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如果这就是宋史 >

第101部分

如果这就是宋史-第101部分

小说: 如果这就是宋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皇后马上就同意了。前面己经说过,她早就一直在皇宫里抚育着赵元佐的儿子。这时是爱子及父也好,还是从前时因为爱其父才养其子也罢,反正她被打动了。
就这样,万事俱备,只差一人。只要再搞定了那个肥胖痴呆的老衰神,新皇帝就会顺利调包换人。
以上就是在正史记载中,宋朝第三位官家诞生时的难产前因。
高天流云写历史——如果这是宋史(396)
发布时间:2008…05…14 17:31
正史如是说,那么就这样看下去。因为无论是王继恩和李皇后谁先找的谁,都对他们的同伙性质没有区别。要强调只有一点,就是他们入伙结盟的时间。
做这样的大事,记载中,居然一切都是临时决定的。
事情从赵光义病倒开始,也就是他死的前一天。从那时起,王继恩才和李昌龄、胡旦结党,准备推举赵元佐。
同时一个事实让人摇头苦笑,能想象吗?在这种重要时刻,皇太子赵恒居然一直都没在病危的父皇身边。他被隔离了,连皇宫都进不去。但这实在不能怪他,在中国历代帝王的传承规律中有一个现象。越是强势的父亲,所选择的继承人,就越会是一个低调的儿子。刘邦这样,李世民这样,甚至后来的朱元璋也一样。赵恒也不例外,皇宫里的所有命令都挂着他父亲的头衔,他必须得听。
但不急,有人能进去,60岁的首辅宰相吕端亲自进皇宫探病。有证据证明,那时吕端的视力己经很不好了,他努力地向四周张望,结果发现谁都在,除了最应该出现的赵恒。吕端立即警觉。他当官快40多年了,甚至五代十一国时的乱世都亲身经历过,何况他之所以这时进宫,就怕出这样的事。
但他什么都没说,一点表示都没有,只是悄悄地避开所有人,在自己随身携带的笏板上写了两个字“大渐”。马上派亲信送给皇太子,要赵恒立即进宫。
就在这时,赵光义死了。
王继恩立即行动,他首先去见李太后(立即升级),两人瞬间勾通,达成协议(正史写的),并且认识到了问题的最关键点。那就是立一个皇帝,无论是太后,还是太监,都说了不算。
必须得有大臣,不管有什么样的内幕和命令,确认皇帝的身份都得有公章、有诏书,而且这些都必须得由国家的公务员出面才能名正言顺产生效力。哪怕这些东西都是违造的。
那么这时宋朝的第一大臣是谁呢?吕端,你绕都绕不过去这位老眼昏花的仁兄……那太好了,这就是当年王继恩的第一反应。
首先吕端太好对付了。过往的一切资料都显示,吕端不过就是一个肥头大耳好脾气的大胖子而已,甚至对付他王继恩还很有经验,当年在开封府里把吕端革职查办的就是他。第二,可真是天从人愿,这时吕端就在皇宫里,居然自己送上门来了。妙极,争分夺秒马上去找他,碰巧赵元佐也正关在皇宫的南宫里,这样不出宫门就能把事情都办妥。
越想越高兴,但是一走出李太后的宫门,王继恩立即瞬间抓狂。吕端居然不见了,就这么一转眼的工夫,那个既老又胖行动不便的老头儿居然失踪了。
立即去找!有人报告,说吕端己经回到了中书省。王继恩松了口气,还好,不太远。但是事情重大,他决定亲自出马,像22年前那样去找吕端。
事情就这样有了一点微小的差别,从吕端自投罗网,到王继恩去中书省上门找人。就这么点区别,就让整件事情,以及大宋天子的归属彻底改变。
高天流云写历史——如果这是宋史(397)
发布时间:2008…05…15 17:30
太监的本职就是服侍与传旨,中书省政事堂可真是太熟了,王继恩三脚二步之后就见到了吕端。这其间计谋己经想好,来个狠的,第一下就得把吕端震晕。
陛下驾崩了!
晴天霹雳,看谁不怕,然后再用太后的名义来压服他,这样国有长子,不传诸弟就顺理成章,更何况这位长子还有位深得太后欢心的长孙,历史上因为有个好儿子才当上皇帝的大有人在,为什么这时就不行?
想得很好,可惜吕端就是个迟钝。他表示了悲痛,但很有限,不过接下来王继恩就非常兴奋。简直是惊喜,他说了太后要立赵元佐,而吕端居然不反对!
长出了一口气,看来人世间的事就是这样,你想得越轻松,那么很可能去做时就超复杂。但是你咬着牙以为特难办,却很可能有惊喜!
只是今天注定了是个坐过山车的日子,惊喜过后吕端就又让他突然间凉了一下。吕端很认真地说,立谁不立谁,我们说了都不算,太后说了也不算。
谁算?王继恩紧张。
吕端慢腾腾地说了两个字:遗诏。
“遗诏……”王继恩的脑子急速运转,难怪这个死胖子刚才不怕,原来有遗诏!这是突如其来的变数,不过对他只有好处没坏处,最起码的一点,没有遗诏接理就得由皇太子接任皇位,那么有了遗诏就得另说。太棒了,至于遗诏上写了什么,再把它读成了什么,嘿嘿,以为我王继恩不认字或者读不出错别字?
