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与刘邦-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挑选了几名强悍的人同行,骑上一头毛驴开始长途跋涉。当时,走远路是很危险的,纵使碰到作为友军的流民军,有时也会被剥光衣服,甚至还会被杀掉。张良无论路过什么地方,都要用心良苦地使当地人顺服,在能够安全通过之前,决不敢轻举妄动。
他很快就到达了开封城外,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访刘邦的营寨。
〃是子房先生吗?〃
294
平素从不轻易起身的刘邦像条狗一样跑了出来。在众多的宾客之中,刘邦最喜欢张良,就是整天把张良放在身边,也没有看够的时候。再加上如今两人身处不同的战场,没见面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刘邦高兴地拉着张良的手,把他让到屋内。
〃沛公能这样就足够啦!〃张良心里也很高兴。
295
第十二章进入关中
关于刘邦这个人,早先有内藤湖南博士,最近有贝冢茂树博士,都使用了同一种颇为含蓄的表达方式来称呼他,那就是〃先天造就的中国人〃。
在中国的悠久历史中,从默默无闻的农民一跃发迹而建立起王朝的,除了刘邦之外,再无第二个人。此外,还有明太祖朱元璋,尽管同样出身卑贱,但朱元璋的情况却略有不同,他曾做过流浪的托钵僧,多少有些文化,还能赋诗作文。刘邦这个人却没有那些额外的本事,他是从这片大地上土生土长起来的,身上带有纯正的乡土气质,不会因为家庭环境的优越和良好的教养而损害或丧失这些富有活力的东西,完完全全是以生就的本色来到这个乱世上的。
刘邦曾想为自己增添一些后天形成的东西,就像我们提过的那样,他很崇拜战国时期可称得上是魏国贵族兼大侠客的信陵君,很想学一些信陵
君的那种独具一格的侠义之心。此外,他就只能作为一个凡夫俗子来思考和行事了。平日里,从外表来看,他就跟一个茫然无知的老农夫一模一样。
〃我所不能的地方,就交给别人去干。〃
刘邦就是凭这项本事在世上周旋的。他具备世俗人都具有的盘算利害得失的能力,但他把这点功夫深深藏在内心,从不外露。整体上看,他就像一个装满空气的大口袋一样虚心。在人们的印象里,那空空如也的大口袋在一歩步地膨胀。当初他作为数百人的首领在沼泽地里四处逃窜的时候,就是如此这般地虚怀若谷,如今巳是数十万大军的统帅,反而越发虚怀若
谷了。
刘邦及麾下的各路人马正在关中高原以东的平原四处转战,时而围城,
297
时而在野外打仗,有胜有败,却始终不能轻而易举地接近关中这个预定的目标。
张良在刘邦的军帐之中。
张良把在旧韩地界苦心经营起来的游击战的指挥权转交给他人,自己
来到刘邦的军营,而此时刘邦正屯兵开封城外。虽然包围了城池,但开封
的城墙很坚固,强悍的秦兵站在城头上开弓放箭,刘邦军无计可施,唯有
实行人海战术,进行长期围困。刘邦军是流民队伍,兵器总在慢慢减少,
精巧锐利的兵器则又为秦军所独占。先前始皇帝为了防止被灭亡的六国重
新披挂上阵,曾把天下的兵器全部收缴到咸阳,熔化后铸造成大鼎,此举对秦军来说可谓万幸,但却苦了刘邦,他们尤其缺乏安在箭头上的重镞。
在当时,镞巳经不是铜一类的软金属,而是类似黄铜的那种硬合金,是一种民间无法制造的东西。
〃开封这样的城池,还是暂先放弃吧!〃
张良劝说刘邦把目光转向南方。南方的旧韩地界不仅小城多,极易攻克,还有无数与张良息息相关的游击战部队和探报。张良的策略都是一些常识性的手段,就是运用这些力量使敌人产生动摇,以刘邦的主力部队将那些小城池逐一攻破,把城里的兵器夺到手,使攻击能力逐步充实,再去抵挡敌人的大队人马。刘邦简单地赞成了张良的意见。尽管张良的真正本领还不为刘邦所了解,但其中一处奇妙的地方把他给迷住了。刘邦心里说:
这家伙的表情总是冷冰冰的。
这并不是在说张良冷酷无情。张良这个人有一副清秀的面庞,任何场合下都不露声色,真有点像一条蚕食嫩叶的小白虫子,总是无眠无休地思考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研判双方的心理,分析双方的地理及时间等。刘邦心想:这家伙简直就是个怪人。正像刘邦所喜欢的魏信陵君那样,刘邦
帐前聚集了不少各类怪人,张良仅是其中之一。〃还是让张良来干吧!〃
刘邦决定暂时把权力委托出去。一旦委托出去,刘邦就彻底执行,把全军的指挥权慷慨大方地全部授予了张良。
298
面对刘邦的这种慷慨大方,张良也不能不感到惊讶。他本来只是个书本上的兵法家,并不熟悉军事,根本就没有自信,然而一下子便被授予指挥大权,整支大军要以生命与敌人交锋,由此产生的责任感及沉重感,使得他在数日之间就完全变了个样,跟身经百战的沙场老将有了相同的感受。
张良从开封城外分批派兵南下,让他们时而分散,时而集结,像拾取落在地上的栗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就攻克了在原来韩国地域内的小城。
不过,落在地上的栗子归根结底还只是栗子。刘邦帐下的其他将军都耐不住性子了,觉得张良好像是在浪费时光,干一些无用的事。既然要与项羽竞争谁先到达关中,那就不允许慢腾腾地在路上磨蹭。
张良舍弃开封而争夺南方大片土地。这是要孤立开封吗?
