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霸三国-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⒉荒眩跗婊故潜硎静⒅莨苤粕跹希豢赡芨栊倥颂嗟谋鳎皇歉呒勐舾撕舫倭康奶票鳌P液眯倥嗽诤喝苏舛虮鞯墓苤频娜泛苎希院舫酝跗娴淖龇ú⒉换骋伞
王奇到了颍川以后并没有按照王允的吩咐赶回谯县,此时已经入秋了。王奇决定留在颍川书院,开始他的著书大计。不过,在这之前,王奇特地跑了一趟许县,一则是关心一下今年的收成,再则也是通知他们准备接受那一万匹匈奴良马。
到了许县,王奇听到了很多高兴的事情,也得知了一件让他哭笑不得的事情。好事情很多,首先是炼铁作坊,根据王奇给马钧的齿轮设计图,马钧改进了他的水车风箱,从而使冶铁作坊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夏天天热的时候,马钧还制出了用水力推动的风扇,只是由于扇叶设计的不很合理,所以虽然转速很快,但是风力却并不是很大,王奇立刻指导他改进扇叶,改进后的风扇,风力加强了很多,站在它面前,虽然不至于站不住脚,但也让人衣带飘飘,临风起舞了。
粮食方面的丰收是最让王奇开心的了。今年新开垦了很多荒地,而收留了各地的流民后,颍川农庄的总人口已经到了近二十万。这次的粮食的产量增加了很多,虽然因为救济流民用去了一些粮食,但还是新得余粮近一百万石。等秋后大丰收的时候,估计还可以增加五百万石。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有了这么多的粮食,王奇知道,就算再来二十万流民,自己也可以放心的吃下了。
不过主管农庄事物的王顺,竟然说这次收成其实并不是很好,因为颍川这次也受了旱灾,虽然由于人力充足,及时的打井灌溉,但收成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要不然还会更多。
汉灵帝在去年改元为中平,但是老天似乎并不愿意让大汉朝太平,今年先是在黄巾的发源地冀州开始闹旱灾,接着很快的波及到了兖州,青州,和豫州,整个中原大地一片旱情。王奇知道,他原来认为不必为粮食担心了,但如果旱情真的太严重的话,估计自己的粮食很有可能会被自己的父亲王允拿去救济豫州的灾民,那自己就可能收不到多少流民了。
当然作为粮食中王奇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琉璃大棚试验了,王奇才一提起,那王顺就赞个不停,说在春天,真的用琉璃大棚种出了夏天的蔬菜瓜果。陈群还特地送了几车保质期长的蔬菜瓜果到谯县,请州牧王允尝了尝。只是王允在尝了以后,觉得很满意,竟然要求陈群他们再送一车去给皇帝,只是等送到京师时,真正的夏天蔬菜瓜果已经出来了,而陈群送去的蔬菜瓜果却有点不新鲜了,所以灵帝虽然作为新奇的东西尝了尝,但发现味道一般后,也就并没奖赏王允,还叫他以后也不必送了。王允吃力不讨好,气得直咬牙。不过这些蔬菜在许县当地还是卖出了很好的价钱,基本上是正常蔬菜瓜果的十倍价格。当然,买的对象也基本上是当地的名绅富豪。
王奇听了事情的经过暗暗高兴,他可不希望自己种的东西成为贡品,虽然能打响自己的品牌,但这是保质期很短的蔬菜,只要王奇不准备在别的地方建设琉璃大棚,他就没必要跑的那么远去做广告。而且谁知道到时候皇帝会要求自己进贡多少蔬菜,说不定到时自己种只够进贡皇帝的,拿自己的东西白白送人,这可不是王奇会做的事情。不过颍川离洛阳还是太近了,只要大棚里的蔬菜瓜果大规模的上市,必然还是会流传京师的。看来以后只能增加用来种粮食的大棚,减少用来种蔬菜瓜果的大棚了。
只是这中间发生了一件让王奇觉得很好笑的事情,王顺他们发现在春天能种出夏天的蔬菜瓜果,就认为在夏天也能种出秋天的蔬菜瓜果,所以在王奇到许县的时候,还特地向王奇展示了还种在大棚中的蔬菜瓜果,想问他为什么这次到秋天还不结果实。
王奇哭笑不得,只得耐心的向王顺解释,这是因为琉璃大棚的作用只是提高热度,其实王奇本来是想说温度的,怕他听不懂,只得说热度。告诉他,只有在冷的季节,才能种出热季节的东西,而在热的季节,那就只有种更热的地方的东西了!王顺听了后悔的不得了,这次自作主张,又白白的浪费了一大笔钱。不过王奇对自己人还是很善良的,马上劝慰他不必担心。
还有就是弓骑兵的训练计划了,由于进入了农忙时节,所以弓骑兵的训练速度下降了很多,不过由于有了黄忠主持的训练,还是让原来的弓骑兵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只是马匹的数量太少,能上马的人也就很少,所以只要这次一万匹俊马到了,这些弓骑兵的能力就会又有极大的提高了。
