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空巢 >

第12部分

空巢-第12部分

小说: 空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拍了拍明哲的肩膀,走出了寝室。 
快到中午了,报名的家长大都散去了,同学们有的在校园里溜达,有的在校外闲逛。 
我漫无目的地走在学校的操场上,满脑子都是明哲刚才的样子。突然,肩膀被人狠狠地拍了一下: 
“凯儿,你他妈想那个小妞啊,这么神痴痴的?” 
我扭头一看,是班上的大款——朴正熙。这娃的老爸几年前还在农村挖泥巴,完全一个农民。后来他把锄头一丢,跟着一帮在上海拆房子的亲戚出了门,不知道怎么回事,几年就发了,回来时开了辆小轿车。 
去年快到期末的时候,他爸回来过春节,把轿车开到学校;请班上所有的任课老师到五里之外的河阳镇上吃了顿饭,每人还送了一条好烟。为了想请老师们把他的宝贝儿子教成材,他老爸还想请老师们去洗脚城泡脚,老师们谢绝了他的好意。 
这小子后来在班上乱嚼舌头,说老师们其实想去,是碍于他这个学生在场,拉不下面子。 
他还说,要是换了他,早去乐和乐和了。同学们都笑,说你娃一定去尝了滋味的。又问,那里面的小姐长得怎么样,咪咪大吗。 
这小子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半天不说,沉吟了一会儿,比着一个同学的脑袋说:“大,有你脑壳这么大。”同学们哄地一下笑起来,那个被比的同学追着他打。有一个女生刚走到教室门口,听了半句,问道:“什么大啊?” 
“哈哈哈哈!”教室里响起了男同学野兽般的狂笑。 
这小子其实原来不叫朴正熙;叫朴大春,他老子发达后,朴大春为了赶“韩潮”,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这个带有韩国风味的朴正熙,并且还把头发染了一绺黄的,戴了个耳钉。他这副装扮,在这山区的农村中学也算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语文老师陈夫子说,人家韩国明朝时派了个上百人的代表团到中国考察,人家学去的是我大明朝的治世经略、科学文化和几千年的儒家精髓,今天我们反过去学韩国。学的什么呢?皮毛:街舞、黄头发、肥裆裤……我们的传统节日中秋节都要被人家抢注申报世界非物资文化遗产了,唉…… 
同学们接下去: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然后朴正熙在后面补了一句“杞人忧天”,声音很小,但是足够语文老师听见。老师气得晕倒,连连追问是“哪个说的?”同学们都说“不是我”。老师清了半节课,也没有找出“凶手”,同学们借机玩了几十分钟。关于这大款同学朴正熙的故事还很多,也都很精彩,一时半会儿说不完,还是以后慢慢告诉大家吧。   
大款同学朴正熙的秘密32(2)   
“走,陪我打麻将去,去给我挑土,老子刚才在学校外的茶馆里输了一千多块。走,去捞回来。” 
那小子拉起我就跑,想不到,在茶馆里我发现了一个关于他的秘密,终于证实了同学们的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麻将铺33(1)   
由于学校建在这山里的村中,几千人的吃喝拉撒,带动了周围的经济发展。 
最初建校时,学校周围还是一片荒坡,只有几家农户。建校后,附近的村民纷纷把房子从山坡上搬到了学校周围,开起了商店、餐馆、理发铺。渐渐地,学校大门两边形成了一条有几百米长的村街。 
最初建的都是瓦房,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有的靠子女在外打工赚回的钱?有的靠离校门近,开商店或者小餐馆赚学生的钱,都将原来的瓦房改建成了小楼房。 
而有一些离校门远的,没有找到多少钱的,依然住的是瓦房。 
别小看这些瓦房,现在也派上了用场。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劳务收入的大量回流,近几年读书的学生越来越多,特别是要求读高中的,更是呈几何级增长。 
由于租房子带孩子读书的家长、自己在外租房子的学生猛增,这一条村街的房子一下子俏了起来,房价一路飙升,从最初的三百多块一间,上升到了一千块一间,还不好找。 
就读高中的学生人数猛增,其中的原因很多,有人口生育高峰的原因,有经济收入增加的原因,但更多的是这些学生的父母外出务工,经过几年的打拼,吃过没有文化的亏,不想让孩子走自己的老路,所以拼了命送孩子读书,想从孩子这一代开始,过上好日子。 
