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龙起苍茫 >

第329部分

龙起苍茫-第329部分

小说: 龙起苍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驱逐舰,则是专门为一战护航编队设计的,这个钱没有道理不赚,一战开打后,可以合理的运用在商船护航的军舰便成为了暴利产品。
    另外,组建一支实力强大的护航编队,也将使得中国在外交上具备更多的底气,到时候交战国都有求于我,当然要乘机讹诈。
    所以,李秉衡并不急,列强再张牙舞爪,都被他看穿了。
    当务之急是南北统一。时机毛经到了。熟透的桃子也是摘得时候,不用想办法推动,袁世凯自己也会跳出来给南方借口。
    这段时间北京上演了一幕幕的立宪闹剧,不但袁世凯北洋集团大肆宣传。而且立宪派人、保皇党人都在积极推动立宪。
    大批的别有用心之人混到了北京,想要浑水摸鱼,博取政治投机机
    有的人呼吁实行君主立宪。有的人呼吁恢复帝制,有的则干脆请愿,希望由袁世凯登上帝位。
    一出出的丑剧不断地上演,让在南方钓鱼的李秉衡啼笑皆非。
    几千年的封建残余使的中国还存在着**的土壤,帝制在表面上被废除了,但根深蒂固的**思想还在,在许多人的心里,依然是有着帝制情结的。
    许多中国愚昧百姓习惯了头顶上有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更何况如今,旧的已破,新的却还未及建立,尤其是民国初建时的百废待兴时,许多人抱怨“如此则受害群众就要抱怨今不如古,民国不如大清
    袁世凯在大选失败后。在他的认识里,既然共和搞不下去了,就不如恢复帝制的好。况且,逊清老官僚出身的他,深知帝制更能满足其独裁**的权欲。于是乎。他便利用人们还处于转型时期这种迷茫,不顾一切地开到车,想要恢复帝制。
    至于是君主立宪,还是他自己登顶当皇帝,则无人能够得知,就连李秉衡,也是无法猜透。
    不过,有了列强的支持。袁世凯的野心只怕是难以节制,没有尽
    了。
    朱尔典是袁世凯在朝鲜时即与其相识,与袁交往三十多年。在华任公使期间,极力帮袁,鼓吹袁,为袁谋取最高权力做了很多工作,袁也将其引以为知己。
    辛亥革命期间,他还帮助袁世凯在清廷与革命党人之间斡旋,为袁谋取革命成果出谋刮策。
    这次朱尔典牵头,正在与袁世凯进行秘密的接触,似乎是在为立宪做最后的准备。
    如此看来,最终的结局快要开始上演了。!~!
    ..
第377节 君主立宪
    ※曰从袁世凯号召各界人十齐集北京商讨古棠大事也后,各派的斗争便此起彼伏,甚至可以说波澜壮阔,引人入胜。wWw、
    康有为频频发表文章。为帝制唱赞歌,甚至鼓吹君主**,而他的徒弟粱启超显然并没有追随他的脚步,只是就君主立宪展开辨析,发表文章替袁世凯在君主立宪之下实行民主政治。
    这是保皇派与改良派的内斗,但每每遇到革命党人发表文章攻击他们时,他们便齐齐跳出来加以攻汗,仿佛好的穿一条裤子。
    很明显,他们认为现在中国恢复帝制是大势所趋,南京革命政府是没有前途的,甚至覆灭在即。不得不说,旧文化出身的许多文人脑子全都学坏了,腐朽不堪。
    革命党人也有辩论好手,章炳麟、宋教仁、于右任、廖仲恺,甚至胡汉民等人都有精彩之作,在这个关头,革命党人开始搁置争议,一致对外。
    连胡汉民这样的铁杆倒李分子都开始站出来对北方的一出出丑剧加以鞭挞,更别说其它人。因为他们都明白,这不是闹意见的时候,要是被袁世凯咸鱼翻身,真的恢复了帝制,加上列强的支持,南京政府分崩离析也是有可能的。
    由于李秉衡内阁执政以来的一系列政策以及手段出乎了所有人的意外,也超出了他们的认知。保守起见,他们并不是特别认同,反对的声弃一直没有停歇。
    南京政府官方也一再警告北京,不要挑战底线,恢复帝制已经是逆时代潮流而行,完全不可取。
    李秉衡亲自写信给袁世凯,希望他认真考虑南京政府的统一意见与办法,不要一意孤行。
    可是,袁世凯的野心在列强的支持下已经膨胀到了极点,他眼下听不进半点的反对意见,一心想要恢复帝制。
    先君主立宪,然后坐上内阁总理大臣这张位子,这是他的初步打算。
