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穷人缺什么 >

第31部分

穷人缺什么-第31部分

小说: 穷人缺什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者,越公众化的富人,每句话可能产生的影响越大,千万慎之。
二是尾巴。升迁之人,常常陶醉在胜利之中,而看不到潜在的危险。在任何体系中,在大多数情况下,权力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有人升迁,平衡的状态便暂时打破,必然激起波澜。新升迁就等于新加入一个圈层,那些先你升迁的人,都会考虑新人带来的冲击,而你,还没有摸透水深就急于表现,很可能一踏进去就陷于被动;还有那些没有升迁的人,正对你冷眼旁观,你的哪怕很微小的骄矜之态,都会点燃他们心中的嫉恨;另一方面,提拔你的人,未必就对你完全放心,志得意满,会让他心生防备,反而对你不利。所以武侠电视中,凡有人张大了嘴,仰天狂笑,此人的死期就不远了。得意忘形,不知天高地厚,必定短命。
最后这一“巴”,特指男性的生理器官,话虽粗俗一点,却实在有理。人在事业达到高峰时,常常容易自我膨胀,难于抑制情欲,加之这时的男人,身边常有一群逐腥之徒,你的什么爱好都有人主动满足。既已成了英雄,不愁没有美人,于是有了放纵自己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一旦决堤,不可收拾。君不见好多贪官、富豪,都坏在美人身上,所以管好这一“巴”,并不仅是生活作风问题,而是建设一块精神根据地,让人阵脚不乱,进退自如。
众人听完,抚掌叫绝,互嘱共勉。


第六部分:幸福才是硬道理  01。没有长生不老的人 



    粗略查了一下和“穷”有关的成语,就有:穷乡僻壤、穷山恶水、穷凶极恶、穷兵黩武、穷侈极欲、穷愁潦倒、穷途末路……等等,除了“穷则思变”还有点积极意义外——其实之所以要“变”,还是因为对“穷”持否定态度——其他的都让人心情沉重,可见“穷”不是个好字。

    相反,和“富”有关的成语,就有点扬眉吐气的味道了:富可敌国、富国强兵、富庶之地、富甲一方、富贵荣华、富丽堂皇……等等,除了“富贵浮云”有点虚无的感觉,其他都是很实在的。话又说回来,人为什么要感叹富贵如浮云?还不是因为富贵太好,太让人留恋。有谁听到过有人用惋惜的口气,感叹穷困如浮云转瞬即逝的呢?可见“富”是个好东西。

    人只要是正常的,没有谁故意想穷。然而富人毕竟只是少数。这就注定,在一个社会里,大多数人的愿望难以实现,大多数人心怀不满。所以说起穷富的问题,大多数人的心态难以平和。

    不平和往往就要出问题,大则危害社会,影响安定团结;小则伤及肝胆,影响身体健康。古人云,“千夫所指,无疾而终”,为什么?愤怒是一种毒,所伤害的绝不仅仅是愤怒者本人,在一个充满愤怒的社会里,谁也不要想长命百岁。

    还是平和一些好。

    古希腊(或者是古罗马)一位哲学家(记不清叫什么名字了)说,在讨论问题之前,先把概念搞清楚。之所以还记得这句话,是因为高中的数学老师每次在讲一个定理之前都要强调这句话。在讲完这句话之后,他就从概念入手,一步一步推导出正确的结论。他是我所遇到的少有的几个好老师之一。

    现在我又想起了老师的口气,我想说的是,在我们愤怒之前,在我们对穷富问题得出结论之前,先把概念搞清楚,然后再推断。

    什么是穷?什么是富?为什么穷?为什么富?穷的结果,富的结果,分别是什么?还有没有第三种状态?由穷到富,或者由富到穷,我们处在怎样的趋势之中?

    ……

    天气变化之时,人就容易感冒。感冒了就要吃药。仔细研究各种感冒冲剂,方子虽然不一样,但功能是相同的,就是清热解毒。

    当今天下,“财富”早就热到了炙手的地步,不管穷也好,富也罢,万事失了度,也就到了该清热解毒的时候了。

    “穷”“富”都是一种毒,只要过了度。

    曾经,当穷是毒的时候,我们皮包骨头,还夜郎自大,战天斗地,气冲霄汉;现在,当富也成毒的时候,脑满肠肥、飞扬跋扈、嗲声嗲气都成了潮流。

    要解毒,需先清热,清穷的热,更要清富的热,“穷光荣”固然要不得,“一富遮百丑”也不可取,装富、拜富、仇富,都是社会流行病的症状之一。

    财富是个什么东西?人和财富究竟是个什么关系?我们喜欢工作吗?我们为什么而工作?我们每天挖山不止,就是为了找那点可怜的金子,然后拿它去买肉吃,吃得多,长得肥,然后又逼迫自己再花钱去减肥?

