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做人做事好习惯 >

第10部分

做人做事好习惯-第10部分

小说: 做人做事好习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的个性是否招人喜爱,是另外一回事。
很显然,你个性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你品格所代表的那一部分,也就是外表上看不出来的那一部分。你的衣服式样,以及它们是否适当,毫无疑问地构成了你个性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人们都是从你的外表获得对你的第一印象。即使是你握手的态度,也密切关系到是否将因此吸引或排斥和你握手的人。
你眼中的神情也构成你个性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有些人能够由你的眼睛看穿你的内心,看出你内心深处的思想,看出你最隐秘的念头。你身体的活力,有时候称作个人魅力——也是你个性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作为人,你如果没有个性,你就不复存在;你的个性如果受到压抑,得不到发展,你的灵性就会萎缩。这样,你虽然变得柔弱温顺,但却降低了创造的能力,丧失了竞争的能力。
你也许可以用最漂亮、最新款的衣服来装扮自己,并表现出最吸引人的态度。但是,只要你内心存在着贪婪、嫉妒、怨恨及自私,那么你将永远无法吸引任何人,却只能吸引和你同类的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此,你可以确定,被吸引到你身边来的,都是品格与你相同的人。
你也许可以做出一个虚伪的笑容,掩饰住你真正的感觉;你也许可以模仿表现热情的握手方式,但是,如果这些“吸引人个性”的外在表现缺乏热情这个重要因素,那么,它们不但不会吸引人,反而会令人逃避。
一般说来,优良的个性具有如下特征:
1.诚意
它一般是指由热心、热情和兴奋等糅合而成的感情状态。一个对工作学习和他人都抱有诚意的人,往往能弥补个性上的一些缺点。
2.友情
友情可以使你交游广泛,建立充满善意和体贴的良好人际关系。但切记勿把友情与亲昵混为一谈。友情是一种互助的关系,它能激发朋友之间相互尊重。
3.理智
这就要开动人的思维机器,要多看、多听、多想,凡事都能以明确而理智的行为来进行。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不随意埋怨、轻视别人,即使发生在你面前的是重大事件,也能冷静理性地应变,渡过难关。
4.英俊、潇洒、魅力
这和个人风采有关。清洁、整齐、英俊潇洒的风采,使你保持自然可亲的个性,再加上良好的教养,确能助人事业成功以一臂之力。
你想受人欢迎吗?那么,你的个性特征应表现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富于同情心;热心集体活动,工作可靠、负责;持重,耐心,忠厚老实;热情,开朗,喜欢交往,待人真诚;聪颖,爱独立思考,成绩优良,乐于助人;独立、谦逊、兴趣和爱好广泛;温文尔雅,端庄,仪表美。
你想不受人欢迎吗?那么,你可以这么做: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处境和利益、嫉妒心强;对集体的工作缺乏责任感,敷衍、浮夸、不诚实;虚伪、固执、吹毛求疵;不尊重他人,操纵欲、支配欲强;淡漠、孤僻、敌意、猜疑;行为古怪,喜怒无常,粗鲁、粗暴、神经质;狂妄自大,自命不凡,成绩好,但不肯助人或小看他人;自我期望极高,小气,对人际关系过分敏感;势利,巴结领导;工作不努力,无纪律,不求上进,情趣贫乏,生活放荡。
优良的个性能为你的魅力增添无形的美。你梳起最新潮的发式,穿上最时髦的新装,再加上身材窈窕,巧施脂粉,但如果没有魅力,你的身体也只是徒有躯壳。魅力不是一个东西,随你用的时候便拿出来,不用的时候便收起来,这不行。魅力就像明媚的春天,它的影响会注入到生命的每个瞬间。
每个人都可能有独特的魅力,但是只有当我们与人交往时,魅力才会被感受到。
心理学家提供的几种培养个人魅力的方法值得我们参考:
博览群书,使自己不致言谈无物。
慷慨大度,这样才能获得别人的欣赏。
注重礼貌仪态,在任何场合中,谨记以礼待人,举止优雅。
和人交往时,经常与他们的目光接触,使对方产生知己之感。
和蔼可亲,态度开朗,特别是应该具有接受批评的雅量和自嘲的勇气。
对别人显示浓厚的兴趣和关心。大多数人都喜欢谈自己,因此在与人交际时应该懂得如何引发对方表露自己。
使人愉快的态度,是在与人交往中,你尊重对方,不向对方显示自己见多识广;在交往中富有建议性的态度,并且多提具体有效的办法,不空谈,不吹牛。
现代哲学大师一致认为:人首先是一种把自己推向未来的存在物,并且意识到自己把自身想象为未来的存在。人之初,没有任何规定,只是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由他自己规定自己。
你想改善自我个性吗?其实,这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没有任何秘诀,最重要的是要有坚定的意志,凭借一定的规则和计划来自我完善。每天只要肯花上半个小时,认真学习,并提出问题,那么你的个性就会随着知识增长而得到改进。
人并不是生活在过去而是生存在现在,生存于未来。过去是固定的、死去的,现在是把握个性的最好良机,而未来则存在着一切的可能性。为了追求未来较佳的生存方式,你完全可以埋葬旧我,而把自我重塑得焕然一新,以求去适应一种新的环境,开始一种新的生活,展示一种新的人生。也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在你成为了某社会环境中一员的前提下,你才能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实现你的创造,实现你改造社会、改造客观环境的理想和抱负。 



