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大海战 >

第39部分

大海战-第39部分

小说: 大海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月6日中午刚过,日海军特别登陆队约1250人登上了基斯卡岛,俘虏了美国一个小气象站的工作人员。翌日拂晓,日陆军部队约1200人在阿图岛登陆,拘留了39名阿留申人和一名美国传教土及其妻子。直到6月10日,美军巡逻机才发现这两个岛上的日军。
在中途岛海域首次发现日本舰队(6月3日)
中途岛的PBY水上飞机,每天拂晓起飞。前往中途岛以西700海里的海域进行搜索,这一搜索距离是经过计算的,它可保证日航空母舰机动编队到达其舰载机起飞阵位之前必被发现。5月底至6月初的数日间,除中途岛西北350海里以外的海域因天气恶劣无法执行计划外,对其余海域都进行了切实可靠的搜索。
在这次海战中,首次发现日本舰队是在6月3日早晨。当时,美军一架巡逻机报告:“在中途岛西南约700海里处发现6艘大型军舰编队航行。”中途岛基地指挥官和航空母舰编队指挥官作出了正确判断:“这是日军登陆编队”。由于估计到日军将从中途岛西北方向实施主要突击,所以美航空母舰便在中途岛东北偏北约300海里处待机,中途岛基地的部队也都严阵以待。直到下午,仍未发现日军的其他部队,便令9架B…17型轰炸机携带副油箱从中途岛起飞。这9架飞机约于16时30分实施攻击,但无战果。入夜后,首次击中目标的是4架装备雷达的水上飞机。这几架飞机携带鱼雷从基地起飞,于夜间击伤1艘日本油船。但在这批飞机返回基地前,中途岛已经受到日军的空袭。
日军航空母舰部队空袭中途岛(6月4日)
正如美军指挥官所料,日军航空母舰部队是借助气象峰面的掩护从西北方向接近中途岛的。6月4日4时30分,日出前半小时,在距中途岛240海里处,南云命令突击机群起飞。该机群共为108架飞机,战斗机、轰炸机和鱼雷机各36架。当时,天公作美,仅有少许散云,能见度良好,又是东南风,飞机起飞时航空母舰无需改变航向。
与此同时,在美军方面,巡逻机和往常一样,4时15分起飞,B…17型轰炸机也接着升空,以免在地上遭受突然袭击。5时45分,一架PBY型巡逻机用明码报告:“大批飞机正向中途岛飞来,方位320度,距离150海里。”5时50分,中途岛基地雷达站在93海里处捕捉到来袭的飞机。但是,日本的航空母舰在哪里呢?又过了两分钟,中途岛基地指挥官和美国航空母航编队指挥官才得到答案。一架PBY型飞机报告:“在中途岛的320度方位。180海里处发现2艘航空母舰,并有警戒舰只。”但所报告的距离不对,比日军的实际位置少报40海里。这一误差给美军舰载机尔后的战斗带来了困难。接着,在空中待命的B…17型轰炸机立即前去袭击日本航空母舰。同时,在机场待命的陆战队轰炸机、4架B…26型轰炸机和6架TBF型鱼雷机,也起飞去袭击日本航空母舰。
此时,日军飞机已离中途岛越来越近。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战斗机在距中途岛30海里的空域与日机遭遇。美军的飞机仅对日军轰炸机进行一、两次攻击就得转攻为守,设法甩掉日军战斗机的追击。因为日本零式战斗机的空战性能远比美军的优越。
中途岛基地的高射炮,待日军机群进入射程后,一齐开火。6时30分,日军飞机投下第一颗炸弹,经过近30分钟的轰炸,地面设施几乎全部遭到破坏。发电场中弹,油罐起火,飞机库被毁,只有飞机跑道幸免于难。空袭结点后,海军陆战队战斗机奉命着陆。然而,着陆的飞机少得可怜,26架中就有16架下落不明,残存的飞机中只有2架可以投入以后的战斗;而日军飞机只有6架未能返回航空母舰。
中途岛美军奋起抗击(6月4日)
中途岛的美军飞机虽对日本航空母舰进行了非常勇敢的抗击,但因兵力不多,且分散,故未取得战果。然而,这次抗击日军入侵还是起了积极作用,使日军在关键时刻犹豫不定,未能很好发挥其舰载机的威力。这样,就使美国航空母舰有了取胜的可能。
7时稍过,B…26型轰炸机和TBF型鱼雷机从低空同时实施攻击,但由于日军施放烟幕,并进行规避运动,加之高炮猛烈射击和零式战斗机进行拦截,美机没有取得任何战果。而且,6架鱼雷机中损失5架,4架B…26型轰炸机损失2架,返回机场的3架飞机也遭到重创,不能参加尔后的战斗。