这一辈的农民不同于前几代的农民,他们大都出生在十年动乱以后,没有经历过十年动乱里学业荒废的时期。他们读书的时候,正处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或者中期,那个时代正是大家同挤独木桥,誓圆大学梦的时代,由于招生名额的限制和家庭经济不宽裕等原因,使其中一部分人大学梦想破灭。 
但是,他们是最早外出务工的人群之一。现在,这批人的子女长起来了,他们成了学校就读人群的主流。这些家长都把自己未能实现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这种背景下的家长和学生都面临着严峻的问题。 
在家长一方,由于经过几年打拼,事业有了一定基础,放弃又舍不得。 
在孩子一方,正处于身体、心理的成长和发育阶段,是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最危险的年龄阶段,而他们的家庭教育出现严重的缺失,处于极度的贫血。 
于是,这批留守少年的管理就成了令学校最头痛的问题,特别是星期天和节假日的管理更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因为这些留守少年星期天基本上无家可归,往往流浪在社会上,和社会上的各色人混杂在一起,最容易沾染上社会上的不良习气,甚至还有一些不法分子乘虚而入,引诱他们干一些违法乱纪之事。 
这些知识都是老班告诉我们的,他要我们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抵制这些不良因素的侵入和影响。同学们听了之后,记得住一会儿,不久就又忘记了;依然我行我素。抽烟、打牌、玩游戏、上网、打架……反正这个年龄什么好玩玩什么,什么刺激就去尝试。 
就拿大款同学朴正熙来说吧,这小子卡上随时有个三五千,成绩班上倒数第一,玩的花样可不少,抽烟、打牌、玩游戏、上网都玩腻了,现在迷上了打麻将。 
他在外面租了间房,房东是个三十来岁的少妇;丈夫外出务工去了,她在家带着个七八岁的小孩读小学。两人是麻将桌上的麻友,据说夜里也不怎么清白,但都是传言,谁也没有看见过。 
但是,刚才我替这小子挑土,低头吐口水的时候,瞥见这小子的魔爪放在那女人的大腿上。两人还紧紧挨在一起,样子显得十分亲昵。 
我心里一惊,正在这时,我头一圈碰的二条摸到了手,打的开杠有钱。我就甩了一色子,由于脑子里还是想的刚才看到的情形,没有看见桌面上一个幺鸡都没有出来,就随手把幺鸡丢了出去。这一下闯了大祸,放了对面一个女人的“龙七对杠上炮”,由于是打的二三五的十块,这一下放出去就是六百块。   
麻将铺33(2)   
接炮的那女人说:“我就要这个,你们学生童子鸡;嫩。”说完,一阵放肆的大笑,引得打牌的人都笑起来。 
另一个男人说:“小伙子,你火药好足啊,差点把这婆娘的肚子胀破。”人们又是一阵暧昧的大笑。 
正熙那小子说:“你个霉星儿,老子叫你来挑土,你却给老子放了个冲天炮。爬一边去,还是老子自己来。”他点上一支烟,狠狠地吸了一口,扔给我一支,把麻将洗得哗哗直响,一副输红了眼的样子。 
看来,今天这麻将一时半会儿是结束不了的,反正今天报名,不上晚自习,这小子又得熬个通宵了。 
正熙那小子和这个少妇黏黏糊糊,直到有一天,终于玩出了火,高中没有读完,就把自己玩出了校门。   
夜色朦胧34   
走出茶馆,天色已暗,校门口一带,显得格外热闹。 
理发铺里,传出劲爆的的士高,一个穿着三点式的外国舞女,嘴巴涂得像吃了鲜血,在电视屏幕上随着强劲的节奏不停地扭腰送胯,双手在胸部和屁股上乱摸,做出极限挑逗的样子。 
几个女生在里面洗头发,另外几个男生坐在店里的沙发上,一边盯着电视画面,一边催促老板快点,不时地看看天色。看来,他们是在等待洗头的女生。 
走过理发铺店外的学生不时地停下脚步,观看着电视画面的舞蹈,有几个边看边评论: 
“哇塞,这娘们……” 
“我靠,腿好肥……” 
…… 
店外聚集的学生越来越多,后面看不到的就踮起脚。 
老板很满意他的广告效果,有时也随着音乐的节奏扭动着腰。学生们笑成一团,就起哄:“拽得好,再来一个。” 
老板娘似乎也受到感染,在屋里穿来穿去,好像有很多顾客,忙不过来的样子。高跟鞋在地上磕得格外的响,肥大的屁股比平时扭得更夸张了。 
那些停靠在学校大门两侧的摩的把喇叭按得山响。其中一辆还装了个小音响,配上了一圈小彩灯儿,在摩的队伍中像一个耀眼的明星,吸引了很多学生围观。 
此时,这辆明星摩的的音响里正播放着邓丽君的《路边的野花不要采》,随着音乐的节奏,小彩灯一闪一闪。当唱到那句“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时,围在旁边观看这辆装饰新颖、豪华的摩的的男同学就大声地和上一句“不采白不采”,像一群狼在嗥叫。 
听到学生接唱这句,那些摩的司机中的一个笑着说:“你这些死猴儿,书没有读到好多,这些歪东东倒是知道得不少。” 
另一个摩的司机说:“小崽儿,晓得个什么采不采啊?” 
