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困而知之 >

第60部分

困而知之-第60部分

小说: 困而知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标准答案,而社会又总是将这类问题或这一现象一脚踢入历史疑案的范畴。
不仅如此,在这种模糊的生存中,由于人们渐渐感到原本紧抱不放的人生价值和生存规则在诱惑和现实面前的苍白无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中的必然现象因而产生了对自己的人生信念和存在价值的怀疑从而进一步产生这些价值、信念和规则似乎是行将抛弃的、腐朽的旧观念、老思想和老制度的想法;更可悲的是人们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江河日下之风气肆无忌惮地侵蚀犹如一盘散沙的、无助的的人群并漠视一切社会集团和集团力量的现象一并视为当代新生的、合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的理念并奉为时代特征因而竞相羡慕、引用、追逐并具体的、踊跃的、多方式的参与和实施从而最终将其结果视为人生理想的、唯一的高级时髦。换句话说,面对杀父夺妻之仇,人们消沉得如一只静静的、听话的绵羊;而当冥冥之中感悟到契机出现时,人们便抛弃过去的报仇雪恨之计,当实际拥有能力时则大行变本加厉、随心所欲之举。这对社会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恶性循环。
陆晓凯对古代遇事弹纠、放言高论的言官甚是喜欢。他觉得他们不仅有见识、能洞悉社会的弊端,关键是他们有勇气、有胆识,他们的言行让人们和社会共同感受到不同的气息和迥异的韵味;但他也看到有的分析说言官制度最是坏事,明朝之亡,就亡于言官。说言官“不通世故,也不考究事实得失、国家利害,仅仅畅发一篇议论,借此出露头角。”而且言官有“摭拾浮词”、“肆口妄言”、“党同伐异”、“受人请托”、“干预朝政”等等弊端。而陆晓凯则认为此评述有雾里看花之感,他认为对言官所言只要冷静分析,可以起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作用,也能纠正失谬。他特喜欢相声、小品。不仅仅因为作品本身具有幽默、诙谐的特点,更主要的还是相当部分的作品取材于对不文明、不道德言行进行的抨击和讽刺。他认为只有这样的作品才具有生命力和艺术价值;他将它们看作是忠言逆耳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精神食粮中的调味品,是精神生活中的兴奋剂,有时还是工作重点和努力的方向。至少它们在陆晓凯的心中要比一味地载歌载舞、歌功颂德强出许多。
陆晓凯与绝大多数普通人无异。当初,他的全部愿望就是发奋努力考一所好大学,能在海西找一份好工作,而面对物质生活、精神世界和遥远的将来他只有原始的、朦胧的印象。这从他在六中教书时往往因为发了一点小奖金便沾沾自喜就可以看得出来。当然,那时的他不懂杀父夺妻之仇,亦无犯错违律之机,他只想静静地做一名教师与事无争,即使后来,他也只是努力地做一名校长为人师表。然而,现实生活并非如此,有时踏破铁鞋无觅处,有时则无心栽柳柳成荫。到中学当教师后,他无疑成了矮子里边的高个,因此,他成为第三梯队的成员。按常规校长可以到教育局当科长,然后再是副局长而局长,这也许是别人十年八年的奋斗经历,而他则在一瞬间跨过,这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情。
当然,苏建华并非不是如此,他甚至比陆晓凯更奇。他仅仅是一名钢铁行业技术管理岗位上的工程师,从未从事过行政管理和经济贸易工作,毫无经验之谈,但他一夜之间也成了卢东经贸工作的主管。他俩算是同时发射的两颗卫星,因此,两人在局长任上建立了一定的友谊和感情。
在教育局长任上,陆晓凯仍然一心扑在教育工作上,循序渐进地推行他在教师岗位和校长任上的一些思路和想法。后来,同志们对他进行了善意的提醒:卢东是海西干部的摇篮,是市委市政府的干部储备库,要注意加强上下、横向的关系,特别是要加强与区领导、市领导的关系,不要辜负领导、同志们和卢东人民的一片好心。他真得感谢同志们,因为自从他接触了区市领导之后,他视野开阔,水平提高,能力增强,效益也大为改观。当他一年半载之后在教育局长任上如鱼得水时,他觉得领导确实知人善任,不过那时,他谦虚地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面对卢东日新月异的发展,他与苏建华常常侃侃而谈。当苏建华因为爱人从事教育工作常常对陆晓凯提教育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时,陆晓凯也适时地对苏建华提经贸和金融工作的一些看法,毫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之嫌;两人在一起时,不但坦诚交换看法和意见、展望各自的将来、抒发人生的情怀,而且也对卢东的未来充满信心。
