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那些远古的汉子 >

第24部分

那些远古的汉子-第24部分

小说: 那些远古的汉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另:周末接到朋友告知,有别的读书网站转了这本小说,然后我上百度一搜索,起码找到无数个读书网站都在转这本书。深切地感谢大家的厚爱,不过以后转载什么的最好还是告诉鄙人一声,谢谢了。本书现在是自由身,如果有谁看上了,可以msn:flower651230@msn。联系,价钱谈得拢就卖。请转载的朋友不辞辛劳,把这一段也转过去,谢谢。
第五十四话:嫉妒是魔鬼
    长久以来,有个神秘人物一直躲在战国时期的朦胧面纱背后,若隐若现。他的存在直接左右着战国间的局势,他还培养了无数优秀的弟子参与时政、搅和天下,孙膑、庞涓、苏秦、张仪、黄石、李牧、魏僚……无一不是人中龙凤,跺一跺脚各封国都要抖三抖的人物。这个神秘人物就是传说中的鬼谷子,今天的故事里要讲的他最早震动诸侯国的两个弟子——孙膑和庞涓。
孙膑和庞涓既然出自鬼谷门下,那才能自不必说。其时两个人同在鬼谷门下学艺,关系自然是非常好的,很符合今天说的“四大铁”里的“一起同过窗的”。不过总的来说,孙膑要显得更有天赋一点,比较讨老师的喜欢,而庞涓的天赋则要差一点——这里说的天赋差一点只是指跟孙膑这样的百年难遇的天才相比,比起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庞涓也算是天才了。庞涓岁数要小一点,去率先毕业,这并不是说庞涓要聪明一点,而是鬼谷子想把孙膑留在身边细心雕琢。这跟导师带研究生的道理是一样的,不怎么成气候的,就早早放你毕业了,能干的就留在身边慢慢教导,在自己公司里做廉价的小工,还千方百计延长你论文通过的时间。不过跟现在的导师比起来,鬼谷子是很仁义的了,他传了孙膑一部兵法,大概记录了自己在军事上的毕生所学。鬼谷子这一碗水没端平,也为孙膑和庞涓二人以后的龌龊交恶埋下了伏笔,以鬼谷子的神鬼莫测之能,怎么能没看到这个玄机呢?实在有点想不明白。
庞涓下山后直接回了自己的祖国魏国效力,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庞涓这样的优秀人才自然是每个国君都翘首期盼的,魏王问他关于治国安邦、统兵打仗等方面的才能、见识。庞涓倾尽胸中所有,滔滔不绝地讲了很长时间,并保证说:“若用我为大将,则六国就可以在我的把握之中,我可以随心所欲统兵横行天下,战必胜,攻必克,魏国则必成为七国之道、乃至最终兼并其余六国!”所以很自然的,魏王任命他为元帅,主掌魏国兵权。
庞涓这人也确实是有真本领,不久便侵入魏国周围的诸侯小国,连连得胜,使宋、鲁、卫、郑的国君纷纷来到魏朝贺,表示归属。不仅如此,庞涓还领兵打败了当时很是强大的齐国军队!这一仗更提高了他的声威与地位,魏国君臣百姓,都十分尊重他、崇拜他。而庞涓自己,也认为取得了盖世大功,不时向人夸耀,大有普天之下、舍我其谁的气势了。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道理庞涓当然是明白,在一个单位里做事,自然最好上下都是自己的心腹子弟,做起来才方便,所以庞涓就向魏王推荐了自己的同门师弟孙膑。那时候庞涓和魏王还处在蜜月期,魏王对庞涓自然是言听计从,立马就备了厚礼去请孙膑出山,这个时候的庞涓还是怀着纯洁的友谊之心的。后人说其实庞涓并没有推荐孙膑,是魏王自己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了孙膑这个人,自己去请的。这简直是放屁了,当时孙膑还在山上学艺,鬼知道他是只什么鸟?那里谈得上专门去请。再说了,鬼谷子的居所你当是公园啊?想去就去,没有庞涓的推荐,魏王担保连门朝哪个方向开都不知道。这是后来的小说家犯了人物脸谱化的毛病,其实坏人也不是一直都坏的,也有纯洁善良的时候,只是因为一些机缘巧合的小事才引发了自己心中邪恶的一面,比如一个馒头啥的。
孙膑和庞涓这对好朋友好同学在一起共事,自然很是开心。两人还像当时在山上学艺的时候一样,经常在一起喝酒聊天,讨论兵法得失。这么一讨论下来,庞涓就觉得不对劲了。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两句话一谈下来,庞涓就发觉这个小师弟的见解本领远在自己之上,心下就有些怨恨自己师傅的意思了。庞涓不从自身天赋才华上去找原因,而是认为师傅肯定偏爱小师弟,趁自己下山后偷着传了他压箱底的绝招。事实上庞涓也没猜错,绝非完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事鬼谷子也做得不怎么地道,一碗水没端平,放谁身上能服气啊?