那么下一个问题,遗诏在哪儿?!
吕端晃着很胖的身子站了起来,嘟囔着说,还能在哪儿,中书省政事堂的诏书阁呗……喂,你别急,咱俩一起去拿!可惜他说晚了,就在他满含悔恨的呼声里,王继恩己经再次启动,这位十全太监以花甲老人超常的敏捷嗖地一声从又胖又笨说走了嘴的老宰相身边射了出去,冲向了诏书阁。
必须要快,先到先得,拿到了诏书就死不撒手,怎么改怎么读就都是我的事了。别再说什么读遗诏也是宰相大臣们的事,我连领兵打仗都有资格,这算得了什么?就这样想着,王继恩终于领先吕端冲进了诏书阁,但是一切也就此结束。
这是他在这一天里犯的最大的也是唯一的一个错误,他的一生就此落幕。
高天流云写历史——如果这是宋史(398)
发布时间:2008…05…15 17:32
诏书阁里鸦雀无声,偌大的厅堂满阁诏文默默无声地面对着他。在他的身后,诏书阁的大门突然关闭,紧跟着就是铁锁落钥的声音。
王继恩悚然回头,不过转头间己是百年身,什么都晚了,在他和吕端之间己经横垣着一扇大门,外面的广阔天地从此与他隔绝,他突然明白过来被吕端算计了!
可是竟然是这样的屈辱,从头到尾吕端什么都没做,是他自己跳进笼子里的,还一直都在亢奋喜悦中!这个死胖子……那天王继恩只能在大宋的机密要地诏书阁的门缝里,眼睁睁地看着吕端满身是肉,一步一颤地离去,留下的只能是他的悔恨和后人的猜想。
关于悔恨,是他当时的个人感觉,千年之后无论怎样也没法复制,那就算了。
至于猜想,倒是有几个。第一,他为什么又要玩这个谋立新君的把戏?真的像前面正史里所说的,他要在新朝廷里再次呼风唤雨,所以才烧冷灶赌偏门,再三再四的走钢丝,直到把自己摔死?
不太像,正解和另一个问题有关,即他和李太后之间,谁是主谋谁是协从,这才是关键点。一个太监,不管他多得宠多有权势,有赵光义这样暴烈宅男型的君主在位,他想在皇帝死了才不一会儿的工夫里就闪电式搞定太后?
玩笑开得太大了吧。
第二,有种说法,是王继恩这个年过花甲的老人终于良心发现,对自己第一次颠倒皇位时的错误有了修正之心。说他在22年间亲眼目睹了大宋朝在他选出来的赵二的统治下走向了没落,所以才想这次挑个强悍点的,用有性格的赵元佐来替换软蛋赵恒,才这么不顾一切再次下海。
不过,“良心发现”?请问一个在不久前还在蜀川成都杀人成性的老杂种,他会突然间天良发现?
这个玩笑不靠谱。
第三,就比较切合实际了。请问王继恩当天真的是一个人迫不及待地冲进政事堂找吕端说事的吗?大宋皇宫里顶尖大太监外加宣政使大人,会没有几个随从?就算王继恩本人利令智昏被骗进了诏书阁给锁起来了,他的随从们会连一个锁头一扇木门都砸不开?
这些都是疑问,不过第三问要留一下,等到太后出场后,以及新皇帝登基之后才能全面联系最后的结果,来一次总体解答。
朋友们大家好
发布时间:2008…05…15 17:35
真高兴,终于有了好消息,四川的地震终于平息了,雨也不再下了,愿那里的同胞们从此平安,再不要有这种遭遇。
查了一下,地震,尤其是这样的强震之后,近三十年之内该地区是绝对不会再有地震的了,就像当年的唐山。为四川祈祷,天佑中华,这样的天灾不会总有的!
另外的惊喜,就是突然得知苏兄结婚了,恭喜他,祝愿他婚姻美满,早得贵子!并严重地羡慕一下……呵呵。
再下来我要对众多的博友们说对不起,以前老版时操作灵敏,页面清爽,我们的交流很顺畅,我回贴也比较多。可是换了新版之后,无论怎样都不适应,主要就是操作太慢。很多朋友的留言我都只能看在眼里,然后仔细揣摩,但是回复就……但我会尽力的,没法登录回复,我就匿名回复,呵呵,等一会儿我就试试
高天流云写历史——如果这是宋史(399)
发布时间:2008…05…16 17:22
那一天吕端步履蹒跚地晃进万岁殿,等待他的情景就像是22年前的翻版。还是一个死了的皇帝,外加死皇帝的老婆大人。
物是人非,旧话重提,李太后这一年38岁,她比当年的宋太后幸运多了,有资格直截了当地向宰相说出自己的主张皇上死了(宫车晏驾),立长子即位,这是顺理成章的(立嗣以长,顺也)。
很好,言简意赅,掷地有声,但是千不该万不该,关键时刻她突然间底气不足,又多加了四个字“今将奈何?”
