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希拉里那样工作,像赖斯那样成功-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什么好说的?不过,我们要记住一点。在当今社会,只有以能力为基础,并且通过努力取得成功,才可能得到他人的肯定。如果你以为买个名牌手提包就能得到某种安慰的话,那你就错了。不管你身上穿了什么,手里拿着什么,别人对你的看法都不可能改变。很遗憾,这个世界就是很艰险的地方,仅凭几个名牌手提包做武器无法生存下去。即使那个包是价值几千美元的最新流行的普拉达款式,也无济于事!
10、做个拉拉队队长
位于华盛顿最有趣的街区——杜邦环岛区(DupontCircle)的咖啡厅里,写着这样一句话:虽然是冬天,却让人感觉很温暖,温暖的天气似乎在继续,甚至让人感觉季节会不会直接跑到夏天。
窗外,一个戴着黄绿相间的怪异帽子和太阳镜的年轻男人,正在和一只胖乎乎的小狗散步。如果不经常散步的话,听说小狗也会得忧郁症。突然间,我想起今天早晨上班的时候,在公寓电梯里看到的那则广告。
“您需要溜狗人(DogWalker)吗?我会真诚地陪您宝贵的爱犬散步。我是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我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人。”
美国的小孩子也相当独立。夏天,很多孩子在自家门前卖柠檬汁,还有的孩子帮助邻居修剪草地或清理积雪。
这家咖啡厅里朝向大街的两面墙壁都是玻璃窗,我最经常光顾。仿佛是在里面,又像是在外面;仿佛是和谁在一起,其实只有自己;这里是休息和玩乐的地方,同时也是工作的场所。和韩国相比,很多美国人喜欢在咖啡厅里做事。
我做华盛顿特派员的那段日子,习惯了“不分时间和场所,随时随地工作”。我最放松地面对工作的地方就是咖啡厅。9·11恐怖事件以后,我曾经在麦当劳之类的快餐厅里写过报道。当时,麦当劳里也随时播放CNN新闻,我可以了解每时每刻的氛围,正好适合我的工作。
在杜邦环岛区,我最喜欢的饭店是名为“方尖塔”(Obelisk)的意大利餐厅。这是个小餐厅,只有几张餐桌,不做午饭,周末休息,这样就很难预约了。菜单也经常换,我每天吃什么饭几乎要听从厨房长的安排。这里的条件虽然不是很好,但是做生意诚实,有自信,所以我很满意。看不见的招牌和入口我也很喜欢。也许是因为风不会吹到这里来吧,我可以更加放松。
夏日的某一天,我和朋友一起在这家餐厅吃晚饭。我比约定的时间稍微晚了点儿,于是慌忙跑进了餐厅,连说了几声对不起,最后又发挥了我的“特长”——“挥起手提包打翻水杯”。放在朋友面前的一大杯水,不偏不倚,洒到旁边那个像帕瓦罗蒂一样宽厚的男人身上。
“这可怎么办啊!太对不起了。”
我把手提包扔到旁边,拿着餐巾纸擦去洒到男人衬衫上的水。服务员,我的朋友都拿着餐巾纸朝男人跑过来。男人豪爽地笑了笑。
“没关系,天气这么热,凉快凉快也挺好的。对了,你怎么知道我今天早晨出来的时候没洗澡?所以给我来了个凉水洗礼……”
这个男人的话音刚落,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
男人又冲我眨了眨眼睛,风趣地说:“幸好不是葡萄酒,不用担心了。”我们也都随声附和。
“谁说不是呢。要是红葡萄酒或可乐,那就真糟糕了。幸好是水。”
一场骚乱就这样结束了。那个男人说得那么自然,甚至让我产生错觉,以为自己帮了他什么大忙。那天,我们也吃到了厨房长发挥创造性制作的朴素而漂亮的菜肴。我和朋友谈到了华盛顿的各种政治要案和韩美关系,以及关于华盛顿人的琐碎传闻,然后起身离开了。
沉闷的夏夜,我慢慢地走向停在街上的汽车,在心里想,“认为没有发生更坏的事情就算是幸运,这也是一种乐观的思考方式”。难道不是吗?如果想到那些最悲惨的故事,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找出几百种让自己幸福起来的方法。
那个长得像帕瓦罗蒂的男人完全可以冲我发火,我也做好了支付洗衣费的心理准备。可是“覆水难收”!男人没有把事情继续恶化。如果他稍微抬高嗓音,这个夏夜的晚餐恐怕就很狼狈了。我们,他,还有整个餐厅的气氛都会变得很狼狈。
记得那是在健身俱乐部的停车场里,运动之后出来,不知是谁把车停得乱七八糟,我的车开不出来了。前前后后反复几百次,说不定也能开出来,可我真的不想这样。我找来停车场的工作人员,想让他帮我找到车主。
可是在这个大厦里,真的可以把车主找出来吗?我茫然若失地站在停车场里。这时,有三四名运动后出来的年轻男人发现了我的难堪。他们马上就看出是怎么回事,对我大声说道:
“你可以把车开出来的,我们帮你,你试试看吧。”
他们分散在我的车周围,喊着“再往这边点儿”,帮助我。人们好像以为这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纷纷围了过来,大概有二十多人把我的车团团包围了。最后,当我彻底开出车来的时候,人们齐声欢呼:“哇,真厉害,太棒了!”一边说,还一边拍手。我就像某项体育比赛的冠军,得意洋洋地冲他们挥着手,离开了那里。我的心里充满了兴奋和喜悦,仿佛做了很有趣的事情。
如果没有他们,也许这一天我都会很不愉快地度过。我可能会找到停车场的工作人员,气愤地表达我的不满;车主出现的时候,我也会尽情表达我的不快;解决这件事的过程中,我丢失了我的时间和好心情,整个晚上我也不会快乐起来了。
那天夜里,我在回家的路上这样问自己:
“你曾经心甘情愿,为某个素不相识的人做拉拉队长吗?”