此后约过1小时,海军陆战队的洛夫顿·亨德森少校率侦察轰炸中队对敌舰实施攻击。这些飞行员刚从航校毕业,毫无俯冲轰炸经验,只好在敌人的抗击下进行危险的下滑轰炸。结果,被攻击的“飞龙”号航空母舰安然无恙,而实施攻击的16架美机只有8架返回中途岛,其中6架也遭到了重创。
大约又过15分钟,15架B…17轰炸机开始突击。这些“飞行堡垒”从6000米(20000英尺)的高空投放炸弹,结果,双方均未受到什么损伤。当上述美机将要退出战斗时,海军陆战队的第二波突击机群向日航空母舰编队飞去。该机群虽以高速低空接敌,但因日军对空炮火猛烈射击和战斗机进行拦截,无法突防和袭击日航空母舰,便对一艘战列舰进行轰炸。这次依然未中一弹,却有2架飞机在海上迫降,没有返回基地。
中途岛海战中首次交锋的结果,显然对日军有利。中途岛基地已被摧毁,日方军舰尚未受到任何损失,可是美军飞机已经损失了二分之一。正如尼米兹所说:“中途岛上能够有效地给敌舰以打击的机种,诸如战斗机、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等,已损失了大部分。”美国航空母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投入战斗的。
美国航空母舰参战
5时52分,当中途岛派出的侦察机首次报告发现日本航空母舰时,美国航空母舰编队位于日本航空母舰机动编队东稍偏北大约200海里处。弗莱彻立刻命令“大黄蜂”号和“企业号航空母舰向西急进,并指示:“一经查明敌舰位置,立即予以攻击。”这时,“约克战”号航空母舰继续向东航行,以便回收拂晓时起飞执行搜索任务的侦察机。
“企业”号航空母舰上的斯普鲁恩斯决定,在突击机群出击前,继续缩小与日舰队之间的距离。这是为了更加可靠地把日本舰队置于美军鱼雷机的175海里的作战半径之内。这是一个很明智的决定。因为日军实际距离比侦察机所报告的距离约远25海里。7时许,在估计离日本航空母舰150海里处,斯普鲁恩斯命令其舰载机起飞。据他判断,此时日军正为袭击中途岛后返航的飞机加油,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
在准备发起攻击时,两艘航空母舰拉开了距离,各带若干艘警戒舰只,以免重蹈珊瑚海海战的复辙。在珊瑚海海战中,“列克星敦”号和“约克城”号两艘航空母舰在日机袭击下,临时拉开距离,使警戒幕一分为二,因而出观了空隙。两艘航空母舰之间的距离增大后,“企业”号令33架俯冲轰炸机、14架鱼雷机和10架战斗机起飞。“大黄蜂”号的突击机群由35架俯冲轰炸机、15架鱼雷机和10架战斗机组成。为能尽速实施攻击,斯普鲁恩斯命令“企业”号的轰炸机群,不等鱼雷机群全部升空就向目标飞去。“大黄蜂”号的俯冲轰炸机群和鱼雷机群以两种不同的高度飞行。这样一来,突击机群起飞后至8时前后,就已分成四组分别向日本航空母舰飞去。
6时30分许,“约克城”号航它母舰收回侦察机后,立即转向,前去与“企业号”、“大黄蜂”号会合。据弗莱彻判断,日本的航空母舰为4到5艘,但通过侦察仅仅发现其中的2艘。因此,在未查明其他几艘日本航空母舰以前,弗莱彻对是否动用“约克城”号的舰载机问题犹豫不决。8时30分稍过,虽然仍未得到新的敌情报告,但他终于决定,令“约克城”号派出二分之一的舰载机出击。在此后30分钟内,有17架俯冲轰炸机、12架鱼雷机和6架战斗机从“约克城”号起飞。这时,弗莱彻对尚未查明的2至3艘日本航空母舰甚为担心,所以刚过11时又派出侦察机向西和向北进行搜索。
在此期间,南云也极其慎重。尽管从敌情报告中看不出会遇到敌方海上兵力的抗击,但他还是仅仅动用半数飞机去袭击中途岛,而令其余飞机装上鱼雷,在飞行甲板上待命,以便万一出现美舰队时投入战斗。在袭击中途岛的机群出击后,南云命令巡洋舰部队派出7架水上飞机向东和向南进行搜索。这几架飞机在30分钟内先后起飞,而“利根”号巡洋舰的飞机是最后起飞的。
7时,袭击中途岛后返航的突击机群指挥官建议,有必要对中途岛进行第二次突击。此后不久,南云部队就受到中途岛岸基飞机的鱼雷攻击,这说明上述建议是有道理的。到这时为止南云部队的巡洋舰舰载机已经持续搜索2…2。5小时,搜索范围至少已达200海里。对美国舰队的戒备即使放松一点也无关紧要。加之,首次袭击中途岛的机群即将返舰,尚需作好进行补给的准备。
