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与刘邦-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么壮观的篝火啊!〃
324
刘邦忐忑不安地望着眼前的壮观场面,感到完全错过了时机,秋后算账的日子到了,脑子里掠过〃干脆逃跑〃的念头。落荒而逃历来是刘邦的拿手好戏,除此之外,再没有摆脱眼下困境的办法。
刘邦想起了张良。
关中平定之后,那位专门喜欢打仗的张良已经失去用武之地。这种待人之道正是刘邦的老毛病,需要的时候就会真心实意地向对方表示极大的热忱,态度上也是百依百顺,让他干什么难堪的事也都心甘情愿,而一旦不再需要,转眼间就会把对方忘得一干二净。这倒不是什么冷酷无情或只
讲功利的实用主义。刘邦性格中的这种奥妙之处很难加以说明,或许是豪气中带有欠缺,要么就应该算是一种天真烂漫的表现。因为有这种天真烂
漫的表现,谁都能原谅刘邦这另外的一面。
然而张良却不喜欢刘邦的这另外一面。由于他的冷酷无情,张良的神经几乎受到无形的伤害,当即敏感地察觉到:〃自己对这个人巳经没有用处了。〃
这话是说给他自己听的,他接着便像影子一样悄悄地退避三舍,不再主动靠近刘邦的营帐。
然而,现在刘邦又再次想到了张良。
日落之后,刘邦心急如焚地命人去寻找张良,没有马上找到。
从形式上讲,张良是在负责管辖韩王的士兵,有直属于自己的一百余名部下。这些部下都是亡韩遗民的子弟,与其他流寇盗贼出身的部队不同,他们老实得简直不适合当兵。他们主要担负为张良搜集情报的任务。尽管是一支无声无息的部队,他们却把张良看得如同神仙一般,只要张良一声令下,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与其他鲁莽不经的部队相比,他们在战场上反倒表现得更为坚强。
他们殊死守卫张良,甚至刘邦派人来时,也不告诉张良所在的地点,顶多说上一句:〃一下子说不清楚。〃
他们的态度十分明确,认为自己是侍从张良的,与上边的刘邦没有直接关系,甚至一度表示怀疑,来者当真是刘邦派来的吗?
325
张良住在间小屋子里,只有身边的几名心腹知道。小屋外面有守卫
严加把守,他正在会见一位五十岁左右的男人。
男人戴着头巾,卷曲的头发巳经半白,很不讲究地挽在头顶,两个眼窝像胡人一样凹陷进去,一对小眼睛闪着固执的光芒。他话语不多,常常以笑作为回答。笑起来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这也是因为他有一副与年龄很不相称的皓齿。
这个人就是项羽的叔父。
对于项羽来说,他乃是养育自己的宗亲,虽说还有共同起兵的已故叔父项梁,然而亡楚名门贵族的血缘关系本来就很复杂,嫡庶交织在一起,有伯父、仲父、叔父和季父等多人,叔伯兄弟也不少。他们之中的几个人,在起兵之后都到了项羽的营中。
与张良秘密会面的人正是项羽先父最小的弟弟,在项羽军营里被称为〃项伯〃。
项伯名缠,本来另有字,但因人们都称其为伯伯^虽然称最小的叔父为伯有些奇怪一一为免去麻烦,就以〃伯〃作了自己的字。他性格上确实有拘谨的一面,不过也有上面所说的那种不拘小节的一面。总之,他那干干瘦瘦的体型让人觉得十分精明干练,还有一种快刀斩乱麻般的果敢作
风。
项伯从年轻时起就不务正业。
楚国灭亡,项氏家族本来就为秦所仇视,因此,全族人只得四散逃命。项伯也不得不辗转各地,过着流浪的日子,所以半辈子都没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他还曾杀过人。
原先战国时期的名门子弟,秦统一之后,全都走上了流亡的道路,张良的前半生也大抵如此。张良在博浪沙偷袭始皇帝没有成功,遂流亡各地四处藏匿,更名改姓躲在下邳,在那里过上了类似侠客的日子,这也与项伯十分相似。有一次,项伯因杀人之罪遭到追捕,逃到下邳后,经人介绍求助于张良。
〃豁出性命也要保护你。〃张良慨然应允。
326
对于张良来说,项伯并不是多么亲密的朋友。窝藏这个人既不是出自利害关系,也不是因为友情。〃我这个人是具有侠义心肠的。〃
应该说,这是张良对自己和他人的一种表白。唯其如此,才十分果断地采取了这一行动。这就叫做侠。
这种伦理不是所谓行侠仗义或好管闲事之类,在后来的日本也好,欧