对张良抱有善意的人们是这样猜想的,但这种猜想并不符合实际。坚固的秦城由东到西像念珠一样排成一长串,开封作为其中的一个,与其他
念珠是联系在一起的,决非孤立无援。
张良的目的却并不在于此。最终的目的自然是攻人关中,但张良一直认为必须先使刘邦军强大起来,先要缴获秦的兵器;其次是要攻陷秦兵力薄弱的小城,使士兵产生一种每战必胜的自信心;还要将秦军从每座城里引诱出来,在野外进行决战,像项羽在北方巨鹿原野上那样速战速决,这样在敌我双方中都会提高刘邦军的声威。
刘邦军过去的行动,都只是漂浮在敌占区上。
张良一直有这个看法。这样一来,刘邦与自恃兵强马壮的项羽军的差距就越来越大,如果灭掉了秦国,沛公在整个楚军中的发言权就会小得可
怜,日常的战斗也就难以进行了。看到刘邦军比项羽军要势单力薄,秦军反而会振奋精神,士气高涨,以盛气凌人之势攻打过来。正因为如此,很多时候,本来可以不败的战斗也失利了。
张良的这种〃捡栗子战法〃大大刺激了秦军。秦军按捺不住,纷纷出城,开始组建野战部队以打击刘邦军。秦将杨熊被任命为这支野战部队的主将。〃看来这一回的确是按着我的算计来了。〃正在南方作战的张良得到这
299
项情报时,脑海里不禁闪出了这个看法。
本来,张良在收集情报这种实实在在的工作中所投人的财力和人力,
远远超出了当时的常识,对秦的动态,他比秦人了解得还要详细。〃秦杨熊将军来到白马,等待集结兵力。〃
张良连这种情报都得到了。所谓白马,乃是今天河南省滑县西面的一个地名,张良趁杨熊的野战部队尚未扩大之际,挥军北上发动进攻,对各路将领分别面授机宜,反复采取佯动、奇袭和包围等多种战法对敌予以沉重打击。杨熊为这种意外的打击大惊失色,率少数兵力逃到了曲遇(河南
省境内;),而张良早巳估计到杨熊会逃到这里,调动预备部队进一歩将其击溃。秦军像秋风扫落叶一般四散逃命,杨熊则只身逃进设有官仓的荥阳城。
〃秦军大败。〃
这项败北的情报似乎给秦都咸阳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连那位受到宦官赵高的蒙骗、整天在深宫后院淫逸享乐的二世皇帝胡亥都听到了。二世皇帝这才知道事志的严重和紧迫,他既狼狈又恐惧,决定拿在关
东大地上战败的那员战将杨熊问罪,遂命道:〃杀!〃
胡亥自即位以来,如果说处理过秦帝国的政务,那就只有这一桩了。
皇帝的使臣进人荥阳城,把杨熊拉到城外的野地上,在众人围观之下宣读罪状,砍掉了他的脑袋。
这一胜利不仅使刘邦军的声势壮大,也成为刘邦信任张良的基础。
〃用兵这件事,只要慎重地反复研究取胜的手段,就一定会打胜仗的。〃张良比任何人都明白这一点,对自己的作战方式愈发有了信心。
在这次大获全胜之后,张良又把指挥权交还到刘邦手上。大军的统帅,必须是举重若轻的人才能胜仟,张良在这几个月里,巳经痩得两只眼球都突出来了。
〃我很吃力。〃
张良对刘邦说道。刘邦笑容满面地说:本以为把一切都托付给公,我就逍遥自在了。不过,作为将帅,有那么多的事要去操心吗?