琉璃作坊的事情并不比担心,现在已经开始减少窑炉的数量了,反正原来那几个炉子就足够烧制透明琉璃了,而琉璃器,则只要交给一个炉子就行,那还是看的有漂亮的琉璃器了才留下来,只要是稍微有点暇疵的,就扔进炉子里重炼。
巡视完农庄,王奇对现在的发展势头很满意,只要再这么发展几年,等诸侯争霸的时候,自己就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当然,王奇也知道枪打出头鸟的道理,所以并没有叫王顺他们把自己的全部实力公布于众,实际上,向外面宣布的成果,往往只有事实的一半而已,但就是这样,也已经很吸引人注意了。
*****************************************************************************
第五十八章 著书完婚(上)
巡视完毕农庄,王奇就回到了颍川书院,他已经在这里挂了游学名士的名头,给学子们讲了几次课,反映还不错。一则是学子们出于对王奇这个少年才子的崇拜,再则也是王奇讲的确实是不错,颍川书院的讲课方式到有点像现代的交流会,也就是主讲人在上面讲,学子们在下面听,有什么问题就提问,这种方式很对王奇的口。要是真让他像现代讲课一样的讲,他恐怕还讲不好。对于这样的结果,王奇还是很满意的,他正是想利用这些学子,来宣传自己的主张观点。
不过王奇到了颍川后并没有直接写有关反对现在的皇帝专权和提倡君主立宪制的书,因为现在他的影响还很小,就算是提出了惊人的理论,别人也不会注意的。所以在此之前,王奇决定先把自己后世的知识写出来传授给颍川书院的学子,而这样的书必然会引起有志之士的关注,到时再通过已经有了的影响,写一本书来提出自己的主张,那时就能引起大家的关注了。
当然,在此之前,王奇决定先发明一样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活字印刷机。不过王奇虽然知道活字印刷的原理,但对如何制成机械却有点疑问。但这可不会难倒王奇,手中有着三国最厉害的发明家,王奇就是自己没有办法,但只要他说得出来,马钧基本上就可以给王奇做出来。当然,超越现阶段制造水平的东西除外。
经过马钧三天的努力,世界上第一台活字印刷机终于诞生了。不过说它是印刷机就有点太夸奖它了,实际上不过是一个手动的印刷装置而已。他的构造很简单,将上面套了活字的模板固定在一个活动支架上,一边放印板,一边放要印刷的白纸。印刷的时候,先把模板摇到涂了墨汁的印板上,再把模板印到白纸上就行了,一次印刷就算完成了。至于在这之前的排版什么的,还是完全手动操作的成果。不过比后世毕升的活字印刷书先进的地方是,王奇一开始就是采用的铅活字,有这么大一个家族在撑腰,找点铅还是不成问题的。
王奇写的第一本书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内容讲的是以前理科中学的最好的数学。书名就叫《算术》。这本书在一投放到学子和名士们当中,就引起了极大的反应。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作为第一本用印刷术印制出来的书,学子和名士们当然对它充满了好奇,不过,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王奇在刻制铅活字的时候,有意的采用了自己的行楷字体,学子和名士们虽然对王奇写的书为什么不用最流行的隶书而感到奇怪,但对现在王奇用的字体还是很喜欢的。王奇的行楷,既有行书的飘逸,又有楷书的端庄,单就字体的成熟度而言,是远高于还未成熟的隶书的,何况这还是王奇博采众家之长的行楷呢。
不过人们对行楷的好奇,却远远抵不上对王奇用印刷术印制出这本书的好奇。印刷的工艺现在还没有,唯一有点累似的就是拓本之法了,能印刷出字体这么小的书,众人都是第一次见到,不由对他充满了好奇。此时的书,由于印刷术并没发明,所以还是像竹简一样一卷一卷的。但是这本由印刷术印制的《算术》,却第一次采用了一页一页的装订成册的方法。虽然在单册阅读上,不如一整卷的书阅读方便,但和动辄好几卷的书比起来,这样装订成册,还是比以前方便了很多。所以众人虽然也觉得用着有点不顺手,但是还是觉得这种成册的书比成卷的书要好。让王奇看了以后暗暗后悔,要是现在就有现代的专利制度那该多好呀,自己就可以用这个申请专利了,那就又有一大笔钱可以赚了。
但真正能引起这些学生和名士们极大反响的,还是这本书的本身。
王奇知道,如果自己的书中只是讲一些阿拉伯数字和数学常识的话,那这本书不但不会引起大家的强烈反应,甚至又可能根本就不能吸引到他们的注意。所以王奇除了开头照样是讲阿拉伯数字外,后面的内容基本上是通过数学常识,来解释一些现在的人看来希奇古怪的事情,以及数学在河洛八卦之术以及推算之术上的应用。其实他只是想用大家感兴趣的东西来宣传数学知识而已。
