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镖局春秋 >

第5部分

镖局春秋-第5部分

小说: 镖局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道光三年(1823年),山西平遥商人首创“日升昌”、“蔚盛长”等票号。商业重镇赊店相继开设了“蔚盛长”等七八家票号分号。票号开出的银票可汇兑全国各地,解决了商人贸易携带现银不安全的顾虑,镖局业务随之锐减。为此,广盛镖局于1830年歇业,戴二闾回乡,其子戴广兴留在赊店改营过载行,并成为赊店第一任寨主。 
同兴公镖局同兴公镖局为王正清所立,王正清,字松庵,号“面王”,平遥南良庄人。生于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幼时读过二年私塾,但家境贫寒,16岁背井离乡,到北京一家面馆当学徒,当时还没有轧面机,王正清必须用手肘揉面,由此练就惊人臂力。王正清后来拜武术大师刘留为师,学武三年,进步很快。之后他拜刘留的师兄贾殿魁为师,贾殿魁曾教道光皇帝习武。贾很喜欢王正清,便资助他生活费,要他专心习武。王从师贾殿魁,由此学到少林散手108势等多套武艺。同时,他与内家高手常义时常切磋武艺,3年后,王正清已贯通内、外二家。王正清30岁那年,成为江西道台朱文的武术教习。 
36岁,他跟随朱文赴河南上任,前后9年,制服响马大盗无数,帮助地方政府解决了治安难题。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47岁的王正清告别江湖,返回平遥,次年开办同兴公镖局。王正清与祁县戴龙邦、文水李毓秀一起,并称“华北三杰”。三人都有镖局生意,时常互通有无,有时手下人还会在一起走镖。 
河南嵩山少林寺曾为王正清凿碑刻,载入武林史。其子王树茂尽得其真传且有青出于蓝之势,因而同兴公镖局创立之始就成为当时全国著名镖局之一。据说1900年八国联军打入北京,慈禧太后挟裹光绪帝逃往西安,西逃旅途少不了吃喝花销,八月初九,二宫到达平遥,盘点现银93万两,这么大的数目,无人敢当此皇银的保镖,惟有山西平遥的王家敢接,适逢乱世,王家镖队一路上风尘仆仆,日夜兼程,只半月余将银两送抵西安,分毫无差。这块至今仍挂在王家旧址上的“奉旨议叙”匾额,就是当年办完这趟皇差后,慈禧太后的赏赐了。 
源顺镖局王子斌(1844…1900),字正谊,回族,沧州南门外人。12岁在一烧饼铺学徒,常到成兴镖局偷艺自习,十分刻苦。后来被镖局掌柜李凤岗发现,欲收为徒。但因李系回族,王系汉族,当时有艺不传教外之说。经人说合,王改为回族,拜李凤岗为师,习练六合拳法。他在师兄弟中排行第五,又因其刀术精妙,所用之刀又大于一般,故人称大刀王五。 
大刀王五早年闯荡江湖,广交天下英雄豪杰。这就是他创办源顺镖局的主要资本。现在尚存的前门外西半壁街13号院就是原大刀王五的源顺镖局的旧址。据大刀王五的后人介绍,源顺镖局正门原是个朱漆的大门,其右侧悬挂一面杏黄旗,上书“源顺镖局”四个大字。门道东墙上高挂“德容感化”金字横匾,西墙上高挂“义重解骖”金字横匾。大门里还有“尚武”、“济贫”两小块匾额。这几块匾都是北京城的老百姓赞誉大刀王五轻财重义、济困扶危的精神所挂。整个镖局有前院、后院和西跨院、共30多间房屋。前院有大车棚、马和仓房,王五的家属和存放贵重货物的地方都在后院,西跨院是众镖师练武的场地。练武的场地上摆放着刀、枪、剑、戟等长短兵器和石锁、砂土口袋等练武所需之器械。   
中国十大镖局及其鼻祖(3)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在北京城内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大刀王五义愤填膺,英勇地反抗侵略军。在前门外护城河边与敌人战斗时,中弹而牺牲。 
大刀王五被害后,源顺镖局就没有人掌管了。又由于京奉、京汉火车线建成后,商人运货大都由火车站托运。从而源顺镖局的生意被铁路夺去,大约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源顺镖局就歇业了。 
三合镖局山西榆次县东阳镇人安晋元所创。据传,清朝中期,8位少林寺名师为摒弃门派观念,共同切磋技艺,集太极、八卦、形意、少林、通臂、鹰爪、六合、擒拿等诸门之精华,共议一门拳术,故取名公议拳,亦名公立拳。安晋元(1850一1927年)是公议拳第五代传人,清光绪年间安在河北张家口开设“三合镖局”,广交武林高手,遂将此拳传播各地。 