洲也好,都找不到类似的精神。与十六世纪耶稣团体的殉教精神相比,立场虽然不同,但就其本质来说,果敢这一点是大同小异的。
战国时期正处于群雄争霸阶段,如前面说过的那样,既是古代商品经济发达的时代,又是思想活跃的年代。各种各样的因素交织在一起,在中国历史上以史无前例的新鲜活力造就了独立的个人,以后,这种新鲜活力又以惊人的速度减弱下来。但不管怎样,从战国到秦朝,王朝不足以信赖,至秦代,因为绝对权力像饿虎一样害人,个人与个人之间就不得不相互建立起横向联系,以求得共同安全。
一旦彼此联系起来,侠义精神就会发生作用,抛弃所有明哲保身和计较利害得失的人性弱点,达到与对方唇齿相依的境界。对于侠义之士来说,没有道理可言,目的本身就是道理。在中国,唯有这种侠义精神和习俗传到后世,从形式到内容经过千变万化,成为中国楕神史上别具一格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总而言之,张良受友人之托保护了项伯。还是要指出,张良并不是因为看中项伯才这样做的。可以说乃是一种别无他图的侠义之心,而侠的本
质也就正在于此。
保护起项伯之后,张良很快便对项伯产生了好感,也就更加热心地保护他。
后来,天下大乱,项伯前去追随项梁所率领的大军,项梁死后,又作为侄子项羽的一员部将东征西讨,驰骋沙场。
他隐约听说过张良在刘邦军中,而自下邳分别之后,彼此远隔天涯,
327
音信全无。
当项羽杀人关中,在新丰台安营扎寨之时,项伯得知本军将于明晨向霸上的刘邦军发起总攻,暗自想道:
〃报答张良侠义之心的时候到了。〃
项伯内心的判断是:〃倘若置之不理,张良必死无疑。〃
接下来,项伯抛却一切顾虑。他也必须表明自己的俠义之心。夜里,他悄悄离开军营,飞马疾驰,单人独骑一口气跑进张良营地,偷偷地跟张
良见了面。
〃跟我一块儿逃走吧!〃
项伯没有多说,只是重复这句话。毋庸赘言,刘邦军败北是明摆着的事实,张良会战死在乱军之中,也是不言自明的。项伯说:还是逃走吧!但没有讲是要逃到项羽军中卖身投靠。他知道张良不是那种人,自己也不愿亲口劝人背叛。项伯甚至早就打定了主意,既然自己背着项羽与敌人接触,如果因此与项羽失和,那就只有丢掉自己的名分,和张良一起逃走。他打定这样的主意,也出于侠义精神。
〃是明天总攻吗?〃
对于张良来说,倒是这个情报对自己的冲击更大。至于是否逃走,张
良明确阐述了自己的立场:
〃我的打算是先复兴韩,再拥立出韩王,为其尽忠效力。既然为复兴韩
而投靠了刘邦,逃走便是不义之举。总之,我想把公告诉我的明天早晨发动总攻的消息告诉刘邦,不要紧吧?〃〃不要紧。〃
项伯说。在这种情况下,项伯只是为尽侠义之心,除了这一极为单纯而明确的目的,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这将泄露项羽军的机密,然而从报答张良大恩这件个人的大事来看,泄密只不过是一桩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
〃那么,公能作为一名证人,和我一同前往沛公的大营吗?〃
〃当然可以。〃
至于一同前往具有什么样的含义,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杲,项伯统统不
328
去管了。
二人当即快马加鞭来到刘邦大本营。张良首先让项伯在另外的房间稍候,自己前去谒见刘邦,转告了明天项羽军将要发起总攻的消息。
刘邦吓得瞠目结舌。
他浑身上下仿佛瘫了一般,下巴都抬不起来了。〃是……是明天吗?〃
他实在没想到项羽对自己的愤怒竟会强烈到如此程度。,〃究竟是谁给主公出主意,往函谷关派兵的?〃〃是鲰生。〃
刘邦只说是个不值一提的家伙,至于鲰生居然还是个经常在这间屋子里端茶扫地的人,刘邦就没有说出口,因为实在太丢面子。张良望着刘邦的脸,发觉情况不对,心里在想:这个人贪心一来,简直就像个孩子,恐怕还是其本人决定派兵的吧?
〃既然敢于封锁函谷关向项羽挑战,主公一定是有战而胜之的把握啦!,'张良并不讨厌刘邦的这种性格,讲这句话也不是在讽剌。接下来张良又问:怎么样?主公现在仍然觉得能打赢吗?刘邦立时现出一副无地自容
的可怜相,口里说:〃实在是……,'
他声音小了许多,又说:拜托,还有什么好主意,能摆脱眼下这种走
投无路的局面吗?