在陆晓凯对自己曾经的幼稚的不断怀疑中,三年的时光很快过去。有一次,陆晓凯与苏建华一同到苏国庆家中叙旧。在他俩高兴地预祝苏国庆取得更大进步、祝贺卢东高速发展时,苏国庆也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着眼未来,要做好勇挑重担的准备。苏建华颇有灵犀,他立即问苏国庆区领导班子是否要调整。苏国庆虽略有顾忌,但他还是拐弯抹角地告诉他俩大概的情况:市委决定在卢东的局长中选拔一名同志任副区长,一周之内要研究上报人选。他还说让自己头疼的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因此,他个人意见是同时上报陆晓凯和苏建华。其实,在此之前,苏国庆这一既不得罪任何一位、又更具有灵活性、科学性和回旋余地的观点已经得到了市委和卢东班子成员的同意。他接着对两位补充说:即便如此还是存在排序问题。
陆晓凯听了之后立即历诉苏建华方方面面的工作成绩,然后,他发表了看法:考虑到目前和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经贸工作始终是卢东的重头戏,因此,建华是最佳人选;而苏建华则表示愿尊重区领导做出的任何决定。在返回途中,苏建华对陆晓凯表示:其实这个位置你比我更合适,无论从工作能力、个人素质、各方面的关系和群众的期盼来说,你陆晓凯都比我略高一筹;再说,近二年来我的家庭问题越来越严重,我有离开卢东的想法,想远走他乡。听了这话,陆晓凯表示:除非你的精神有问题,因为绝大多数人是不会想要离开卢东、离开海西的;果真如此,那么,你更应该得到这个位置,起点高了,必将有助于今后的发展。
如果说这样的互诉多少含有一些水份,但仍然是双方心情愉快的谈话的话,那么,第二天,卢东莫名其妙地传出的有关六中发生教科书质量问题以及相关人员违纪问题则令陆晓凯大跌眼镜。何以如此?这本是一件司空见惯、不足挂齿的小事。他本想调查一番之后在教育局范围内处理完事。然而,不到半天,这事便弄得满“区”风雨,而现在他却不得不根据区委的要求派出调查组并自兼组长开始他啼笑皆非的调查工作。接着便有经贸方面的人告诉他,这事与苏建华的属下有关,是不是在关键时刻故意揭你陆晓凯的短。他能不相信这种可能性吗!于是,他一面对教科书问题进行调查,一面又对那个煽风点火的家伙进行核实,最终,他发现这家伙还真是苏建华的一位手下,而且,这人与自己的关系也相当不错,是一位有相当影响力的人物。这让他更加气愤,他打苏建华电话,苏建华答曰自己不知此事而且正准备出差,回来再说;他再一调查,却发现苏建华确实得了个出国的差事,但却找借口留了下来。于是,在人们看来他俩变得心照不宣、貌合神离。但接下来的事情一定轮到苏建华啼笑皆非了,因为,几天之后市里的批复下来了,根据卢东提议,陆晓凯、苏建华同时升任卢东区副区长宣布时陆晓凯的名字在前面。这之后,派到六中的调查组被他立即无条件撤回,更别说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市领导宣布完毕后,苏国庆私下说:谁都想在卢东工作、谁都想任副区长,因此,因人设岗是最佳方案,要不然无法解决问题;市里的一名副书记则对陆晓凯说:多一名副区长,卢东的工作不是更好开展吗。
不到一年,苏建华的离婚判决下来了;恰恰此时,苏建华原来的一名得力手下因经济问题身陷囹圄,而且,苏建华本人亦牵涉其中。陆晓凯没忘苏建华制造的“教科书”风波,他多次想亲自对苏建华说说教科书的事,但当他看到苏建华的神情从极度亢奋一下跌入迷茫,看到他憔悴不堪的样子,他再也无心提及此事,而且,他还不愿承认“教科书”风波一定与苏建华有关。他认为,此时再提只能表明自己心胸狭窄,有落井下石之嫌,唯一的结果只会加深隔阂,何况,这也违背自己的主观意愿;不仅如此,他觉得一路顺风的苏建华在人生道路上第一次碰上坎坷、挫折,作为朋友、同事无论如何应该主动帮助,而不是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
于是,陆晓凯主动约请苏建华,在一番安慰之后,他单刀直入,“因此,我认为自家的门不是那么好看护的,我们都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和素质。苏区长,值此内外交困之际,兄弟我送你一个锦囊,何不趁毛发未伤之际,践你之初衷,远走他乡,换换环境。建华,审查已经结束,我听说了,你没问题!”
“如果你想奚落一通,我不阻拦。请便!若非,请说具体些,我愿洗耳恭听。”苏建华无可奈何只有强打精神。
“建华,你是德才兼备的干部,支边不失为首选!”
