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飞雄-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者墨姑能单独从步度根的大旗下分家,足见他不是一般的草原政治家,眼光比一般的人是要远些的。
几年拼杀下来,者墨姑已经从乌孙手里夺取不少水草地和人马,但是现在又去招惹盘踞在雍、凉的庞然大物。,这样做实在是很不明智的人。
但是看着家门口一块肥肉,按照草原民族的个性,很难不去咬它一下。
五十里外
庞德在营地里反复走动,这次他翻越卑移山,并不为其他,是他想一战而平定对武威威胁非常大的西部鲜卑别部。就算不杀光他们也要把他们驱赶到西边去。
他这次请兵实际有擅自调动的嫌疑,但是机会不等人,这些游牧民族平时很难聚集在一起,你去打他们就散入那茫茫沙漠,叫你没办法去寻找。
斥候回来了,想庞德禀告:“者墨姑一部在日氏城,而韩楼一部更是靠近了居延一带驻扎下来。”
“将军,请下令。”诸将请命。
庞德说道:“此站若胜,凉州二十年无胡患。我等当为父老做此事。各位破贼尽在此,请干碗中酒浆。”
“净胡沙,汉道昌。”
第八节 经略关中
“汉章武二年,安西将军庞德属千骑越卑移山破鲜卑大人者墨姑、韩楼部,获牛马万,其部五万余降。自后二十年,胡骑未敢擅入北地一步。”——梁 沈约《国史&;#8226;诸将传第八》
“初,梁太祖以旧长安为李、郭之兵火所害,不复旧容。使关中护军张既于其西南龙首原东重筑金汤号为涂市,盖今之拱垂殿也。”——前唐 温彦博《三辅皇极图说》
随着庞德的胜利,也给刘封凭填了几万张吃饭的嘴巴。
虽然曹氏的并州刺史毕轨还时常征发步度根和南匈奴攻击刘封,但是这种小规模的军事行动并没阻止一场大生产运动的到来。
关中自西汉赤眉、绿林之战,早已经荒芜,其后东汉又迁移羌人居住,平羌抚羌更是折腾不休。
在汉代,黄河的水土流失还不算很严重,对于烧荒的野蛮做法,刘封是很反感的,他在全力地寻找那些农业专家。可惜的是这次他好象没有过去那些YY书里的穿越者的好运气,上个厕所都能发现一个大将。这事情只好交给了熟悉本地的情况的张既去处理。
张既在刘封家吃了近七年的白食,反正是不投降,但是曹操死了,刘封到他的家乡去了,想来想去他也愿意出来做事,但是他拒绝在军事上出什么主意。
刘封本来就看重是他的行政管理能力和处理民族问题的老道。
涂市城
“人才啊,人才荒芜啊。”刘封叹息道。
“君上其实不需担忧,君上的沤粪积肥的做法非常见效啊。”沈友对刘封那点“农家肥”的技术非常称道,可惜刘封那点浅薄的经验也只不过是他暑假到农村去玩的时候偶然知道的。
“无农不稳。”中国每给王朝在战乱之后要做的都无疑是重农固本,这都不是没道理的,何况这个“中战”阶段啦。
“粮食是个问题,现在白渠的疏导怎么样啦?”刘封非常关注关中的灌溉系统。郑国渠本是引泾水,但是泾水历来是泥沙很重的,所以渠道堵塞。白渠是汉武帝时期开挖的,与郑国渠几乎平行,现在还能使用,此外成国渠、龙首渠、灵轵渠、六辅渠等都在派人修葺,但是白渠的治理为重点。秦、前汉两百多年,这条渠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国时代的关中天气一如后世南方的天气,多温湿天气。
刘封望着新城外那葱翠的竹林,如果是看到那汉代打扮的人来往,真以为自己回到了千余年后的家乡一样。
多好的地方啊,多好的人民啊。我怎么可以不珍惜,再让他变成一片黄土呢!
