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1984-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耆梢月惚比毡竟簿囊蟆5钦胶笞と账站芩玖瞑D崔可夫元帅却选择了在编制和武器研发方面给予北日本公安军以很大的自主空间。
选择崔可夫担任驻日苏军总司令可以说是斯大林在处理战后远东问题上的神来之笔。事实上当百万苏联红军从三个方向向远东的旧日本帝国展开雷霆一击之时,崔可夫并不是远东苏军总司令部的负责人,斯大林委任了他更为信任的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来远东出任日本关东军的掘墓人。
尽管在此之前,出生于伏尔加河河畔的华西列夫斯基从来没有亲眼看到过同样汹涌绵长的黑龙江,而崔可夫早在还是伏龙芝军事学院东方系中国部的实习生时,便已跟随资深外交官克罗日科游历过中国的哈尔浜、长春、旅顺、大连、天津、北京等地。而此后作为苏联派驻中国的军事顾问,他的足迹更几乎遍布整个华北、华南甚至西南地区。崔可夫甚至会讲一囗流利的中国话。并在期间作为布柳赫尔(即昔日北伐时的加仑将军)的情报参谋直接参与了“中东路事件”―中苏武装冲突。
但是斯大林却早已看出了崔可夫性格中的弱点,这位来自于图拉省奥谢特尔河谷的年轻人虽然勇猛,但决非可以统帅百万雄兵的大将之才,而他在斯大林格勒的辉煌和柏林城下的激进也注定了他无法成为即将远东部署的3个方面军中任何一个的指挥官,因此斯大林选择了梅列茨科夫元帅、普尔卡耶夫大将和马利诺夫基元帅前往新的战场,而将更为熟悉中国和东亚的朱可夫和崔可夫丢在一片废墟之中的柏林。
直到尘埃落定,斯大林才将在德国心痒难奈又被昔日领导、一贯飞扬跋扈的朱可夫死死压制的崔可夫同志召回莫斯科,一番勉励之后,才让他动身前往与美、英、中、澳等国盟军分区占领的东京。让他成为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并给予了崔可夫自由处置半个日本的无上权力。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讲,斯大林也有让崔可夫将北日本公安军作为苏联红军步兵分队未来改革试验田的意味―因为崔可夫本身也是苏联红军之中少有的步兵战专家。
正是在斯大林格勒的瓦砾堆中,崔可夫创造性的采用了“强击支队和强击群”战术,成功摸索出城市巷战的经典战法,才最终使擅长运动战和空地协同的德军第6集团军顿兵城下、无计可施。而崔可夫也没有令斯大林失望。在他看来旧日本帝国陆军事实上并非是西方世界所宣传的那样不堪一击,除了以所谓的“武士道”信仰来鼓动士兵的士气以及主动进攻精神之外,日本陆军长期以来的建军思想、部队编制甚至火力配备都不无可取之处。
唯一落后于时代的并不是日本陆军本身,而是赖以支持军队的国家工业体系。在详细分析了太平洋战场的诸多战例之后,崔可夫甚至断言如果让日本陆军拥有苏联红军那样的武器装备,甚至只是替换掉营、连步兵手中那无法保持持续火力压制的轻武器,那么像瓜达尔卡纳尔岛那样的拉锯战最终的结果便可能会被彻底的改写。
因此崔可夫在北日本公安军创建的问题上,基本保留了旧日本陆军原有的编制体系。当然同时也开始逐步的推进北日本公安军的步兵武器自动化和现代化。而在北日本公安军提出步兵支援武器开发计划方面。崔可夫显得也很豁达,他摈弃了所谓的“门户之见”,对于北日本公安军以美国陆军为师,大力发展在苏联陆军之中长期得不到发展的无后坐力炮不仅表示同意,更鼓励北日本方面在这个领域与中国展开合作。
新中国的步兵分队武器大都是从仿照苏式装备开始发展的,但是在无后坐力炮领域则是可以说另辟蹊径。抗战时期美国曾援助当时的国民政府军队一些M18、M20型无后坐力炮。在解放战争中这些美制武器及国民政府军队所仿制的产品与资料均人民被解放军缴获。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军工部门在缴获的相关实物的基础上开始仿制。中国的无后坐力炮同样走过了一条从仿制到自主研制的发展之路。
而北日本在这个领域与中国所经历的里程基本相仿。在美、英、中、澳等国盟军所发动的“王冠”行动中,在房总半岛的九十九里滨登陆展开的美国陆军第1集团军以及在相模湾的平冢市一线与旧日本帝国陆军第1总军第12方面军展开激战的美国陆军第8集团军均大量配备有无后坐力炮。占领滩头阵地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3两栖军就是依靠着这种武器顶住了日本陆军第1、第4战车师团以及独立第2、第3、第7战车旅团一次又一次的疯狂反扑。