张良也无计可施。事巳至此,只有抓住项伯,请他做个息事宁人的调解人。刘邦听到项伯的名字,大感意外,喘着粗气凑过来问道:与卿是什么关系呀?张良便把许久以前的那件事讲了一遍。
〃这下可得救了。〃
刘邦心里松了一口气。如果项伯是一个竟至于用这种办法来报答张良搭救之恩的君子,或许将来对自己也会有点用处。不过项伯的侠义之心只限于用在张良身上,这一点刘邦也很清楚。为此,他想请求张良让自己也加人到这支侠的行列中去,他突然想到了一种仪式。刘邦本来就出自被人
329
们称为游侠的行列,因此对这方面的仪式十分熟悉。〃子房,快告诉我,项伯公年龄比卿大吗?〃〃大。,,
〃比我也大吗?〃
在中国这片大地上,早在懦家学说普及之前,按年龄排序就巳经很讲
究了。
〃看起来很年轻,实际上,臣估计他可能已近五十岁了。〃
〃这么说,比我还大,是我的兄长啦。〃
刘邦全然不顾项伯的意愿,硬是一心想和他结拜为兄弟。只要结义为兄弟,这义就比血缘关系还要牢固。刘邦以为这样项伯就肯定会豁出性命来保护自己了。
张良来到另一个房间,要求项伯跟刘邦见上一面。不愧是项伯,只回
答说:这件事,我想还是不必了吧!
张良说:〃这才是当前救我的唯一途径。〃因此,项伯只好起身去跟刘邦见面。刘邦又重新更换了一套服饰。
项伯进入房间,大意感外的是,首次见面的刘邦早巳在远处的下座行跪拜之礼,接着便膝行靠近前来,拉住项伯的手,请他坐到上座,以兄长之礼进行参拜。结拜的仪式已经开始了。
很快就有人送来了大杯。
〃要结拜为兄弟吗?〃
项伯终于意识到了,为慎重起见,他朝张良那边望了一眼。张良像初
恋少女以目传情似的,以无言的方式向项伯表达了恳求之意。项伯无奈之
下只好接受。过了一会儿,张良从作陪席位上站起身来,为二人斟酒,充当了牵线搭桥的角色。项伯将这杯酒一饮而尽。
〃这样,项伯就与刘邦成了结义兄弟了。〃
事态的变化真可以说是意想不到。项羽军的一员战将在发起总攻击的前夜,和敌军主将结义成了兄弟,这可算怎么一回事呢?不过,项伯并不
330
是一个深人考虑全局的人,以一种极为坦荡的表情与刘邦又千了几杯,相互给对方看了看杯底,再相视一笑,每杯都表达了祝福之意。酒过三巡之后,作为弟弟的刘邦讲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小弟是被项将军误会了。〃
刘邦说:自己纯属偶然才首先进入关中,但并不准备将这块地方占为己有,一心恭候项羽将军的到来,并准备按其命令行事。没有把秦的官物据为己有,也正是出于这个目的。为了献给项将军,更将所有官民的户籍记录在案,府库上加了封条,连自己都没有亲眼看看其中的究竟。至于向函谷关派兵守卫,那完全是为了防止流寇人关。
〃结果这一切全都事与愿违,成了被误会的根源。如此一来,我刘邦死也不能瞑目。〃刘邦说。
〃这分明是在让我替他求饶嘛!,'
项伯心中想道。他也很怀疑刘邦的话是否真实,不过,既然巳经结拜为兄弟,不管所讲的内情真实与否,关键还是求救这一条。总之,这位结拜兄弟可能就是请求自己把这些话传达给项羽。
〃知道啦!〃项伯说。
〃我今晚回营向阿羽将军说说看。不过,从阿羽的性格来看,很可能会让将军亲自到他面前去,听听将军亲口说出来的话。明天早晨,还是尽快
到鸿门的大本营来一趟吧!〃
项伯跑了四十里路,返回鸿门的大本营时,巳经是夜深人静了。
项羽早巳人睡。项伯求侍卫硬是把他喊醒了。项羽睁开双眼,可是仍
然睡意未消,显得很不耐烦。〃谁呀?有什么事吗?〃
项羽吼了一声,但一听说是项伯,马上就不再吭声,很快起身穿好衣服。项羽被认为性情粗暴,但是对家族长者十分讲究礼仪,简直判若二人。这使人感到他具有良好的家教,有时甚至让人觉得可怜。
项伯一直等在帐外,把冻僵的脸用力搓了一会儿,才进入帐内,随即
331
走进侄子的寝帐。他先讲了大体经过,接着就转达了刘邦的话。〃叔父大人见到刘邦啦?〃
项羽吃了一惊,不过,对叔父的行为却没有丝毫责怪。项羽很喜欢这位单纯而又好动的叔父,叔父的伦理观念对自己性格的某些方面也有很大影响,所以十分看重叔父。项羽这种爽快的性情是刘邦
所没有的。然而,项羽无论如何也没想过要请这位叔父替自己进行最高级别的政治筹划。
〃叔父大人,事情巳经决定下来了!〃
关于总攻之事,项羽以很不耐烦的口吻说了这么一句。深更半夜的,即便是仅仅听到有这么一件事,范增恐怕也会大为光火的。〃在任何情况下,错误都应该加以纠正。〃项伯只从理论上讲问题。
〃难道是我错了吗?〃
项羽脸上越发显得不高兴了。
〃错了。将军你还是好好听清楚。正是因为沛公率先进人关中,我们才能轻轻松松地来到这片秦的故地。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