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项羽遇到刘邦-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四年(公元前203年),韩信平定齐地,然后致书刘邦,要求刘邦封他为“假齐王”,也就是暂时代理齐王,伸手要权要官。刘邦当时正被项羽困得焦头烂额,气得恨不得将韩信斩了,但最终还是听了张良和陈平的建议,干脆立了韩信为真齐王。按张良、陈平的说法就是:“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现在形势对我们这么不利,韩信要称王我们能阻止得了吗?意思是,韩信能打个报告请示已经很给你刘邦面子了。倒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满足韩信的要求,否则恐怕节外生枝。可见刘邦阵营并非铁板一块,内部也时刻酝酿着危机。
而彭越之所以一直在项羽后方打游击,也是有私心的。因为他当时虽被任命为魏相,但他的最终目的是当魏王,夺取魏、梁旧地,扩大自己的势力,本就是他的军事重点,并非完全为了刘邦。
刘邦后来撕毁合约追杀项羽,发函让彭越、韩信一同出兵,围歼项羽,结果刘邦追到固陵(今河南淮阳县西北),被项羽打败,那二位连个人影儿都没有。已然能够说明这个问题了。
第三,刘邦有顾忌。刘邦的父母妻子均在项羽处。这个不用多说,刘邦再怎么言而无信,再怎么阴险狡诈,自己的父母妻子还是不能不管的,连自己的家人都保不住,面子也没法搁。
不过对于项羽来说,形势则更为不利,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首先,项羽也没有战胜刘邦的把握。楚汉双方在荥阳拉锯了这么长时间,项羽军事上占据优势,但刘邦或者坚守不战,或者迂回出击,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军事上的弱势,所以双方一直处于胶着状态。
其次,兵源和粮草补充是个大问题。项羽远离属地,进行客场作战,军队只会在消耗中减员而得不到及时的补充。此外,粮草供应也一直不顺畅,自彭越开展游击战后,项羽的后勤供给就得不到保障了。吃饭都成了问题,士兵的战斗力自然会下降。而刘邦的背后是富饶的关中,萧何这个后勤部长又十分得力,兵源补充和粮草供给都不是问题。这样耗下去对项羽不利。
第三,彭城受到威胁。韩信占领齐地,直接威胁项羽的老巢彭城,项羽派得力干将龙且前去阻击,却遭遇全军覆没的厄运,这件事对项羽的打击很大。《史记》中在记载这段事时说,项羽“闻龙且军破,则恐”。一向自信豁达的项羽,第一次感觉到了身后的危机。对此,项羽也做了一番努力,派武涉前去游说韩信,打算把韩信拉拢过来,结果遭到韩信拒绝。
第四,项羽对战争有些厌倦。荥阳拉锯战,项羽一直也没取得突破性进展,而且形势对他越来越不利,他的耐心受到极大挑战。在广武对峙时,项羽用刘邦父亲威胁刘邦,并要求和刘邦单挑,都表现出了一种急躁情绪。再者,项羽是个十分恋家的人,当初他不定都关中而选择回彭城,已然说明这个问题。仗打了快四年,他不想再这么无休止地拖下去了。
既是议和,肯定双方都觉得有利。既然对双方都有利,那么议和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于是双方以鸿沟为界,止戈息兵:鸿沟以西归刘邦,鸿沟以东归项羽。本来这事到这也就结束了。项羽放归刘邦的父母妻子,然后撤兵。刘邦与父母妻儿团聚,洒下几行热泪,喝上几杯接风酒,也“欲引而西归”,准备回关中享清福了。没想到中间又出了幺蛾子。谁干的?张良,又是张良,怎么总是张良!
许是又想起了崤关蒙人的壮举,张良于是故伎重演,和陈平一起撺掇刘邦,说:“汉有天下大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张良当时一定是捻着胡须(如果有胡须的话),脸上洋溢着欢笑,摆出一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态势,说这番看似理由充分、理论翔实,实则不要其脸的屁话的。之乎者也拽了半天,其实也就一句话:趁项羽撤兵,咱们打他个冷不防!
刘邦一听,当即醒悟,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错过呢!这事虽说不地道,但以前也不是没干过,我这么多年被他欺负的也够可以的了,行,没问题,听你们的,接着打项羽!
这样一来事情就复杂了,可谓风云突变。鸿沟议和公平,是在双方都要遵守合约的情况下才公平。现在刘邦要单方面背约,这事就变得只对刘邦有利了:一则,项羽释放了人质,刘邦没了后顾之忧;二则,项羽撤兵,自然解除了对刘邦的围困,这是刘邦两年多来一直没有摆脱的困局。也就是说,刘邦现在既无后顾之忧,也无大兵压境的困扰;三则,项羽没想到刘邦要背约,不但没有心理准备,军事上也一点防备都没有。而且项羽行军赶路,队伍拖沓,根本不是两军对阵的态势,打起来也没有任何屏障。
项羽终于被刘邦逼到了死胡同。不知当项羽得知刘邦的追兵已到了阳夏(今河南太康)时,他是该哭呢?还是该笑呢?还是仰天长叹,对自己的人生发出总结性的慨叹:既生羽,何生邦!我怎么就遇到了这么一个不知羞耻的混蛋!
