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国雄师:二野档案 >

第6部分

中国雄师:二野档案-第6部分

小说: 中国雄师:二野档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升见蒋经国不说话,心里也有所明白,欲进又退地又说:“搞了杜月笙,上海滩就会风平浪静。问题是,杜月笙势头很大,搞不好会弄出好多麻烦。。”
“怕个屌,总统授我以全权,一切服从经济改革需要,就是天王老子也决不宽恕!”蒋经国敢在虎嘴上拔毛,杜维屏立即被投进了监狱。
杜维屏入狱,使大上海发生震动。消息传出,全国各大报刊竞相转载,一时间,舆论哗然。蒋经国摸了老虎屁股,老百姓一片欢腾,杜月笙气得死去活来。
抓了杜维屏本人不是目的,目的是震慑大上海。蒋经国吩咐王升:“立即通知上海各巨商,明日在浦东召开大会,无故不到会者,将受到严厉处置。”蒋经国又特意派保密局上海站站长王新衡到杜月笙家“邀请”杜月笙到会。杜月笙早有精神准备,把胸脯一拍,对王说道:“请小蒋先生放心,明日我一定按时到会。”
次日,大会准时在上海浦东大楼举行。大楼四周布满了军警,大楼内会场两侧站着清一色的“打虎队”成员。会场的气氛低沉得让人连气都喘不过来。
开会时间到了,杜月笙没有按时赴会。蒋经国派人再三催促后,杜月笙才慢腾腾的来到了会场。
杜月笙一露面,噪杂的会场立刻安静下来,整个会场的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了上海滩这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只见他神色自若,迈着沉稳的步子,径直向台前的蒋经国走去。
他走到蒋经国跟前,一言没发,先是深深地鞠了一躬。蒋经国不防杜月笙来这一招,忙不迭地起身还礼,但当蒋经国抬起头时,杜月笙已走到自己的座位坐了下来。蒋经国气恼至极但又不便发作,杜月笙则淡淡地一笑摇起了手中的羽毛扇,尽管天气并不热。
蒋经国镇定了一下精神,环视了一下会场,开始了他的致辞,他说:
“诸位,现在前方军事紧张,我们在后方的各界人士,应该戮力同心地支援前线,以便早日勘定叛乱,建设国家。上海各界热心赞助的很多,但也有少数不明大义的人,兴风作浪,投机倒把,囤积居奇,操纵物价,致使近来物价猛涨,影响国计民生,尤其影响戡乱大计。本人奉总统之命来上海平抑,承蒙各位父老鼎力相助,已经取得很大成果。不过,有一句话,经国不得不向各位父老禀告,各位如有亲属朋友囤积物资的,请劝其登记,如有违犯者,本特派员令出法随,是绝不会姑息的。”
蒋经国话音刚落,杜月笙带头鼓掌,继而即席发言,他说:“我完全拥护特派员刚才的讲话。当今国家处于危难之秋,吾等之辈理应急国家所急。我的小儿子维屏,违犯了国家的规定,是我管教不好,应该交给蒋先生依法查办,老朽绝无怨言。”
“不过,”杜月笙说到这里,提高了嗓门,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众所周知,囤积居奇者,扬子公司莫不认为是上海首屈一指,也希望蒋先生一视同仁把扬子公司所囤积的物资同样予以查封处理,如此才能服大家之心。这既是老朽的一个要求,也是今天到会者的共同心愿,望特派员明察。”
杜月笙的话象在平静地湖水里投进一个石子,立即引起一阵波浪。静寂的会场立时又噪杂起来,巨商们无不为杜月笙将了蒋经国一军感到快意。
“这条老狗!”蒋经国心里暗暗地骂了一句,不甘示弱地朝会场挥挥手,声情激昂地大声说道:“杜老伯为国不徇私情,精神可嘉,经国钦佩之至。在这里,经国再次告诉杜老伯和到会的各位父老。本特派员衔命来沪的当天就曾告示上海世人,只打老虎不打苍蝇,只要是祸国殃民的败类,不管是何等人士,我照打不误!”
