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护士在美国-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靠近主席台的前方座位上,坐满了按照姓名排列开的一批新移民,后面则坐着他们的亲朋好友。
记忆中的程序是这样开始的,首先是一位先生代表美国政府向我们所有的新移民表示祝贺和欢迎。他说:今天早晨,当你们每个人走进大厅时,你们是代表着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但会后,当你们再走出大厅时,我们已经是一家人了!美国人民欢迎你们,上帝保佑美国的每一个公民。他的演讲虽不激昂,但却十分质朴。他的话将我们这些不同肤色的移民的心紧紧地与美国人民连在了一起,成为花旗国的一种新生血液和力量。
在他讲完话的一瞬间,美国国歌响了起来,久久地回荡在大厅的上空,所有的来宾全部起立,将右手放在心的部位,随着音乐高歌。歌声和着心声汇成了一首诚挚的爱国之曲,深深地激起每一个人心底的层层浪花。
高歌之后,所有的人落座。然后,由每一个新移民到台上去领美国公民的证书。这时,我才惊奇地发现,那天到场的还有许许多多的小移民,这些孩子们大多数是由美国夫妇从世界各地领养来的。
五、赤子之心(2)
然而,在这小小移民的队伍中有百分之九十的是我们中国内地二至五岁的小女孩儿。小女孩儿们个个都是那样纯真秀丽、活泼可爱的娃娃。他们肤色健康,白里透红,她们的头发在灯光中像黑缎子那样闪着亮光。每一个女孩儿从上到下都是用星条旗来装点得漂漂亮亮的,身上穿的是用美国花旗做成的各式裙装,头上戴着用美国国旗做成的发卡和蝴蝶结,胖胖的小手里举着的还是一面面小形的美国国旗。
他们在美国父母的陪同下,或牵着或抱着,来到主席台上领取他们的美国公民的证书。其中的一个两岁左右的中国小女孩儿,将头靠在她美国父亲的肩上,吮着自己的大拇指。她天真无邪、安全自在、童趣盎然的神态,深深地牵动了我的心。内心有着许许多多的不忍。大都是我们中国的娃娃,怎么好好地就被别人领走了呢?是的,我不否认,在美国,在他们的养父养母身边,她们过的丰衣足食。她们会在这片土地上受到超过她们祖先许多倍的良好教育。但是,她们的心呢?她们都是些不是由自己而是由她们的父母为她们选定了命运的人,长大后会怎样呢?她们会不会有一天突然生出一种被生身父母遗弃的悲哀?她们会不会由此而怀疑到人间爱的真实和可靠?她们会不会不远万里地到中国去认祖归根?没人知道这些问题的确切答案。但,无论怎样,再过二十年,美国的这片国土上,将拥有一批美丽的东方妙龄少女在成长,她们便是今天这些中国娃娃的化身。我为她们寄上我内心的深深的祝福。
入籍这件事,从表面上看,没有给我的生活带来任何的不同。无论走到哪,我仍旧是一个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而我的内心却由此想到了很多。
我首先做的一件事,便是认认真真地再读美国历史。从《独立宣言》读起,直到南北战争引发的黑奴解放运动,再到联邦制的形成,以及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动向,它所历经的各类世界战争。在广泛的阅读中,我更加懂得了美国。
美国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完完全全的移民国家,它的诞生和发展都是和移民的到来同步进行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给这片新的土地上带来了他们的文化,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勇气和智慧。“美国精神”提倡的是民主、自由和平等。这种精神为所有的移民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的空间,让各种思想和现象都有一席之地,形成一个兼容并包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人都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同时又在法律的制约下,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推动了美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当然,美国社会的文明发展,并非实现了真正的人人平等,它们存在贫富差距,也存在失业问题,还有不可避免的暴力事件,等等,这说明美国也是一个需要在发展中完善的社会。