    我们可不可以换一种方法呢?少挖山,多种树,有节制地吃肉,既免去把自己的身体发胖了再还原的痛苦过程,也使我们从劳累中解放出来,不再成为钱的奴隶。

    世上没有长生不老的人,没有长开不败的花,长盛不衰是不可能的。我们对待一切事物的发展都应该保持一种克制的心态,不要去过度开发,不要想去穷尽它。任何东西的增长都是有极限的,自然、经济、文化,包括市场都是如此,有节制地、持续地发展才是明智的。


第六部分:幸福才是硬道理  02。赚钱是种享受 



    实行计划生育有一个最根本的难点,就是男女之间始终要频繁地劳动,播了种不让他收获,自然是费神的。假如有谁发明一个绝招,让男女之事变得痛苦不堪,那岂止是计划生育,连整个人类的面貌都将彻底改变。

    快乐原则是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所有生物都是因为这个原则才得以存在,得以繁衍。

    富人是最会赚钱的人,他之所以会赚钱,因为赚钱是快乐的。

    想想周剥皮,从来没有睡过囫囵觉,每天半夜就得起床,天寒地冻,担惊受怕,他容易吗他?说穿了,还不是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如果赚钱没有强烈的快感,周剥皮,他怎么可能有如此强烈的自觉性!

    以现在的眼光看,周剥皮之类只能算个土财主,和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老头差不多,他们赚钱的快感,在于钱本身给他们带来的满足,在于对钱的拥有。

    拥有就是一切,活着就是不断地拥有。人都有拥有的欲望,就像旧时的太监,虽然已是废人,还是要结婚,而且不止结一个,深刻说明了,太监也是人,是人就有共同点,割是割不掉的。

    其实,钱再多,一天只能吃三顿饭,睡觉只需要一张床,金银财宝又不能带进棺材,从需要的角度讲,很多钱财都是多余。所以周剥皮们的财富观,在现代人看来,可笑且可怜。

    有钱的感觉,并不在于钱本身。且不说周剥皮并没有享受多少,就算是他舍得吃,舍得花,但口腹之欲太容易满足,山珍海味吃不了多久,也就腻了,最终百吃不厌的,还是粗茶淡饭。

    有钱的感觉之所以美好,很多时候在于它给人精神的满足,有钱就是成功,有钱就有尊严,有钱就是上等人,有钱就少受白眼。

    赚钱的快乐,不在于钱本身,而在于他通过赚钱,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何况,这个实现价值的过程,本身也是快乐的,就像有些人喜欢下棋,有些人喜欢跑步,下棋下得眉头紧锁,跑步跑得汗流浃背,旁人看着辛苦,他却其乐无穷。各人的苦乐,只有自已知道。很多时候,工作本身就是幸福,智力和体力的付出,都是一种享受。


第六部分:幸福才是硬道理  03。工作是种生活方式 



    人活几十年,总要以什么方式度过。不管穷人富人,他每天必须工作,他的人生也就是在工作中度过了。其实并不是每个富人都能赚到很多钱,也不是永远都能赚大钱,但不管结果如何,每天必须去做,这个“做”字就是生命的过程。所谓“结果”,也就是所要达到的目标,很多时候只不过是给你一个“做”的理由,最后能不能达到反而不重要了。

    人之所以要选择一件事,除了迫不得已,最大的可能就是因为爱。人之所以选择创业,选择某种赚钱的途径,实际上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他之所以走这条路,就是因为他需要,他喜欢。没有一种强烈的爱,就没有一种强劲的动力,事业就不可能成功。既然爱了,既然选择了,不管怎样,总要做下去,这与其说是一种理性,不如说是一种本能,自然而然就会体现出来。

    如果问一个没有做过生意的人,老板做生意是为了什么?他可能回答是为了赚钱,风光,为了前呼后拥,三妻四妾。

    这却是一种误解。

    很多老板虽然资财万贯,却过着简单朴素甚至枯燥乏味的生活,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工作就是最大的享受。这在外人看来太傻太苦,但他们自己却乐此不疲。

    当你把生意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时,生意就不仅仅是赚钱的手段,而是人生的一部分,是生命的舞台,是激情的渲泻口,每一次成功或失败,都是浩浩大江中的自然起伏,生命的价值就在这一次次的跌宕中实现。

    不要经常问自己为什么活着,活着本身就是答案。只要每天还在做,生命就存在,就有意义,就有结果。



第六部分:幸福才是硬道理  04。幸福和金钱有关 



    有一个故事,一个迟暮之年的百万富翁,在冬日的暖阳中散步,碰到一个流浪汉在墙根处晒太阳,他问流浪汉:“你为什么不去工作?”

