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狗尾巴一样晃悠的青春 作者:谢天-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充其量不过是彼此彼此,半斤八两。也就是说,我认为没有一种方式能够真正充分地表达出一个人的全部内心世界,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只能悲哀地生存于自我当中,时刻与寂寞、孤独之类的东西相依相伴。
对于有些人,我想是大多数人,这无关紧要。可是,对于另一些人,比如我,那种想抛离孤寂,渴望与别人分享内心想法的欲望却总是时不时地闪现一下,难以按捺。我想,这也正是催促我写作的源泉与动力。
我想表达——我开始写——我完成了。不管别人是如何看法,我自认为《像狗尾巴一样晃悠的青春》是一篇描写爱情与生活的小说,事实上,这两样东西也正是我惟一有兴趣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描写的题材。
但让我没想到的是,小说写完,我却越发地感到迷惑不解——到底,爱情是什么?生活又是什么?
当然,迷惑不解并不代表着没有想法,比如此刻,我就想表示一点儿自己的看法。只是我要说,像我这么一个多变的人,想法大多不会持久,因此我只能说这是我目前的认识:
爱情——就是找到一个能进行满意性交的挚友,与其共同享受肉体交流和思想交流所带来的快感。
生活——由于太过复杂,一时解释不清。还是借用萨默塞特·毛姆在《人生的枷锁》中的一段儿议论来表示我的看法吧:“人生不过是一种格局而已,生活既无意义,也无必要,生活只不过是满足一个人的乐趣而已……一切均无关紧要,一切都微不足道。”
记得还是在很小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就曾经和我说过这么一句话:“咱们谁也不能否认金庸和王朔的小说给咱们大伙儿带来的影响。”——对此,我完全赞同。
实际上,进入大学之前,除去这两位的文字,任何文学作品我都少有触及。后来,我也渐渐接触到了其他的一些书籍,说实话,其中的大多数令我厌烦,甚至让我产生了“怎么他们丫写书的就不管读者爱不爱看?”的念头。但是,我以为,仅就我所读过的为数不多的文学作品而言,也毕竟还是有让人感到赏心悦目的精品,下面列举一些——
国外的:我认为雷马克的《凯旋门》,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J·D·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都能使人受益匪浅;此外,毛姆的《人生的枷锁》,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也值得一读。
国内的:王朔、金庸的作品自不用提,另外还有老舍的小说,张贤亮的《合欢》,王晓波的杂文,以及石康的《晃晃悠悠》、《支离破碎》等等,我都非常欣赏。
我要说的是,以上所有提到的我所欣赏的作品,甚至包括那些我读过却并不欣赏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都会对我的小说写作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一点,我丝毫不想否认。也正因为此点,我的小说才会以现在的这种面目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另外我想说,鉴于我本人的生活环境和经历,使用北京方言进行写作也正是我能够想到的惟一的方式与选择,否则,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写这篇小说还有何必要。如若使用其他风格的语言,即使我有耐心和毅力完成同样篇幅的文字,我想,结果除了给自己平添恶心之外,也不会有任何其他价值。
关于这篇《像狗尾巴一样晃悠的青春》,最后还有两点需要补充说明一下:
第一,我想,不少人在看过我的小说后,会很自然地认为通篇文字格调低下,遍布胡言乱语。对此,我没有什么可为自己辩解的,只是我想说明,关于我的小说中所牵扯到的其他所有人物,都与本来面目有着一定的出入,有些甚至是截然不同。因此,我希望读者对于此篇文字的所有不良印象都到我为止,切勿波及旁人。
第二,在写作过程中,毫无疑问,我遇到了数不胜数的障碍与困难,最终,我总算把它完成了,这和我的朋友周洋、朱灏、赵宇、潘懿盛、于欣烈以及其他许多人的关心和帮助是分不开的。在此,衷心表示对你们的感谢。
雷马克在《凯旋门》中说:“一个人把真情揭露出来的时候,便又见得那真情是多么的渺小了。”
在写作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尽管文章已经结束,我却仍然有太多的话想说,但是,我想,我说的已经够多了,我的一吐为快正在惹起你们的厌烦,我说得越多也越在证明着我的小说是多么的不得要领。
我知道,最好的方法是——马上闭嘴,让你们去看,让你们去说。
2001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