当今的美国,虽然仍旧属于这个星球的民族中十分年轻的一员,但不能否定它是伟大和先进的民族之一。她的人民仍旧那样信心百倍,坚韧不屈,勇往直前。他们喜爱新事物,不断探讨,开诚布公,相互学习。他们尊重艰苦创业、发家致富的精神,但同时他们又怀有济贫拔苦的博大胸怀。这一点可以从他们亿万人的义工大军中得到证实。
美国人做义工是空前的壮举。自十六岁的少男少女做起,直到六七十岁的老人,比比皆是。其内容、形式和时间,因人而异。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择。
所以,作为美国国家的新公民,我很愿意从义工做起,用自己的时间和心血为这个国家做些应有的贡献。我常想,在这片新的国土上,如果我不能成为山巅挺拔的松柏,就去做山谷中的一丛灌木;如果我不能成为一丛灌木,就心甘情愿地去做一棵小草,给人生之路带来一点点的生机和淡雅。
2甘当义工奉献社会
我选择的第一项义工地点是田纳西州孟菲斯市的青少年乐队。因为女儿安妮是这个团的法国圆号的首席演奏者,我由此得到了了解这个乐团的机会。
五、赤子之心(3)
孟菲斯市青少年乐团不仅在当地,甚至在全美都是相当著名的团体。它虽是青少年的业余组织,但却有力地推动了该市青少年的音乐水准,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少年音乐演奏家。
它每年举行一次全市青少年的管弦乐选拔考试。考试的内容有自选的演奏曲、指定的演奏曲和现场识谱的演奏。考试的形式相当严格和正规。每个参考的学生首先要通过仔细的核对,经确认之后,考生被分别领到不同乐器的考场中。每三位考官对一个学生,学生和考官之间有一层黑布帘子,师生彼此不得见面。这样的方法,完全排除了主观印象的好坏,而只是凭考生演奏音乐的技巧来累计分数,然后再平均算出三名考官分别打给每个考生的成绩,从而得出每个考生的考试成绩,录取与否完全取决于个人成绩的高低。
如此这般地一挑三选,最终选出五十多名成绩最优秀的考生,组成当年的青少年乐队。被选上的考生并不是“铁饭碗”,他们每年仍要参加考核,从而起到一个吐故纳新的作用,以保证该乐团音乐演奏的高水平。所以,考入该团的学生仍不可有一丝一毫的放松,必须继续请私人教授辅导,加紧练习,才可能在来年保住自己在乐团的一席之地。
这个团体的排练全部放在每周日的下午。然后,便是大大小小、接连不断的音乐会,每隔一年出访一次欧洲。
由于这个团体是民间组织,一切经费的来源只能靠由民众自愿捐献,再加上学生家长每年交的学费。由于经费有限,为这个团体工作的人员必须少而精。信不信由你,负责这个乐团的正式工作人员只有两人:一个是乐团指挥丹尼尔先生,另一个是经理凯瑟琳小姐。
实际上,总指挥只管乐曲选择和音乐指导。剩下的所有的杂事,诸如每周印发乐谱、举行演出、组织考试、筹集经费、出国旅游等等,都全部落在凯瑟琳小姐的身上。
这是我为什么要在这里做义工的根本原因。我利用每周一天的时间到凯瑟琳小姐的办公室,帮她处理各项杂事。复印、收发信件是我每周必做的事。
当每年一度的考试来临时,我也是忙前忙后的组织者。我主要是负责接待考生,核对他们的姓名、编号和乐器种类,再将他们送到指定的考场去。我总是把我的工作看得极为重要。因为很多第一次来参考的学生,不仅他们自己紧张,就连他们的家长也跟着紧张,毕竟这是一种实力的竞争。每每看到一个一脸茫然、手提乐器、后面又跟了个庄严的家长的学生时,我就知道十有八九是新生。我总是想办法从我这第一关起,就让他们放松下来。不要说紧张的情绪会影响他们临场的发挥,就是对他们个人的身心也是一种损伤。我总是一边笑着欢迎他们每一个人,一边亲切地询问他们的姓名什么的。我和他们开玩笑、夸他们的时装和发式,告诉他们不必紧张,祝他们走好运。
另外,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是由我和很多家长一起主办的为乐团出访巴黎所做的大型集资拍卖会。
拍卖会的由来是这样的,先由我们在社会上做各种义务宣传,于是,许多热心的社会人士便纷纷捐赠。捐来的都是一些精品,比如私人钟表店捐献的座钟、私人牙医捐赠的电动牙刷以及私人捐赠的各式栩然生姿的彩盘、浓墨重彩的油画、花花绿绿的彩卷、真真假假的珠宝首饰,应有尽有,我们把这些东西都聚集在一起,举行了一次性的拍卖。
拍卖会的那天,我们将一间大厅用彩色气球和鲜花装饰得红红火火,光彩照人。然后,将所有的桌子拼在一起,盖上绣花桌布,组成一个个图案引人的摊位,上面摆满了各种物品,我们这些义工各负责一个摊位,我主管牙具摊位。