    虽然他重新登上内阁总理大臣这张位子,但是意义却是大不同,在并清他要受到各方面的限制,但是现在,皇帝就是个愧儡,他才是真正的掌权者。
    不过朱尔典等四国公使郑重告诫他,尽可能的统合中国的立宪人士,将保皇派拉拢在身边,尽快恢复帝制。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之后,巴尔干的形势更加的复杂,也更加的严峻,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这也就使得奥匈帝国与沙俄之间的仇恨更加的如脱缰野马般背道而驰。
    既然矛盾无法消除。而且还在恶化,那么一场战争那时肯定的,目前欧洲已经没有人还在幻想战争可以通过和解来消饵。
    欧洲战事一起,别说沙俄,就是日本也没有心思出兵干涉,这对南京政府是相当有利的。所以朱尔典一直在催促袁世凯。
    老蛤蟆当然有他自己的想法!既然是讹诈,那么就再讹诈一些,多要些好处。
    英日四国提出的一系列协议,如果他全部答应,那么必将背上一辈子的骂名,这些丧权辱国的条款对中国将造成巨大的伤害,可是他顾不得了。
    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如今康有为与梁启超这一对师徒都在为他鼓吹,替他制造声势。
    康有为一直是保皇派、改良派的掌门人,但是如今他的立宪思想发生了变化,反而是梁启超结果了改良派的大旗,与其分道扬镰。
    康有为的立宪思想曾经启迪和影响了后来的宪法理论。但是其中却存在许多保守主义的成份。主要表现在对君权的妥协以及对传统的、占统治地位的以礼治国、儒法合流思想的吸收。
    保守主义的立宪观曾经在西方取得了成功。但是在康有为时代,保守主义的立宪思想却不能解决中国的危机。
    当时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矛盾都十分突出,同时存在着生存问题、民族问题和民主问题三重危机,而康有为的立宪观最关注的则是生存危机,即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问题。
    当前他的思想为了向袁世凯靠拢,希望由袁来推动恢复帝制,然后实现他的理想,不惜借重袁的力量,立宪思想开始转变。
    他当前的立宪理想则是从社会进化论出发,希望调和君权与民权之间的矛盾。减缓新生力量对封建**的冲击,维护旧体制。
    因此。康有为对宪法的理解是有内在矛盾的。一方面,他强调宪法是“维新之始”;另一方面,又说宪法是传统的延续,认为中国的文教礼俗即英国的不成文宪法。
    加上他空想着能有袁世凯这个强人政治来维持帝制,作为封建**的强大中间人。
    粱启超则完全不同。转变为相应激进的改良,但是这种改良相对与南京政府疾风骤雨般的改革。则完全是温和中的温和。
    康有为对李秉衡内阁的近乎独裁政治展开批判,百般攻击,甚至将**的帽子戴在了李秉衡的头上。
    “行民主政治,反而是**独裁。而如今君主立宪,方是真民主共和。”
    为了恢复封建教化与伦理纲纪,康有为继续鼓吹尊孔崇”二调子。将孔午看做国粹和国魂,四外活动。组织孔教康。…系要尊孔子为教父。
    袁世凯支持康有为尊孔读经,目的是为其复辟帝制服务,但康有为却以为只有浮仪才能做皇帝,在这一点上,康有为并不能得到袁世凯的完全信任。
    而梁启超由于坚持实行民主共和。一方面支持袁世凯捏合各方政治势力为进步党。以此来与中华复兴党抗衡,另一方面则欲监督和引导袁世凯走上政党政治的道路。
    进步党在大选中失利后,梁启超有一段时间的消沉,认为披着民主共和外衣的李秉衡内阁已经羽翼丰满,再难颠覆。
    灰心丧气之下。袁世凯以仿效英国君主立宪,实行英国式民主共和,这让梁启超勉强同意再次合作,姑且一试。
    对康有为是利用,对梁启超是暂时敷衍,但是袁世凯在两人之间联选择,则代表着他内心真正的想法。
    他个人是倾向于康有为的,因为复辟帝制后,他便是个权臣,可以为所欲为,为将来铺路。
    而选择梁启超那派,则代表着他可以成为国家元首,却要受到民主共和的约束,表面上看起来他一步登天,但是内心却极不乐意。
    这样一来。他辛苦的成果将来便会让给后来人。
    皇帝是可以做一辈子的,但是内阁总理大臣不行。
    是恢复帝制?还是君主立宪?
