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飞雄-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各位大臣都同意,那就颁告天下吧!”刘备有些失落地说道。
只见徐庶上前抢了圣旨,往火盆里一扔,然后叩头:“这是乱命,臣等不奉诏。陛下既然立了太子,舍弃太子传位外人,这是舍弃天下啊。”
“你!”刘备假装动怒,“你大胆,来人把徐庶拉出去,今天谁敢阻朕,朕绝不饶他!”虎步卫进来把徐庶架了出去。拉出了柏梁台后,只见中护军霍弋一喝:“怎地还不放开徐公?”然后上来赔罪:“请公到禁府小住。”
而房间里诸葛亮等人也坚决抵制刘备的“乱命”。
“真是大胆,大胆!”刘备面色如赤。
但是诸葛亮等人态度更是坚决。
“哎,好吧,就依你们,立太子禅为皇帝吧。”刘备叹气道。
“儿惶恐,惶恐!”刘禅不知道是激动还是害怕,还是舍不得父亲,眼泪出来了。
“痴儿!”刘备也哭了。一屋子人都哭了,谁要想活着看到明天的太阳那就让眼泪来得更加猛烈一点吧。
继承人的问题解决了,但是刘备还是把几个托孤大臣留了下来:“梁王为国家做了很大的贡献,那该怎么赏赐他呢?”
诸葛亮说道:“当年韩信为高祖平定天下,几乎三分有其二都是他平定的,高祖就让他做了王。现在对梁王的赏赐已经超过了当年高祖对韩信的赏赐了。”
庞统没说话,刘备看了看他。
庞统对刘备说:“丞相的话不太对,其实陛下对梁王的赏赐没超过韩信。”
“哦?”两个人看着他。
庞“农民”慢吞吞地说道:“高祖对韩信的最高赏赐是——”
“赐死!”庞统小声地说道。别看庞统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却不知道他一出口就是这么狠辣的计策。
“这,这。”刘备和诸葛亮都有点脊梁发寒。他们可都没想到要处死刘封,最多让他能“多听听朝廷的意见”。
刘备说道:“那是吕后乱命杀功臣,光武皇帝就没乱杀过功臣。朕不能寒了臣子的心,不做那鸟尽弓藏之事。”现在的局面可和当年刘三定了天下的情景不一样了,“韩信”死了,这个朝廷估计就是“萧何”或者“张良”的了。
诸葛亮说道:“不如请陛下让梁王摄皇帝位,如果他有异动,几个甲士就可捉拿了。”
庞统也不甘心让诸葛亮独自出彩:“请陛下改封梁王为魏王。”
“魏王?”刘备和诸葛亮互相看了一下,会心地一笑。
元熙三年 十二月 楚汉皇帝刘备去世,诸葛亮等大臣共商拟庙号“昭烈”。昭者,光也,烈者,武也。盖言其中兴之主。
太子禅继皇帝位,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汉恭帝。
*******
析口驿
“魏王?”刘封拿着那封圣旨,看了许多遍。
淳于述之琢磨了琢磨一击掌:“给大行皇帝出此计策的人真是高啊。”
刘封认真一琢磨也嚼出了味道。妈妈的,这个出主意的人够损的。这是把我刘封拉到火上去烤,放过油锅里炸,弄个外焦里嫩啊。
“这肯定是庞士元出了主意”,刘封笑道,“这才是咬人的狗不叫,叫的狗不咬人。”诸葛亮喜欢亲力亲为,事事谨慎而磊落,庞统则是小处让大处争,徐庶比较敬业是个专才。就这三个人的特点,那这个主意肯定是庞农民搞的事。
“主公,咱们怎么办啊?”淳于述之其实有了主意,只不过在一位睿智的君主面前表现自己比主人更有智慧,实在不是什么高明的动作。