在我的摊位上,布满了各式各样的洗牙用具、牙线、新品牌的牙膏,以及造型小巧的电动牙刷。每一件物品上都表明了该物的实际价值。我们欢迎所有的人来参加我们的拍卖会。我们的顾客里,除了这些小演员的家长以外,还有许多亲朋好友,也不乏社会上热爱音乐的人士和热心支持青少年乐团的人们。每个顾客自由选择,他们在看重的物品下,压上一张字条,上面写了个人的姓名和各自所期望付的价钱。第二位、第三位顾客都如此这样地做下去。每一件物品的价码都是在不断上升的,直到三个小时的拍卖会结束时,我们会公布各种物品的购得者的名单。每一件物品往往都会叫到最高价。这样一晚上下来,虽然很辛苦,但我们却能为青少年乐团出国演出筹集不少的资金。
五、赤子之心(4)
另一次印象颇深的事,是我们办的一次大型餐饮会。这一次义工队伍的成员都是由我们家长组成的。我们首先在地方上推销我们的餐饮券,每张十美金。同样有许多热心的社会人士购买。
为了保证餐饮会的质量,我们发动了全体家长来办这次餐饮会。由于美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所以几乎家家都有着保持民族特色的拿手菜。大家齐心合力,各显风姿。在我们这个餐饮会上,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美味佳肴,真是一个“食品联合国”。那天,我做了160个春卷,居然被一抢而空。这样,我们再一次通过辛勤的劳动,又为乐团筹措了一笔资金。
就这样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终于为青少年乐团集资上万美元,成全了孩子们去巴黎旅游演出的愿望。
除此之外,我在美国还干过别的义工。诸如到黑人的小学校,带孩子们做游戏、讲故事;到医院去照顾和慰问患者;参加美国红十字会的活动;帮助教会会务工作;把衣服、食品、玩具和日用品捐献给贫民等等。
在做义工的日子里,我更深一层地了解和认识了美国。美国像世界上许许多多的国家一样,它是由成千上万的具有优秀品质的人组成的优秀民族,他们热心、友好、自信、认真、努力、诚恳、自觉自愿地为自己的祖国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我很高兴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3故乡授课义不容辞
人是不应忘本的。我全心全意地爱着我的新国家,可是令我魂梦萦绕的仍旧是我的祖国。
2005年春节时分,我意外地得到一个回京小住两个月的机会。这让我十分兴奋。
回家的味道,总是那么甜美。亲人,无论之间相隔了多久,仍旧是亲人。岁岁年年、年年岁岁,无论秋冬还是春夏,家的门永远执著地为我敞开着。回到父母身边,我仍旧是那个乖乖的大女儿。我可以伴着母亲去超市,买回我爱吃的大包小包的点心和水果;我可以随着父亲去书店,精挑细选地抱回一大摞趣味横生的书籍;我更可以牵着妹妹的手,带她去吃她喜欢的各式小吃。那是怎样的一种温馨和享受,那是一种内在的爱的驱动力。
我爱我的亲人,我爱我的故乡。在我内心深处涌动着的那种乡音和激情,总是热切地呼唤着我,做点什么,来报答生我、养我的这方热土。我的这点心愿,居然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实现了。
由外甥女牵线,我在住家附近的小区里,找到一份义务教英语的工作。把美国的“义工精神”搬回中国去!我在我的故乡里欣然地做起了英语口语义务教师。
当我拿到一本绿色书皮的教科书和磁带时,我清楚地看到了书的封面上,工工整整的几行字:学英语,迎奥运,从我做起。
众所周知,我的故乡北京将于2008年迎来奥林匹克运动会。这将成为举世关注的、意义深远的活动。北京将伴着奥运会的光环再一次走向全世界,走入人们的心中。它将用它的繁华与平和、传统与现代交织成一幅美丽壮观的蓝图,展示在世人面前,成为人们神往的地方。而更让我心动的是,北京人为了迎接奥运的到来,已形成一个全民学英语的新面貌。
第一天上课,我上身穿了一件黑红相间的高领毛衣,下身配了一条黑色的裤子,手握课本,庄重地走进课堂。当我的目光和我的学生们相遇时,我着实吃了一惊。
呈现在我眼前的是,在一间不大的教室里,挤挤挨挨地坐满了灰白头发的、男男女女的“老学生”。我仔细地打量着我的每一学生。时间好像一把锋利的小刀,无情地、认真地、毫无商量地在他们脸上刻下许许多多整齐而深刻的纹路,每一条纹路里都清楚地写着:“青春不再来”。然而,这并不能阻挡他们从内心散发出来的青春活力。这样一些年过古稀的人们,仍旧那样渴望着学会一种新的语言,只为在奥运会时作出一点自己可能的贡献。我的心在深深地被他们感动的同时,也有一种自豪,我为我故乡的人们而感到无限的骄傲。
五、赤子之心(5)
针对学生的情况,我决定从切合实际的日常生活英语口语教起。
刚一开始,我希望能够采取全英文式的教学方法,即在课堂里只用英文,不用任何中文。我以为这是英语口语进步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