会场又是一阵噪动,这是对蒋经国的赞扬之声。
扬子公司是孔祥熙长子孔令侃名下的一家公司,宋美龄也参与了经营。由于有这种特殊的背景,该公司搞不法黑生意无法无天,公司办得红红火火,在上海享有盛名。宋美龄利用扬子公司发了多大的财,扬子公司利臣宋美龄的权势做了多少不法的黑生意,恐怕连蒋介石也全然不知。蒋经国到上海虽然“打虎”之声不绝于耳,但孔令侃置若罔闻,根本不把蒋经国放在眼里,仍然我行我素。陶启明本来是孔祥熙安插在财政部的亲信,枪毙了陶启明,也并没有吓唬住孔家父子,黑市生意照做不误,对于扬子公司的所作所为,蒋经国看在眼里,气在心上,碍于牵涉到来美龄,苦于下不了决心打这只“虎中之王”。
抓了杜维屏,虽然激动了一下人心,然而却让杜月笙这只老狐狸将了一军,使得蒋经国骑虎难下,进退为难。最后只得把杜维屏交给法院处理。法院左审右审,找不出杜维屏更大的罪行,只判了他八个月徒刑。就这杜维屏也高喊不服,雇佣了多个律师进行上诉,后又改判为六个月徒刑,并准以罚款了事。处理杜维屏,本想震住其他奸商巨贾,结果成了众人的笑柄,太子的风头大锉。
市场更加动荡,抢购风潮不落,有人开始传言太子打虎已经失败。
曾经在赣南颇有政声的蒋经国,陷入苦恼,也被逼进了死角。现在放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鸣金收兵,回师南京;二是务必打住“大老虎”,以再显决心。作为胸怀抱负、年轻好胜的蒋经国,选择后者才是他的性格。因此,蒋经国前后思量,还是把他的尚方宝剑,最终指向了扬子公司。
蒋经国主意一定,一声令下,亲率打虎队浩浩荡荡直扑薄石路扬子公司的仓库而来。
打虎队员撞开仓库的铁门,一拥而入。
库房里的物资堆积如山,有棉花、纱布、日用百货,还有粮食、汽油、无缝钢管等等,都是市场紧缺的物资。据报,扬子公司的仓库还不只一处。
此时,孔令侃也乘坐崭新的雪铁龙轿车赶到了仓库,是蒋经国打电话通知他来的。
蒋经国看看这堆积如山的物资,又看看若无其事的小白脸孔令侃,脸色气得铁青,指着孔令侃向打虎队员大声吼道:“把他给我抓起来!”
打虎队员一拥而上,把孔令侃从汽车里拖了出来,一副亮铮铮的手铐扣在了他的手上。
到这时,孔令侃的脸色才白得不正常起来,一边挣扎,一边叫喊:“表哥,表哥!”
蒋经国好象什么也没听见似的,把手一挥说:“带走!”
孔令侃被抓,首先急坏了宋美龄。宋美龄深知这位大太子的秉性,手里此时又握着尚方宝剑,为了蒋家的天下,不惜牺牲至亲的头颅,这种事小蒋是做得出来的。
宋美龄得到消息,匆匆打点行装,又给蒋介石发了封急电,说上海发生了一桩特大乱子,非她亲自去处理不可,然后,就飞往了上海。
宋美龄飞抵上海,蒋经国自知为何而来,但在宋美龄开口之前,却故作不知,满脸堆笑,一直热情招待。
“经国,”宋美龄实在忍不住了,来到蒋经国办公室不足10分钟,开口说道:“我是为令侃的事而来,这孩子从小娇惯坏了,办事没个尺寸,你做的是对的,但念他年纪尚轻,就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吧!”
“夫人!”蒋经国从第一次见到这位后母就一直称“夫人”,虽遭父亲多次规劝、批评,但就是不改口,他显得很不着急的样子,缓缓说道,“您的心情我完全理解,我也是迫不得已,表弟案子重大,经国只能以法论处,否则,将对国家产生重大不良影响!”
“经国,”宋美龄听了蒋经国这些丝毫不给情面的话,气得不行,但还是强忍住说道,“你知道我是很少求人的,这次就算我求你了好不好?大家都是一家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希望你能给母亲这个面子。”
蒋经国一语九鼎,绝不松口:“夫人,国事重大,经国不敢徇私枉法,望夫人理解我的苦衷,收回成命。”
宋美龄见蒋经国毫不松口,只得拂袖而去。
蒋介石接到宋美龄的电报时,国军已在东北遭到惨败,华北吃紧,他正在北平布置军事防务。看到夫人火烧火燎的电报,不敢怠慢,立即飞抵上海。
泪水和柔情是女人征服男人最有力的两件武器。宋美龄也不例外,为了说服蒋介石迫使蒋经国放掉孔令侃,她把这两件武器都用上了。蒋介石答应宋美龄放掉孔令侃,把蒋经国调回南京。上海“打虎”运动遂告结束。
“扬子案”传出,上海市民群情激扬,这一特大丑闻,立刻暄嚣中外,蒋太子一病三月不起,翁文灏内阁倒台,起草经改方案的财政部长王云五退位。物价的涨势犹如决堤的狂潮,“市民人山人海,抢购物资”,金圆券直线暴跌,上海中央银行前,挤满哭天号地的人群,自杀者每日不绝,一副未日的惨景。
蒋介石发动的经济改革以失败告终,国民党政权的垮台已不能免。
借外国人的钱,买外国人的枪,然后用来屠杀自己的同胞,这是近百年来,中国反动统治者乐此不疲的事情。在这方面,蒋介石干得更是出类拔萃,为其他反动派所不能比。解放战争进行了三年,死人数百万,大多是被外国人造的枪弹打死的,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民族的悲哀。
