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帝王悟经典人生-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独有偶,后汉陈蕃曾上书君王说:“春秋末期,周王失德,而数十年间没有出现过灾害,是因为周室已被上天抛弃的缘故。而上天对于汉朝眷念不忘,不停地降灾,这是为了提醒陛下除灭妖孽,摒弃邪恶,实实在在地修身立德啊。所以《周书》上说:天子看见怪异就去修德,诸侯看见怪异就去修改,大夫看见怪异就去修职,士人看见怪异就去修身。因为神灵不能伤害道,妖孽不能伤害德。”
综上所述,一切光怪陆离的产生都是有因果的,都能映衬出世事的吉祥祸福,正如《汉书》中所说:“感动人的是行动而不是言辞,顺应天的是事实而不是外表。”这就是天人感应之道的大旨。
(四)法家与名家
制定司法制度的官员许多都成了后来法家的代表,他们推崇礼制,主张赏罚分明。但是后来由于后人的苛刻,在实施法治时就不在重视教化了,还抛弃了仁爱,一味施行刑法,为了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甚至用刑罚残害亲人,薄情逐渐代替了厚恩,人情冷漠异常,这就是法家的流弊。
司马谈这样评论说:“法家严酷而无情,刻薄而寡恩,然而他们端正君臣上下之分,这一点是不能改变的。法家不分亲疏,也不管尊卑,一律绳之以法,这样就把爱亲属、尊师长的恩谊断绝了。这只可以作为临时措施,绝不可以长期实行。因此说法家‘严而少恩’。至于法家主张主尊臣卑,划清职责权限,谁也不准超越,这是各家学说都不能改变的。”
掌管礼仪的官员许多最后成了名家,古人因名位的不同,礼仪也就有了差异,所以,孔子大力提倡:“一定要正名!”正名是名家的优点和长处,但同样是发展到后来,那些吹毛求疵的人在用它来整治国家时,就只注重名分的细节而忽视实际情况的存在了,本来完好的名分被搞得支离混乱。此乃名家之弊了。
司马谈是这样评论名家的,他说:“名家能使人俭约,但却容易失去真实性,然而它主张名实相符,却是很可取的。名家爱较真,对即使简单的问题也总是纠缠不清,使人不能推求它的的真意,过于专注名词概念的推理,结果失去了易于把握的常情,因此说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但是名家善于循名责实,能综合考察事物的本质,这一点值得君王治国时认真考虑。”
君王治国时应善于运用法家的法制和名家的礼制,施法而不过于严格,讲礼而不过于精细,掌握好法礼之度,避免产生法礼的种种弊端。
(五)墨家与纵横家
墨家大多出身于掌管宗庙之官。他们以节俭为贵,居住在茅草屋中;以兼爱为荣,赡老抚幼;主张尊重人才,提倡选拔贤士举行大射典礼;崇信鬼神,祭祀敬重父辈;从不相信天命,行事只依顺四时;重视孝道,用孝敬来明示天下。这些都是墨家的优点和长处。只是到了后来的愚民过于看重俭约的长处,否定礼制规范作用,盲目地推崇兼爱而不分亲疏,墨家的弊端就此产生。
墨家的俭朴无疑是值得称道的,但这种近乎苛刻的简朴也是难于遵行的。司马炎在评价墨家的这一作风时说:“墨家过于俭朴,难以实行,因此他们所提倡的无法完全遵循,但他们务实节用的宗旨是可取的。墨家同样崇尚尧舜,在引述尧舜的德行时说:他们住在三尺高的堂室里,土打的台阶不过三级,茅草屋顶不修饰。吃饭用陶簋,饮水用瓦盆,饭用粗粮做,汤用豆叶熬。夏天穿葛衣,冬天穿鹿皮。他们埋葬死者,用三寸厚的桐木棺,哭丧也不悲哀。这就是他们的‘标准’生活,所以也教育人们要以此为标准过日子,行丧礼。但天下人如果都这样,也就失去了尊卑之别。任何作风都应该顺应时势的要求,世道变了,时代进步了,事业自然也应跟着变,所以像墨家这样的节俭难以遵循。但任何时候都不能否认,墨家主张节约,是兴家富民的好办法。墨家的这一长处,任何学派都不该废弃。”
君道之根本表现之一就是俭约治国,但俭约没有固有的标准,俭朴的方式也不能求同,只要君者能择事从俭而起就可以了。
第六编 君道之善学会用助霸业(25)
例如:汉武帝问董仲舒:“提倡俭约的人不制作玄黄色旌旗。到了周代,设立两观,乘高大辂车,把八佾陈列于朝廷并使颂声兴起。君王之道,难道各不相同吗?”董仲舒回答说:“制度文采、玄黄大旗,都是用来区别尊卑、贵贱的仪仗,用于勉励有德行的人。所以春秋以来受天命而称君的,首先做的是:更改历法,改变服装的颜色,以顺应天道。然而有关宫室建造、旌旗制作的规定,是有一定之规的。孔子说:‘奢侈就不会谦逊,俭朴才会巩固。’俭朴并不是圣人所推崇的最适中的政制,所以君道就是奢侈而不僭越,俭约也不强求下面的人执行。”
