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异时空之大中华 >

第318部分

异时空之大中华-第318部分

小说: 异时空之大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月23日举行。

    波兰流亡政府在成立后的最初几个星期内,公开地否认与战前在华沙实行的政策有关系。在第一个星期内,它发布了一系列命令,宣布凡因反对政府而被判刑的波兰政治领袖一律完全恢复名誉;宣布解除斯米格莱…雷兹的波兰武装部队总司令兼军队总监的职务,任命西科尔斯基担任此职,宣布解散1935年9月选出的议会上下两院。11月底,拉奇基耶维奇对波兰人民广播,答应战后新波兰将尊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实行社会改革;几个星期以后,政府公布了西科尔斯基1940年1月3日在内阁会议上作出的声明,宣称波兰战前的政权已遭到全国一致的谴责,它的劣迹无疑乃是波兰战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波兰流亡政府一面这样煞费苦心地表明它和过去决裂的立场,一面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以维护波兰共和国的主权和保护它的利益。为了这一目的,它正式抗议德国和苏联并吞波兰领土,它也进行准备,使波兰武装部队能在陆上、海上、空中参加对德作战。

    ~~~~~~~~~~~~~~~~~~~~~~~~~~~~~~~~~~~~~~~~~~~~~~~~~~~~~~~~~~~~~~~~~~~~~~~~~~~~~~~~~~~~~~~~~~~~~~~~~~~~~~~~~~~~~~~~~~~~~~~~~~~~~~~~~~~~~~~~~~~~~~~~~~~~~~~~~~~~~~~~~~~~~~~~~~~~~~~~~~~~~~~~~~~~~~~~~~~~~~~~~~~~~~~~~~~~~~~~~~~~~~~~~~~~~~~~~~~~~~~~~~~~~~~~~~~~~~~~~~~~~~~~~~~~~~~~~~~~~~~~~~~~~~~~~~~~~~~~~~~~~~~~~~~~~~~~~~~~~~~~~~~~~~~~~~~~~~~~~~~~~~他们在发布命令指定拉奇基耶维奇为总统的那天(第一个公开声明,声言保留波兰国家的权利。那天驻伯尔尼的波兰公使馆发表了一项声明,宣称波兰政府不承认占领波兰领土的国家采取完全不属行政需要的任何行动。9月30日,又向所有与波兰有外交关系的各国政府递交了一份反对9月28日德苏边界协定的抗议书。10月间,波兰政府向国际联盟抗议德苏瓜分波兰的安排;向国际联盟及其成员国政府提出抗议,反对把维尔纽斯交给立陶宛;又向法国、英国和美国等政府抗议,反对根据1939年10月8日希特勒的命令把波兰西部各省并入德国。当在俄国占领的土地上举行选举,以及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国民议会表决把这两个地区并入苏联时,波兰流亡政府又发表声明,声言保留波兰的权利。法英政府没有和波兰政府联合起来抗议1921年被波兰勒索去的土地回到苏联手中;但是它们同意支持波兰政府的主张,即1939年10月8日德国的命令不能取消波兰国家对其西部各省的权利。1940年4月17日,英、法和波兰政府在伦敦和巴黎发表宣言,呼吁“世界上有良心的人正式并公开地抗议德国政府及其代理人在波兰占领区的行为”,宣言除了指出他们对人和对财产犯下的罪行以外,强调德国违反第四次海牙国际公约,当战争还在德国和三个盟国间进行时,德国就把波兰共和国的领土并入德帝国的版图。

    在新政权成立之前,已采取一些初步的步骤,在波兰国外重建波兰军队。驻巴黎的波兰大使卢卡谢维奇9月25日发出命令,号召所有侨居法国或路过法国的适龄的波兰男公民服兵役。两个星期以后,听说住在比利时的波兰侨民即将前往法国参军,在10月底前,侨居英国的波兰公民也要应召去法国服兵役。西科尔斯基在10月初宣称,重建波兰军队是其政府的首要任务,他将要在加拿大安排一次征兵运动。19第就在法国重建波兰军队签订了一项协议。协议规定组织几个波兰师(包括炮兵和摩托部队),作为一支独立的军队,由西科尔斯基指挥,在盟军中享有一定的地位。2月中旬又签订了一项法波补充协议,规定重建波兰空军。