“有人陷入困境的时候,你帮助过那个人,让他开心起来了吗?”
在美国生活的那段时间,我学会了不乱发脾气和徒劳地发牢骚。这样做可能会在瞬间缓解自己的压力,结果却令自己和别人的心情都很糟糕,还会增添大半天的不快。在这里,当我提着沉重的东西走在路上,总是有人问我:“要不要帮忙?”有时候,并不一定是男人这样问女人。如果自己有能力帮助别人,他们都会这样做。彼此成为对方的看不见的,而且微不足道的拉拉队队长。给别人带来幸福,这也是让自己变得幸福的方法。
11、成为天使的方法
史帝芬·柯维的《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太有名了,不需要我做太多的解释。到目前为止,这本书已经在美国发行1500万册,现在仍然以每月5万—10万册的速度发行。
说实话,我并没有找来这本书认真读一读。太有名或者太有人气的书就像好莱坞的大片,我从来不看。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也知道了这本书的内容。史帝芬·柯维写完《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之后十五年,又添了个习惯,改为《成功人士的八个习惯》出版。原打算在《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出版十周年之际再添加一个习惯,看来并不是那么容易。
时隔十五年才添加的第八个成功习惯究竟是什么呢?“找到你的声音,同时赋予别人灵感,让他们也能找到自己的声音”(Findyourvoice;andinspireotherstofindtheirs)。这句话的意思是实现自己制造差异的欲望,寻找在某一方面做出贡献的生活。首先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寻找到人生的意义,然后再去帮助别人,让他们也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这本书几乎是家喻户晓了,但我还是先把这七个习惯简单概括一下:
要有主动性(有责任感和能动性)。
行动之前首先确定目标(了解包括你的人生在内的各项计划将怎样展开)。
首先做最重要的事情(为了将来更大的喜悦,训练自己暂时把今天的喜悦推迟)。
追求双赢(winwin)战略。
首先听别人的话,理解之后再试图让别人理解自己(尽量少说多听)。
灵活运用附加效果(整体的力量要大于局部力量)。
锻炼身心(包括肉体、精神、感情和心灵等方面)。
但是在这七种习惯之中,史帝芬·柯维认为最难做到的就是“少说多听”。我也很有同感。我们常常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要做到先听别人说话,充分理解之后再说话,没有足够的内功是做不到的。
《今日美国》的记者在这本书出版之前,先和史帝芬·柯维度过了一天,添加了书中没有提到的史帝芬·柯维的另几种成功习惯。
首先,年愈古稀的史帝芬·柯维仍然拥有充沛的精力和元气。十二天里,史帝芬·柯维在欧洲七个国家演讲,每天夜里11点回来,还能坚持做90分钟的运动。而且,他从来不失幽默感。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天,史帝芬·柯维都要禁食。史帝芬·柯维是生活在犹他州的摩门教徒,共有9个儿女。到2004年为止,他的孙子孙女已经达到43名(当然,这个数字还会继续增长)。史帝芬·柯维说他的业余爱好就是“家庭”。有人批评史帝芬·柯维的书不过是改编摩门教的教义,重新包装为管理学理论。但是史帝芬·柯维反驳说,他从来没有涉及到宗教或政治方面的内容。
很多人对成功和幸福都怀有近乎强迫症的欲望,而且美国社会也积极主张成功和幸福。在美国,每个月都会出现好几本成功指南类的图书。仔细看看这些关于成功方法的书,无非是劝你改变自己的“习惯”。做这样的人,试着这样去做,其实这些归根结底都需要改变习惯。没有什么方法能让人一下子取得成功。
执著地寻找新方法,最终只能改变自己的习惯。大家都知道,要想改变习惯,那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对于一个人来说,这几乎等同于“革命”。如果这种革命发生七次,或者八次,怎么会不成功呢?