“呵呵,还能如何,我这腿可还没好呢?”刘封说道。
********
“真的?”曹睿盯着那份报告。
张喜得意地说:“陛下绝对没错,襄阳现在一片缟素,而东吴也收到他们的告哀。”
曹睿哈哈一笑:“好,好,好!来人,去拟旨意国家大庆几日。”一扫前几个月立皇后的阴霾,曹睿也想好好庆祝一下。
原本曹睿的夫人虞氏是大家女子,出身名门,所以不会那些讨好老公的手腕,而且也不懂情调不懂生活,满口道德。(是我我也烦)
而出身小户的毛姬则善于迎奉,所以曹睿以虞氏无子为由,改封毛氏为皇后。
太皇太后卞氏特地把虞氏招进永寿宫,要做她的思想工作,没想道虞氏冷笑道:“我有什么可生气的,册立出身低贱的女子为皇后是你们曹家的光荣传统,陛下要是贸然改变了,那多不好啊。皇帝主外,皇后主内,内外相互依托,你们家打一开始就没起好头,还能指望后面有什么好的人选吗?只怕曹家的天下不长久了。”
把个卞老太太气得不轻。她本人是个演员(三国时代的演员可没现在吃香,地位很低的,杀了只要赔跟草绳就可以了^0^),而甄皇后是个二锅头,郭皇后还好点,不过也是低级公务员的女儿,现在曹睿的皇后又是个木匠的女儿。暗地里,那些高门世家关起门来偷偷笑。
邺城里流传着不少关于“国丈”毛嘉的笑话。
夏侯玄,乃是安阳公主的儿子。他老爹夏侯尚在外面包二奶,还公然带回家了。或许是曹家的公主性格温柔了一点,二奶居然欺负起大奶了,显然有夏侯尚的因素在里面嘛。安阳公主进宫向皇帝诉苦告状了,把大舅子文皇帝曹丕惹火了“妈妈的,打狗你也要看主人啊,欺负起我们曹家女儿来了,现在我活着你们就敢这样,那我不在了你们还不得上天啊。姐姐你别哭了,你皇帝老弟给你做主。”
派人去把二奶勒死了,把尸体往夏侯尚面前一撂:“妈妈的,最近我收藏了一具艳尸,YOU SEE?”杀鸡给猴看。
夏侯尚得了忧郁症状挂了(叫你天天对着一个满脸苦大仇深的黄脸婆,估计也活不长。^…^)。
为了巩固儿子的地位,安阳公主可没少给儿子打点,也娶了曹家的女儿做儿媳妇,“姑表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这样政治可靠,人又帅,品德也好(中正官怎么可能给先皇的外甥,今皇的妹夫和好朋友下个差的评语捏?真不想混了吗)于是成了后来所谓的“四聪”里的那根“葱”落。
当时对夏侯玄有句评语叫“风神玉树”,有名的形容人帅的“玉树临风”打这位起的头,那真是夏侯小帅一出马,倾倒万千邺城少女,当年他结婚的时候多少心碎的少女割腕、跳楼啊,漳河里尽女尸啊……。(夸张啦,哈哈,转回正题)
毛嘉虽然是木匠出身(实际上是高级车工,修理当时的奔驰和汉国宝马的高级工程师),但是个“富贵迷”,为了弥补“先天不足”,毛嘉恨不能把“奉车都尉”几个字贴到脸上,还一个劲往贵族圈子里扎,却因为不熟悉贵族的规矩经常闹笑话。
有次宴会(这是《世语新说》里记载的),他跑到邺城最帅的夏侯玄旁边坐下,还大不咧咧地,邺城这群高干子弟一个个都是来历非凡,常以讽刺当朝公卿为乐。就说了句“哎呀,怎么这么漂亮的树上挂着一个破葫芦啊?”(原话好象是“焉得蒹葭悬于玉树”)。
笑话传到曹睿耳朵里那就不是笑话了,比针扎还难受,把毛皇后叫了来发了顿火:“你回去劝你爹安分点,别给我到处丢人,Understand?”