    同时,1939年11月25日西科尔斯基在伦敦进行正式访问时,就波兰军舰与英国海军合作问题与英国政府缔结协定。三艘驱逐舰(波兰的小规模海军中最新式的军舰)在8月底战争开始以前奉派到英国海域;潜水艇“奥泽尔”号在冒险从塔林脱逃以后,于10月14日也到了英国。到1940年5月初,可使用的波兰海军人员超过了逃出的舰艇的需要,英国给了一艘驱逐舰供波兰军官和水兵使用。

    第三个星期,法国濒于沦陷,波兰流亡政府从昂热迁到伦敦。拉奇基耶维奇总统于6月20日到达英国。他受到国家元首的礼遇,到达时英王前去迎接。根据西科尔斯基和丘吉尔达成的一项协议,把数千名波兰士兵由英**舰运至英国,使波兰军队能再次重建。这一次是在英国土地上重建军队,继续投入对德战斗。

正文 第三百一十八章 华沙陷落

    第三百一十八章 华沙陷落

    韦维尔将军在开始西迪巴拉尼攻势之前,把他在苏丹和东非的两个司令官(普拉特少将和坎宁安中将)召集到开罗,指令他们对大大处于优势的驻在意属东非的二十二万敌军发动进攻。12月12日,紧接西迪巴拉尼战斗之后,韦维尔把印度第四师从西部沙漠调到苏丹,和印度第五师会合。普拉特将军将鼓动阿比西尼亚起义,他将从喀土穆方面向东进军去收复厄立特里亚边境上在7月间被意大利占领的卡萨拉,而坎宁安将军则率领南非第一师和非洲第十一、第十二师从肯尼亚侵入意属索马里亚。

    1941年1月中旬,意大利军队撤出卡萨拉向东退却。普拉特立刻进军,至1月31日在阿戈达特打败敌军,并追击到敌方固守的克仑峡谷。

    向南一千英里,坎宁安于1月24日自肯尼亚东北部进军,攻克基斯马尤,2月18日渡过朱巴河。意军仓皇北撤,坎宁安于2月25日占领摩加迪沙,发现那里有大量石油储备,之后,他又紧紧追击敌军到阿比西尼亚境内,于3月25日到达更北一千英里的哈拉尔。坎宁安由此挥军向西,渡过阿瓦什河险峻的峡谷,于4月4日进占亚的斯亚贝巴,俘虏五万多人。

    同时,在厄立特里亚的普拉特,于3月3日攻占克仑的坚强防地,4月1日占领阿斯马拉。4月4日,他占领红海边上的马萨瓦港。奥斯塔公爵带着残余部队退至安巴?阿拉吉丛山,然而坎宁安和普拉特自南北两面进军夹攻,逼得他于5月18日投降。

    第九章 巴尔干战役和德军占领克里特岛 1940年10月28日至1941年5月31日

    1940年10月28日,驻在阿尔巴尼亚的意大利军队无故挑衅,侵占了希腊的埃皮鲁斯省,同时向雅典的希腊政府发出了最后通牒。意大利部队在各个地点都被击退,希腊军队进行反击,深入到阿尔巴尼亚领土。希腊政府要求英国政府实践它在1939年4月作出的保证,但是,英国除了派遣一个军事代表团和几中队皇家空军以外,暂时无法提供什么实际的援助。11月1日,英国地中海舰队应希腊政府的请求,进占苏达湾,这是克里特岛最佳的停泊处。11月11日,英国海军飞机攻击在塔兰托港湾的意大利战斗舰队,使三艘战列舰和一艘巡洋舰失去战斗力。