当然在追击战中,也有不少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步兵分队陷入了日本人精心布置的陷阱。一些M20型无后坐力炮也成为了旧日本陆军的战利品。等到战争结束之时,苏联红军东京先遣集群在东京市北部的浦和市接管旧日本帝国陆军第1总军第12方面军司令部之时。一线作战各部队上缴上来的美制无后坐力炮已有100多门了。
通过对这些缴获拆卸和测量以及与中国方面进行的技术交流,使得几乎与新中国同步开始工业化的北日本,在1958年开始自行定型量产58式75毫米无后坐力炮。但是与中国不断对75毫米无后力炮进行改进,并在越南战争之后开始研制更大口径的105毫米75式无后坐力炮不同,北日本方面在60年代便与中国分道扬镳,将在推出66式82毫米无后力炮,就终止了这种武器的更新换代。
此刻1个装备着2门66式82毫米无后力炮的步兵炮小组迅速爬上北京钢厂西侧的围墙,依托着中国民兵此前垒起的沙袋工事,进入发射阵地。按照战术操典,炮手应将规定的炮位地面铲平,扫清射界,如时间充裕则构筑工事,并进行严密的伪装。但是面对着越来越近的坦克,显然这一切的动作都已没有时间去完成了。
而就在炮手们七手八脚的从武器盒内取出瞄准镜并安装在瞄准镜固定座上,将炮身安装在支架上,打开架腿准备将将炮架置于指定位置的时候。“轰”的一声巨响,甘石桥的桥面上猛然腾起一团,橘红色的火光。随着那刺耳的巨响,围墙上方的一个由沙袋堆砌而成工事瞬间高爆榴弹连同你们的无后坐力炮小组一起被直接掀飞。
“命中目标!向左修正5度……。”挂着3档隆隆碾过甘石桥桥面的105号车的炮塔上,车长肖白图正扶着敞开的车长舱盖,用VIC-I型车内通话器向炮手指示着射击方向。“老肖,你快下来……这样危险。”事实上在这辆59―2型坦克上车长指挥塔门周围装有4个观察镜;在指挥塔前部装有1个车长指挥观察镜。都足以让肖白图在比较安全的情况观察周围的情况,但是这位来自湖南的汉子却更喜欢这种将身体探出车外,获得更为良好视野的模式。当然车组的同僚都说这是他当年入伍时看巴顿将军中的毒。
“继续前进……!掩护步兵抢占桥头堡!”对于炮长的提醒肖白图毫不为意。相反抄起手边的12。7毫米高射机枪压制着北京钢厂的围墙上出现的一个又一个火力点,而早已跃下坦克的步兵们此刻也在坦克的掩护下向着桥头发起了冲击。“快!集中火力打瘫那辆坦克!”站在北京钢厂办公楼的制高点上,佐竹佑野已经看到了2个无后坐力炮战斗组还没有投入战斗就被中国军队的坦克轻松的敲掉了。
此刻战局的发展已经完全偏离了原定的计划,原本应该溃散的民兵此刻仍在猛攻着北京钢厂的大门,一个步兵小队的兵力很快便捉襟见肘,而他手中所掌握的火力也显然无法有效的控制横跨在莲花河的甘石桥,一旦让中国军队在河东建立起稳固的桥头堡,那么整个突袭行动便将以失败告终。
“嘭!”随着一团白色的烟雾从围墙上方腾起,几乎已经开到了桥东头的105号车侧面猛然闪出一团火光,在整个车身剧烈的震颤中终于停了下来。紧急来不及架炮的情况下,一个炮组的射手不得不采用肩扛跪姿的方式进行了射击。
第六章:长空死线(九)
被击中的105号车瘫痪在桥头,直接卡住了后续车辆的前进道路。“妈的!后面的车快把老子顶上去啊!”站在炮塔上的肖白图一边几近娴熟的用手中的高射机枪点射着不过300米距离之外那段高耸的围墙上不断出现的火力点。身为警卫第4师第16团多年以来一直独占鏊头的“优秀车长”,肖白图除了是一名弹无虚发的坦克炮手之外,使用高射机枪打靶的成绩更是一直技压群芳。
在他的火力压制之下,北京钢厂围墙之上的敌方步兵不是被打不敢冒头,就是直接在12。7毫米大口径机枪子弹直接打残。而就在后续的坦克一边开火,一边加足油门准备把105号车顶过桥去之时。105号车的车身突然猛的震动起来,再次隆隆的发动着,全速向前冲去。
“挂五档,冲过去!”自己心爱的战车突然的“复活”令肖白图的斗志更为高昂,他大声呐喊着宛如一个披坚执锐的中世纪骑士驱策着跨下的重装战骑,冲入敌阵的中央。“马鹿!一定是忙中出错,把杀伤爆破榴弹当作了空心装药破甲弹来使用了!”看着本来在桥头被打瘫了坦克再度呼啸着冲了过来,佐竹佑野只能在心里暗暗的咒骂道。理论上来说66式82毫米无后力炮所发射的破甲弹在这个距离命中敌方坦克,所产生的空心装药聚能金属射流足以瘫痪中国已经落伍了的59式主战坦克。