□ 尊重工作,尊重自己


这里有一个古老的故事,说的是3位砌砖工人的工作态度。
有人问:“你们在做什么?”
第一位工人回答:“砌砖。”
第二位工人回答:“我在做每天赚10美元的工作。”
第三位工人则回答:“你问我?我在建造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堂!”
这个故事虽然没有告诉我们这3位工人的结局,但我们能猜出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很可能,头两位工人仍然是砌砖工,他们缺乏远见和想像力,他们缺乏对工作的尊重,没有什么能推动他们去获得更大的成功。
你能够跟任何人打赌,那位认为自己是在建造一座世界上最伟大教堂的工人,不会永远是一名砌砖工,他会成为一个工头或承包人,或是一位建筑师,他会不断地前进和得到升迁。
第三位砌砖工的话说明他对工作的看重与热爱,显示出他发展的巨大潜力。不可否认,工作态度也会对你的思想产生极大影响。
高尔基曾说过:“工作如果是快乐的,那么人生就是乐园;工作如果是强制的,那么人生就是地狱。”
重视你的工作,在建立自信心和给别人一个良好的印象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影响。
有这样一则故事:
两匹马各拉一辆大车,前面的一匹马走得很好,可是后面的一匹马常常停下来。于是人们把后面一辆车上的货物搬到前面一辆车上去。等到后面那辆车上的东西全搬完了,后面那匹马便轻快地前进,它追上前面那匹马说:“你辛苦吧,流汗吧,你越是努力干,人们越是要折磨你。”他们来到马车店的时候,主人说:“既然只用一匹马拉车,那我养两匹马干吗?不如好好地喂一匹马,把另一匹马宰掉,总还能拿张皮吧。”
接着主人就这样做了。
测验人的品格有一个标准,即他工作时所具有的精神。假如他对工作是被动的,就像奴隶在主人的皮鞭督促下一样;假如他对工作感觉到厌恶;假如他对工作没有热忱和爱好之心,不能使工作成为一种喜悦,只觉得工作是一种苦役,那他一定不会有所成就。一名员工工作时所具有的精神,与他工作的效率有很大关系,并且对他的品格,也有很大的影响。工作就是一个人人格的表现,你的工作就是你的志趣、理想,你的外部写真。看到了一个人所做的工作,就是“如见其人”了。
自尊、自信是成就大事业的必备条件,对工作不能尽心尽力,只想敷衍塞责的人,是不会具备这种品质的。一个人若不能在工作上尽心竭力,那他就不能很好地锻炼自己。工作,是一个训练品格的大学校。
在任何情形之下,你都不可以对工作产生厌恶感。这是最坏的事。若你为环境所迫,只能做些无趣的工作,你也要努力设法从这乏味的工作中找出些乐趣、意义来。要知道只要是应当做而又必须做的工作,不可能是完全无意义的。这由你对待工作的精神状态好坏而定。良好的精神,会使一切工作都成为有意义、有兴趣的工作。
若你认为你的工作是乏味的,那你厌恶的心理、厌倦的念头,就会导致你的失败。乐观的、积极的、热忱的心理,才是吸引成功与幸福的磁石。
无论什么工作,只要是为社会所尊崇的,都具有无上的神圣性。只要是有利于人类的工作,都不是卑贱的、可耻的。
只要聚精会神,工作上厌恶、痛苦的感觉,就会消失。不明白这个秘诀的人,也不会懂得获得成功与幸福的方法。
不管做什么事,都要竭尽全力。这种精神的有无,可以左右一个人日后事业上的成功或失败。
应当在心中确立这样的信念和决心:从事工作,要不顾一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若对工作不忠实、不尽力,那将贬损自己、糟蹋自己。 