“君上不但给吃喝,还发钱,父老们都感激您的恩德啊。”张既说道。这自古,皇帝或是上位者眼里,百姓就是会说话的牲口,除了交税外,一年里还要服徭役(强制性的义务劳动)
,还要承担兵役(肯定是义务兵啥),没见过要老百姓出工还给钱的。管饭已经是最“仁德”的事情了。
继承王爵后,刘封很干脆地把自己的椎场全赏赐给了自己的将军们,其中一部分免费开放给那些军屯户和军烈属,而不是像曹丕那样把所有“烈士家属”全部变成官奴,还大搞“军嫂选美”充实后宫,真个是物尽其用。
因为人口缺乏,刘封根据张既的建议,宣布十七岁的女子必须出嫁,没出嫁的当地的官吏必须去给她们找。这也是尽快增加人口的办法。支持寡妇改嫁也是三国时代的特色,不如后世中国儒学占绝对统治地位时代的迂腐,寡妇改嫁在三国时代并非什么了不起的,刘封甚至发现三国时代在上层,妇女和丈夫过不到一起也可以主动提出离婚,简直可比千年后妇女的地位。毕竟这是曾经给妇女封爵的汉代。
“这个堰塘一定要挖的。”根据自己的记忆,刘封对农业做出了自己的判断,既然现在关中的气候和自己家乡差不多,那么自己的经验也可以在这里施用。
虽然手下的大臣,包括一些开明的士大夫对刘封鼓励“妻胡女”的政策大为不满,“华夷大防”和“夺人妻女,强盗所为”这两关,那个时代有良心和坚持的知识分子是肯定想不通的。但是那些大字不识的士兵和平民却衷心拥护。东汉末年的妇女本来就少,和千年后的战争不一样,东汉末年的战争既消耗年轻男子,更消耗年轻女子。原因就在于饥荒和战争一起降临,而“人相食”这几个字不断出现。吃人,吃的什么人,历史书上很少有太过明确的记载,不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那段著名的“狼肉”的片段,揭示了那些未产子的下层妇女的悲惨命运。虽然有点不人道但是被吃的多是老弱妇孺,一如自然界的野兽那样。男人死于刀剑,而妇女死于男人的嘴巴。所以这个时代的屠城既可从肉体上消灭敌人,也有补充粮食的意义在里面。
刘封在关中风声水起,诸葛亮也在荆、益兴修水利。因为益州是楚汉大粮仓,诸葛亮派人在都江堰专门任命守堰官,还做出了每年清明维修的既定政策。这个政策使这个水利工程造福蜀地尽两千多年。
白渠的设计当然没那么巧妙,但是刘封下令渠边十里栽树,并不得放牧的规定。这个政策使这条古老的水利工程也延续了两千多年,在后来更成为了梁、两唐、明几个定都关中的大帝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只不过唐后称通惠渠,倒使后来人忘记了这古渠原来的名字。
“德容啊,你日夜都泡在河工上,都瘦了许多。”刘封看到张既日渐憔悴,很是过意不去。
张既说道:“君上宵衣旰食为关中百姓谋安身之计,我本为关中子弟,如何敢懈怠。”
刘封说道:“其实你只需要找一些老成干练的人去就好了,毕竟还有很多事情呢。”
张既说道:“这白渠关系民生大事,君上把百姓托付给我,这么重的担子,我可不敢大意。”
“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渠)在前,白渠在后。举臿为云,决渠为雨。水流灶下,鱼跳入釜。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一人骑着驴作歌而行,穿得倒是比较体面。
刘封有点发火问京兆周不疑:“元炬,我不是说过吗?这无论贫富有丁的都要出工,不出工的要交宽役钱,怎么这等闲人浮士在这里吆喝。”
周不疑一看这人暗自叫苦,你这家伙啊,不老老实实在家呆着,跑到刘封面前唱的哪门子歌啊你。
这次搞生产,梁王都不拿大刀拿锄头,亲自在后花园种起了粟米。你跑来蹿什么火啊。
周不疑把这人一介绍,刘封一听眼睛一闪光:“原来是他啊。”
又是一年春来到,在这个温暖的冬天里,如愿祝愿各位读者大大,万事如意,事业有成,爱情甜蜜,学业精进。
本书新年过后可能因为没多少时间,更新速度会慢一点,所以请大家原谅多,包含多多。毕竟这张嘴巴没指望这个吃饭。无论批评或者赞扬,如愿都会坦然接受(脸皮够厚)。本书结尾在即,看来上VIP是没指望了,只是希望能善始善终给大家一个交代,给自己一个交代吧。
第九节 国事家事
原来此人是南阳人士,客居关中的许杨,算起来和太傅许靖是同宗兄弟。当然让刘封最感兴趣的是许杨的父亲许应主持了东汉后期的最后一项水利工程,许杨当年曾追随侍奉父亲左右。
许杨和热心功名的许靖、许劭不同,他比较淡薄名利一心效法东汉初年的梁鸿(此君就是举案齐眉的主儿),对官场的事情并不上心。只是看到没有专门的水利人才,大家胡乱修葺,浪费民力多有不忍,所以来个自荐。
刘封自是非常高兴,并叫人把自己铸造的五百把好剑之一送给了许杨,上面有错金文书“黄熊”。后来因为遇到大雨,水要淹堤,许杨把剑扔进水里做厌胜,说来也怪,水居然没翻过堤来。一千多年后的明国道胜年间,一村民打井挖掘出此剑,此剑便藏于国家博物馆。