“步兵炮不要再管桥头的支那战车了,集中火力压制桥面。只要截断他们的后续步兵。2辆战车掀不起什么风浪!”不过此刻的佐竹佑野脑子还算清醒。已经突出桥东的中国陆军兵力依旧有限,2辆59式主战坦克掩护下的一个加强步兵班还不足以形成太大的压力,但是一旦让后续的坦克和步兵冲过甘石桥,那么自己手里的一个步兵中队根本不够警卫第4师一个主力团塞牙缝的。
但是要压制桥面谈何容易,尽管冒着被直瞄炮火摧毁的危险,北日本公安军的机枪小组拼命的向已经冲过桥的步兵扫射着,并在被坦克主炮的火力吞没之前扫倒了大部分协同坦克行动的中国士兵。但是肖白图的105车和他的僚车在桥头互相掩护着,来回碾压,不停旋转的炮塔上105毫米坦克炮和并列机枪不断僚倒着冒死从厂区围墙上跃下的高举着69式磁性反战车手雷试图冲锋的北日本公安军步兵。
与苏联陆军日益强化反坦克火箭筒在步兵分队中的地位不同,北日本公安军似乎有着浓郁的手雷情节。不过除了大量来自旧日本帝国陆军所带来的陈旧和过时的战术思想在作祟之外,事实上对于主要以日本列岛为预定战场的北日本公安军而言,各种性能各异的手雷也似乎的确要比无法在狭小空间和密集队型中使用的RPG―7型火箭筒要来得使用的多。
69式磁性反战车手雷可以说是旧日本帝国陆军在二战中大量使用的99式“海龟雷”的嫡系子孙。其外型几乎和1939年研制的99式磁性反坦克手雷如出一辙。其主体是一个圆盒,四周均布有4块长方形磁铁,其中两块磁铁中间有一个突出的较长的引信。只是在原形的手雷本体中间加设了一个椭圆型的吸盘,使得其“海龟”造型更为传神。
北日本公安军的元勋们显然对旧日本帝国陆军在二战中“辉煌”的“肉弹”攻击颇为自得。在他们看来磁性反坦克手雷不仅可以投掷吸附在坦克上摧毁目标,还可以多个吸附在一起进行埋设,充当反坦克地雷,此外士兵们还能用长杆子挑着这种手雷去炸战车履带,当然最能体现“武士道精神”或者说“无产阶级战士大无畏精神”的战术莫过于派遣受过特殊训练的士兵,钻入前进中的对方坦克底部,将磁性手雷贴在敌人坦克车底部。
不过时代的进步毕竟阻止这些旧日本帝国陆军遗老们的意淫。老的99式磁性反坦克手雷只能1发击穿20毫米的高强度合金装甲板,而2发重叠也只能击穿30毫米高强度合金装甲板,这种破甲程度显然无法伤及日益强壮的钢铁巨兽。尽管在新的69式磁性反战车手雷上采用了空心装药技术,但大多数时候除非直接将这种手雷贴在坦克的炮塔顶部或者钻到其车底,否则这种手雷很难瘫痪一辆战后研制的主战坦克。
不过这并不影响北日本公安军将其大量的列装部队。“实在不行还可以当作地雷嘛!”在这种不负责任的言论之中,每一支北日本公安军的步兵小队之中都有3名以上的步兵携带2枚重达3公斤的69式磁性反战车手雷,这种在北日本公安军的训练操典之中被称之为“反坦克掷弹兵”的兵种据说在最近还有一个很有爱的名字“龟仙人”。(1984年南日本漫画家鸟山明开始连载《七龙珠》)
'''CP|W:230|H:134|A:L|U:http://file2。qidian。/chapters/20101/29/1368841634003776471086034218316。jpg'''(日本人所衷爱的〃海龟雷〃)
尽管在演习场上,北日本公安军的步兵曾无数次的使用这种新时代的“海龟雷”将假想敌的装甲集群炸的人仰马翻。但是在北京城内的第一次实战之中,这种武器却几乎是百无一用的鸡肋。很快在甘石桥东岸,为了摧毁两辆孤立的中国陆军坦克北日本公安军便损失了近2个自动步兵分队的兵力。而试图用为数不多的北日本仿制的RPG―7―62式40毫米火箭筒居高临下射击的反坦克射手此刻也遭到了那105号坦克上那个高射机枪手的压制
但是唯一令佐竹佑野感到庆幸的是,这些步兵无畏的近距离投掷最终炸断了一辆中国陆军坦克的履带。而在所有的步兵炮小组消耗完之前,他们终于将一辆中国陆军的59式主战坦克打瘫在了桥上。暂时阻滞了很多的中国坦克快速冲到东岸。但是危机远没有解除,那辆传动装置被毁的坦克正被后面的同僚缓缓的推着前进。而更多的警卫第4师的步兵则在西岸已经展开的迫击炮和重机枪的掩护之下源源不断的冲过北日本公安军的火力封锁。构筑在莲花河上防线终于岌岌可危起来。
呼啸着划过北京夜空的炮弹,突然纷乱的落在古老的甘石桥西岸,刹那之间佐竹佑野望远镜镜头里那些代表毁灭的金戈铁马在转瞬之间便淹没在一片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