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凋落的红颜--中国历代后妃往事 >

第89部分

凋落的红颜--中国历代后妃往事-第89部分

小说: 凋落的红颜--中国历代后妃往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蕃撤退后他就倒了霉,被怒火中烧的唐代宗流放去了华州。
然而常言道,盛极必衰,在大唐王朝远离开元盛世之后,吐蕃国势也一年不如一年,武功最盛的时期也一去不返。
唐穆宗时期,即赤德祖赞与金城公主曾孙墀祖德赞时期,吐蕃开始寻求与唐王朝止息干戈之途,接连三次派使臣前往长安要求会盟并祝贺唐穆宗即位。
公元821年九月,唐穆宗派宰相为首的大臣十七人,首先与吐蕃使团于长安西郊谈定盟约,随后再派专使于次年四月抵达拉萨设立盟坛,达成了最终的协议。
唐长庆三年(吐蕃王朝彝泰九年,公元823)二月十四日,唐蕃会盟碑正式落成。唐王朝的专使杜载参与了典礼。此碑一共三块,其中一块至今屹立在大昭寺前,旁边有一棵据传是文成公主手栽的“公主柳”。此碑被唐王朝称为长庆碑,而吐蕃则称其为“祖拉康多仁”,意为大昭寺前之碑。通高4。78米,上有盝顶宝珠石盖。虽然唐蕃文字的碑文表述方式各有差异,但是重申唐蕃从此“社稷如一”的主旨却是一致的。
虽然战事不断,但自文成公主之后,吐蕃赞普一直以唐王朝外甥自称的情形却一直没有变过,因此这块碑也被称为“舅甥会盟碑”。
这块巨碑的树立,终于在根本上止住了唐蕃之间的时和时争的局面,开始了和好之途。
碑上汉盟如下: “大唐文武孝德皇帝与大蕃圣神赞普,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渝替!神人俱以证治,世世代代,使其称赞。是以盟文节目,题之于碑也。文武教皇帝与可黎可足都赞陛下二圣舅甥,睿哲鸿被,晓今永之屯,亨矜愍之情,恩复其无内外。商议叶同,务令万姓安泰,所思如一,成久远大善,再续旧亲之情,重申邻好之义,为此大和矣。今蕃汉二国所守见管州镇为界,已东皆属大唐封疆,已西尽是大蕃境土,彼此不为寇敌,不举兵革,不相侵谋封境,或有猜阻,捉生问事讫给与衣粮放归,今社稷山川如一,为此大和。然舅甥相好之义,善信每须通传,彼此驿骑,一任常相往来,依循旧路,蕃汉并于将军谷交马,其绥戎栅已东,大唐祗应;清水县已西,大蕃供应,须合舅甥亲近之礼,使其两界烟尘不扬,罔闻寇盗之名,复无惊恐之患。封人撤备,乡土具安,如斯乐业之恩,垂诸万代,赞美之声,遍于日月所照矣!蕃于蕃国受安,汉亦汉国受乐,兹乃合其大业耳。依此盟誓,永久不得移易。于三宝及诸国贤圣,日月星辰,请为知证,如此盟约。各自契陈,刑牲为盟,设此大约,倘不依此誓,蕃汉背约破盟,先之者来其灾祸也!仍须仇对反为阴谋者,不在破盟之限。蕃汉君臣并稽告立誓,周细为文,二君之验,证以官印,登坛之臣,亲署姓名,手执如斯誓文,藏于玉府焉。”
藏盟如下:“神圣赞普鹘提悉勃野化身下界,来主人间,为大蕃国王,于雪山高耸之中央,大河奔流之源头,高国洁地,自天神而为人主,德泽流衍,建万世不拔之基业焉。此王曾立善教善律,以王慈恩,内政咸理,此王又深谙兵事,外敌调伏,开疆拓土,强盛莫比。自此钵教护持之王以后,南若孟族、天竺,西若大食,北若突厥、涅牟,莫不畏服,争相朝贡,俯首听命。东方有国曰唐,东极大海,日之所出,与南方泥婆罗等诸国异教善德深,足与大蕃相匹敌。唐以李姓得国,当其立国之二十三年,王统方一传,神圣赞普弃宗弄赞与唐主太宗文武孝皇帝通聘和亲,于贞观之岁迎娶文成公主。此后神圣赞普弃隶缩赞与唐主(中宗)圣文显武皇帝重结姻好,景龙之岁,复迎娶金城公主,永崇甥舅之好矣。中间边将开衅,弃好寻仇,兵争不已。然当此忧危之际,吾人于欢好之念终未断绝,以彼此近邻而又素相亲厚也。重寻甥舅之盟,何日忘之?父王赞普弃猎松赞陛下,睿智天成,教兴政举,受王慈恩者,岂有内外之隔,遍及八方矣!四方万国皆来盟来享,况唐国谊属近亲,地接北邻,甥舅商议和协,欲社稷如一,与唐主神圣文武皇帝结立大和盟约,旧恨消泯,更续新好!此后赞普甥一代,唐主舅又传三叶,嫌怨未生,欢好不绝,信使往还,频见书翰之通传,珍宝之馈遗,然未遑结立大和盟约也。