腋下出现病变,而且日益严重。到了七月,吕后竟一病不起,她顾虑到自己死后的政局,便任命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吕王吕产居于南军,控制形势。她对二人谆谆嘱咐:“当年高皇帝与大臣有白马之盟,现在你们为王,大臣们实有议论。我死之后,皇上年幼,恐怕大臣发动变乱。你们一定要手握将印,控制兵权,把守宫门,也就不要再送殡了,免得被人乘机钻了空子,受制于人,谨记,谨记。”不久,吕后便与世长辞,终年61岁。   
无冕之王:西汉高祖皇后吕雉(13)   
吕后遗诏大赐诸侯王和将相百官,大赦天下。她以吕产为相国,并令吕禄女为少帝的皇后,仍然寄希望通过刘、吕联姻达到政治上的均衡。然而,吕后一死,凭借她自己的声望、地位与政治手腕维系着的政治上的均衡关系破裂了。很快,宗室齐王刘襄起兵西攻,声称要杀掉不当为王的诸吕。刘章在京城呼应,灌婴在荥阳的大军也与刘襄定约联合。京师之内,陈平设计,周勃单车入北军,骗取吕禄上将军之印,宣布“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北军将士一律左袒,于是控制了北军。随后分兵千余人,令刘章率领到未央宫中,将吕产追杀在郎中令官衙的厕所中。这样,又控制了南军。京城之内,吕氏已成瓮中之鳖,只得束手待毙。吕禄、吕媭、吕通等先后被杀。周勃又令禁军大肆搜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就连吕后所立的小皇帝,也恐其年长后反戈,被一并解送出宫,偷偷地杀掉了。继而,刘邦的儿子代王——刘恒被拥立为皇帝,即汉文帝。 
吕后死去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天地翻覆,乾坤倒转,这是吕后生前的确未曾料及的。从此,西汉历史进入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应该说,“文景之治”乃是承袭了吕后的余荫,如果没有她十几年间精心治理天下,打下坚实的基础,西汉王朝恐怕很难如此迅速地喷射出盛世的光彩。吕后死后近两百年,赤眉军竟发掘开她的陵墓,将随葬宝货洗劫一空,连尸身也备受污辱。这不知是史书上的诬陷不实之辞,还是历史的误会。吕后并没有因长眠地下而获得丝毫安宁,这不能不引起读史者的沉思。   
悲歌传奇:西汉元帝皇后王政君(1)   
西汉王朝从汉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时,已开始走向没落。元帝是号称一代“中兴”之主的宣帝的儿子,早年为太子时,曾因奉劝其父重用儒生,被训斥一番。宣帝说:“我大汉立国,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何以要单纯任用德教,况且儒生迂腐,不达时变,喜欢是古非今,使人眩乱于名实,不知何去何从,岂足委任!”宣帝断言:“乱我家者,太子也。”并曾一度想改立淮阳王为太子。元帝即位后,果然征用儒生,委之以国政,贡禹、薛广德、韦贤、匡衡等人相继为丞相。他自己多才多艺,常自鼓琴瑟,能自谱自弹、自拉自唱,但国政处理上优柔寡断。从此,宣帝以来的汉家基业渐渐衰败下去。后经成帝、哀帝、平帝三朝,汉室更是每况愈下,到孺子婴时,被王莽的新朝取代。王政君正是从元帝时出现在政治舞台上,先后以皇太后、太皇太后的身份把持朝政,并一度临朝称制、俯视四海。富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位历经四朝、贵为天下国母、享年84岁的寿星皇太后,不仅目睹了西汉衰败亡国的全过程,而且是她把汉传国玉玺交给了王莽。王政君从出现在西汉政治舞台伊始,就是以挽歌手的姿态走向西汉政治权力核心的,她本人也在难言之中了结了自己一生的悲歌传奇。 
宣帝宫人,元帝皇后 
王政君,其先世据说是传说中的黄帝后裔。东周时,先祖为齐国卿大夫,姓田氏,后田氏代齐,做了国君,被秦始皇平灭。后来项羽又封田安为济北王。汉高祖建国,田安被削夺王爵,仍住在齐地,当地人称为“王家”,从此,田安后世子孙便以“王”为姓氏。田安是王政君的五世高祖。 
田安的孙子王遂在汉文、景之际,住在东平陵(今山东济南东)。后来,王遂生儿子王贺,王贺又生王禁(字稚君),王禁便是王政君的生父。王政君的祖父王贺在汉武帝时任绣衣御史,曾到魏郡(治今河北临漳西南)缉捕地方“群盗”,因宽纵不诛、“奉使不称”被免职。他曾感叹:“我听说给千人留条生路就可以封荫子孙,我让万余人死里逃生,却不知后世能不能受惠?” 