听到这话,其中一个男生接嘴:“把你媳妇拿来试一试,就知道小不小了。” 
其余的司机一下子哄笑起来。 
不要以为这只是摩的司机在随便跟这些学生闲扯,这是他们在跟学生拉关系,套近乎。 
因为这里通向外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摩的,他们知道这些十六七岁的高中生对性这东西感到新鲜、好奇;就在说话的时候故意将话题扯到这上面来。这样与学生话来语去,就相互熟识了,学生今后出行就会照顾他们的生意。这些狡猾的摩的司机。 
那些商店也不甘示弱,把灯光开得哗白,几乎照得人睁不开眼。店里新进的货码得很高,品种齐全,什么盆啊,桶啊,鞋啊,各种硬面抄、软面抄、风铃、卡通布娃娃,还有各种流行的小吃,总之是学生开学和平时用得着的,应有尽有。 
一些店主还把内裤、胸罩摆在显眼的位置,旁边配上这种品牌的宣传画,大幅的,画面上都是些外国的酷哥辣妹。这些外国的酷哥壮得像头牛,健美的胸肌、粗壮的大腿,下面隆起一大包。 
这些外国的辣妹三围标准,胸部露得厉害。他们都带着温情脉脉的微笑,帮店里的老板盯着学生口袋里的钱。 
我知道,这些校门外的店铺老板是想通过这些充满诱惑气息的歌碟或招贴画,来吸引我们这些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的眼球,达到他们发财致富的目的。至于这样做的潜在影响,或许他们根本无暇去想。 
小餐馆的生意异常火暴,校门口的几个餐馆都坐满了,外面还等着一些人,穷的就吃一碗炸酱面,三下两下就下了肚,然后就到刚开的游戏厅,生怕位子被别人抢占了。富的就炒一盘肉;外加几个素菜,然后要一瓶白酒或几瓶啤酒,在同学艳羡的目光中慢慢地品尝;享受一下鲁迅先生在《孔乙己》里描述的长衫客的感觉。 
村街的另一头,光线昏暗,但是热闹丝毫不亚于校门口一带,桌球室、游戏厅就在那边。在那条窄小的村街此时正属人气最旺的时候,凹凸不的平石板路上,学生来来往往。 
在那光线不好的地方,偶尔会看见一两对走得很近的男生女生,不用问,那准是避开了老师的法眼在开展“地下工作”。   
梅的开学35(1)   
很多同学都在校内和校外晃荡,可我一直没有看到梅,于是决定去找她。 
从没有来过女生院,走进这里,怪别扭的,感觉那些美眉都在盯着我看。 
路灯下,一溜长长的洗衣台。一些正在洗衣的高年级女生都停下了手里的活儿,开始交头接耳、叽叽喳喳,其中一个胆大的美眉笑着问:“帅哥找谁啊?是找我吗?”听见这话,其他几个女生就哧哧地笑。 
这些高年级女生啊,就是喜欢拿我们这样的小师弟寻开心。 
我涨红了脸,心里咚咚地跳,低下头往前走,不理她们。这下她们更得意了,就加劲起哄:“哎呀,说得人家怪不好意思的。嗯?”那个美眉还夸张地做了一个忸怩的动作,引得其他几个女生哈哈地大笑起来。 
这也难怪,每当有女生到男生院外面去找某个同学有事的时候,我们男生比这还要疯狂。 
在那种情况之下,大家都会像看稀奇一样从寝室里跑出来,拥在阳台上,大声起哄: 
“妹妹你找谁啊,哥哥帮你找。” 
“靓妹你好乖哟。” 
还会有一些男生开始鬼哭狼嚎:“太阳出来我爬山坡,爬到了山顶我想唱歌,歌声唱给我妹妹听啊……” 
其实平时男女生院都管得挺严的,特别是女生院,那个猫在铁门后的小屋里的生活老师十二分的负责,要是有只公蚊子飞进去,她都要把它揪出来就地“正法”,甭说我们男生了。 
想进去,没门,有什么事情,告诉她,再转达。你想想,来这里晃荡的男生,又有几个不是心怀鬼胎,哪里敢拜托她去转达呢? 
于是同学们就发明了一种方法,“唱楼”。高中可不比大学,听说在大学里,如果某个男生喜欢哪个女生,就到楼下去“喊楼”,大叫“某某某;我爱你”。那时,你拉条横幅,敲个破盆都没有人干涉你,人家那叫个性。 
在高中你这样试试,保管你还没有敲那破盆,“爱”字还没有出口,“刑部”就将你缉拿归案了。 
所以我们这帮处于青春期的小子只能通过起哄、“唱楼”的方式向异性传递一种青涩的信息。 
所谓唱楼,相当于一个暗号,就是如果哪个男生对某个女生有点意思,就到女生院的外边去唱歌。当然,歌是两人达成了默契的,而男生往往是假装不经意地随便哼唱,任你生活老师从铁门后的小窗探出头来也奈何不得。唱歌有罪吗,我想唱你管得着吗?哈哈。 
过不了一会儿,就有一个女孩儿出来了,然后两人就一前一后地走了……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两人不是谈恋爱,而是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