在这种情况下,南云于7时15分下达了一个决定命运的命令:“第二波突击机群立即改装炸弹,作好随时出击的准备”。这个命令下达后13分钟,“利根”号的侦察机报告:“在东北约200海里处发现10艘美国军舰”。不难想象,如果“利根”号的侦察机及时起飞,提早30分钟报告上述情况的话,那么,中途岛海战的结果可能大不一样。美国的水面舰只还在200海里外,尚未构成燃眉之急。但是,南云在7时45分就已命令航空母舰部队:“准备攻击敌舰队,尚未改装炸弹的飞机仍装鱼雷。”直到8时20分,“利根”号的侦察机才报告:在美国军舰里似有一艘航空母舰。
不言而喻,南云知道,一艘美国航空母舰虽然不会给四艘日本航空母舰造成极大威胁,但是先发制人毕竟十分重要。然而,由于需要更换武器,飞机无法立即起飞。加之,从7时5分至8时30分间,由于频领受到中途岛的飞机的攻击,必须一再进行规避运动,这也妨碍了舰载机的起飞。另外,南云部队还遭到美“鹦鹉螺”号潜艇的袭扰,更使日舰陷于混乱状态。“鹦鹉螺”号潜艇收听到侦察机向中途岛基地的报告,获悉发现日本航空母舰的情况,便向敌舰方向驶去。当中途岛岸基飞机进行攻击时,该潜艇在日本机动编队的队形中间伸出潜望镜,发射两条鱼雷,使担任警戒的日军大为混乱,驱逐舰盲目投放深水炸弹。约到8时30分开始回收袭击中途岛后返航的机群时,才结束这种混乱状态。9时18分,最后一架飞机返舰后,南云部队北撤,以便整理队形。南云企图争取时间,使舰载机作好再次出击的准备,以便袭击美国的军舰。然而,为时已晚。就在这时,美军的舰载机已经飞临南云部队的上空。
“企业”号和“大黄蜂”号航空母舰的舰载机分为四个机群接敌,而“约克城”号的舰载机就成了第五个机群。这5个机群在攻击中所出现的协同动作纯属巧合。“企业”号的战斗机实际上是把“大黄蜂”号的机群误为本舰的鱼雷机中队,对其进行护航。“大黄蜂”号和“企业”号的鱼雷机群攻击失利时,这些战斗机正在日本舰队的上空,并爬高至6000米。但因没有收到事先约定的信号,它们就一直在空中盘旋,未参加战斗,待燃油消耗到一定限度,就返回了航空母舰。
侦察机所报告的日本舰队位置本来就有一些误差,再加上日本机动编队改变航向,向北航行,这样一来,南云部队就不在美军飞行员所预期的海域了。“大黄蜂”号在高空飞行的俯冲轰炸机机群,没有发现南云机动编队而继续向西南飞行。但是,鱼雷机第8中队在云层下飞行,于9时20分发现了正向西北航进的日本航空母舰,随即向目标接近。为了防止遭到中途岛岸基飞机的攻击而在低空飞行的日军战斗机,拦击了美军的鱼雷机;老练的日军飞行员轻而易举地战胜了这些又慢又笨的鱼雷机。美军的15架鱼雷机在投鱼雷前就被全部击落,只有一名飞行员得救。这位飞行员在天黑前,隐蔽在飘浮着的坐垫后面,既未受到机枪扫射,也免于被俘。“大黄蜂”号的俯冲轰炸机,燃油尚可够用,则继续向西南飞行。后来,有21架返回航空母舰,其余11架飞往中途岛基地,其中有3架在着陆时撞毁。为其护航的战斗机,因航程较短,均于燃油耗尽后在海上迫降。
“企业”号的鱼雷机中队,比“大黄蜂”号的鱼雷机中队晚10至15分钟飞抵日本舰队上空。它也和鱼雷机第8中队一样,没有战斗机的掩护,同样没有取得战果。“企业”号的鱼雷机中队分成两群从日本航空母舰舰艏的两舷进行攻击;然而,日本航空母舰转向规避,把美军飞机甩在后面,使其未能及时投雷。而日军零式战斗机勇猛截击,14架鱼雷机竟被击落10架。美机发射的鱼雷依然没有击中目标。但美军鱼雷机中队的损失,并非毫无价值。这些鱼雷机的攻击将零式战斗机吸引到低空,使其全神贯注于截击鱼雷机,而放松了对高空敌机的戒备。
“企业”号的轰炸机和“大黄蜂”号的一样,在预期的海域也未发现敌舰。但是,轰炸机群指挥官小麦克拉斯基海军少校作出了“这次海战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决定”,开始进行方形搜索,首先向北飞行。刚过10时,美轰炸机群发现一艘单独行动的日军驱逐舰,接着就发现了日军的机动编队。由此可见,少校的这一决定是很有功劳的。日本的4艘航空母舰成菱形队形航进,以“飞龙”号为前导舰。小麦克拉斯基少校将其轰炸机机群分成两组,向西南的两艘航空母舰突击。这两艘航空母舰正是“赤城”号和“加贺”号。如同斯普鲁恩斯所预料的那样,两舰的飞行甲板上排满了已加完油正准备起飞的飞机。美军飞机就将炸弹倾泻在这些飞机中间,直到把向下俯冲的机身拉平,也未遭到任何日机的拦截。这时,两艘航空母舰已烈火冲天。与此同时,右翼舰“苍龙”号也被“约克城”号舰载机击伤起火。
“约克城”号的舰载机群,比“企业”号和“大黄蜂”号的舰载机群晚起飞一个多小时,但因天气顿时转晴,它们在途中追上了那两艘航空母舰的机群,并发现了敌人。结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