    流浪汉答:“为什么要工作?”

    “你可以挣钱呀。”

    “挣钱做什么?”

    “挣钱可以住大房子,可以享受美味佳肴,可以和一家人享受天伦之乐。”

    “然后呢?”

    “当你老了,可以衣食无忧,像我一样,每天散散步,晒晒太阳。”

    “难道我现在没有在晒太阳吗?”

    这一定是一个哲学爱好者的作品,听起来味道不错,不少穷人一定在其中找到安慰。

    的确,幸福很多时候与穷富无关。但就这一个故事来说,只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中展开,它恰恰选择了流浪汉最明媚的生活片断,并且赋予它哲理和诗意。这样一来,流浪的生活不仅不可悲,反而还令人羡慕了。

    但如果富翁反过来问他,难道晒太阳就是生活的全部?太阳落山以后你怎么办呢?流浪汉又如何回答?

    不要自欺欺人了,除了极少数把人生当作一次行为艺术的人,可以自觉体验流浪的意义,更多的人,一般的人,如果落到那一步,实在是种无奈。

    中国人崇尚知足常乐,以此作为精神境界。如果确实能清心寡欲,那也未尝不是好事,但如果想得到而得不到,只好龟缩在角落里,喃喃自语着“知足常乐”,那就是一种逃避,一种无能和怯懦。

    其实,对于这个“流浪汉晒太阳”的故事,人们还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故事发生在西方,而不是中国。西方是福利社会,哪怕身为一个流浪汉,也不必担心饿死。穷只是相对的穷,欠缺的只是成就感,和富人们比起来,只是物质生活稍微差点。在基本生存条件有保障的情况下,虽然没有面子,生活也不奢侈,但只要心态好,清贫也是一种格调,清汤寡水也是可以享受的。

    真正的穷人,穷国中的穷人,就不同了,他的穷是绝对的穷,是完全可能逼死人的。

    把富国的故事照搬过来,试图说服穷国的人民,这本身就是一种谬误。

    对富国的穷人来说,穷可能主要是个面子问题,而对穷国的穷人来说,可能就是肚子问题。肚子承受不了的东西,面子也绝对承受不了,与肚子相比,其他一切都只能退到次要,事情就是这样简单。

    穷人只有正视自已的穷,才能找到摆脱现状的办法。毕竟我们都是现实的人,很多时候穷和富,的确与幸福有关。



第六部分:幸福才是硬道理  05。穷人不要被吓倒 



    有一个词叫“引导消费”,被“引导”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事情要一分为二来看,在你迷惘的时候,不知所措的时候,有人善意地引导你走出迷局,你当然是要感谢人家的。大城市的路口常常有领路人,带领外地司机在他不熟悉的城市里行车,司机要付费给他,这是一种正当职业。

    但在你并不需要引导的时候,或者在需要正确引导的时候,一个引路人却把你引向了歧途,那就不仅仅是走错路的危险了,这引导后面的企图,显然会让你付出高昂代价。

    能够引导消费的人,肯定就是有“消费”要提供给你的人。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纯粹只是利益关系,商家的引导本来就动机可疑。商家并不是随时都在吆喝,那是低级的促销形式。更高明的是在观念上改变你,让你乖乖就范。

    我们每天被各种信息包围着,渐渐变成一个时尚的人,住高尚社区,开私家汽车,穿品牌服饰,吃流行菜肴,听明星的歌,读热门的书,玩超酷的游戏……我们以为那就是生活,是我们自己需要的生活。但是,是谁把这一切灌输给你的呢?谁在制定时尚的标准?是那些包装模特的人,印制广告的人,炮制各种概念的人,这些人显然不是为了好玩,而是要把钱从我们的口袋里掏出来。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是会不择手段的。

    几年前,报纸上披露过一个很著名的营销方案,叫“每天一杯奶”。他先不推销产品,而是发表很多文章,拿中国人和日本人对比。对比点主要集中在体格上,对比结果是中国人比日本人矮,且弱,智力也差一点。不禁让人毛骨悚然!我们这辈人不如小鬼子,倒也罢了,关键是我们的孩子也不如,这还了得!文章继续分析,这又矮又弱智力又差的原因,就在于日本人的牛奶消费量是中国人的N倍。最后顺利得出结论——每天一杯奶,事关民族生死存亡!

    说实话,中国人的骨子里,最不服气的就是日本人。这种比较击中了我们内心最敏感的地方。正因为这样,文章末尾那句“为了民族”格外地正气凛然,“每天一杯奶”也变得如同八年抗战一样意义深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