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国历代后妃往事 >

第84部分

中国历代后妃往事-第84部分

小说: 中国历代后妃往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埋下覆灭炸药的人正是韦皇后。自李重俊死后,韦氏一直不肯让中宗册立最后一个庶子李重茂为太子,她一面要求中宗将安乐公主立为“皇太女”,一面大造“祥瑞”,为自己日后继续操纵天下做谋划。
韦氏声称自己的衣箱内冒出色祥云,还让李显画图诏示群臣并为此大赦天下,加赐百官母妻封号。又让太史迦叶志忠作《桑条歌》十二篇,声称:“昔高祖未受命时,天下歌《桃李子》;太宗未受命时,天下歌《秦王破阵乐》;高宗未受命时,天下歌《侧堂堂》;天后未受命时,天下歌《武媚娘》。伏惟应天皇帝未受命时,天下歌《英王石州》;顺天皇后未受命时,天下歌《桑条韦也》。”补阙赵延禧也做《桑条》进献,李显竟大喜,赐迦叶志忠府第一所、彩帛七百段,提拔赵延禧为谏议大夫。
韦氏的企图是如此明显,令多数大臣和皇族都不能接受。太平公主更不能容忍韦后的野心竟敢超过自己。
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因此将太平公主和相王李旦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在调查李重俊政变事件的时候,韦后便指使党羽诬告太平和李旦,说他们是李重俊的后台。李显大惊失色,几乎就要信以为真,总算御史中丞萧至忠拼命劝阻,优柔寡断的李显才没有下这个杀弟杀妹的决心。
这件事成为韦家班和李家皇族彻底撕破脸的转折。只是由于李显的偏袒,韦家班仍然占据上风。太平公主和李旦父子只能忍气吞声。
韦皇后越发得意,安乐公主也更加紧了谋取“皇太女”之位的步伐。为了进一步讨好母亲,她竟不惜让自己的第二任丈夫武延秀去做韦皇后的情夫。
中宗李显对自己身边发生的这些都茫茫然无所知,无论是在安乐拿来的空白诏书上盖章,还是韦后要求提拔自己的情夫党羽,他都从来没有对她们起过丝毫疑心。这个软弱可怜的老好人对妻子女儿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流放房州的时刻,仍然想着那个怀抱中奄奄一息的女婴,仍然记着自己当年对韦氏许下的誓言。
史书上虽然没有正面评价过李显的仪容,只有明崇俨曾经说过一句“英王状貌类太宗”。但是他的亲人在这方面的记载就很多了。他的母亲武则天“美容止,赐号媚”,二哥李贤“容止端雅”,儿子李重润“风神俊朗”,女儿安乐“光敏动天下”。从点滴间不难看出,李显也应该是一个俊美儒雅的男子。可是他面对朝政和家务如此无能的表现,却实在只能使人想起《太平宫词》中郭冬临的德性。
对于这样一个听教听话的傀儡,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应该是非常满意的,也不可能会有立刻改变现状的强烈想法。
然而事情却在景龙四年(公元710)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这年四月,定州人郎岌向李显上书,指出韦后有谋反之意。对于这封上书,中宗拒绝相信,反而听从韦后的意见将郎岌处死。
