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无家 >

第78部分

无家-第78部分

小说: 无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件事情在储健县长的处理下迅速地平息了,无论是打人的还是被打的都没有把它放在心上。几个孩子伤好了之后不久就又在一起读书和劳动了,还成了不错的朋友,矛头一致对外,开始联合打外校的来犯者了。14年后,在储健县长决定自杀的前夜,他才知道这个“一中事件”竟然也成了自己被打倒的理由之一。

“娘,俺要参加志愿军!”

一直沉默的有根儿突兀地对翠儿说道,翠儿才缓和下去的怒火仿佛被浇上了一桶汽油,瞬间就又升腾地燃烧起来。

“你个娃子吃错药了?你去那里干甚?有你爹一个让人操心的还不够俺受的,还要添上你个笨娃子么?你才多大年纪?14岁!你爹当年被国民党硬拉去的时候还20岁哪,莫不是打人打上了瘾,想上战场去杀人了?再敢胡嚼,看俺打不烂你的腚!”

两兄弟受的都是皮外伤,没几天就光鲜如初了。但是这件事让两个孩子都有所成长,老大明显变得更加沉稳,不哼不哈不说不笑,几个月下来像是长了三四年;而老二则变得思维敏捷能说会道,国家大事和政治风云都能说道个有板有眼,照他的话讲就是需要学会利用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以保护父亲的革命成果。

翠儿后来想起别人骂自己男人的话,就问有盼儿,志愿军退回了三八线是啥意思?有盼儿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了她。说朝鲜战场打了两年,现在两边开始僵持了,志愿军前几仗赢了不少,后来美国人换了将军,防线也加强了,志愿军补给跟不上去,无力再大举进攻,美国人反攻,志愿军吃了点亏,退回了三八线,到了这里,美国人再也不能往前推进了。

“那就是说,你爹他们打过胜仗,也打过败仗?美国鬼子不是纸老虎么?怎么你爹他们还能打败仗?”

“啊呀娘呦!纸老虎是美帝国主义,不是美国鬼子,在朝鲜战场上,美国鬼子的军事装备和协同作战能力,比咱们志愿军要强得多。空中、海上全是人家说了算,而且在白天基本上也是人家说了算,据说在最初的战役里,有不少志愿军没有冬装,他们是穿着夏天的衣服在零下十几度的天气里和美国鬼子干哪,冻伤冻死的人比牺牲的人还要多。志愿军能在前几次战役打赢美国鬼子,靠的全是像俺爹这样的不怕死的一股子士气哩!”

“那可咋打仗哩?咱们村儿缝出来的那么多棉衣棉裤,咋了不给他们都运过去哩?就让他们那么冻着?”

“娘你又不懂了,美国鬼子控制着天上,他能让你大摇大摆地送棉衣过去?别说棉衣了,他们有一阵子把咱们的运输线轰炸得连一根萝卜都运不过去,战士们因为没有蔬菜吃,很多得了夜盲症,一到晚上就看不见东西,这才失去了在晚上进攻的优势。”

“啊呀,咋会这样哩?那你爹他可咋办哩?”翠儿被有盼儿说得坐立不安,急得在屋子里面乱走起来。

“娘你别急,俺知道现在好了,咱志愿军和美国人在谈判哩。咱志愿军现在的装备可好了,苏联老大哥帮了咱们。咱们的武器弹药和衣服食物也想方设法突破了鬼子的空中封锁,现在前线上,咱志愿军兵强马壮,着急了还能给美国人狠狠来一下子哩。”

“你个娃咋知道这多哩?你从哪里听说来的,咋说得像你瞧见一般哩?”

“俺同学他爹是军队里的干部,他经常看些内参给咱们说,还有……”
第十九章 三所里(14)
    “还有甚?”

“娘……你知道了别骂俺啊。”

“俺骂你干球啥?快讲你从哪里知道的哩?”

有盼儿笑嘻嘻地拉着他娘的手,把她一直拉到后面的农具房里,进了门反手掩了,再掀开一道布帘,原来放白菜和高梁杆子的地方已经变成了一个小房间,有根儿正在那里听着一个盒子,那个盒子长相古怪,像是个烧烂的火炉子,插了几根电线,电线一边连着那个盒子,一边连着放在破脸盆里的一大块黑石头上,石头上还绕着一圈一圈的铜丝。

“哥,让咱娘听听!”

有根儿把目瞪口呆的翠儿按坐在长条凳子上,用手去拧那个破盒子上一个缸子盖儿做成的把手,一边拧一边转那个破脸盆,终于,在一个破喇叭发出滋啦滋啦的一阵声响之后,传来了一个女人的声音。

“……美联社报道,中共军队于20日凌晨,集中了约一个师的兵力,在三八线东部地区向我联合国军某部及大韩民国第九军32师防御阵地发动了一次猛烈进攻。中共军队炮火非常猛烈,其间有苏联国的喀秋莎火箭炮,我联合国军某部与大韩民国防御部队经过一昼夜激战,击退了中共军队的进攻,现正在发动就地反攻……”

“这……这个是咋回事?这堆破烂咋了能说话哩?好像说话的还不是咱们这边儿的?”翠儿像是看见地里冒出个鬼,惊得差点从板凳上弹撞到房顶。

“娘,这不是破烂,这是俺自己做的矿石收音机,是咱们老师在物理课上教的,说话的这个频率是美国的一个台,一天只播几个小时普通话……”

“收音机?俺的天爷呦!你们两个小阎王,这是收听敌台哩!这是反革命干的勾当哩!你们还想不想活了?你们这两个不要命的货呦!”