人有了怨念,心态就变了,考虑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了,就会一步步走向极端了。原先打的算盘是找个兄弟来帮自己,既然是来帮助自己的,那么能力一定要比自己差才行,陡然间来了一个能力比自己强的,那么自己的位置还要不要坐了?庞涓就琢磨着怎么把这个小师弟送走了。但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在加上孙膑又是个实心眼,一门心思地要帮助大师兄一起建功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知疲倦地做事,搞得庞涓哭笑不得。
庞涓最初也没有动杀心,他试探着询问孙膑是否想家。孙膑是齐国人,而齐国正是当时魏国的死敌,庞涓原本想把孙膑劝回齐国去,以后就算兄弟战场上兵戎相见,到也未尝不是一个鬼谷门下的佳话。可孙膑这个死脑筋完全领会不到庞涓的意思,一门心思要在魏国与庞涓一道奋斗。搞得庞涓很是郁闷,谁想跟你一道奋斗了!悔不该当初把孙膑搞下山来哦!
庞涓后来没法,就干脆做得决裂一点吧。他伪造了证据,诬告孙膑私通齐国。这可是触犯了魏王的大忌,当下就下令拘捕孙膑,要处以极刑。可庞涓不能那么快就让他死啊,鬼谷子单独传的兵法还没写出来呢。于是在庞涓的求情下,死刑改成了黥、膑二刑,就是把脸上刺上字,再把膝盖骨给挖了。可怜的军事天才孙膑,还没能展现自己的才华,就遭此横祸,实在是天妒英才啊。说实话,庞涓诬告谋害孙膑我都觉得并非是不可原谅的,毕竟首先是处于自保的心态而行的事,但是接下来的行为,就让我对庞涓这个孙子彻底看不顺眼了。
庞涓伪装好人,悉心照料孙膑,要孙膑把老师传给他的兵法写出来给自己。这实在是做得有点太卑劣了,要当小人就当真小人,对谁不爽摆在面上,明的斗不过你我来暗的,能达到目的也算条汉子。可这样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去套取更大的价值,分明是把对手当白痴,把人家卖了还要人家帮忙数钱的行为实在是太过恶劣了。孙膑不是白痴,所以孙膑不可能受庞涓任意摆布的。当孙膑想明白这一切都是庞涓的阴谋之后,就开始装疯卖傻,成天胡言乱语,把大小便涂抹在墙上和自己身上脸上,天天污秽不堪,披头散发地在猪圈泥水中滚倒,直怔怔瞪着两眼,又哭、又笑。庞涓也是狡猾的人,用了各种方法去试探孙膑是真疯还是假疯,最后也只能无奈地接受了孙膑真的疯了这个现实。
装疯卖傻麻痹了庞涓之后,孙膑通过不为外人知的手段和外界取得了联系,他联系上的对象是魏国的死敌齐国的大臣田忌。至此,孙膑已经彻底摆脱了初出茅庐的那股学生气,开始成长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看来苦难真的是人生最好的老师。田忌花了大血本,用齐国的特种部队以秘密换人的方式解救出了孙膑,将之顺利地接到了齐国。等到庞涓知道的时候已经太晚了,只能捶胸顿足后悔没能早点杀了孙膑。
孙膑到了齐国之后只用了一件小事就充分博得了齐国君臣的信任,这就是我们初中时候学过的课文《田忌赛马》,这大家都很熟悉了,就不再多说了。齐威王知道孙膑有大才,要拜为主将,但是孙膑谢绝了,说自己是残疾人,不方便抛头露面,只愿意跟着田忌为齐国出把力。齐威王无奈,就拜了田忌为主将,孙膑则在田忌幕后出谋划策。这里可以看出孙膑真的成熟了,这样做法一是感谢了田忌营救自己的大恩,二是让齐国自己的重臣把持正职,抵消了齐国上下对自己的担心,三是把自己藏在幕后,能省却很多行政上的烦恼,专心做事。这里就充分能看出来,孙膑已经彻底成熟了。
再讲庞涓。庞涓在魏国掌军权,在孙膑逃走不久,他兴兵进攻赵国,打败了赵国军队,并围住赵的都城邯郸。赵国派人到齐国求救。田忌起兵,要直奔邯郸解赵国之围。孙膑劝止道:“想解开乱丝的人,不能紧握双拳生拉硬扯;解救斗殴的人,不能卷进去胡乱搏击。要扼住争斗者的要害,争斗者因形势限制,就不得不自行解开。如今魏赵两国相互攻打,魏国的精锐部队必定在国外精疲力竭,老弱残兵在国内疲惫不堪。你不如率领军队火速向大梁挺进,占据它的交通要道,冲击它正当空虚的地方,魏国肯定会放弃赵国而回兵自救。这样,我们一举解救了赵国之围,而又可坐收魏国自行挫败的效果。”田忌觉得有理,便按计行事。结果,不费吹灰之力使邯郸脱离了危险;又在庞涓率部回救途中,正疲惫不堪时,大胜魏军,使之死伤两万余人。这围魏救赵之计一出,看到这熟悉的军事思想,庞涓这才知道孙膑果然跑到齐国与自己为敌。
公元前341年,魏国发动侵略战争,由太子魏申亲自任总司令,庞涓担任总参谋长,进攻韩国。韩国打不过,匆忙派人向齐求救。孙膑沿用了上次的老套路,照样派兵攻打魏的首都大梁,一边在马陵道设下埋伏。马陵道,是夹在两山间的峡谷,易进难出,是个适合伏击战的好地方。