纵横家大多出自外交官。孔子云:“使者啊,使者啊!”其含义就是应当因事制宜,权衡处理,他接受使命而不接受外交辞令。纵横家的长处就在于此。后来那些心术不正的人搞外交时失去了诚实的德行,而崇尚欺诈,不讲信义。纵横家的流弊于是就产生了。
因为纵横家多是处理外交事务的官吏,所以他们品性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的整个形象和地位,他们游走四方的同时,骂名和赞扬也随之流传。
荀悦对纵横家的态度贬多于褒,他说:“世上有‘三游’:游侠、游说和游行,他们都是道德之贼。游侠善于制造一种气势,作威作福,结成私党,在社会上称强称霸;善游说的人巧舌如簧,能言善辩,阴险奸诈,他们驰骋天下,以左右天下局面;乐于游行的人好做表面文章,随波逐流,联络同党,树立虚假的声势,以获得权利。这三类人,都是制造混乱的祸根,他们的行为伤天害理,为法律所不容,擅长蛊惑人心,扰乱人的神志,以前的明君就特别警惕这三种人。”
“三游”在周、秦之末尤其盛行。上不明,则下不正;制度不健全,法令弛废;以毁誉作为荣辱的标准,而不考查其真实情况;以爱憎作为利害的根据,从来不管其实际内容;说话时先盘算一下利大利小;选人的时候。首先考虑关系亲疏远近。然而利益不能用仁义来求取,危害也不能用道德来逃避,因此人人追求表面的荣华而抛弃真实的内容,竞相牟取私利,就连骨肉之情也开始淡薄,重视同事和朋友之间的情谊,修身养性之道也被忘得一干二净,只想博得世俗的赞美。有权势的人家,送礼行贿的人门庭若市,交结权贵公开进行,就这样,坏的风气逐渐形成了,正道反被轻慢践踏。
“三游”产生之初并非就这样劣迹斑斑,他们本都是正道之人,但却没有一直沿着正道走下去,所以成了祸国殃民的魁首。
游侠源于武勇刚强不屈不挠者。他们诚实守信,言必行,行必果,只要接受了人家的请求,舍上性命也要帮助他人排忧解难,或者接济同类人。如果游侠一直能这样行正道,最终会成为武毅之士;反之,如果走上邪路,也就成盗贼了。游说本来源于明辨是非,出使四方不辱君命。代表国家出外活动,安社稷,利臣民,处理国家之间的纠纷和争端,以相互谅解,消除人民的困惑。如果能一直正确地行使这一职责,那么将是智慧与口才的正确彰显;一旦心生邪念,变成为欺诈之人,则令人愤恨。游行的根源是仁义道德,泛爱天下,广交天下朋友。以文会友,相互容让,求同存异,以便加强自身修养,为国为民建功立业。如果行为方式正当,就是君子;一旦走上了歪道,就成了奸佞之人。一正一邪,相差如此之大,着实需要警惕。所以说,重在推行大道,大道盛行,“三游”自然会衰毁。
(六)杂家与农家
杂家产生于议事之官当中,他们的思想兼容儒家和墨家,并糅合了名家和法家的主张。所以他们深明国之大体和治理的大道,这是杂家的最大优点和长处。后来行为放纵的人加入到杂家后,开始恣意妄为,破坏了杂家的优良传统,因此使杂家失去了民心,这就是杂家的流弊。
农家大多出身于农业官员。他们种植农作物,勤于劳作,提倡耕种和养蚕,鼓励以勤劳达到丰衣足食的目的。天下的稳定最为重要的是人民和粮食。农家的长处就在于此。后来那些见识浅薄的人,主张让君王和大臣们也去耕种,也去养殖,严重违背了君臣上下的关系,使农家的地位受损。这就是农家的流弊产生的原因。
为君者如果让自己成为能自制的杂家,有理性的农家,那么也就有了治国平天下的基本条件:谋略和粮食。
《读帝王悟经典人生》 第四部分
第七编 君道之吸取兴衰成败之教训(1)
范晔说:“自古以来丧失祖宗开创基业的皇帝,之所以遭到灭亡是有原因的:夏、商和周三个朝代,都因为女色导致祸患的发生;秦朝因为奢侈和暴政而被消灭;西汉因为外戚的势力增长而遭到灭亡;东汉因为宦官的独断专权而无法摆脱国家倾覆的命运。”可见,前人对成功和失败原因的分析已经很深刻了。
有很多君王看到了前人失败的教训,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就采取一切办法加以防范,这固然是一条出路,但是仅凭消极的防备,是不能改变大局的。