    希腊军队在阿尔巴尼亚边境证明自己显然比意大利侵略者高明,11月22日,希军攻占科尔察。到12月底,沿整个前线,希军把意军赶到离边境三十英里,意军伤亡三万人。由于阿尔巴尼亚自然条件很差和交通困难,战事终于停下。

    墨索里尼在无故进攻希腊之前,并没有非常周密地和他的轴心国伙伴商量过,可是他的这一行动,却吸引了希特勒对巴尔干战场的注意力。在1940年10月和11月间,德国和平占领了匈牙利和罗马尼亚,部分是为了先发制人以防止俄国作任何进一步的侵犯,部分是为了控制油井的产品。1941年的头几个月,德国对保加利亚如法炮制,后者在2月间被德**队渗入以后,于3月1日就加入了三国公约。然后德国对南斯拉夫施加政治压力,南所拉夫的摄政保罗亲王于3月24日加入三国公约。可是三天以后,发生了一次军队哗变,否定了这一行动,4月6日,占领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的德军同时侵入南斯拉夫和希腊,并对贝尔格莱德发动了猛烈的空袭。

    希腊政府焦虑地注视着德国先后渗入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因为希腊有十四个师正在阿尔巴尼亚牵制住意大利的二十八个师,这时大部分都处于被德军迂回包围的威胁中。2月8日,希腊政府要求英国帮助,于是英国命令当时已经占领德尔纳和班加西的韦维尔将军,派一支远征军到希腊。从盟军在中东可动用的兵力中,匆匆组织了一支五万八千人的军队,其中包括三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师,一个英国装甲旅和一个波兰旅,于3月7日开始在比雷埃夫斯登陆。整个这支军队从3月4日到4月24日,由英国地中海舰队从埃及各港口经地中海运送,没有损失一个人。

    然而这支援兵太少了,而且到得也太晚,灾难未能避免。

    在2月间开始出现德国对希腊的威胁时,英、希两国的总参谋部曾考虑在希腊北部有三条防线可供选择。第一条防线是沿着罗多彼山脊的希腊…保加利亚边界的防线。第二条是掩护萨洛尼卡的斯特鲁马河防线;第三条防线是奥林匹斯山以北的阿利亚克蒙河。韦维尔赞成据守第三条防线,或者说是后卫防线,因为这条防线短得多,和可以使用的兵力更相称;而且这条防线还不易于受到德军通过希腊…塞尔维亚边境的莫纳斯提尔隘口进行迂回袭击。不幸的是,希军总司令帕帕戈斯将军出于政治上的理由,坚决主张以在马其顿可动用的不多几个希腊师据守前方的“梅塔克萨斯防线”。在这几个师的后面,有部署在瓦尔达尔河流域以西山区的另外三个希腊师和威尔逊将军(后为威尔逊勋爵陆军元帅)指挥的英**队。

    指挥德国第十二集团军的陆军元帅利斯特利用了希腊这一兵力分散的形势。他于4月6日进军,沿斯特鲁马河流域而下,在鲁佩尔山口突破希腊防线,两天后打到萨洛尼卡。同时装甲部队从老塞尔维亚突入莫纳斯提尔隘口的一些山关,攻进希腊北部,迫使盟军后撤到阿利亚克蒙河一线。威尔逊将军的左翼被包抄。他决定把部队更向南撒退一百英里至塞尔莫皮莱山口,但是这一撤退暴露了驻在埃波鲁斯和阿尔巴尼亚的面对意军的希军右翼,4月21日,这支希军被迫投降。英军除了尽快从希腊撤出,别无他法。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任务。因为,4月7日,一艘停泊在比雷埃夫斯港口的弹药船遭到空袭,发生毁灭性的爆炸,已使这个港口无法再使用,于是部队只好在敌人频繁的空袭下通过狭窄的山口南撤。4月26日,一支德国部队在科林思地峡空降,占领了科林思运河上唯一的一座桥梁,而使英军撤退更加困难。英军不得不在夜里从雅典东西两面没有掩蔽的海滩,诸如拉夫蒂港和梅加腊,或者从希腊南部一些小港,诸如卡拉马塔和纳夫普利翁上船。英国海军通过这些途径,从4月24日到5月1日,撤走了大约四万三千名官兵。德军于4月27日进占雅典。

