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如酒柳如烟-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天齐笑得甚是豪放:“宝剑赠英雄,古琴赠佳人,这有何不妥?”
“小弟知你对上官清儿有意,但,她的心上之人是田沧海。”
“胡说。”
“这事岂能有假,是小弟亲口听上官清儿所讲。”
“就算抢,我也要把她抢回来。”
少女的心碎成纷飞的落花。那一瞬间,她有了一个邪恶的想法,毁了她,那么他就不会再看她一眼了。李无心的外号为妙手,她将迷香散投入上官清儿和无望的茶杯里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次日,上官清儿发现自己赤裸着身体躺在无望的床上。她羞愤难当,冲向悬崖。
第11节:桃花乱(11)
一行人追到悬崖边上,佳人芳魂已归天。
又过了一日,乱世古琴失踪了。
他们彼此怀疑着,于是反目。沈天齐和田沧海只知道上官清儿之死,是受了无望侮辱所致,但是谁都不晓得,背后凶手其实是被爱冲昏了头脑的李无心。
9
门开。
师父,沈天齐,沈若素,孤独凉走进来,他们早就在门外埋伏已久,这些是我昨晚与师父商量好的计策。李夫人以上官清儿的口气写了密函,师父他们将计就计,所以假装离开,就是为了返回来看李夫人如何冲我下手。
“无心,你这是何苦?”沈天齐叹口气。
李无心岁月雕刻的脸上竟漾上了少女的娇羞:“我三十年未嫁,只为了今日真相大白。再问你一句,如若当时我以女儿身出现在你面前,你会不会给我一个和上官清儿公平竞争的机会?”
“如果我说会可以弥补你这么多年来的空白岁月,我会说,会。”
“这就足够了。”李无心虚弱地笑了,“三十年来,我一直没有放弃找寻古琴,那将是我生命唯一的寄托。田沧海退隐江湖三十多年后,我才在一个寺庙里找到了他。他身边有一个貌似奔月的女子,我以为我们都被骗了,上官清儿没有死,她偷走了古琴,并和她爱的男人退隐江湖。于是我发了密函给你们,相约到龙凤客栈来。”
桃花的香气涌进来,扑得人微醺。
“那么那把古琴是谁拿去了?”
“难道是无望?”沈天齐说着回头,哪有无望的影子,他根本就没有跟来。
突然。
惊闻耳边仙乐飘飘,琴声分外清晰,仿佛就在耳边。那情绪格外纷扰,窗外的桃花像受了惊吓一般纷纷落地,又无风自飞,仿佛一场盛大的葬礼。
声音是从无望的天字3号房里传出来的。
无望躺在地上,七窍流血。他身边有一位白衣女子。说是女子,是因为她的皮肤如少女般光滑细嫩,只是眼底掩饰不住的沧桑和鬓角的繁华。她怀中抱一把古琴。凭直觉,我知道那就是乱世。
“上官清儿?”
她嫣然一笑,坐定双手抚琴:“各位可好?”
“原来你并没有死?”
“我本来是死了,可是又活了。”上官清儿微笑,不见杀气,“那日我跳崖,听见背后有人呼唤,正是田沧海。我虽然爱着这个男子,但是已经没有资格跟他在一起。害我落得如此下场的人们不该有报应吗?于是我非凡的轻功救了我一命。我回到客栈偷了琴,使你们反目,然后买下这个偏僻的客栈,过着平静的生活。”
师父捻动佛珠:“阿弥陀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世间一切皆是空,施主又何必太执着呢?”
第12节:桃花乱(12)
“如今三十年如白驹过隙,年轻时候的恨早就已经被磨合得圆滑,所以真心地希望能够守着这把琴过一生,让江湖免遭罹难。只是没想到你们会来这里,再次寻找这把琴的下落。也罢,本以为世间一切皆会随时间淡去,却不想机缘巧合之下也有了答案,这也是天意。”
“那你为何杀我师父?”独孤凉悲痛地流下泪来。
“无望是以死谢罪,他的后半生都在煎熬中度过,奔月仙子给了他一个赎罪的机会,也算是帮他了结了此生的残愿。”沈天齐狂笑着转身离开。
没有人知道他要去哪里。
10
沈若素离开时与我拜别。
我好奇地问:“姐夫这几日去了哪里?”
“是沧海大师吩咐我离开的,他说,这里面必定有玄机。”
“原来如此。”
“如烟,你找了个好师父。”
我回头看师父,他与上官清儿在桃花掩映的大堂里喝茶。他的神色依然淡定如初。至始至终,他都没有讲话,只是她一步步紧追不舍。
他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世间一切皆是空,施主又何必太执着呢?”