秦朝皇帝看到周朝最终被自己分封的诸侯灭掉因而自己任命官吏,不再分封诸侯,但没想到竟然会被身为匹夫的陈胜、刘邦和项羽等人推翻了;汉高祖刘邦想到项羽轻易地从函谷关进军关中。自己是从武关入秦,最终灭亡秦朝,因而取得政权后加强对险要关隘的把守,并不断扩充军队,可是没想到汉朝最终被王莽不夺一关一隘篡夺了;王莽因为自己专权得天下,因此登基后不断削除大臣们的权力,但没想到他并没有因为朝中大臣专权失掉帝位,而是由于农民暴动;更始帝刘玄看到王莽因为遭到百姓的唾弃才丢掉了天下,于是篡位后处心积虑地想出了一些从表面上看能让百姓高兴的措施,不采纳谏官的意见,自认为这种做法能安定天下,却没想到落得个赤眉军包围自己,近臣亲信背叛自己,从而丧失政权的下场。因此为君者要从各个方面加以戒备和谋略,才是解决问题,保住江山的根本。
从秦朝到隋朝,考察其兴亡的原因,除了天命的因素之外,最主要的还是以下两点:大多数得到天下的帝王都是因为得到德才兼备的人的辅助,为人民兴利除害;而那些丧失君王位置的人,大都因为任用小人管理国家,自己奢侈无度造成的。
贾谊说:“干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招来祸患,再好的方法也难免会被奸猾之人钻空子,只有真诚地任用德才兼备的人,才能避免灾难。”
所以,君王应该从大局出发,申时适度,任用贤能,严惩奸佞,肃清小人,奖赏君子。一切统治都离不开人,只有人用的合理得当,只有君主管理的恰如其分,那么国家是不可能治理不好的。
自春秋以来到隋朝的灭亡,政权交相更替,作为君王的统治方式几乎都被用到了,但都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弊端,导致了国家的灭亡。历史的经验,成败的教训,恍如昨日历历在目,给后世君王留下了可贵的治理天下的财富,用之不尽,借鉴一二大事必成。一、兴衰无常,教训良多
乱世之时,烽烟不断,国与国之间战事连年,你胜我败,只在朝夕,国内政治昏庸无度,导致民众愤恨发难,天下大乱,兴衰只在旦夕,无常变化,人力所不能为也。
例1:周的衰弱与五霸的兴起
周朝统治天下三百多年,在成康兴盛之际,曾四十多年不用刑罚,天下依然太平无事。
周文王之所以得到了三分之二的天下,主要是由于他接受了姜太公的劝说,礼贤下士。姜太公对周文王说:“虽屈居于一人之下,却高居于万人之上,只有贤能之士能做到。”周文于是开始王对贤能之人以礼相待。来见的有六人,求见的有十人,一经呼唤即成为朋友的有上千人。由友及朋,由朋及党,由党及群,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逐渐如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他用这种办法来结交天下贤能之人有三分之二之多。所以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但仍然向商纣称臣,可见其为人之贤德。
随后五霸相继兴起。这些霸主大都是德贤兼备之人,常常辅佐天子,兴利除害,诛除暴虐,禁止邪恶之事,正天下,使天子得到尊重。但随着五霸的先后死去,圣贤之人就很少出现,天子于是成了孤家寡人,发号施令没有人去施行,诸侯恣意妄为,以强凌弱,以众欺寡,激起民怒,战事接连而起。
吴国向楚国兴兵。吴王向伍子胥征求如何征讨楚国?伍子胥回答说:“楚国执掌者虽多却彼此不团结,没有一个能在忧患时担当大任的。如果派三支军队骚扰楚军,第一支军未到,楚军就会全部出动。他们出动时,我立即撤退,当他们撤退时,我再出动,反复几次,楚军一定疲惫不堪,然后再进行多方面的误导。等到楚军彻底疲乏之后,再调遣三军共同来攻打它。这样必定能大胜。”吴王听从了伍子胥的建议,兴兵攻打楚国,楚国走向衰败。
越王开始讨伐吴国,勾践问大夫文种说:“怎么样讨伐吴国呢?”文种回答:“攻打吴国有七种方法:尊天命,事鬼神,使吴国日益空虚;美女相送,愉悦吴王,使他的斗志丧失;推荐能工巧匠,说服吴王建造华美的宫室,使其财物困乏;赠送阿谀奉承的奸臣,向吴王献媚,使吴王狂傲不羁;唆使进谏的大臣向吴王进言,使吴国内部相互争斗;趁吴国衰弱不堪之际,用我国的精锐部队攻打它。”越王勾践采纳了文种的建议,于是把美女西施进献给吴王,美人之至,吴王高兴异常。伍子胥好言进谏,吴王非但不听,反而杀了伍子胥。越国又把雕刻着黄金的精美栏杆进献给吴王,吴王于是开始建筑姑苏台,共用五年时间才完成,众多老百姓被累死在路上。越国又将蒸熟的粟米种子送给吴国,吴国播种后,颗粒无收,全国发生大饥荒,吴国最后不攻自破。
第七编 君道之吸取兴衰成败之教训(2)
兴兵动武可以夺天下,一兵不发一样可以令敌国消亡。
齐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