三国时代是个英雄时代,英雄所爱美女、宝剑与良驹。所以君主铸造好剑赠送部下是很平常的事情。关羽就获得了刘备赠送的“万人”剑,张飞也有把刻着爵位的剑,连诸葛亮身上佩的剑都是刘备赐赠的。
章武元年,刘备在荆山下铸造了十六把剑,把他们赐予十五位“开国元勋”,象征着尧舜的“八元八恺”等贤人辅臣。其中最大的“镇山”长丈二,可能是三国有记载的最大的剑,被赐太子禅,这么大的家伙根本不能带着,刘禅只能把它供奉在专门的房间里。
中国的铁器铸造起源于战国,但是中国的铁矿杂质很多,许多是伴生矿,所以铁刀脆,到了三国时代,虽然普遍装备到了军队,但是大多是厚背刀,非常地沉重,必须双手持握。刘封比照唐刀设计的单手“汉刀”非常地脆,让本来想YY一下的刘封大吃其鳖,看在在汉代设计那么薄刃的刀根本就是拿人命当儿戏,一碰就折断了。
不过马超派人送来的一件东西让刘封重新燃起了制造单手刀的希望,那就是波斯人的达马斯谷弯刀。
萨珊波斯本只是法尔斯省的一个祆教祭司,看到安息内忧外患,所以开始发难。因为安息王室已经被白匈奴和内部的祆教教众折磨得半死,所以对于东方的征服显得那么顺利。很快波斯军队就开进了喝克白汤(赫卡通皮洛斯,安息帝国的首都,在东伊朗,后为花拉子模都城,被一代屠夫铁木真焚毁并从地球表面抹去)。倒是奄蔡(今里海)诸国对于同种同祖不同文的堂兄波斯帝国一夜暴富大为眼热,其中亚美尼亚国王是叫得最凶的,他要染指肥沃的两河流域。作为帝国的开创者,阿尔达希尔一世那肯定不允许有人在自己的卧榻边酣睡,但是他也知道自己从少年准备到白了头才开创这个大帝国,现在安息的余孽还在,国家也不稳定,贸然对“好兄弟”亚美尼亚用兵,那就是按倒了这头就冒起了那头。波斯不能走安息疲于征战结果把自己拖死的老路。在这个时候一个远房的贵族站了出来,献上了要离杀庆忌那样的苦肉计,于是阿尔达希尔一世下令把这个贵族的家人处死,不过他也有点不忍,留下了两个种。一个悄悄送回波斯波利斯,一个送往巴克特拉(康居,波斯人以为他们是中国的殖民地所以记载这个人被送到了中国。和罗马记载中国使者参加罗马皇帝加冕的情况差不多,实际是月氏的使者)波斯送到巴克特拉的这个人就是后来波斯三大权族之一的苏林家族的开山祖。
这个叫苏林的波斯人果然有着不同一般的商人头脑,从康居王那里他知道了大汉和马神将(马超),知道大汉是个非常厉害的国家,那些野蛮的匈奴人都不是大汉的对手。所以他带着一些礼物想到极东的萨特托斯(张掖)去看看。于是他带来的达马斯谷钢铁成了刘封注目的对象。
苏林听到熟悉的吐火罗希腊语的时候,非常兴奋地抬起头,当他看到是从刘封嘴巴里传来,感觉到有点把握不住是不是在梦里。
这个汉朝的王子居然会说他们一向看不起的胡族的语言。对于汉人的骄傲,苏林是知道的。相当于现在伊拉克人对于美英联军的态度一样,吐火罗人虽然很讨厌汉人但是却也是从心里害怕转而显得尊敬。如果假想一下切尼用阿拉伯语和一个伊拉克大使交谈的震撼性对于现代人,那么刘封的希腊语做派的震撼性对当时人就可想而知了。
刘封请苏林坐下,但是没去拉他的手,因为祆教是刘封不熟悉的,免得引起对方的不快。
跟刘封交谈下来,苏林感觉到自己是走过了裁决之桥(类中国的阴司)。这个人既有阿胡拉&;#8226;玛兹达的聪颖,又透着安格拉&;#8226;曼纽那看穿灵魂的邪气。倒是跟“众星之子”的沙普尔有点相似。
“我们欢迎胡商来这里做生意,也乐意看到一个安全稳定的商路的形成。请转告大君,只要他能给予汉商的方便,我们都会同样给予胡商。如果有需要,我也会请马将军适当支援贵国,毕竟我们是友好邻邦。”刘封对苏林的到来是非常乐见的,丝绸之路重开对于刘封的重商之策是很有好处的,但是安息一直采取垄断东西贸易的做法让他非常不爽,虽然波斯也会那么做,但是在建国初期,为了换取暂时安定的外部环境,波斯人会懂得选择。
当然刘封也不隐瞒现在大汉正在内战,没有时间和力量去支持波斯。苏林一路行来也见识到了汉人的强大,心中暗自庆幸好在他们还没统一,否则汉人趁乱袭击帝国东部,波斯也只能坐看汉人摘桃子了。
刘封和苏林谈贸易只是一部分,其实在刘封心里已经有个对付波斯这个未来横亘在东西交往道路上的庞然大物的计策。波斯不能强大,否则它就不需要汉朝这个盟友,也不能分裂,否则商道不通对于刘封内心的“大计”实在是伤害不浅。苏林的出现让刘封有个很好解决办法,但是国内尚未统一,凭什么去想波斯的事情呢。
当然有了达马斯谷钢,那么汉刀才得以真正走上历史的舞台。
刘封和他的团队正在经营关中,这里开始呈现出一派富足强盛的气象。
汉章武四年
“关中本是帝王兴起之地,现在在梁王经营下已经颇具气象。真个是物富民丰的天府之地也。”被刘备派到关中去慰问刘封的使者王连向楚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