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故事-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迎接。宋襄公也象齐桓公那样待他们很好。重耳他们都非常感激。过了些日
子;宋襄公的病不见好转,狐偃私底下跟公孙固商量。公孙固说:“公子要
是愿意在这儿,我们是十分欢迎的。要是指望我们发兵护送公子回到晋国去,
这时候敝国还没有这份力量。”狐偃说:“您的话是实话,我们全明白。”
第二天,他们离开了宋国,一路走去,到了郑国。郑国的国君认为重耳
在外边流浪了这些年还不能回国,一定是个没出息的人,因此理也不去理他。
他们又恼又恨,可是不能发作出来,只好忍气吞声地往前走。没有几天工夫,
他们到了楚国。
楚成王把重耳当做贵宾,还用招待诸侯的礼节去招待他。楚成王对他越
来越好,重耳越来越恭敬,两个人就这么做了朋友。有一天,楚成王跟重耳
开玩笑似地说:“公子要是回到晋国,将来怎么报答我呐?”重耳说,“金
银财宝贵国多着呐,我真想不出怎么来报答大王的恩典。要是托大王的福,
我能够回国的话,我愿意跟贵国交好,让两国的老百姓能过上太平的日子。
可是万一发生战争,那我怎么敢跟大王对敌呐?那时候,我只能退避三舍'古
时候行军,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就是退九十里的意思',算是报答您的
大恩。”楚成王听了倒没有什么,可把大将成得臣气了个倒仰儿。他回头偷
着对楚成王说:“重耳说话简直没边儿,将来一定忘恩负义,还不如趁早杀
了他吧!”楚成王说:“别这么说。他到底是客,咱们得好好地待他。”
有一天,楚成王对重耳说:“秦伯派人到这儿来,请公子到那边去。他
有心帮公子回国,这是个好消息。”重耳故意客气一下,说:“我愿意跟着
大王,何必到秦国去呐?”楚成王劝他说:“可别这么说。敝国离贵国太远
了,我就是有心送您回去,还得路过好几个国家。秦国跟贵国离得最近,早
晨动身,晚上就可以到了。再说秦伯肯帮助您,我也放心了。您听我的话,
去吧!”重耳这才拜别了楚成王,上路到秦国去了。
秦穆公原来立夷吾为国君,就是晋惠公。晋惠公忘恩负义,反倒发兵去
打秦国,可打了个大败仗,自己做了俘虏。秦穆公的夫人穆姬'jī'是晋惠公
的异母姐姐,她替晋国求情。晋惠公也向秦穆公认了错,割让了河外五座城,
又叫太子圉'yǔ'到秦国做抵押,秦晋两国这才重新和好。秦穆公为了联络公
子圉,把自己的女儿怀嬴'yíng'嫁给他。公元前638年'就是宋国和楚国在
… Page 24…
泓水打仗那一年',公子圉听说他父亲病了,伯君位传给别人,就偷愉地跑
回去。第二年晋惠公一死,公子圉做了国君,就不跟秦国来往。秦穆公后悔
当初错了主意,立了夷吾。现在夷吾死了,没想到公子圉又是一个夷吾。因
此,他决定要立公子重耳为国君,把他从楚国接来。
秦穆公和夫人穆姬都很尊敬公子重耳。他们要跟他结成亲戚,想把他们
的女儿怀嬴改嫁给他。怀嬴说:“我已经嫁了公子圉,还能再嫁给他的伯父
吗?”穆姬说:“为什么不能呐?公子重耳是个好人,要是咱们跟他做了亲
戚,双方都有好处。”怀嬴一想,虽说嫁给一个老头子,这可是两国都有好
处的事。她点头认可了。秦穆公叫公孙枝做大媒,狐偃、赵衰他们巴不得能
够跟秦国交好,都劝公子重耳答应这门亲事。这么着,公子重耳又做了新郎。
大家正在那儿吃喜酒的时候,狐毛、狐偃哭着来见重耳,要他去给他们
报仇。原来公子圉即位以后,就下了一道命令:“凡是跟随重耳的人必须在
三个月之内回来,改过自新,过了期限,全有死罪,父兄不叫他们的子弟回
来的也有死罪。”狐毛、狐偃的父亲狐突就因为不肯叫他们回去,给新君杀
了。重耳把这件事告诉了秦穆公,秦穆公决定发兵替女婿打进晋国去。
公元前636年,秦穆公出动大军,亲自率领百里奚、公子絷、公孙枝等
护送公子重耳回到晋国去。他们到了黄河,打算坐船过河。秦穆公分一半人
马护送公子过河,自己留下一半人马在黄河西岸作为接应。他对公子重耳说:
“公子回到晋国,可别忘了我们夫妇俩啊!”说着流下眼泪来。重耳对他们
更是依依不舍。
上船的时候,那个管行李的壶叔,挺小心地把一切东西全开到船上来。
他还忘不了过去逃难时候所受的苦。重耳这一班人曾经饿过肚子,要过饭,
也喝过野菜汤。粮食不够吃,衣服不够穿,大伙儿都已经够困难的了,可是
管供应的壶叔和他手下的人比别人更多操一份心。他们一辈子也忘不了过去
穷困的情形,吃剩下的冷饭、咸莱!穿过的旧衣服、破鞋、破袜子等等,全
舍不得扔下。公子重耳一瞧,哈哈大笑。他对壶叔说:“你们也太小门小户
儿的啦!现在我回国去做国君,要什么有什么,这些破破烂烂的还要它干
么?”说着就叫手下的人把这些东西全撇在岸上。有不少人听公子这么一说,
也觉得自己太可笑了。公子回国做国君,跟着公子的都是有功之人,荣华富
贵享受不尽,怎么还露出这份穷相来呐?大伙儿七手八脚地把这些破烂儿都
撇在岸上,有的人干脆把咸菜倒了,把破鞋破袜扔到黄河里了。
狐偃一瞧他们未得富贵,先忘贫贱,全变成富贵人的派头了,就拿着秦
穆公送给他的一块白玉,跪在重耳面前说:“如今公子过河,对岸就是晋国。
内有大臣,外有秦国,我挺放心。我想留在这儿,做您的外臣'在外国的臣
下'。奉上这块白玉,表表我一点心意。”重耳愣了,他说:“我全靠你们
帮助,才有今日。咱们在外边吃了十九年的苦,现在回去,有福同享,你怎
么说不去了呐?”