他才是真正的智者。
乱世古琴终于还是宁静在了一个女子手中。
桃花乱世。
平息。
第13节:清秋祭(1)
清秋祭
1
清风镇的人闲来无事的时候喜欢聚在一起谈论镇子上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最近柳家成了茶余饭后的消遣。
柳家美若天仙的三小姐要出阁了。
这本来是每个姑娘都要经历的事,放在我身上就不一样了,他们说,新郎是独孤世家的七少爷,真是天生的一对璧人。我与独孤冷素未谋面,他们也不知道这位传说中的七少爷是圆的还是扁的。
如今已是秋高气爽;按照我们当地的风俗,将出阁的姑娘要去几十里外的一个观音庙祁福七日,求菩萨保佑岁岁平安,人丁兴旺。
管家已经备好了马车,丫鬟仆人统统不能跟随,爹说,如烟是去祁福,又不是去享福,菩萨身边尚且只有金童玉女伺候着,如烟带了丫鬟这诚心菩萨怎能看到?我当然乐得清闲,带了简单的换洗衣物和糕点就上了路。
马夫是刚进柳家不久的一个孩子,不过十六七岁,小时候靠要饭讨生活,从南方流浪过来,管家看他可怜就留他在府里。他知道很多我所不知道的新奇事情,比如在南方一个地方年年都会发大水,有个道士说是河神娶不到漂亮的媳妇发怒了,所以就淹了他们的庄稼,让他们没有好收成。那里的人就每年都把村子里最漂亮的姑娘扔到河里给河神做媳妇。
“那么,那里还是年年都发大水吧?”
“三小姐怎么知道呢?”
“如果不发大水,他们就不会每年都往河里扔姑娘了。”
“是的,河神为什么娶到了媳妇还是要发怒呢?”
看着小马夫困惑的样子,我不由地叹了口气,他尚且不知道世界上没有牛鬼蛇神,更不知道那些姑娘就那样因为道士的一派胡言而送了性命。师父说,没有离奇怪异的事件,只有制造离奇怪异事件的人,这天与地之间,哪一样东西不是人的口里传出来的,天也可以叫地,地也可以叫天,只是一个代号而已,而事实本身却只有一个。
马车颠簸了几十里,终于见到了小马夫说的那个开满桂花的山脚。山脚的一块巨大的岩石表面刻了三个大字:观音山。这观音山,原本也不叫观音山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山而已,周围的村子都喜欢来山上砍柴打猎。有一次,一个新娘子因为不满父母给自己婚配的对象是一个面黑粗鲁的人,新婚之夜趁上茅房的机会跑了出去,黑灯瞎火的,一个柔弱的女子莽莽撞撞地上了山,随便找了棵歪脖子的老树自缢了。那家人不见了新娘子,整个村子的人都出来寻找,忽然见村外不远的山顶上闪现七彩霞光,一个慈眉善目的女子手托宝瓶端坐莲花,一会儿就不见了。村里人在天亮的时候找到了新娘的尸体,心想,大慈大悲的菩萨显灵肯定是为这包办婚姻的事动了怒。从此,方圆几十里的人一起捐银子盖了个庙,给菩萨塑了金身,并给这山取名观音山。
附近的小村庄再也没有包办婚姻的现象。来山上祁福的,都是将出阁的女子,嫁到夫君家都是好姻缘,能白头到老。
传说,就是传开说的事,一口传百口,真也好,假也罢,始终是传说而已。
我下了马车,小车夫原路回清水镇,大概天黑前能赶到。
山脚下有个卖香的婆婆,见了我问:“姑娘可是上山祁福的?”
“正是。”
“姑娘要不要买些香?”
我掏出一锭银子给她:“这些我全买下,山脚下湿气重,婆婆还是早些回家吧。”
卖香的婆婆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并没有高兴的样子:“姑娘生得俊俏,心肠好,容易招恶鬼,这些香全买了也好,全烧给菩萨,保姑娘平安。”
老婆婆说的话好生奇怪,我没有多想,拿了香就往山上走,空气里满是醉人的桂花香。这山里野生的桂花和镇子上的不一样,香得妖艳,师父最喜欢这种桂花酿的酒。
2
说是庙,其实就是个尼姑庵,一个面容清瘦的女子在门口扫落叶。我上前去行礼:“小师父,我是几十里外的清水镇来山上祁福的。”
“施主请随我来。”小师父是个随和的女子,立刻带我来到东厢的客房,屋子打扫得很干净,有淡淡的檀香味。她帮我安排了行李说:“贫尼法号明月,师父法号慧清,今日天色已晚,贫尼去帮施主弄来斋饭早些休息,明日师父会在佛堂帮施主们祁福。”
第14节:清秋祭(2)
我谢过明月师父,吃过斋饭就早些休息了。
也许是换了生地方的缘故;这一觉我睡得极其不安稳;隐隐听到耳边似乎有姑娘家的啼哭声,仔细一听,却有鸟儿在窗外呜咽。次日,天刚蒙蒙亮,我换了白色的劲装找个清净的地方练剑,在西厢房后面有一个很小的花园,满园菊花争艳,好不热闹。负责打扫院落的师父们还没有起身,我在半空中挽了个剑花,舒展一下筋骨,便开始练习。