谁知世上不怕死的大有人在。五月十七日,许州司兵参军燕钦融再次上书,不但指出皇后与安乐公主危害国家,还说她们与武延秀、宗楚客、马秦客、杨均等人通奸。李显大惊,立即召见燕钦融,结果被燕钦融说得目瞪口呆。韦后闻讯立即赶来,竟当着李显的面命人将燕钦融活活摔死在殿前。李显被韦后的举动惊呆了,对她的态度也迅速发生了转变。
韦后与安乐怕李显真起了疑心,在与宰相宗楚客商议后,干脆决定一不做二不休除掉李显。
六月二日这天,毒药放在了李显食用的面饼里。五十四岁的李显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在了神龙殿里。韦后秘不发丧,找来了上官婉儿草拟遗诏。在这道诏书里,婉儿写下了立温王重茂为太子,韦太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参决政务等内容。
六月七日,李重茂即帝位。无论婉儿是否了解李显暴毙的内情,至少她还是拟定了一道合情合理的诏书,并明确地将皇位归在了李显之子的名份上。
然而心里有鬼的韦氏并不会按照婉儿所拟的诏书办事。她一面临朝称制封赏李氏皇族,一面将台阁政职、内外兵马大权以及中央禁军诸营统管的要害职务,统统换成自己的党羽和族人担任。韦太后之心,已是路人皆知。
不甘待毙的太平公主遂暗中与早有计划的李旦第三子李隆基通谋,于六月二十日晚突袭后宫。
韦太后和她的族人们都正在睡梦中,根本没有想到会发生军事政变。初掌兵权的韦氏族人根本还未得军心,很快就被杀掉。惊慌失措的韦氏却不知族人先被诛杀的消息,仍然抱着希望赤脚奔向飞骑营——呼风唤雨整整七年的韦氏就此葬身乱兵刀枪之下。
紧接着,武延秀和安乐公主的府邸也被重兵包围。在拼命抵抗之后,被追兵斩首。韦家班全军覆没。
就在韦氏和安乐公主被诛的同时,李隆基亲信刘幽求的军队也包围了上官婉儿的住处。
婉儿对于这个时刻早有预备,当刘幽求来到的时候,她早已梳妆齐整,领着宫女在门口秉烛相迎。随后她向刘幽求出示了自己草拟的那份遗诏,表示自己在大关节处仍然是效忠于李显而非韦氏的,绝非韦家班的成员。
刘幽求觉得婉儿所言有理,便向李隆基回报。
然而李隆基却断然拒绝了婉儿的请求,坚称她是韦氏一党,一定要杀。
四十六岁的上官婉儿就这样结束了她的一生。她千算万算,偏偏没算到一件事:姓李的龙子凤孙数不胜数,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目的并不仅在扫荡韦家班,更是想要将皇帝宝座彻底地挪个位子。李隆基以“韦党”诛杀上官婉儿只是一个名义,真正使上官婉儿必死无疑的,恐怕还是她亲手草拟并以为能够保护自己的遗诏内容:立温王重茂为太子继帝位。——婉儿即使能摆脱韦党嫌疑,也无法摆脱李显“掌诏命”嫔妃的身份。假若婉儿这个草诏人不死,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接下来的大事业就无法展开。
婉儿死后数日,小皇帝李重茂被太平公主如抓鸡般当朝提下了皇帝宝座。相王李旦登基为帝是为睿宗,李隆基成为皇太子,太平公主封邑过万户,当朝七宰相中的五人出自她的门下。
十一月,中宗李显下葬。由于韦后弑夫,他那位早已被人淡忘且尸骨无存的原配妻子赵氏又被想了起来。赵氏被追谥为和思皇后,在一通招魂仪式后,她的衣物陪伴着李显一起进入了定陵地宫。韦氏被废为庶人,以一品礼安葬。
第二年,李重茂被流放集州,五百兵士昼夜“守卫”。
公元712年八月三日,李旦逊位为太上皇,唐玄宗李隆基即位为帝。
公元713年七月三日,李隆基诛太平公主。同年,李重茂迁任“房州刺史”。到任数天后,十七岁的李重茂无声无息地死在了这个当年父亲煎熬了十四年的地方。