狐偃说:“以前公子在患难中,我多少也许有点儿用处。现在公子回去
做国君,情形就不同了,自然另有一批新人使唤。我们就好比旧衣破鞋,还
带去作什么呐?”重耳听了,脸红了,心里怪不好受,直怪自己不该得意忘
形,存着享乐的念头。他流了眼泪,向狐偃认错儿说:“这全是我的不是!
我可不是忘恩负义的人。你们的功劳我更忘不了。我可以对天起誓!”他立
刻吩咐壶叔再把破烂的东西弄上船来。手下的一些人这才知道做人应当饱不
忘饥,狐偃他们也没话说了。
… Page 25…
他们过了黄河,接连着打了胜仗。公子圉逃了,晋国的文武大臣就迎接
公子重耳,立他为国君,就是晋文公。他很快地真正继承了齐桓公的事业,
做了霸主。
… Page 26…
退避三舍
晋文公靠着秦穆公的帮助,做了国君,首先整顿内政,安定人心。正在
这时候,天王家里出了事啦。那时候周朝的天王叫周襄王。他的异母兄弟勾
结朝廷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借了外族狄人的兵马打进洛阳,来夺王位。周
襄王打了败仗,逃到郑国,发了一个通告,派人送到齐、宋、陈、卫等国,
说狄人占领了京都。各国诸侯收到了天王的通告,全派人去慰问天王,或者
送点吃的东西去,可是没有人发兵护送他打回洛阳去。有人对天王说:“现
在只有秦国和晋国的诸候想做霸主。秦国有蹇叔、百里奚、公子絷等一班大
臣,晋国有赵衰、狐偃、胥臣等一班大臣,只有他们能会合大小诸侯,扶助
天王,别人恐怕全不中用。”天王就打发两个使者,一个去见秦穆公,一个
去见晋文公。
晋文公一听见天王逃难的消息,马上带领大队人马打到洛阳去。他的兵
马刚动身的时候,秦国的兵马也已经到了黄河边了。晋文公立刻派人去见秦
穆公,说:“敝国已经发兵去护送天王,您就不必劳驾了。”秦穆公说:“好
吧!我怕贵国一时不便发兵,只好亲自出来,现在我就等着你们马到成功的
好消息。”蹇叔、百里奚说:“晋侯不叫咱们过去,分明是怕咱们分了他们
的功劳。咱们不如一块儿去!”秦穆么说:“我不是不知道。不过重耳做了
国君,还没立过大功,这回护送天王的大功,就让给他吧。”他打发公子絷
到郑国去慰问天王,自己带着兵马回去了。
晋国的兵马打败了狄人,杀了乱党的头儿,护送天王回到京都。周朝的
大臣们把晋文公当作第二个齐桓公。周襄王大摆酒席,慰劳晋文公,还赏了
他邻近京都的四个城。普文公磕头谢恩。从此,晋国在洛阳附近也有了土地
了。
晋文公接收了四个城回来以后,宋国来请救兵。那时候宋襄公死了,儿
子即位,就是宋成公。宋成公打发公孙固来见晋文公,说是楚国派成得臣为
大将,率领着陈、蔡、郑、许四国的诸侯来攻打宋国。晋文公召集大臣们商
议怎么办。将军先轸说:“楚是蛮族,老欺负中原诸侯,谁不向楚国进贡纳
税,就打谁。主公打算帮助中原诸侯,做个霸主,这可是时候了。”狐偃说:
“曾国'在山东省曹县和定陶等的地方'和卫国本来跟咱们有仇,新近又归附
了楚国。咱们只要去征伐他们,楚国一定去救,宋国的围也能解了。”晋文
公就答应公孙固的请求,叫他先回去,晋国的兵马随后就到。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打下了曹国和卫国,他以前在逃难的时候在这两
个国家受过侮辱,现在这口气总算出了。
楚成王听说晋国一连气打下了卫国和曹国,就打发人叫成得臣回去,还
告诉他说:“重耳在外头跑了十九年,现在已经六十多了。他吃过苦,是一
个挺有经验的人。咱们跟他打仗,未必能占上风,你还是趁早回来吧!”