那个女子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她惊讶地“啊”了一声,手里的茶壶掉在青石的小道上,“啪”地一声,水花四溅。我的剑锋正指在她喉咙一寸开外。见状,我收了剑问:“真是抱歉,吓到姑娘了。”那姑娘慌忙蹲在地上收拾茶壶的碎片,说:“不怪姑娘,是小女子太冒失了,坏了姑娘的雅兴。”她收拾起碎片,抬起脸,我这才看见她晶亮的眼睛红肿不堪,仔细一看,眼中还泛着泪光。
“姑娘有什么伤心事么?这么失魂落魄的,亏我剑锋收得快,否则就多了一个冤魂。”想想刚才那一幕,我还心有余悸,这姑娘走路也是没有声音的。
“说来话长,也只是小女子命苦。”她叹了口气,强颜欢笑,“这茶都洒了,我再去厨房里换一壶来。”说着就急匆匆地走了。
她离去的脚步还是很轻,我扫兴地回东厢房里换了衣裳。明月师父送来了斋饭,并说:“师父已经在佛堂等候姑娘了,用完斋饭就可以去做祁福之礼了。”
佛堂中央,观音菩萨手托宝瓶,端坐莲花,那微阖的眉眼仿佛在俯视世间万物。我跪在蒲团上恭敬地上了一炷香。姑娘们慢慢地都来齐了,有七个,其中一个是早上遇见的那个冒失的姑娘。她的眼睛依旧是红肿的,低着头,心事重重的样子。
慧清大师已是知天命之年,少言寡语,带我们坐在佛堂里颂经。
是很普通的经文,娘偶尔也会念起。
我听得不耐烦,一回头,却不见了刚才的姑娘,她的蒲团上空空的,还有膝盖清晰的轮廓。每个人都闭着眼,我悄悄地起身出去四处张望,那抹纤细的身影一拐弯就进了后院。我亦步亦趋地跟了去,她推开西厢房的一个门进去。我走到门边,正欲敲门,只听见屋内传来“咣当”的板凳倒地的声音。我心里暗叫一声不妙,推门,三尺白绫在房梁上打了个死死的结,那女子如木偶般悬挂在半空。手里的暗器飞出,女子嘤咛一声摔到地上眼泪先落了下来。她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说:“姑娘,你救不了我,还不如让我死了好。”
“这好端端的为何要寻死?”
“你若帮不了我,说出来,岂不是让小女子再伤心一次。”
“不妨道来,事在人为,姑娘不要太悲观了。”
第15节:清秋祭(3)
那姑娘擦了把眼泪,我扶她坐在床边,她叹了口气,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讲出来她自缢的原因:“小女子叫紫玉,家在观音山脚下的一个村庄,世代靠种地为生。去年八月,经过媒婆的一番说导,我爹将我许配给了邻村的一个大户人家的公子,那媒婆将那公子说得天上有地上无,我爹一开始是不信,可是,那公子亲自登门拜访,果真是人中之龙。当下,小女子就心生爱恋,就应了这门亲事。就在前几日我上山之前,我去集市上卖一些手工的绣品,竟然又遇见了那公子,那公子怀抱一美娇娘,我一时气不过上前质问,那女子竟说,她们已经成亲两三载了,而且那公子并不是那大户人家的儿子。原来,那大户人家的儿子是个无赖,长得奇丑无比,他爹就拿银子给那公子让他代替他的儿子来相亲。事到如此,我除了嫁给那无赖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说到这里,紫玉已经泣不成声。
我点点头暗骂那没有良德的媒婆和大户人家。
“姑娘,既然你不能帮我,还不如让我死了算了。”
我笑:“这区区一件小事还难不倒本姑娘。”
“什么办法?”
“我代替你嫁,这不就成了,反正他们家的目的是娶一如花的新娘,进门的是谁就不重要了吧?”
聪明如紫玉已知我心中有了计策不再悲戚,额头也舒展起来。
我先嫁过去,紫玉趁夜色逃到外面的亲戚家去,当天晚上我就逃走,田家没见了新娘肯定要去梁家找,这时候梁家一口咬定女儿嫁过去了,并可以在晚上就请村长来喝喜酒做证人。于是可以名正言顺地跟他们家讨女儿了,这个时候,田家是哑巴吃黄连,有苦也说不清了。
3
次日,我随紫玉下山时并没有惊动庙里的师父们,按照规矩,姑娘没呆满七日是不得下山的,否则就视为不吉。
我不相信那些东西自然不在乎。
村口立着石碑上面刻着:梁家庄。紫玉说,这便是她们的村子了。由于是白天,乡亲们都去干农活了,村里几乎没见几个人。紫玉的家就在村口,很简陋的篱笆围成的墙。我们进屋,紫玉的娘在床上躺着,屋子里有一股很浓的中药味。
“娘。”
“紫玉,你回来了。”紫玉娘看见我,满脸的皱纹都挤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