【7。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人人都想获得权力,人人也都想获得成功,这个无可厚非。但在获取权力和成功时,也要谨守一定之规。因为社会除了法律制约之外,还有操守和礼仪,还有诚信和道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与人交往不讲诚信,那这个社会还有什么秩序和公理可言?那样的社会将是十分可怕的。
一个人骗了另一个人的钱,叫欺诈;一个政治家骗了另一个政治家,叫智慧。这叫什么逻辑?其实,世上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事是不可以做的。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这种信念,才是人生的真谛。
为了复仇,项羽可以屠城,可以冲入敌阵,杀他个昏天黑地,这是有所为。但他不会用人性的悖逆来换取成功,这就是有所不为;而对于刘邦来说,过程和手段不重要,他要的是结果。他没有什么可为可不为,只要能让他获取最大利益,一切皆可为。
项羽败了,但他心中有信念,他始终不会冲破自己的道德底线,他虽败犹荣;刘邦虽然成功了,但他却丧失了道义和公理,手段并不光彩。成王败寇,是以最后的结果作为衡量标准的,却恰恰忽略了它的过程,忽略了这个过程中的道义和诚信。
遗憾的是,人们却往往只想追求成功后的风光,而不去衡量过程的优劣,这就让这个社会的良知越来越缺失。更可悲的是,在这样的游戏中,有人不愿意接受过程中的潜规则,于是便毫无悬念地被潜规则击垮了,这对他们是不公平的,他们会把这种失意转化成对社会的仇恨,因为他们丧失的是心中那份最美好的信念。这是十分可怕的。
第九章 超越·生命的真谛
【1。人生的博弈】
精彩的人生,是博弈的人生,而博弈的人生,总是要经历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或大或小,因人而异,程度不同,但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人们之所以喜欢冒险,是为了实现某个目标,或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外部条件又不完全具备,于是便要赌一把、搏一下。简单说,就是因为某种诱惑而进行的有风险的尝试。
有人喜欢平静的生活,常说:平平淡淡才是真。他们喜欢那份安宁,喜欢按部就班,喜欢一成不变,喜欢习惯于某些程式化的东西而又乐在其中。这种向往充满着祥和、快乐,但对于这种说辞,我宁可相信是某些人在经历了人生坎坷后的生活感悟,是进行过几番冒险后心灵的暂时疲惫,而不是对冒险本身的完全否定。
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比如年轻的时候,比如事业的上升期,人们大多是不喜欢平淡的,平淡的生活有如白开水,让他们觉得很乏味。他们更喜欢味道浓一些的咖啡或奶茶,所以他们喜欢刺激,喜欢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们向往更好的生活,有着更高的追求,绝不会安于现状。这种欲望会促使他们走上冒险之路,因为世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成功的路上也不只你一人在走。既然机会不只属于你,或者干脆都不偏向你,竞争就在所难免,你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做一些你并没有十分把握的事。这些事虽然具备一定的成功条件,但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成功。
同样是冒险,表现也因人而异,有人当断则断、毫不犹豫,哪怕是碰得头破血流;有人则要反复推敲、几度论证,最后才能下定决心。不管哪一种,他们最后确定要走的这条路,一定是艰辛而曲折的。
冒险其实就是赌博,赌注是自己的手段,以及尊严、金钱等,甚至还有身家性命。就看你冒的什么险,要达到什么目的了。不管赌博的结果是成功或失败,都需要手段。有的人虽然愿意冒险,但并不愿意使用卑鄙手段。有的人则为了达到目的,什么都可以拿来当作赌注。
刘邦给人的印象,要比项羽稳重。所以有人认为冒险的事只能属于项羽而非刘邦,其实这是大错特错了。项羽是冒险家不假,刘邦其实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如假包换的大冒险家。只是二人的冒险方式不同而已。