她在问“现在怎么办?”
少废了多少口舌,吕端立即跟进先帝立太子,为的就是今天,怎么能容忍有异议存在?(岂容有异议邪?)
注意,这句话之后,李太后马上就沉默了。正史中记载,从这时起,所有反对赵恒即位的阻力立即全部消失。而之所以会这样,给出的答应是因为王继恩不在。这样李太后就失去了和吕端抗衡的力量,她不得不服软。
真是这样吗?或许在皇宫内院里,一个顶尖大太监的实力的确要超出身为外臣的宰相吧,那么就算王继恩本人不在,他的党羽这时在哪儿?各级大小太监外加带刀行走的侍卫们都在哪儿?如果真有这些势力,就算吕端强悍到和满清时的鳌拜一个等级,他的下场也是当场被拿下吧?
所以根本就不关王继恩什么事,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李太后的意思。想要证据,那就请回忆吕端进万岁殿之后,李太后所说的第一句话。
她开头就表明了自己要干什么。如果她是被王继恩所鼓动的,那么只有吕端一人进来,这有多反常?王继恩在哪里?她这样倚仗王大太监的存在,怎么会在他缺席的情况下马上就向宰相亮底牌?
这样就敢比大小,她疯头了吧。
不过这仍然蛮古怪的,比如说,如果真的是她太后陛下的一意孤行,那么为什么吕端这样一句貌似稀松平常,半点营养都没有的话就把她给瞬间冻结,彻底封口了?她为皇储换人计划所准备的武器库里不会只有这么一句开场白吧!
高天流云写历史——如果这是宋史(400)
发布时间:2008…05…16 17:23
这要从吕端回答的那句话里找玄机。
“先帝立太子,正为今日……”你小心了,这可是你丈夫早就准备好了的,回头看一眼那具死尸,你觉得这位跟你睡了20年的男人,他真的一点都没察觉到你的动机?
你一直养着赵元佐的儿子赵允升,不管是不是因为你虽然也生过一个儿子但早死了,膝下荒凉才养着玩,你丈夫可都天天看着,会不知道?赵光义是什么人,就凭你这个连开封城都没出去过的女人就想在他面前当众耍花枪?
你在找死。
敢找吗?相信当天肥胖迟钝,稍显痴呆的吕端像堵肉墙一样屹立在李太后面前,一定让她产生出了一种幻觉。只要这堵肉墙向旁边一闪,他背后就会突然一下子涌出她丈夫为这事留给她的“遗产”……好了,女人话多,可聪明的女人明白什么时候闭嘴,李太后选择就此沉默。
貌似空城记再次得逞,但到底是不是空城根本没法考证。就像废除皇太子这种级别的狠招都敢出,会连自己的亲哥哥李继隆都不通知吗?李继隆也会被吕端这样轻飘飘的一句话就搞定吗?这些同样也没法去推敲,因为局势就是这样的平静,李继隆当时是个凭空消失的透明人。历史记载,他不在现场,根本没他什么事。
直到这时,真正的主角赵恒才及时赶到。皇太子变身立即进行。
程序和22年前一样,由赵恒站在他父亲的棺柩前,再由副宰相、参知政事温仲舒当众宣读遗制(该有的总会有的),把他由皇太子升格为当今的大宋官家。
身份确认完毕,所有人离开己经死去的老皇帝,一起去前面的参政大殿。要在最正规的地方接受完文武百官的朝拜,赵恒才能算100%变身成功。就在这最后一道关口时,吕端突然大失常态。
宋朝的规矩,由首辅宰相押班,率领文武百官进殿。这时所有官员听指挥,全看吕端怎么办。却见吕端站在大殿上,新皇帝己经垂帘落座,他就那么站着,一点下跪的意思都没有。众目睽睽,他突然做了一个北宋100余年间空前绝后的举动。
没有任何请示,吕端从臣子的阶下之位走向了天子的宝座!不仅如此,他亲手把皇帝面前的帘子挑开,真是老眼昏花了,但他直到真正看清楚了眼前的人就是赵恒之后,才重新下殿,率领百官向新天子朝拜。
成功了……终于结束了。花甲老人吕端终于完成了自己一生中最重大的任务。“大事不糊涂”,不仅要想得清楚,更要做得彻底,什么脸面风度,都滚一边儿去。这是正史,在宋人笔记《后山谈苑》中的记载就更加无所顾忌。
吕端不仅是挑起了帘子看赵恒的脸,而是在上大殿之前,就在福宁庭里直接登上御塌,把赵恒的衣服解开,仔细察看皇太子的身体,来确认是不是本人。这次确认之后,由于还要君臣分开进入参政大殿,所以上殿之后才再次确认。
至于他为什么会知道皇太子身体上的某一特征,那是因为太宗陛下早就私下里对他说过:“与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