□ 把工作当成一种享受


你活着就必须工作,工作除了能得到活下去的报酬外,还能带给我们生活的意义,让我们充实,使我们觉得生活有几分价值和温馨。
没有工作的人总是空虚的,即使他们有活下去的财富;失业的人必然是不安的,因为他有生存危机,面临三餐不继的不安,同时会造成一种莫名的恐慌。此外,有工作而不肯敬业的人,也会觉得生活失去意义,打不起精神,最后会破坏精神生活,导致生活的苦恼。
一个人的尊严,并不在于他能赚多少钱,或获得了什么社会地位,而在于能不能发挥他的专长,兢兢业业地安心工作,过有意义的生活。人们各做各的事,各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虽然不同,可是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天分与专长,并使自己陶醉在这种喜悦之中,与社会大众共享,在奉献中,领悟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现代人所最期望的。
每个人都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但无论什么立场,绝对没说这个立场不行,或那个工作不好,因为这一切全在于你所持的观点。所有的工作,都有它存在的价值。
有人认为事业有“适合时代”与“不适合时代”的区别,说某种事业是“夕阳事业”,某种事业是“朝阳事业”。从某种角度看,也许是正确的。可是,从事于夕阳事业的人,是不是就注定失败了呢?不一定,只要你有一颗肯为事业奉献的执著的心,就没有失败与成功的区别。
敬业使一个人工作愉快,有活力。它使人乐于工作,尽心把工作做好,从而获得成功和喜悦。敬业的人一定乐业,乐业的人必然成功。在乏味被动的情况下,你不可能提高工作品质,也不可能在工作上发挥创意。敬业的人有一种认真的态度和坚持的习惯。古人坚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勤勤恳恳地把工作做好,把工作当做与生命意义密切相关的问题来看待。也正因如此,敬业的人,一生都绽放着活力和光彩。
工作是历练自己心智、激发精神、提高生活适应力和施展自己才智最好的方法。生活离不开工作,但工作并不是呆板的机械运动,也不是冰冷的责任分工。工作,它充满了人情、热情、欢情。一个没有人情、缺乏温情、极少热情、不知欢情的人,他可能工作,但他没有朋友,性格孤僻,难以聆听到工作中那美妙动人的旋律。一位心理学家说:“对一个喜欢自己工作并认为它很有价值的人来说,工作便成为生活中的一个十分愉快的部分。”
热爱工作的人,工作就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工作使人振作、有活力、有朝气,但这必须具备敬业的态度才办得到。敬业的人,经常忘记辛苦,忘记成败,忘记得失,他全神贯注地工作,一心一意把工作做好。套用《中庸》的一句话说:“至诚则灵。”在如此投入的状态下,工作不但有效,而且很容易发挥创意,把事业带到一个超然的境界,使人感到一种精神的享受,感受到一种情操的升华,感受到一种人格的锤炼。
热情是事业成功的老师。你要想大展宏图,应该像热爱恋人一样热爱工作。同时,一经确定目标,就要沉下心来,学习去热爱那些不喜欢的工作。
热爱工作,是事业成功的基本条件。上网聊天的人通宵达旦、乐此不疲,关键就是兴趣所在。工作也是这样,如果不感兴趣,就不会产生热情,精神与肉体都容易疲倦。这样的话,不仅不会作出成绩,对身心也都是一种损害,这应该说是一种人生的不幸。反之,对工作具有兴趣和爱心,就不仅会积极热忱地工作,同时也会从工作中享受到很大的乐趣。真正的幸福就是能自动培养工作兴趣而愉快地工作。
当然,除了老板,无论是高级职员还是普通员工,被企业聘用,虽说是自愿,但并不一定能得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即使老板,因为最初的阴差阳错,或者发展中的时移世易,他所经营的事业也未必就与自己的兴趣吻合。处此情形,该怎样呢?理想的做法,就是要“在石头上坐3年”,俗话说就是“既来之,则安之”。也许过了一年,对工作的兴趣就培养起来了。那种不满意现有工作就立即换掉的,客观上不一定有那么多职位等你,或者有也不安排给你。实际上,换了工作对你来说,也没有什么好处。况且,社会又有所谓“干一行怨一行”的说法,主观上又未能对你现在喜欢的工作一直热爱下去。一味地坐下来等,或者混一天算一天,也不是办法。此时,更要积极地去学习那些不热爱、甚至厌恶的工作。改变对工作态度的方法,是要重新认识所从事工作的意义。如果一个卖冰淇淋机的人老是想“因为有许多人买冰淇淋吃,我才卖这种机器;要是万一有一天没有人吃了怎么办呢?”照这种思路想下去,他肯定不会对这种工作感兴趣,提不起精神来。如果能想到小朋友吃了冰淇淋高兴,家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