刘邦骨子里有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喝酒耍钱玩女人就不说了,给岳父送贺礼,这事也够玩闹的。那时刘邦还在当泗水亭长,岳父还不是岳父,是个外来避难的大户,刘邦送上一纸空帖:贺钱万。一分钱不花,便白吃白喝了一顿酒席,还被捧为贵宾,还把女儿许配给他,于是岳父变成了真正的岳父。这虽说不是军事或政治上的冒险,也上不得什么台面,但却是刘邦胆识的一个体现,也是其性格的一个体现。他不拘泥于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生活上的玩世不恭,这样的性格本身就富于挑战性,富于冒险性。
刘邦比较大的冒险行动,一共有过五次:
一是放走徙人。这大概是刘邦人生中第一次比较大的冒险,为此他丢掉了令无数人艳羡的铁饭碗。泗水亭长,不过是个撑不死饿不着的小差事,就像现在最基层的那些小公务员,工资不高,奖金没有,但如果省着点的话,还能勉强养家糊口。就这些,在老百姓眼里那还是挺风光的,用他们的话说,动动嘴就把钱挣了,不用起早贪黑,不用汗珠子摔八瓣儿。刘邦就是这样一种情况,上班打打哈哈儿、喝点闲酒、吓唬吓唬老百姓,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添点农具添头牛,每天两点一线,日子倒也惬意。可惜,这种无忧无虑的日子因为一次公差而泡汤了。
当时刘邦押解徙人去咸阳务工,结果路上看得不紧,跑了不少,这是刘邦的失职。那时大秦律又相当严苛,刘邦怕被追究责任,于是干脆做了个顺水人情,将这些人全放了,顺便也就砸了自己的铁饭碗,亭长也不当了,干脆去占山为王、落草为寇。这勇气比之现在敢于砸掉铁饭碗下海的人也不在其下。这是需要勇气和魄力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即便现在,我国经济环境如此之好,每年八九个点地飞速前进,你让一个公务员选择放弃铁饭碗去经商,也是个极其艰难的抉择。
二是布兵函谷关。布兵函谷关,应该说是刘邦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入关的顺利超出了他的预期,而按照楚怀王的约定,关中王的位置非他莫属,所以他听从了属下的建议,将关口封死,俨然成为了关中王。但此举无疑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还险些与项羽兵戈相见。成为项羽的敌人,应该说刘邦是绝对没有想到的,纯属意外。但此举就是没有项羽的动怒,也会招来其他诸侯的不满,只不过项羽是作为一个代表率先站了出来而已。你守住关口,就是对其他诸侯的一种排斥,是山头主义,这是大家所不能容忍的,你自然会成为众矢之的。幸运的是,刘邦最后借着项伯,终于摆脱了这个困境。后来他再公开对抗项羽时,就学得乖多了,号召诸侯一同反对项羽,争取大多数,尽量拉拢项羽一方的势力为己所用。
三是还定三秦。这是刘邦向项羽权威挑战的开始。当时项羽被田荣拖住,分身乏术,刘邦感到机会来了,便趁机夺回了他梦寐以求的关中。但刘邦此举也是冒了很大风险的,当时刘邦的实力根本无法和项羽抗衡,所以他让张良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让张良致信项羽,说明只想要回失去的东西,绝无他念;二是让张良把田荣、陈馀写给各个诸侯要求联合灭楚的信给项羽看,把火引向齐、赵。尽管如此,也不能说万无一失。如果项羽选择暂时放弃与齐国交战,转而去对付刘邦,或者分出一部分兵力对付刘邦,刘邦都会很被动。
四是出兵彭城。如果说还定三秦仅是小试牛刀的话,那么出兵彭城便是刘邦军事上一次最大的冒险了。刘邦还定三秦后,靠着关中的富庶,给养充分,一时兵强马壮,刘邦窥伺天下之心便蠢蠢欲动了。当时项羽正与田荣交战,后防空虚,刘邦看到了机会,于是东发彭城,一路上还联合几个小诸侯国,总计兵力五十六万,摆出一副势在必得的架势。
刘邦当时兵力数量优势明显,但属于诸侯联军,形式上很松散,战斗力如何还很难说。况且彭城是项羽的根据地,民心所向,刘邦大军长途征伐,不占地利优势。所以刘邦此举还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的。而且最后的结果是,项羽闻听刘邦占据了彭城,赶忙稳住齐地,率领三万精兵强将回攻刘邦,不但把刘邦打败,赶出了彭城,还一路追杀到了荥阳一带。刘邦还差点送了命。
第五,撕毁合约。鸿沟议和,是项羽由强势转向弱势的标志,但刘邦也没有灭掉项羽的十足把握,否则便不会议和了。前文说过,这是当时双方形势的需要。刘邦撕毁合约,追击项羽,此举也具有一定的风险,因为项羽的实力仍旧不可忽视。刘邦当时的计划是不错的,想与韩信、彭越合兵一处,一举把项羽拿下。没想到韩信、彭越二位按兵不动,刘邦一下便陷入了被动,这等于还是和项羽一对一,这哪是对手啊!所以又在固陵被项羽打败。后来刘邦不得不对韩信、彭越作出封赏许诺,二位这才出兵,也够悬的。
从刘邦的这几次冒险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刘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