300
接着又说道:〃我只是在马上打了个盹儿。〃
张良听到这句话,不禁再次感受到刘邦的胸怀是多么宽广。
〃果然不假,没想到这个人的肚子里还有这么一套机关呢!',张良代行主帅大权之后,立即遇上了很多麻烦。因为他是一个自有主张的人,刘邦帐下那些协助他的将领本来各有才干,可称得上是群星璀璨,却为多方揣度张良的意图而煞费苦心,结果还只能是待命而动,完全失去了根据自我判断采取行动的主动性。这种弊端在萧何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萧何早就名声在外,在后勤补给和军政事务方面,其能力都在张良之上。由于张良作战讲究奇正交织、变幻莫测,萧何往往闹不清要将粮草送往何处,结果便陷人了并非恶意的怠工状态,张良每次都要急速派人到后方同
萧何联系,以传达命令和指示,弄得张良疲惫不堪,萧何也是筋疲力尽。然而,指挥权归还给刘邦之后,帐下的人们为了弥补刘邦的不足,立
即各自作出判断,在刘邦前后左右充满活力地行动起来,尽管这些行动有
时会发生矛盾,或者违反基本战略准则,却不会给全军带来不必要的疲劳。
〃由我指挥,开始会取得几次胜利,使得士气大振,但很快就会由于
其他原因而使全军陷人弛缓状态,说不定还会造成大军不攻自溃。〃
张良坦率地讲出了自己的弱点。应该说,坦率正是'这位军事家最突出
的特点。张良事先让刘邦明确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可以防止他对自己产生恐惧心理。总而言之,在取得上述为数不多的胜利之后,张良重新回到谋士行列,专心致志地从事他所喜爱的情报搜集工作。
刘邦本来就是一个目光敏锐的人,在这一点上,他不时有所表现。
〃恐怕会有意外之人最先进入关中。〃
这个情报与北方赵国的单独行动部队主将司马卬的动态同时传来,刘邦当即采取了一项十分果断的措施。司马卬果然显现出从北方接近黄河,再进人关中的态势。这种情况本来是有办法通过外交途径协商解决的,但刘邦却火速派出一支部队抢占平阴渡口,威胁友军司马卬军队,以武力阻
止其渡过黄河。
刘邦的主力正在距该渡口甚远的南方,而且正在南下途中。不用说,
301
南下正是根据张良的建议。刘邦善纳张良之言,将其作为新的战略方针,终于南下攻至现今河南省西南部的南阳城〈南阳郡三十六县的郡衙所在
地),只打一仗就把城中秦的守将赶跑了。靠着这场胜仗,刘邦军一下子就获得了南阳城的武器和南阳郡一带广大地区的谷物,士兵们填饱了肚皮,还补充了装备,旌旗飘舞,令人眼花缭乱。
〃这回总该可以进人关中了。〃刘邦心中有些迫不及待,随即进行军事部署,命令全军幵始向西进入关中。战马奔腾,士兵们甩开大步。此时,夏日即将过去。
〃西进!〃
张良并没有听到这项号令。决定西进之时,他不在刘邦营帐之中,正在遥远的后方热衷于搜集情报。得知刘邦军主力巳开始西进,他不禁大吃一惊,立即找来百名壮丁,轮换抬轿追赶刘邦。在张良看来,还是应当继续南下。
弃宛城于不顾,将有大害。
这正是张良最担心的一点,他连脸色都变了。
当南阳城遭到刘邦攻击时,秦南阳郡守以这座城池不宜防守为由,立刻向南方逃窜,龟缩到作为宛县县城的宛城,似乎要在这里闭关固守。刘邦看到这种情形,想起了过去张良曾主张舍弃开封之事,认为这一理论完全适用于宛城。
〃宛这么个小城,放过去不必管它!〃不过,开封和宛城的条件大不相同。以下的想象完全可以成立。当刘邦军西进抵达通往关中的险要路段时,自然要与守卫的秦军发生战斗。倘若在这种时候,后面宛城的秦军快速出动,从背后进行袭击,刘邦军就会在狭窄的险要路段上进退维谷,被逼得掉人山谷,落个全军,没的下场。西进并无大碍,然而,在采取行动之前,必须首先攻占宛城。
张良追上刘邦的车,得到允许后进入车内,将攻占宛城的必要性作了详细说明。
〃噢,是这样吗?〃'
302
在张良尚未说尽详细理由之前,刘邦即下令全军暂时停止前进,像丢弃一只旧草鞋一样放弃了自己的主张,可以说,刘邦的虚怀若谷正是令人
赞叹之处。一般认为,一支庞大的队伍旦作出发动进攻的部署,并指令部队向各自的目标快速前进之时,是很难停顿下来的。而刘邦却能在这一点上泰然处之。
〃西进之事以后再说。还是先进攻宛城。〃
刘邦撤销前面的命令,全军大掉头,将宛城团团围住。
宛城很久以前曾是楚国领土,从战国的某个时期起就成了韩国的土地,因此,城内有许多人知道亡韩宰相之子张良。张良在刘邦帐下积极抚慰亡韩民众一事,更广为人知。有一位曾当过郡守舍人〈管家)的陈恢,对张良的这些情况也有所耳闻,便劝说其主人投降,并主动要求充当使者。
陈恢在宛城的城墙上表明军使身份,并很快顺着梯子来到城下,与刘邦见了面。陈恢这个人身材不高,刘邦一眼就看出他颇像个懦夫,他最初只是像驴似的喘着粗气,发不出声来。
〃接受郡守投降,对沛公来说是件有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