万通镖局创始人是赫赫有名的“单刀李”李存义。李存义原名存毅,字肃堂,后改名存义,字忠元。生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河北省深县南小营村人。秉性温厚,轻财好义,性喜拳术,幼年学习长短拳。 
三十八岁时,拜形意拳名师刘奇兰为师,学习形意拳,习之数年,深得形意拳之精髓。以后闻听北京董海川精于八卦掌,便进京欲拜董海川为师。由于他与程廷华是同乡人,便请程廷华介绍拜董海川为师。董海川知道李存义精于形意拳,起初不肯收他为徒,后经程廷华、刘凤春、梁振圃等八卦掌门弟子一再说情,董海川才同意收李存义为徒。曾任两江总督督标把总,后至保定开设万通镖局,兼收徒授艺。 
1900年,李存义以53岁高龄,毅然投身义和团,手持单刀上阵,奋起抗击外敌,面对洋枪洋炮,毫不畏惧,奋勇杀敌。在天津老龙头车站一役,他手刃洋兵十几人,誉满中原,一时间“单刀李”之名不胫而走。晚年弃镖局,专志授徒。宣统三年(1911),与叶云表在津创办中华武士会。     
第五章镖局业务   
镖局业务   
镖局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颇具特色和有影响力的镖局,中国的镖局有着大气磅礴、吞波涌浪的历史壮景。这些壮观景象的形成,是与当时封建主义末期资本主义萌芽的破土、纷呈的市场松动、繁荣以及当时社会治安的纷乱是分不开的。 
商贾视市场消费需求而决定其经营的项目、范围,镖局的兴衰存亡也同样受制于社会需求的调解。清代镖局的兴盛,即在于应用范围的扩大。那么镖局究竟有些什么样的业务呢? 
当时镖局的业务活动,按照传统的习惯归纳后大致可以分为四大项:走镖、护院、坐店、保护库丁。   
走镖   
是镖局的主要业务,不仅风险大,而且对镖师的要求也高。没有点真功夫,是别想吃镖局这碗饭的,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身怀绝技,就出去走镖,那等于去送死,所以镖师走镖那可是实打实的活儿。有了真功夫还不够,走镖还要有镖路,按照现代的说法叫“承揽业务的范围”。 
通常来讲,北京的镖局一般不揽闽、粤、藏、川等地区的业务,一是因为这里民族杂居,语言不通,二是因为这里山高林密、地形复杂。盲目在这里走镖,稍不留神,就会落个人财两空。所以,不管这里的镖有多肥,镖局也不会承揽。 
以北京的镖局为例,他们的镖路是“南北两条腿、东西一条线”。所谓“两条腿”,就是南路和北路均有两条线路:南路的一条线路是从任丘、徐州、南京到上海;另一条线路是沿着现在的京广铁路线从保定、郑州、信阳到武汉。北路的一条线路是出居庸关,过八达岭到张家口;另一条线路是从古北口到热河。所谓“东西一条线”,就是说东西方向只有一条线路,东路是沿现在的京哈铁路从北京到哈尔滨,西路是出娘子关到西安。 
京杭大运河是北京地区最重要的交通要道,京城中几十万官员旗兵、眷属的吃喝穿戴和官需民用物资都要靠水运而来。因此,朝廷对负责漕运的总督常赋二品顶戴,与各省的封疆大吏同等对待。但在历史上,大运河却有两次被切断,一次是鸦片战争时期,英军攻陷镇江,切断运河,破坏了清政府的南粮北调,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第二次是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切断运河,迫使清政府的南粮北调只好改漕运为海运,为最后一个中国封建王朝覆没撞响了丧钟。 
在京杭大运河畅通时,水路镖堪称为北京镖局的最大生意。南来北往的物资调配、大小京官的卸任赴任、进京述职的地方官员,都喜欢走水路,既平稳方便,又舒适安全。这时候走镖的镖师必须会使舟船。行船使帆、过闸升船本来是船家的事,但是走镖的镖师不能不通晓,否则上了贼船还蒙在鼓里,非吃“馄饨”不行(被人捆上手脚,装入麻袋,投入水中)。镖师一旦和水贼交上了手,交战地点不外乎是船舱之内和两船之间,场地狭小,长兵器绝对耍不开,所以双方都是使用短兵器或超短兵器。尤其是在船舱内交上了手,更是没有回旋的余地,往往斗不了几招,生死就已确定。如果在舱顶和两船之间交了手,“轻功”和“梅花桩”功夫绝对要扎实,一旦脚下不稳落入水中,虽然镖师习水,但是要和水贼相比水性自然逊色许多。 
总而言之,不管是水路镖还是陆镖,镖路上遇到劫匪,那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至于战与不战,完全取决于劫匪给不给面子,而一旦动起手来,镖师的任务不是杀人,而是保住镖物安全。作为陆路镖的镖师,要一边用长矛单刀与劫匪博斗,一面催促车把式策马狂奔。这时候的镖车异常颠簸,如果搏斗是发生在车上,镖师必须有超人的“站功”,不管镖车如何摇摆,镖师都能够稳如泰山。只要能摆脱劫匪的纠缠,不杀人不伤人是最好的结果。 