现在曹家最大滴,最不安滴,最可恨滴大仇人刘备终于挂了,曹睿真是很H啊,马上想找新收的郭美女嘿咻嘿咻,算了光天化日的,等晚上再去。
“恭喜皇上!”第一个来贺喜的当然是老马屁精王朗落,虽然岁数大一点,但是政治觉悟没丝毫减退,这等好事比谁都来得早。所老罗要把他写得被阿亮臭骂心脏病突发,也是有原因的。实际上这老头奸猾得很,哪里肯到阵前那么危险的地方和你嚼舌根哦。
皇帝很H,那么各位大臣也应该跟着曹核心一起H,谁不H那就表明不紧密地团结在新核心周围,那是要吃大亏滴。所以来贺喜的大臣差点把掖门挤烂了。铺天盖地的马屁席卷而来,把年轻的皇帝吹得比三皇五帝还盛名,是古今第三伟大皇帝(为什么,你总要比你爷爷和老爹低一个层次吧。)
当然也有不怕开水烫的“死猪”,比如袁涣(实际他的骨头都敲得响了,为了本书,作者恭请袁大人上身,当然是上那些有票不肯投的人的身落^o^),他是个做人讲原则,做事讲原则的人,当初刘备举荐下他才进入仕途,所以整个魏廷的人都去庆祝,只有他默默地在后院为刘备烧上几串烧物、化帛。
叶县
司马懿正在查看地图,上次他用生色来麻痹了使者,现在那个偏将军夏侯霸成天在大营乱转,也不知道搞什么名堂。
而刚刚从襄阳那边传来的消息,现在由“魏王”刘封做摄政,三大臣辅佐,没有刘备的楚汉在一定程度上或许是没有了鞘的剑。
———————————————————————————————————刘备也龙驭宾天了,以后的作者就可以无所顾忌行操、莽之事啦。8过很遗憾的是这一来武侯祠就搬到湖北去刮啦。作者去年还去过武侯祠,凭吊一下,就是门票太贵,记得小时候去才三毛钱一张门票,现在要100大洋,感觉真是经济发展之迅速啊。
第二节 牛耳谁执
“书曰:克伐于邦,平周于国。诗又云:‘周公东征,四国是皇。’今赐魏王九锡之赏,剑履上殿,赞名不朝。摄政之位,贵重天下,可称至尊,行天子玺。”
中使宣布完诏书,而刘封因为有伤所以特准在榻上听宣。
“臣惶恐之极啊,”刘封已经泪流满面,“大行皇帝啊,封本无寸功,得陛下如此重负,叫封如何担当啊,呜呜呜——。”
望着那天子行玺,刘封好象看到了一条毒蛇一样:“这东西不应该出现在人臣家里,拿走,拿走。”
对这样的重大任命,刘封上表推辞那是绝对有必要的,于是很难得地是他亲自书写了后来著名的历史文件《辞摄位并九锡表》。
刘封说自己才华远远比不上“圣人”周公,而天下人肯定会误会自己是王莽。现在陛下身边有召伯那样的大臣,那么就足够了。我本是长沙一个破落子弟,因为有点傻力气和一点运气,现在做到这么大的官职,那已经是我祖坟上冒青烟。大行皇帝这么做是怕您受到坏人鼓惑,但是现在朝廷里都是忠直的大臣,就不需要什么人来分薄人主的权利了。“封但求菟裘之乡安身立命足以慰,乃请乞骸骨。”
废话,做摄政从来都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做好了功劳是大家的,自己却招小皇帝嫉恨,说你专权。做得不好就是你的过失,要承受大家的非难,总之里外不是人。
伊尹虽然有个贤臣的称号,实际上做为权臣的代名词更多一点。《竹书纪年》甚至说:“伊尹夺国自立”,以周公的圣明还被成王忌惮,弄得成天惶恐不安,白了头发。而鲁隐公、霍光这些人更是没什么好下场。而“后世”的多尔衮甚至被夺爵挖坟,何其凄惨。在“家天下”的体制下,皇权的排它性是没有道理好讲的,这也是无数穿越者不能克服的历史背景啊。