王贺被免职后,又与同乡里的大户人家终氏结怨。终氏是济南望族,其族中终军(字子云)18岁即选为博士弟子,武帝时为谒者给事中,后迁谏大夫之职。王贺不愿忍气吞声,索性退避三舍,举家迁到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委粟里,在里中任三老,地方上的人都很尊重他。据县里有位叫建公的老者讲:“当年春秋之世,沙麓暴崩,晋史就曾卜过一卦说:‘沙麓之崩,实因阴为阳雄,土火相乘。这预示着六百四十五年后,当有圣女兴世,大概会应验在齐田家!’现在,王家迁来,正居当年沙麓之地,时间也相符,恐怕八十年后,王家真有贵女出世而兴天下了。” 
也许是出于巧合,建公的一番神话般的预言后来真的灵验了,并且恰好应验在王政君身上,似乎王政君的一生早已命中注定。这样,王政君的头上就有了“圣女”的光环。 
据《汉书》记载,她的母亲李氏夫人怀孕时,就曾“梦月入其怀”,汉代大文学家扬雄作诔文时说她乃“太阴之精,沙麓之灵”,就是说,人未出世,就已非同寻常了。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王政君呱呱落地。此时,她的父亲王禁只担任小小廷尉史一职。王禁胸怀大志又“不修廉隅”,偏又喜酒好色,娶了几房妻妾,生有四女八男:长女君侠,次即王政君,再次君力和君弟;长子王凤以下有王曼、王谭、王崇、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政君与王凤、王崇同为王禁的正妻李氏所生。李氏因为实在忍受不了丈夫纳娶那么多妾,愤愤不平,离开王家嫁到邻县河内(今河南武陟西南)做了苟宾的妻子。 
王政君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年复一年,王政君出落得如花似玉,美艳端庄,且“婉顺得妇人之道”,在当地颇有佳名。待字闺中时,父亲将她许配了人家,说来令人难以置信,几次都没等迎娶过门,许嫁的男子就死了。后来东平王聘她为姬,也没有待到洞房花烛,同样一命呜呼。接连发生这样的事,王禁不免暗暗称奇:难道女儿命硬,有克夫之灾?为了弄清究竟,他请了个会相面的半仙为王政君算命。半仙对王禁说:“令爱吉相,命当大贵,此乃天机,不可泄言。”王禁信以为真,悉心教她读书写字,练习操琴司鼓,指望有一天能出人头地。   
悲歌传奇:西汉元帝皇后王政君(2)   
一晃又几年过去了。宣帝在位时期,励精图治,选贤任能,百姓安居乐业,好一派太平景象。五凤四年(前54年),18岁的王政君被选入皇宫,做了一名地位很低的宫人——家人子。这虽然与算命先生所说的大贵相距遥遥,但王政君的人生之旅从此出现了转折。 
王政君入宫近二年,一直默默无闻。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她才得以崭露头角。这便是皇太子刘姡ё畛栊业腻铀韭砹兼凡∷馈!
汉宣帝像司马良娣临终前,拉着太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