成得臣看到宋国早晚就可以拿下来,不愿意退兵。他派人向楚成王报告
说:“请再等几天,我打了胜仗就回来。如果碰见晋国人,也得跟他们拚个
死活。万一打败了,我情愿受军法处治。”楚成王一瞧成得臣不回来,心里
挺不痛快,就问大臣们怎么办。有个大臣说:“现在晋国挺强,重耳帮助来
国是打算做霸主。我想还是通知子玉'成得臣字子玉'留点儿神,千万别跟
他抓破了脸。能够讲和的话,还能得到一个平分南北的局面。”楚成王再派
人去通知成得臣。
… Page 27…
成得臣经不住好几次的通知,没想到宋国又死守着城,他只好下令暂时
停止进攻,可不好意思马上退兵。他派人去对晋文公说:“楚国对于曹国和
卫国,正象晋国对于宋国一个样儿。您要是恢复曹国和卫国,我就不打宋国,
咱们彼此和好,省得叫老百姓吃苦。”晋文公还没说什么,狐偃开口就骂:
“成得臣这小子好不讲理!他放了一个还没打败的宋国,倒叫我们恢复两个
已经灭了的国家。哪儿有这么便宜的买卖呐?”他把成得臣派来的使臣扣起
来,把手下的人放回去。
为了打击楚国,晋国又办了两件重要的事情:第一,打发使者去连络秦
国和齐国,请他们二块儿来帮助中原诸侯,抵御楚国这个南方“蛮族”;第
二,通知卫国和曹国的国君,叫他们失去跟楚国绝交,将来一定恢复他们的
君位。这两位亡国之君就写信给成得臣,说他们只好得罪楚国,归附晋国了。
成得臣正替这两国说情,他们倒来眼他绝交。他这一气,差点儿气昏过去,
双脚乱跳地嚷着说:“这两封信明明是那个饿不死的老贼逼他们写的!算了!
不打宋国了!找重耳这老贼去!打退了晋国再说。”他就带领兵马,一直赶
到晋国人驻扎的地方。
晋国大将先转一瞧楚国人过来,就打算立刻开战。狐偃说:“当初主公
在楚王面前说过,要是两国打仗,晋国情愿退避三舍。这可不能失信。”将
士们都反对说:“这怎么行呐?晋国的国君还能在楚国的臣下面前退避吗?”
狐偃说:“咱们不能忘了当初楚王对咱们的好意。退避三舍是向楚王表示好
意,哪儿是向成得臣退避呐?再说,要是咱们退兵,他们也退兵或者不追上
来,两国就容易讲和了。那不是很好吗?要是咱们退兵,他们还追上来,那
就是他们的不是了。咱们有理,他们没理,咱们的将士个个理直气壮,打起
仗来就更卖力气,不是对咱们有利吗?”
大伙儿认为狐偃的话很对。晋文公吩咐军队向后撤退,一口气就退了三
十里。远远望见楚军朝前移动,他们就再退三十里,把楚军抛远了。晋文公
派人一探听,楚军又跟上来了,晋军就又退了三十里,总共退了九十里,到
了城濮'卫地,在河南省濮阳县南'才驻扎下来,不再往后退了。这时候,秦
国、齐国、宋国的兵马也先后到了。
楚军瞧晋军一退再退,以为晋文公不敢跟楚国打仗,大伙儿不用提多神
气了。副将门勃对成得臣说:“晋国的国君直躲着楚国的军队,咱们已经有
了面子了。大王早就吩咐咱们回去,咱们也不能太固执了。我瞧咱们既然有
了面子,就下了台阶吧。”成得臣说:“我们没听从大王的命令,已经错了,
现在回去也得办罪。倒不如打个胜仗,还可以将功折罪。咱们追上去吧。”
楚军就追到了城濮。双方的军队都在那边驻扎下来,遥遥相对,好象密密层
层的黑云遮住了整个天空,随时随刻都能来个狂风暴雨。
晋文公知道楚国多少年来没打过一次败仗,成得臣又是一员猛将,他瞧
着楚军一步死钉一步地逼上来,心里多少有点儿害怕,要是万一打个败仗,
别说不能当霸主,从这儿往后,中原诸侯只好听“南蛮子”的了。他越想越
担心,越担心越心虚。他的心好象是给蜘蛛网粘住了的小虫儿,越挣扎缠得
越紧。到了晚上,他翻过来掉过去地睡不着,好容易刚睡着,就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