书中的内容很简单,也就是讲一下什么三兄弟分马呀,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借用影子就可以测算高度呀什么的。而王奇由于平常看的书多了,其中有不少阴阳八卦之类的神秘学的东西,所以王奇这次成功的把数字加入到了其中。这些东西都是很珍贵的,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学到的。
前面那些奇怪理论知识,都是学子和名士们闻所未闻的,而后面的东西却是大部分人想学而不能学的,所以这本书一出世,就收到了极大的关注,甚至连还在书院挂名的陈寔陈老先生都亲自来找王奇,想问他为什么把这么重要的东西公开传授出去,是不是现在立刻就把书收回来。直到王奇笑着说这些东西没什么大的价值,关键的东西全由自己掌握时,陈老头才放心的走了。
王奇虽然送走了陈老头,但是心中也有点汗颜。王奇这次为了让数字的观念深入人心。所以特地选用了大部分人都感兴趣的神秘学为媒介。但是这样也有一个很不好的后果,就是导致人们对这些占卦推算之学愈加感兴趣,也使它流传的越来越广。
当然,还是有很多好奇的人问王奇,这些东西他是从那儿学来的。虽然王奇的聪明才智很多人都知道,但有些东西可不是光靠聪明就能知道的。王奇当时是直说自己在古书中看到的,但这些人还仔细的问是那本书,书是什么样子的等。王奇最后受不了了,就瞎说是从无字天书上学来的,这本书无影无形,只有有缘人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才能看到。没想到,王奇这样一说,大家反而都相信了。认为这么神奇的知识,也只有在天书中才有记载。这到是让王奇哭笑不得。
王奇看到了第一部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马上就开始编撰第二本书了,这次的书名就叫《格致》。《大学》可以被视为孔子哲学观的代表作和集中阐释,而“格致”之法,则是孔子《大学》的主旨。当然,这是王奇表面上对书名的解释,实际上,王奇是取用清末西学东渐时将“自然科学”翻译为“格致学”这一构思。所以这本取名《格致学》的书,主要讲的就是物理学,但由于王奇的化学学得很差,不大可能单独编撰成册,所以他把自己知道的一些化学知识也写在了其中。
很快的,王奇的第二本书就印出来了。也许是第一本书的时候已经把名声打响了,这一本书出来的时候,整个书院的学子们都争相索取。让王奇暗暗后悔,当初不应该为了宣传的需要,就把自己印的书白送,弄的现在想改口变成卖书都不行。要不然,光卖一次就能赚一大笔钱了。
第二本书的反应稍微有点奇怪,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很好的。人们愈加相信这是王奇从天书上看来的东西了。因为很多东西,不但是闻所未闻,简直就是匪疑所思。
王奇开头讲的物理常识也就是一些什么力的作用原理呀,杠杆原理呀之类的东西,大部分学子对这些物理常识并不感兴趣,认为知道了对自己并没有多大用处,反倒对王奇后面说的一小部分化学知识却是十分感兴趣,认为这可能跟炼丹之术,长生之术有关。这些化学知识很简单,也就是讲一下什么氧气二氧化碳和光合作用之类的东西,但学子们却对二氧化碳在沉淀过的石灰水中的反应这些东西十分感兴趣,纷纷找机会做试验,王奇的这本书到是在无意中激发了学子们的试验热情。后世在称赞颍川书院的实践之风时,往往会提起这次王奇写的这本《格致》。
其实本来学子们也不会这么热衷于试验,实在是因为王奇第一本书中的内容,已经被大家在纸上证明过了,所以大家对这次需要实物证明的东西很感兴趣,想知道王奇说的是不是真的。如果是换作别人的话,这些奇谈怪论,早就被大家撇在一边了,根本就不会对其加以理论。但这其实也是王奇的一种策略,先是提出很容易验证的数学,再是提出需要稍微花一点功夫才能验证的物理化学,然后才是提出得花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验证的地理。最后才是不知道是不是正确的自己的政治主张。给大家一个过程,让他们认为王奇提出的就是正确的。通过不断被证明是正确的,让人们对自己提出的政治主张不加怀疑,这就是王奇的策略。如果是直接提出的话,估计唯一的下场就是,失败!
不过,大部分学子对前面的内容不感兴趣,并不代表其他人也对前面的内容不感兴趣,实际上,真正的才能之士,都对前面的内容更感兴趣。当然,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