    从希腊撤退的一部分军队调到克里特岛,英国有一小支部队已于1940年11月1日在该岛登陆,1941年4月30日,该岛的防务交由指挥新西兰师的弗赖伯格少将负责。岛上已经建造了三个飞机场,彼此相距八十到一百英里,而且超出了从埃及来支援的战斗机航程范围,因此受到希腊本土德国空军战斗机和驻扎在多德卡尼斯群岛的意大利空军战斗机的袭击。于是在5月19日,英国把所有的飞机都从克里特岛撤出。

    德国人已经计划好在克里特岛空降,5月20日早晨予以执行。当天有七千多名德军乘降落伞和滑翔机着陆,大部分降落在该岛西端附近的马莱梅机场周围。接着两个晚上,德国人试图从海上登陆,但被英国皇家海军击退,受到严重损失。到26日,已有大约二万名德军空降着陆,三个机场全部落入德国人手中。27日,弗赖伯格鉴于制空权完全为敌人所掌握,决定撤退他的部队,从5月28日到6月1日,二万八千名守军中有一万四千多人撤退到埃及。

    希特勒在1940年12月就决定发动一次征服俄国的战役,这次战役的作战计划代号为“巴巴罗萨”,到1941年2月底已拟订好,不过他的那些军事指挥官对之仍然有点怀疑。这个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到达列宁格勒…莫斯科…伏尔加下游一线,这样,德国除了能控制波罗的海和黑海外,还能得到乌克兰的谷物,顿涅茨盆地的煤和锰,以及高加索的油田。希特勒由于在波兰、法国和巴尔干国家运用闪电战术得手,深信如在初夏发动攻击,在俄罗斯的冬天来到之前就能达到目的。希特勒原来打算在5月15日开始进攻,但是由于英国对希腊的干涉,使进攻推迟到6月22日。

    这次进攻采取了和1939年9月对波兰成功地使用的战略战术大致相同。但是1941年6月22日进攻时所使用的兵力在数量上比那次超过一倍以上(那次是五十二个师,这次是一百十三个师);除了冯?包克陆军元帅和冯?伦斯德陆军元帅指挥的两个集团军群以外,又新加了一个北方集团军群,由里特尔?冯?莱布陆军元帅指挥,直指波罗的海沿岸诸省和列宁格勒。这一年早些时候占领罗马尼亚直到普鲁特河一线后,使南方集团军群(冯?伦斯德)能够迂回绕过喀尔巴阡山这道屏障。每一集团军群都配有大队的飞机支援。

    面对这一大群令人可畏的集团军,俄国人最初只能调动约一百个师的兵力,也组成了三个集团军群,由伏罗希洛夫元帅、铁木辛哥元帅和布琼尼元帅指挥。对付二千七百架到三千架德国飞机,俄国人只能出动约一千五百架飞机投入空战。

    一开始,德军的进攻是按照计划进行的,特别是在北方战区。一星期之内,冯?莱布占领了里加,冯?包克占领了明斯克。到7月中旬,冯?包克已经推进五百英里,正在逼近斯摩棱斯克。南方的进军速度稍慢。冯?伦斯德的军队自西面和西南向基辅集中进攻,遇到猛烈的抵抗一直到8月中旬才抵达敖德萨和尼古拉耶夫。俄国人没有重犯波兰人把大量军队部署在前线的错误。由于缺乏良好的公路和必须变换俄国铁路系统的轨距,也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