与此同时,镖师还要时时注意给劫匪留足面子。特别是草原劫匪,一旦劫镖不成空手而归,那是件很忌讳的事情,他们为了洗掉这股晦气,常常不惜以血光冲灾。因此,有些跑北道的镖师为了不与他们结下更深的梁子,常常事先就与雇主商量好,把一些病骆驼或不值钱的东西丢下,让他们也有所“收获”。   
护院   
老北京城里有三多:王公勋戚多;达官显贵多;富商大贾多。这三种人很多是窃天下财富为己有者。财富汇聚后,既得之,患失之。再加上官商界向来是明争暗斗最多的地方,政界冤家,商业对头随时会找上门来,明斗不成,暗算不断,因此请来镖师,也就渐成风尚了。 
通常来讲,请镖局来护院的大体是三种人: 
第一是王公府第。这些人不是王子王孙,就是皇亲国戚。他们之所以请镖师,主要是为了加强府第的安全。其实在他们的府第周围本来早已戒备森严,请来镖师护院,仅仅是一种心理需要而已。这样的护院工作,一般武林高手不愿去做,一则因为这种工作形同虚设;二则因为有些王爷常把他们作为侍从去寻花问柳,有辱镖师的身份;三则因为府中规矩太多,繁琐的礼节有辱五尺之躯。所以,为王公府第做护院的工作都是由自己撑腰的镖局派来的。 
第二是朝廷重臣。这些人不是军机大臣,就是封疆大吏,位极人臣,权倾朝野。前面提到的为李鸿章护院的会友镖局就是这样的情况。这些人请镖师,主要是怕人夜间行刺。行刺的指使者,往往不是为财而来,而是朝中政敌。为这些人护院,一般要武艺高强,警觉灵敏,效力忠心,否则难以担当其重任。 
第三是富商大贾。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商场如战场,财富堆积如山之时,常常是恶行斑斑之处。俗话说,树大招风,财大招祸。为了安全起见,请来镖师坐镇私宅。再加上经常须要长途贩运,经常与镖师打交道;在相互利用方面,早已形成了老主顾关系。 
总而言之,门第不论高低,都有一定的规矩,对于镖局的镖师来说,最重要的一条是白天不进二门(垂花门)。以二门为界,二门外为外宅,系男人天地;二门内为内宅,是女性世界。垂花门前备有几件大褂,如外宅短衣帮阶层的仆役因工作需要进入内宅,得先罩上大褂,以示斯文。镖师向来短衣襟,小打扮,如果变成长衫褂,那非误事不可。好在镖师白天多是睡觉,晚上才上岗,下更之后,太太小姐们闭户入睡,镖师和打更的人才能进入内宅执行自己的任务。更夫的职责是报时、报点,由一更到五更得按时敲响梆子,并注意防火。镖师的职责是缉拿夜间入宅者,因为夜入民宅非偷即抢,何况官邸?镖师和更夫进入二门后,走路的规矩是只许走院子中间,不许靠近窗户,以防窥视宝眷之嫌。 
镖师护院时穿的工作服叫“夜行服”,因为护院工作是在夜间进行,夜行服是保护色。所以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穿一身黑;云月蒙蒙时穿一身灰;一弯半月时穿一件浅灰;浩月朗照时穿一身月白;雪夜则穿一身白。目的是减少反差,和周围的环境色和谐起来,融为一体。在这一点上,镖师的工作服和飞贼的工作服是完全一致的。 
镖师进入宅门后,在行规上是对雇主的家政不闻不问,但为了确定重点保护对象,又不得不请雇主指点一二,所谓重点保护对象就是钱财细软的持有者。护院的行规虽然不许打听雇主的钱财状况以及存放之处,但是镖师不能心中无数。镖师最关心的是雇主有无仇家,以及如何结的仇。一般来说王公高官的仇人大多是政敌,商贾巨富的仇人往往是生意上的竞争者。雇主来头大,他仇人的来头也不会小,镖师要特别小心,一不小心就会成了他们之间矛盾的牺牲品。因此镖师护院驱贼为上策,击毙为中策,生擒活口为下策。一旦生擒活口,说不定就会给自己和雇主都带来麻烦。对于雇主的仇家,镖师不但不能明问,就是暗中了解到了,也要装作全然不知道。忌知仇家,甚于忌知钱财。 
常言道,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入宅门作案,不论是行窃还是纵火杀人,大多发生在风雨夜以及节日之夜,所以每逢这些“日子口”,镖师都格外小心。特别是节日之夜,宅门上下往往是灯红酒绿,歌舞翩翩,夜半方散。众人入梦乡,窃贼此时入户,真是如入无人之境,所以镖师在节日之夜绝对是滴酒不沾的。 
入院的飞贼一旦被镖师发现,当然是夺路而逃,镖师则大呼捉贼,上房追赶,双方有时也会对上几招,但多是虚晃给打更人看的。贼人逃逸后,镖师决不真追,一者是镖师忌擒活口,二者是怕飞贼走投无路以死相拼,对镖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