“真可谓一箭双雕。为什么要我到这么远的地方去!我走了,几年之后就没有人与你竞争区长宝座了,心狠手辣。难怪石挥说:人都是王八蛋。”
“建华,我陆晓凯是不是王八蛋,你我说了不算。但是,从你的脸面上我看得出你对生活缺乏信心,我没其他意思。”
“晓凯,我还是要谢谢你,无论如何,你是第一个主动与我联系的人,我理解你的兄弟情意。其实,我有没有问题、审查不审查都无关紧要,之所以我今天有这个让你见笑的样子是因为我搞不懂为什么所有的人都不是昨日的面孔。陆副区长,就算我有问题,也绝对没有大问题。我真是搞不懂!”
“心狠手辣也好,兄弟情意也罢,建华,听其自然。我奉劝你,真的落难之后再去评价心狠手辣、兄弟情意,何况你我毛发无损。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应该明白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的道理。我也如此,我只想多一个朋友。但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着难,特别是在名利面前你我都很难把握分寸。”陆晓凯想了想之后还是冒出了一句。“尽管报告中你没有问题,但我认为对这事你至少有管理责任,或者是疏于管理,抑或是被别人抓住了把柄严不起来,硬不下手。善良的人们也会这样理解的。”
“我原本是想到近一些的地方,你提醒了我,主意不错,也容易达到目的。你放心,我一定要走。你好好干。有好消息请及时告诉我,也算我们朋友一场。”苏建华无不感叹。
可笑的是,苏建华在黄土高坡干了三年没有等来陆晓凯的“好消息”,却是三年后的陆晓凯成了卢东区代区长苏建华的副职陆晓凯的代区长职务不翼而飞,他又成了常务副区长。当刘少岛秘书将消息告诉陆晓凯时,他正在一个研讨会的现场,与会人员当时便觉察到陆晓凯有出乎意料的激动,几位亲近的属下立即毫无掩饰地露出了喜悦的神情并投来祝贺的目光。陆晓凯哭笑不得,他不得不中途退席,他像一个输光了本钱的赌徒突暴双眼快速回到办公室,把刚上任不久的王志敏吓得像个木偶似的直愣愣地插在门口。当他几分钟之后控制住自己激动的情绪时,他还是不失风度地给苏建华打了电话,表示了诚挚的祝贺,尽管这个近乎于十拿九稳的“卢东区区长”现在莫名其妙地不翼而飞。不过,这时的陆晓凯不仅皮肤白嫩、行为斯文,而且根基牢固、羽翼已丰,与市委、市府和苏国庆又都有特殊关系,尽管是苏建华来卢东任代区长,但他仍然踌躇满志、春风得意。在为苏建华接风的晚宴上,他兴趣盎然,看得出他对苏建华出任区长心悦诚服。
“我有这样的感觉,换任何人到卢东当区长,卢东人都会产生猴子下山摘桃子的感觉,现在,建华来卢东,各位就放心了。建华,看你的样子,像是经过浴血奋战后突出重围的英雄好汉;可我听人说,西北三年,你闲庭信步、运筹帏幄、风流可圈、儒雅可点,好在过去的已经过去,无论如何,你是雅俗共赏,硕果累累。你是卢东的骄傲。建华,今朝凯旋而归,令乡人刮目相看,想必感慨颇多。我想,若能与建华兄同乐一番,各位一定不胜荣幸。”看着又黑又瘦的苏建华,主管工业的吴副区长不乏敬意。
“你我共事多年,彼此了解,今日再会,我觉得你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吴区长,但愿今后你的报表不要像你的话语随意夸张。谢谢吴区长。”此话亦表苏建华之心情。
“建华,说说,说说三年的感想。”苏国庆提议。
“国庆书记,今朝能回卢东,感慨颇多,总结起来三句话:锦囊一计,风沙当榻星为被;两袖清风,穷庙偶出富方丈;河上三载,媳妇巧织终成婆。”苏建华有板有眼,正襟危坐。“陆区长,卢东的发展日新月异,想必你老兄既艰苦卓绝又豪情万丈!我倒是想听听陆区长,我们的晓凯同志有何感想!”
陆晓凯真想说一句:他妈的,欺人太甚!
来之前,苏国庆特意到陆晓凯办公室去了一趟。“晓凯,新加坡商贸团晚上回请,我想,你代表卢东区政府出面应酬一下。代表团内有些人对你印象很深,他们都想和你聊聊。你准备准备。”苏国庆说完就要走。
“慢,慢,真是这事,你一个电话就行。小庆,我代区长的日子到门了,再去,恐怕名不正言不顺。再说,为建华接风,我陆晓凯不去,人们会怎么看我!卢东、海西怎么看我!难道你苏国庆不觉得接风宴少了陆晓凯必将大失风景吗!”
“这有什么,小题大做,看什么看。晓凯,就这样定了。”苏国庆担心的就是这点,因此,他特意到陆晓凯办公室,但此时他却装出一付若无其事的样子,轻松说道。
“苏书记,无论如何,接风宴我陆晓凯非去不可。”
“你越来越固执了,这不是给你一个台阶吗!”
“我知道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