    在外界,已经彻底被混淆。虽然两者都是实行帝制,但是意义却极不一样。
    虽然南北报纸论战不断,但是北方自己并不能统一思想,形成了新的保皇派与立宪派。
    一派以康有为与满清遗老遗少为并,一派则以梁启超及部分进步党人为首。
    梁启超对袁世凯并不完全相信,眼前的苗头相当不妙;袁世凯很有可能会随时阵向复辟帝制。
    他是个与时俱进的人,仍然在不断的让自己的思想进步,在这个关键时玄,他当然要郑重选择,以免误了自己的一世英名。
    钥2日,康有为在《上海周报》上发表《为国家笃定定策者》,公开主张清帝复辟。并且不遗余力的鼓吹复辟帝制后的好处,号召全国民众反对南京政府的**统治。
    不过,南京政府立即提出了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概念。质问康有为是想实行哪种形式的君主立宪。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从政府结构来讲,君主交出了立法权但保留部分行政权,首相只是辅助君主治理国家,宪法和其它法律由议会制订,从体制上看就是议会制订宪法和法律限制君主,君主在制订的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治理国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交出所有的权力有些国家的纪年由君主指定。首相是国家的主要行政人,立法和实君一样,从体制上来看宪法和法律不是限制君主而是用来限制首相,首相只能在宪法和法律内治理国家。”
    “如若实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那么是否我堂堂中华依旧要倒退到需要一个满人君主对我们发号施令?”
    “如果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那么是否依旧要让旗人这个特权阶级再次爬到我们的头上作威作福?”
    章炳麟等人在报纸上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以及犀利的抨击,提出了一连串的质问。
    这一理论正是对当前北方政治界迷惘的一剂醒酒药。就是连梁启超也眼前豁然开朗。
    正在家中卧床休养的梁启超一把拽掉额头上的冷毛巾,一骨碌的坐了起来,身子略微前倾,脑子里不断的转了开来。
    “果然犀利。这样一来,便是在逼袁宫保表明态度。是要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还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若是要前者。只怕满人皇帝是不得人心的。
    若是后者。当然是我等所愿,不过袁宫保会作茧自缚么?他会甘心当个内阁首相,为宪法与法律所限制么?”
    “我敢说。已经挂上的民国招牌,从今以后千千万万年再也不会卸下,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他只是不满意南京政府的种种作为,让他看不懂。尤其是与列强的关系。让他始终感到恐惧,所以他不愿认同。
    如果南京的那个倔强的年轻人愿意改变一下。或是放弃独裁式的高压统治,那也多好。
    不过,袁宫保眼下是有难了,只怕接着永无宁日。
    他仰天大笑起来,心中却有了定计。
    南方这么一发问,各界都在关注,袁世凯是想当权臣还是真心立宪,或是想当独裁者。
    之前他混淆概念,是想浑水摸鱼,如今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
    。
    对于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也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也好,他都是没有兴趣的,他要的,是不管哪种国体下,都能绝对的成为实际掌权者。
    所以他无所谓哪种制度,对他都是一样的。
    只是南方这么一问,他就极其不好回答,这是在逼他做选择
    他是个枭雄人物,不甘屈居人下,为了这一点,硬着头皮也得为自己谋一条路,闯出一条血路来。
    虽然袁世凯在后世颇多骂名,但是李秉衡还是能够理解他的,毕竟他对中国还是有贡献的,也是有个人才能与魅力的。
    目前不但是南方。就连北方都是骂声一片,每日的报纸都有半数是在头条痛骂袁世凯痛骂帝制与立宪。
    但是袁世凯从来就没有采取行动来对付过这些言论自由,若是在后世,李秉衡可无法想象。
    根据北京的情报人员发回的情报,日本人已经向袁世凯提出了相当苛刻的要求,这一点基本可以确定。
    有袁世凯近前的人透露,前几日老袁脾气颇大,难以安睡,并且肝火越老越旺。
    而根据知情人给的情报,袁世凯始终坚持一个原则,日本人已经得到的,可以让步,日本人还没有得到的,锚妹必较。
    如满州问题。袁世凯同他的立宪研讨会秘书长曾叔度说:“满州外的要求,我尽量全部驳回。满洲内的要求,多少答应几点,而这几点答应了,我有办法要他等于不答应。不但如此,我还要杀他个回马枪。”
    这些都是袁世凯的原话,落在李秉衡的耳朵里当然是相信的,但别人信不信,那就不清楚了。
    袁世凯做何选择。在与日本人的交涉上,基本可以看出端倪来。
    如果他下定决心要走先权臣后天下的不归路,那么显然他与日本方面的谈判不会在原则性问题上坚持太久,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为权衡利害,而至不得已接受日本方面之要求。是何等痛心,何等耻辱。无敌国外患国恒亡,经此大难以后;大家务必认此次接受日本要求为奇耻大辱,本卧薪尝胆之精神,做奋发有为之事业,举凡军事、政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