朝廷研究了半天还是不同意,甚至诸葛亮要发动百官请命,摆明了心思要把刘封留下来“架空”。
没奈何,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经不可能回头了。
景耀元年正月甲子日 “摄政”魏王刘封扶皇太子刘禅登设在大荆山下的郊坛,正式即位为大汉天子。
许靖为太傅,诸葛亮为丞相,庞统为太尉,徐庶为尚书令。遥封马超为中领军,“三座四征四镇”空缺,魏延为前将军,杨仪为后将军,美霖为左将军,文珍为右将军,赵云被任命为郎中令行御史大夫权,司马芝为治军中郎将,李严为虎贲中郎将,毛荃遥授平南将军。
新班底的第一次朝会召开了
“陛下,‘摄政‘之号并非我朝体制,也是古未有之。”说话的是费诗,现任太中大夫就是后来的谏议大夫,“所以还请陛下委任摄政它职辅政。”
说得是啊,什么摄政,名字好听,实际一没明确权责,二没说明品爵,真是个背黑锅我来,捞名声你去的大好职业啊。
诸葛亮心里明白得很,不过还不到他说话的时候,他要说话基本上已经是要总结发言了。自有人跳出来,那王连不是就跳了出来:“费大夫说得不对。”于是开始引经据典。来了个上下四千年,从盘古开天地说到大行皇帝。
这可惹到旁边的一位,那就是秦宓,本来他是三不靠的,但是他无法容忍王连的一些常识性的错误,于是站了出来。
于是,朝会又一次变成了菜市场,而摄政刘封笑咪咪地看着,也不发言也不阻止。庞统一副关我鸟事的样子,而诸葛亮果真是八风不动,对方还没出王牌呢,不要自乱阵脚。
“诸公请入列。”刘封看到大家差不多都表了态,阻止继续吵闹,问讯道:“不知丞相和太尉意下如何?”
庞统倒抢先说道:“规矩是人所定,也为人所修改,如果摄政觉得这个名分不妥,那就请陛下给予一个满意的名分就是了。”
诸葛亮也说道:“是啊,太尉之言有理。”
刘封说道:“那孤就谮越了,虽然是昭烈皇帝的旨意,不过封自觉才干不足,资望不能孚众,也并非先帝骨血。外家以王爵辅政,自古未有,孤也不能开这个恶例。所以在陛下尚未亲政前,可设顾命大臣,教习陛下政务,等到陛下成年亲政可交还政务。”想把我弄去为你们火中取栗,休想,大家一块来玩吧。
新的一论辩论又开始了,关系到权利分配和未来的利益,大家都不松口,终于无果而终。
*******
“魏王,我们的朋友送来了一件礼物。”淳于述之。
刘封打开那信一看,恍然大悟:“原来这才是历史的真相。”
“什么真相?”淳于述之问道。
刘封支吾了一下,才抹过去。
自从为什么什么讳,还有胜利者修史后,对于对手总是要么诋毁,要么干脆简略。许多的历史真相就那么被掩盖了。
刘封在素帛上写下一个八分书“乔”,有反书这个字于白帛:“送丞相府。”
******
丞相府
诸葛乔正在病中,他虽才气逼人,但是身体却不太好,但是为了心中目标不得不咬牙坚持。
“支呀”门开了,诸葛乔也没看那人就问:“事物送出去了吗?”
那人却呆了一下说道:“兄长,什么事物啊?”
诸葛乔一看却是诸葛瞻,
“阿督来了,”诸葛乔对这个小弟弟很是爱护的。
“兄长你躺下吧,我是来找攀儿的。”诸葛瞻说道。诸葛攀是诸葛乔的儿子,与诸葛瞻岁数仿佛,倒是一对少年叔侄和玩伴。
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