开元盛世拉开了帷幕。





作者:招福 日期:2006…07…18 02:04


            啼笑因缘——唐玄宗“贞顺皇后”武氏与贵妃杨玉环

唐玄宗李隆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武则天的孙子。他漫长的帝王生涯经历“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鼎盛的大唐王朝在他身上盛极而衰。
李隆基一生风流,后妃众多,而最著名的莫过于武惠妃与杨贵妃。武惠妃陪伴(甚至可以说终结)了他的整个“开元盛世”,而杨贵妃则陪伴了他的整个天宝年间,并最后间接促成“安史之乱”并成为这个乱世的陪葬品。
武惠妃和杨贵妃共同的特点,当然是她们先后担当了玄宗最钟爱的女人的职务——而且从惹出的事来看,这个男人多少是对她们有些痴迷了。不过把她们联系在一起的最大理由,不是这个男人,而是这两个女人彼此间的私人关系:她们原本是一对婆媳。

唐玄宗李隆基的父亲是唐睿宗李旦,他出生在垂拱元年(公元685),当时李旦刚刚在母亲武则天的安排下胆战心惊地当上了傀儡皇帝。
李隆基五岁这年(公元689)九月,武则天连傀儡儿子都嫌用着烦了,干脆把李旦废掉,自己当上“周”皇帝。李旦已经是被老娘收拾得服服帖帖,一点意见都不敢提,更不敢惹事生非。
可是他不惹事,不代表事情不来惹他。不久,武则天的婢女团儿看上了这位“太子爷”,一心想要勾勾搭搭。李旦哪里敢沾她的边,小心地表示自己“高攀”不上。团儿对自己居然被拒绝怒火中烧,与早想图谋太子位的武承嗣一拍即合,在他的指点和自己的“发挥”之下,向武则天控告,说李旦的妻子嫡妃刘氏、德妃窦氏心怀不轨,竟敢施法诅咒武则天。
长寿二年(公元693)正月初二,蒙在鼓里的刘氏窦氏相伴,前往嘉豫殿朝见武则天贺年。
谁知道就这么一去,守在宫外的侍从就再也没看见她们返回了。李旦想去寻找妻妾的下落,武则天却连宫门都不让他进去,只是传话让他到别处去找。——刘窦二妃就此神秘地失去了踪迹,直到李旦重新即位为帝,下令将她们失踪的宫室掘地三尺,也没能找到一根她们的头发。
李旦知道自己的妻妾是凶多吉少了,为了不给母亲继续下手的机会,他不允许自己的左右和刘窦二妃的儿女们表露出丝毫的悲伤怨恨。
窦德妃就是李隆基的生母。这年的李隆基刚八岁。同时失踪的刘皇后,则是大哥李宪的生母,李宪这年十五岁。

在生死危机中历尽周折,李隆基长到了27岁,在大哥的推让之下,他登上了大唐皇帝的宝座。
登上帝位后的李隆基,却令朝臣哗然地迷上了祖母武则天的族人武惠妃。

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孙女、恒安王武攸止的女儿,比李隆基大约小八岁,不但与李隆基是中表之亲,且天生美貌,又自幼入宫,对后宫争逐谙熟于心。李隆基很快就被她所倾倒,将自己称帝前的妻妾如王皇后、赵丽妃、皇甫德仪、刘才人等等,都甩到脑后去了。这不但使得这些从前的宠妃们妒发如狂,就连她们所生的儿女,都对武惠妃怨恨不已。
从武惠妃生育的频率来看,玄宗对她确实是动了真情的:她一连生下了四男三女七个孩子,是玄宗妃嫔中生育最多的人。
然而频繁生育带给武惠妃的并不是喜悦,而是接连的打击和悲哀。
她的第一个孩子名叫“嗣一”。这个名字代表着李隆基无比的欣喜——他觉得这是自己所有孩子中最好的、当之无愧的第一宠儿。可是这个生得秀美的男孩却在开元五年夏天婴儿之时就夭折了,李隆基纵有满怀爱念,也只能追封他为“夏悼王”。由于李一死时父母都住在东都洛阳,因此他被葬于龙门东岑,这样就可以让父母在想念他时望得到他的坟墓。
不久,武惠妃又生下了一个“貌丰秀若图画”的儿子李敏。这个孩子和他的哥哥一样,还没来得及长成绝世美男,就死在襁褓之间。无可奈何的李隆基所能做的,也只能是追封他为“怀哀王”。
随后,武惠妃再次生育,这次降生的是一个漂亮的女婴——然而结果是一样的,她很快就死了,追谥“上仙公主”。
儿女如此频繁的夭折,使李隆基和武惠妃都吃不消了。尤其是武惠妃,她开始怀疑后宫中众多嫉恨自己的妃嫔,她隐隐地觉得自己的孩子都是被不知名的黑手所扼杀的。这种想法不单是她有,李隆基也不免满腹疑虑。
不久,武惠妃第四次生育,生下的又是一个男孩,起名李瑁。为了让这个孩子远离危险,李隆基让自己的大哥宁王李宪将孩子带出皇宫,养在宁王府里,由王妃元氏亲自哺乳并对外宣布他是宁王与嫡妃之子。
费了这么大的周折精力,李瑁终于算是平安长大了。而此后吸取了教训的武惠妃也总算明白怎样才能保住自己的孩子——再往后她所生育的的儿子盛王李琦、女儿咸宜公主、太华公主,也都因此陆续长大成人。