翠儿吓得手脚乱颤,她一边低声骂着,一边四处寻找铁锤和镐头,想要一下子砸烂面前这些恐怖的物件。

日子一天天过去,板子村似乎从未如此的祥和安定过。村口的广播里讲,全国形势一片大好,农村形势一片大好,农村生产互助组已经在全国农村范围内基本建立,粮食产量已经恢复到了鬼子来之前的水平。

这一年多里,孩子们的个头如玉米杆子一样噌噌上蹿。老大的个头和体魄已然超过了他爹,老二虽然瘦弱些,个头还没赶上他爹,却长得一身精悍,举手投足之间,比之老大更多了一份浓厚的书生气质。翠儿眼看两个孩子快长大成人,各有各的本事和心智,大有将来超过他爹的态势,这心里比看见地里丰收还要舒坦。她惊讶地发现自己胖了,这和当年老旦离家之后自己一年就瘦成个皮包骨可大不一样。广播还天天在说板门店谈判,翠儿自忖,既然两个冤家对头都能在什么“店”里坐下来谈判,估计再不会干啥大仗了,男人就该回来了。

3个月前,板子村有了自己的邮政所,第一封信是郭平原在东北的亲戚寄来的。由于农忙已经过去,全村的闲汉们没事就等在那个刷了绿漆的小房子前面,等着看谁家有信来。邮递员是走着来的,小伙子个子不大,相貌也平常,腿脚却好使。他从县里下来,一个星期内可以把方圆五十里地的所有村子都走遍,每到一处都受到各村的热烈欢迎,据说还有不少姑娘稀罕上了这个天天串村子的公家人。郭平原的那封信几乎在全村大人的手上传遍了,人们虽然大多看不懂信封上的字,可却认得上面的日期,众人掐着指头算计半天,就纷纷惊叹于这信的速度了,东北那么远的地界儿,只半个月就到了,这不赶上八百里加急了么?

这一天下了大雪,各家各户都闷在炕头上不出门。很快就要过年了,各家女人都开始准备过年的吃喝和衣服,手巧的还剪些窗花准备着。牲口都入了圈,冬小麦已经用粪盖过了,田垄里还撒了麦糠和碎秸杆用来防寒保墒。村民们望着窗外的鹅毛大雪,心里都美滋滋的。这哪是下雪哪,简直就是下粮食哩!这么好的雪,明年开春麦子肯定长得好。翠儿一个人在院子里面瞎收拾,孩子们明天就回来,她在热乎乎的炕头上坐不住,跑出来看看鸡棚会不会被雪压了,刚给鸡棚加了几根棍子支角,大门就被人捶得山响了。
第十九章 三所里(15)
    “刘玉翠同志在家么?”

“你是谁哪?”

“俺是邮递员牙子,有嫂子你的信哩!”

翠儿一怔,俺的信?也就几秒钟的工夫,翠儿高兴得几乎蹦了起来,手中的棍子杵着了窝中的鸡,把一众睡得香甜的母鸡捅得咯咯乱叫。除了自己的男人,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第二个人给自己来信。

拉开大门,翠儿看见一个白人,这个可怜的邮递员被雪裹了个结结实实,胡子眉毛都白了,喷出来的也是白气,冻得直打哆嗦。他的手里举着一封信,上面几个红红的字煞是鲜艳。

“这大雪天的,黄鼠狼都不出窝,大兄弟你咋的还往这里跑哩?快进屋来,炕上暖和。”

邮递员牙子也不谦让,快步进屋,在门口抖落一身的雪,一屁股就上了炕。

“翠儿嫂,要是别人的信俺就不来了,这大雪天俺还怕路上野狗叼哩!可俺接了信一看,是东北部队寄来的,俺哪还坐得住?管保是你家爷们在朝鲜那边当兵哩!可到了你们村,村口连个鬼影都没有,邮政所那厮也不知道死哪儿去了,俺是敲了几家乡亲的门才找到你这里哪。”

“那可辛苦你了……哎呀兄弟,你暖和着,快把信给俺看看,急死俺了。”

翠儿拿过那封信,仔仔细细拆了,摊开来却只认得开头的“翠儿”和最后的“老旦”几个字,脸红着急地问那牙子。

“牙子你认得字,帮俺念念。”

牙子揉了揉冻红的眼睛,慢慢地念道:

“翠儿,俺是你男人。现在才给你写信,是因为这一年多来一直没工夫,这边打仗活忙,俺也不太方便找其他同志帮俺代笔。你们都还好吧?俺到了朝鲜才半年多就打了几场大仗,俺带的部队很让咱志愿军长脸,把美国鬼子和南朝鲜鬼子们打得那个球相就甭提了!还立了集体二等功。俺又攒了几个章,而且朝鲜人民军还给咱们也发了军功章哩!上面的字全是朝鲜字!可俺命不好,只负了点伤就被抬回东北了,养伤养了半年多,医生们不让俺乱动,就胖了一大圈。伤好得很利索,你别心里瞎惦记。俺自那以后也再没有进去过鸭绿江那边,现在咱们志愿军正和鬼子们谈判哩,国内补充了很多新的部队去朝鲜,看样子是用不上俺了。不过也说句实话,俺带的那个营几乎都牺牲在第二次战役了,再回去带的又是生面孔,没啥意思了。这回又让老婆你说着了,俺真命大。

“这一年多来,俺受部队的调遣,一直在后面做入朝部队的战前动员工作。俺现在是战斗英雄哩!成天给入朝部队介绍对付美国鬼子的经验。现在前线上虽然还是天天打炮,可是大仗已经有一年没打了,38军已经撤回来休整,俺也没有原来那么忙乎了。前天,团里政委告诉俺,说俺的任务完成了,俺可以回家了,俺那个高兴呦!这不,俺半夜就拉着小李同志给你写信了!

“俺准备下周坐军列先到郑州,再从郑州往县里去,那边有部队接待,一路上都有安排。你看见这封信的时候,估计俺已经在路上了。孩子们都在县里上学吧?你就到县里去找孩子们,俺应该先到县里,部队已经通知了他们,咱们在那里见面吧。这次回家,俺就真的是哪儿也不去了,俺也再不打仗了,就拉着你过日子,这往后的日子啊,俺想一想,这心里就乐哩!

“对了,再告诉你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俺已经入了党,是师政委点头批的,俺已经举手宣过誓了,现在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了……”

在一个不眠之夜的第二天一大早,翠儿拎着个包袱就出门了,起早喂牲口的乡亲们很是纳闷,这婆娘一大早要干啥去?

“翠儿,为啥这着急忙活的,干啥去?”

“俺去城里找娃子们,他爹就要回来了!”

“哎呀,那可是哩,老旦可回来喽!”

“可不是,俺这心都快盼碎了呦!”

“和村长打了招呼没有,让他也安排一下啊?”

“嗐!人家那么忙,就不用瞎忙乎了,不用敲锣打鼓地弄排场,都是一个村的乡亲么,以后日子长着哩。”
第十九章 三所里(16)
    村口的大道上仍有不少去区里交粮的马车,翠儿找了个空点的上去,晃晃悠悠地上了路。深冬的寒风很是刺人,她把头巾蒙在脸上仍然挡不住嗖嗖寒意,可她的心里热乎乎的。怀里面焐熟的几个红薯和鸡蛋仍然有着余温,那是给孩子们的一点惊喜。赶车的是一家子三口人,是西堤北村路过的,趁着男人交粮,他的孩子和女人也顺便去县城里看看,天还没亮就往外赶了。

“大姐,这大冷天的,这么早去城里干啥哪?”

“哦,俺去县里接孩子们回家,他爹要从朝鲜回来了。”

“呦呵,你们是军属啊,光荣光荣!你男人替咱们保家卫国,咱们才有这么好的收成哩!恭喜你了大姐,他回来了你就不惦记啥了吧?”

“是哪!他能回来,俺这心就落进肚子里了,这一走两年多,昨个才有信过来,说现在已经在火车上往家里赶呢!”

“哎嫂子,你男人是啥官儿啊?”

“去的时候是个营长,现在俺不晓得,他说自己现在是个战斗英雄,也不知道升官了没有。”

“咱们村上礼拜回来一个,是个排长,咱们村里可重视了,区里把公粮免了,还给了一年不少抚恤粮食哪!”

“咦?那可奇怪了啊,莫非打过朝鲜的国家都有这个政策么?”

“是哩!只是那个排长少了条腿,区里是按照伤残军人复员给的政策,你家男人说自个儿回来,肯定完完整整的,就不知道国家还给啥政策了!”

翠儿闻听这话,心猛地一揪,老旦并没有在信里说自己安然无恙,她不由得略带怨恨地看了那女人一眼。赶车的男人似乎觉察到了,给马狠抽了一鞭子,回头说道:

“嫂子,别听俺婆娘胡嘞,她是个吃草料长大的,只知道炕头上养娃,没啥见识!国家早就有政策,村子里喇叭都喊过呢,你家男人回来了,区里和县里都有复员安排哪,没准儿还当个大官哩,你就等着吃香的喝辣的吧!”

那女人听了,恼恨地瞪了男人一眼,嘴一瘪不说话了。翠儿一时也找不出话来,低着头自己瞎想。赶车的汉子冻得呲牙咧嘴,拿口罩一捂只顾抽鞭子,就只听着马蹄在坚硬的土地上磕出一串串轻快的声音。

天亮了,一不小心,那火红的太阳已经从地平线上蹦了出来,把马车和上面的三个人镶了一圈金边儿。翠儿望着红彤彤的太阳,心里渐渐地又暖和起来,她摘下头巾,尽情地吸了口清新的空气。心下念道:嗐,想那多干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