其实孙膑的战法并不复杂,我就老不明白庞涓总是要上套,为什么不用少量的军队佯攻韩国,重兵埋伏在路上伏击魏国的救兵呢?魏将庞涓听到齐军的动向,率师撤离韩国回魏,而齐军已经越过边界向西挺进了。孙膑对田忌说:“那魏军向来凶悍勇猛,看不起齐兵,齐兵被称作胆小怯懦,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就要顺应着这样的趋势而加以引导。兵法上说:‘用急行军走百里和敌人争利的,有可能折损上将军;用急行军走五十里和敌人争利的,可能有一半士兵掉队。命令军队进入魏境先砌十万人做饭的灶,第二天砌五万人做饭的灶,第三天砌三万人做饭的灶。’”这就是减灶之计策,后来诸葛亮死的时候也用过,不过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增灶之计。
庞涓行军三日,看到齐军遗留下的灶台,特别高兴地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胆小怯懦,进入我国境才三天,开小差的就超过了半数啊!”于是放弃了他的步兵,只和他轻装精锐的部队,日夜兼程地追击齐军。庞涓赶到马陵道,已黄昏时分。士兵报告:“前面谷口,有断树乱石堵住道路了!”庞涓大喜:“这说明敌军畏惧,而且马上要追上他们了!快,搬开障碍,冲锋!!”说罢,一马当先,率部队冲入峡谷。
正快速前进,忽然被一棵大树挡住去路,隐约见到树身有字迹。此时天色已黑,无星无月,只冷风飕飕,山鸟惊啼。庞涓令人点亮火把,亲自上前辨认树上之字。及看清“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八个大字,立刻大惊失色:“我中计了!!”话音未落,一声锣响,万弩齐发,箭如骤雨,魏军大乱,互不接应。庞涓自知无计可施,败成定局,就拔剑自刎,临死说:“倒成就了这小子的名声啊!”
应前面读者的要求,我简单写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第一,一碗水一定要端平,要公平公正公开地对待每一个徒弟,包括下属,这样才能不使他们相互嫉恨。第二,要用下属,一定要用自己能做到他不能做到的事这样的人,否则自己的位置就难保了。第三,时刻牢记请神容易送神难这句话,不要随便招人来。第四,好朋友能在一起玩,但是未必能在一起共事。第五、要坏就一定要坏到底,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第六,装疯卖傻能让你避过一时的困境,做人不要总是显得太聪明,要会装傻。第七、嫉妒是魔鬼,千万要克服。
————————————————————————————————————————————————————————————
另:周末接到朋友告知,有别的读书网站转了这本小说,然后我上百度一搜索,起码找到无数个读书网站都在转这本书。深切地感谢大家的厚爱,不过以后转载什么的最好还是告诉鄙人一声,谢谢了。本书现在是自由身,如果有谁看上了,可以msn:flower651230@msn。联系,价钱谈得拢就卖。请转载的朋友不辞辛劳,把这一段也转过去,谢谢。
第五十五话:我变!我变!我变变变!
    秦国很麻烦。一直到公元前370多年的时候,看起来还就是一个落后而贫穷的边陲小国,秦襄公时代跨越河西之地力压东方诸国的故事在现在听起来更像个遥不可及的神话。尽管强大晋国已经被瓜分,但是魏国继承了晋的衣钵,在还算能干的魏惠王的领导下持续不断地向秦施加着压力。在压力之下的秦国,没有沦为魏国的属地就已经很是幸运了。
但是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他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改革家:商鞅。
商君,是卫国国君姬妾生的公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本来姓姬。商鞅原来是学的法家之术,特别强调用刑律来规范人的行为。这套学说跟孔子那套仁义之术完全是背道而驰,所以长期以来不被后世文人所宣扬。但是,却一直被帝王暗地里用着。毕竟,在治国之道上,孔子那套中听不中用,还不如商鞅这套中用不中听的行之有效。
其实历史最早是把这个机会给了魏国的。商鞅当时是魏国宰相公叔座的下属,担任了个小官中庶子。公叔座既然能坐到宰相的位置,也是有几分知人之能的,很清楚商鞅的才干。有次公叔座得了重病,魏惠王亲自去看望他,问:“你的病倘有不测,国家将怎么办呢?”公叔座回答说:“我的中庶子公孙鞅,虽然年轻,却有奇才,希望大王能把国政全部交给他,由他去治理。”魏惠王听后默默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