经历了三次丧子之痛,武惠妃对其余的亲生儿女简直爱如性命,只要是天底下有的、皇权能够办得到的,她都要不遗余力地为他们争取;为了他们,她什么都愿意做、也什么都做得出来。
——不过武惠妃的爱子之心,还是在她最小的女儿太华公主身上碰了钉子。
据说这位太华公主虽然是武惠妃身上掉下的一块肉,却自幼就讨厌自己的生身母亲。做婴儿时她会因为武惠妃试图接近爱抚自己而嚎啕大哭,稍大一点会说话了就更糟,只要让她看见武惠妃的一片影子,她就要发怒开骂。武惠妃对小女儿的所作所为实在百思不得其解,伤透了脑筋。
然而李隆基和武惠妃却不知道,宫中的人背着他们,都在传说着一件奇怪的事情。
大约是太华公主三五岁的时候,她忽然向身边的侍从索要一串念珠。左右人等都十分奇怪:公主所有的东西里面,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念珠啊!她是个小小孩儿,谁又会拿念珠给她玩呢!终于有一天事情急转而下:乳母抱着小公主偶然从高宗王皇后住过的废殿经过,太华公主不依不饶地非逼着宫人进那座没了人烟的废殿不可,还一口咬定:“我的念珠就在殿内宝帐东北角上。”胆战心惊的宫人只得冒险入内,谁知当真在小公主指点的方位找到了一串念珠。
从此,世人都说,太华公主其实就是高宗王皇后转世而来,她前生被武则天所杀,因此今生恨透了所有姓武的人。只是既然帝王家给了王皇后那样悲惨的遭遇,她为何还要又来这个地方?又为何做了武惠妃的女儿?
当然这样的说法,应该是没有谁敢去告诉玄宗和武惠妃的。武惠妃只是伤伤脑筋而已,还不至于惊吓失措。




作者:招福 日期:2006…07…18 02:06


在武惠妃长成的这四个儿女中,首先完成婚姻大事的是咸宜公主。
咸宜公主的婚姻,属于亲上加亲型的。而这个亲戚关系说起来比一匹布还长:唐中宗李显的老婆韦皇后所生的女儿中唯一得善终的是长宁公主,她先后嫁了两次,第一个丈夫是隋王朝的皇族后人杨慎交。长宁公主和杨慎交生了一个儿子杨洄,咸宜公主所要嫁的,就是这个杨洄。——当然,亲戚关系并不是到此为止,往后还陆续有来。
在隋王朝的皇族后人中,最为直系的算是杨慎交,但是并不是说杨家没有其它人了。这其中包括蜀州司户杨玄琰。杨玄琰早逝,他的女儿杨玉环便由其弟河南府士曹杨玄璬所收养。河南府士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