在蒋介石发动内战之初,扬言“要三个月内消灭中共”,他胆子这么壮,嗓门这么高,一个最基本的原因是由于有外国主子——美国主子的鼎力支持。
蒋介石发动的经济改革虽然失败了,但前方的仗还得继续打下去这大笔的军费从哪里来?他只好乞求于美国的支持。问题是,此时美国的态度决非内战之初可比了。美国给了蒋介石大量的军事装备,但共产党的军队不但不见被消灭,而且日见壮大,蒋介石只是充当了“运输大队长”的角色,美国的杜鲁门政府逐渐感觉到,靠蒋介石是不能实现美国人在中国的意图的。1948年10月,以“中国最仁慈诚挚之友人”自居的美国驻中国大使司徒雷登,看着蒋介石处境之全面恶化,曾向美国国务院致函试探对华政策是否改变的问题。
美国国务院作了认真的研究之后,去函对司徒雷登提出的问题作了答复,其中有这样的几节:
“执事(指司徒雷登,下同——作者注)5月26日报告,谓现政府已无力阻止共产主义之传播,除非有一受爱戴之领袖(此似无可能),能号召民众,并恢复军队之作战意志,现政府将仍无力阻止共产主义。执事又谓,不能希望蒋委员长能充当此种领袖,因蒋氏似不能改变,且各方面证明彼必将继续个人统治,此项个人统治之结果,乃造成现阶段之悲惨局面。”
“执事于6月14日的报告中,当陈述蒋委员长保证同意执事之建议,令何应钦将军与巴大维将军密切合作,共同指挥作战,与其后蒋委员长食言,仍由其本人用命令经由无能之参谋总长(即顾祝同——作者注),而亲自指挥作战。”
“在执事8月20日报告陈述中,执事称,巴大维将军曾就当时军事行动所引起之若干特殊问题,向委员长有所建议,但此项建议每不为其所重视,巴大维将军执行其使命所遭遇之最严重困难,全国中国统帅部不能达成其任务所致。”
“执事10月16日报告谓:仅少数人继续拥护委员长,迄今仍拥护彼者,不过其最接近之同志及若干军官而已。中国政府,尤其委员长,现在最不为人民所爱戴,指责彼辈之人,日见加多。执事又谓,此时已嫌过时,除非大规模之武装干涉,不信任我方任何力量,足以避免再度军事惨败,并因而可能造成联合政府之结果。”
“执事10月22日报告中,谓我方军事顾问认为,国府军事组织,在人力、物力及士气上,似已遭受过大之损失,以致在此方面,任何努力均难成功,国军己完全丧失战斗意志,致美国政府现已难寻得有效方法,以改变现时局势。执事又称,重振中国反抗共产党侵略之意志,实属必要,唯所需之领导者,则至今尚付阙如。”
就在这种背景之下,蒋介石又向美国伸出了乞援之手。11月9日,蒋介石亲自给杜鲁门写信,要求他迅速给以增加军事援助,表示愿意以扩大美国军事顾问团的职务与权力,并切实执行顾问团对作战的意见,作为增加军事援助的条件。并要求杜鲁门发表一个关于美国支持国民党政府的坚定声明,他在信中说:“当此在华北华中正展开重要战斗之际,此一声明足以鼓舞军民士气,并巩固政府之地位。”
杜鲁门对蒋介石不再有以前的热情了。他在给蒋介石的复信中仅表示可依已签定的援助计划执行,而没有增加军援的表示,并委婉地拒绝了重新发表对蒋介石政府支持的声明。
美国国务院更通过司徒雷登,明确向蒋介石公布了他最后能够接到的以前尚未兑现的军事援华数目:
关于加速军火之运输,美国国家军需部正在尽力将自1。25亿美元赠款项下购买之军用物资,加速输运。据陆军部非正式报道,包括中国请购之3780万美元的枪械与军火内之全部军火,可望于11月中旬在西岸装完,在12月初抵达中国。在此项计划下,并尽力使其它物资可以输运。国家军需部同时致力设法运输盟总可先垫借之枪械军火,此项物资可于11月间运达。循中国政府之请,由1。25亿美元赠款内,支付1。03亿美元之援权函,已由国务院送达财政部。依照中国之指示,该部已付予中国政府,或予美国陆海空军部以该项,总数中之7700万美元。其余之600万元,将于12月25日付清。除却美国在1。25亿美元赠款项下援助中国政府外,更无其它军事援华办法。
蒋介石接到杜鲁门的复信和美国国务院的信函之后,寒心透了,半天没有出声。
杜鲁门的信,是宋美龄边读边翻译的。她看到蒋介石极端痛苦的样子,心中甚是怜惜。她轻轻走到蒋介石的跟前,不无爱怜地说:“大令,国家虽重要,但不是你个人的,但急坏了身体可是个大事。想一想,是否还有其它补救的办法。”
“有什么办法?”蒋介石面无表情他说,“美国人变卦,其中有别的文章,我不能让李宗仁美梦成真!”
蒋介石停了一下,两眼直盯盯地望着宋美龄,歉疚地接着说:“我看只好劳驾夫人去美国一趟了,你到美国去,亲自找马歇尔,找杜鲁门,向华盛顿陈情,切切不能停止对华的援助,切切不能只听司徒雷登的一面之辞。”
夫人外交在许多时候都是成功的,以前蒋介石曾深受其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