史帝芬·柯维毕业于犹他大学,获得哈佛大学MBA(管理学硕士),后来在杨伯翰大学通过组织活动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在这所大学执教二十四年。他在五十岁写出了《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世纪最畅销图书。从那之后,他赚了很多钱,但是他投资了一家名为“FranklinCovey”的公司,经历千辛万苦,现在也算不上大富翁。
重要的是,他的书被评选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书,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史帝芬·柯维在十五年后增加了第八个习惯,说不定也来自给别人带去灵感的自我体验。他知道自己是谁,在这种自信的基础上,他帮助别人,让别人也明白自己是谁。
看到这部分,我想起了几年前在去伦敦的飞机上,曾经读到关于电影演员海伦·亨特的采访。海伦·亨特从反面角色发家,在电视上客串人物的时候,常常为了扮演更大的角色而不停地出去试镜,但是每次都落选。有一天,她怀着“如果这次再落选,我就不做演员了”的心情去试镜,结果还是落选了。
“现在完了,我应该放弃做演员了。”她遵守自己的承诺,下定决心放弃做演员的梦想。海伦·亨特心如刀绞地到超市去买东西。正在这时,一个蹲在超市角落里检查商品的职员看见了海伦·亨特,吃惊地说:“我在电视上看过你,你天生就有惊人的才华。”
这句话改变了海伦·亨特的人生。“是的,我再试一次”。海伦·亨特信心十足,决定继续进行挑战。结果在下次试镜中,她终于通过了。这部作品就是让海伦·亨特变成明星的电视剧《为你而疯狂》(MadaboutYou)。后来,海伦·亨特说:“也许那个人就是来帮助我的天使。”他说他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天使。
这样看来,我们周围的确有很多隐藏起翅膀的天使。因为不起眼的小事而称赞和鼓励别人的人就是天使。就像那个超市职员,在不知不觉中扭转了灰心丧气,甚至想要放弃的海伦·亨特的心情。有时候,他们也许会赋予我们挑战的勇气。有本书题目叫《称赞能让鲸鱼跳舞》。的确是这样。如果挨了骂,或者受到了批评,很容易就会告诉自己,“看来我是不行,还是在这里放弃吧”。人的心灵是极度脆弱的,听到别人的否定或批判,马上就会灰心丧气。相反,如果听到别人的赞扬,心情就会好起来,而且为了听到更多的称赞,人们就会突然产生更加努力的欲望。
网上经常可以看到所谓的“恶性留言”,毫无责任地说些粗鲁的话。每当这时候,我就会遗憾地想:“这个人写下这些让人伤心难过的留言,他自己会幸福吗?”即使是批评,如果换成有礼有节的态度也会好得多,为什么非要挑最难听的话说呢?
像史帝芬·柯维那样给很多人灵感,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影响,甚至改变人们的人生,这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怀着乐观的想法,给别人以希望,这应该比想象中简单得多。不,如果我们今天说过的善意的话给某个人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改变了他的人生,当他像海伦·亨特那样成功的时候,也许会在采访中说,“那时候我遇到了天使”。看来,成为一名天使,远比想象中容易得多。
12、做好上司是一种“艺术”
如果为我们渴望享受的“五福”增加一项,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能够大幅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职场上司福”。遇到好老板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甚至已经成为人生六福之一。也许你会说,可以在家办公,或者做自由职业者,改变工作状态,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多数人最终还要在职场内部结构中面对面地相处。
如果只计算“清醒”的时间,那么我们每天在单位与同事相处的时间最长了。很多人和同事们相处的时间甚至超出了与配偶、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因此,职场上司势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重大的影响。我的薪水、我的升迁,甚至就连我的未来,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职场上司的影响。遇到好的上司,怎么能不说是人生之福呢?
下面这个故事说的是办公家具公司“HermanMiller”的前首席执行官马克斯·德普利(MaxDepree),这个企业曾经被评选为“适合工作的美国100大企业”。他在一本题为《爵士领导》的书中写下了这样的故事。
我有一个孙女,她的名字叫Zoe,在希腊语中是“生命”的意思。Zoe出生时是个体重不到一公斤的早产儿。她是那么瘦弱,我的结婚戒指甚至可以套上她的胳膊。给Zoe做检查的新生儿专家说:“Zoe在今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