夫甥舅和协,扫彼旧怨,泯其嫌隙,喜兵革之不作,惟亲好之是崇,岂不盛欤!神圣赞普可黎可足都赞陛下,圣明睿哲,代天行化,恩施内外,威震四方,与唐主文武孝德皇帝甥舅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于唐之京师西王会寺前,时大蕃彝泰七年,大唐长庆元年,即阴铁牛年十月十日也。又盟于吐蕃逻些东哲堆园,时大蕃彝泰八年,大唐长庆二年,即阳水虎年(壬寅)五月六日也。其立石于此为大蕃彝泰九年,大唐长庆三年,即阴水兔年(癸卯)二月十四日事也。树碑之日,唐使太仆寺少卿杜载……等参与告成之礼,同一盟文之碑亦树立于唐之京师云。”
十、吐蕃王朝的归宿
不知道是不是应了碑文所言,就在唐王朝走下坡路的同时,吐蕃王朝也开始了四分五裂。
公元842年,吐蕃赞普朗达玛邬都赞去世,他的嫡妃与次妃分别有一个儿子,由于嫡妃之子云丹的身世大有蹊跷,因此年纪较长的次妃之子威宋也得到了相当一部分贵族的拥戴。
吐蕃王朝的两位王子开始为了赞普之位发生内战。战事自发端之后便不可收拾,贵族战争与平民起义此起彼伏,藏区民生凋零,武功与文治都江河日下,各大地方势力割据,进入了长达四百余年的混乱时期。直到成吉思汗兴起,藏区才再次统一并向元王朝归顺。
在这个混战时期,藏区的佛教大盛,虽然屡有灭法之事,却势头不减。这其中相当一部分原因,就缘于赞普家族的后人多数都出家为僧尼,这也是后来的藏区能够政教合一的原因。
大约在公元1260年前后,元太祖忽必烈将藏区萨迦派宗教领袖八思八册封为国师,并迎往上都(北京)宫中接受他的灌顶,然后将藏区的管理权作为自己对上师的供养授予八思八。
萨迦家族繁衍生息,法座主持者的妻子中还普遍都有元王朝的公主,将这个管理权代代相传,由此开始了政教合一的模式。
萨迦巴家族统治藏区约一百年,在争战中输给了朗氏家族、帕竹万户长、泽当寺主、噶举派的绛曲坚赞,从此开始了帕竹政权的传承。
帕竹政权从公元1354年到1618年存在了264年,噶玛噶举派此后又推出第悉藏巴政权,维持了一段短暂的统治。
公元1642年,蒙古固始汗率兵入藏,将最后一位第悉藏巴噶玛丹迥旺波溺死在拉萨河,迎请格鲁派五世达赖喇嘛到日喀则,转而将西藏地方的全部政权交给了五世达赖喇嘛,建立起甘丹颇章政权。噶举派的势力从此由格鲁派取代,甘丹颇章政权开始。
早在格鲁派取得西藏管理权之前,格鲁派的高僧、追认的三世达赖索南嘉措曾劝蒙古俺答汗返回内蒙,并于1588年接受了明神宗所赐灌顶国师的称号。四世达赖云丹嘉措也接受了明神宗给予的“恰达多吉桑结”(遍主金刚佛)称号及官帽、官服及印章。
再往后,五世达赖入晋清王朝,并认可元明两朝对藏区管治者的任免权。按照这个宗旨,萨迦派和帕竹两派的后裔在举行典礼时被列在首席,获得殊荣。以此表示他们得到过元、明两朝历代皇帝赐给的封文、印信,曾经执掌过统治西藏地方的权力。虽然说“五十年河东五十年河西”,格鲁派已经开始治理全藏,但是同时在礼节文书中有了新规定,噶举派的大喇嘛活佛们可以拥有高于格鲁派法座的座垫。
第十二饶迥木龙年(1724年),雍正帝向达赖喇嘛颁赐诏书、金册、金印, 授予政教合一权力。从此开始历代达赖喇嘛年满18岁亲政的规定。
乾隆十六年,乾隆帝授权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可以委任三俗一僧4名噶伦辅政,包括后来的历代摄政王在内,都由中央政府颁布委任状,这一噶厦政府机构一直维持到公元1959年。
十一、两个传说
不过,关于金城公主的人生,在藏族民间还有多种传说。
其中有一种说法,讲的是她原本要嫁的是赤德祖赞的继承人江察拉温。据说拉温是赤德祖赞次妃之子,品貌武功都非常出众,因此坚持不愿迎娶藏地属下贵族之女,一定要请婚唐帝。他的固执引起了原本想让女儿做嫡妃的贵族之一聂氏家族妒恨,结果就在金城入藏的途中,拉温被聂家派人暗害。金城公主虽然得知未婚夫的死讯,仍然坚持进藏,转而嫁与未婚夫之父赤德祖赞并生下新继承人。
不过这个记载从各方面来看都有点说不过去。因为记载这一说法的古籍也同时记载说赤德祖赞死于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被大臣巴吉桑东赞和朗弥素刺杀,享年58(或说63)岁。即使以63岁推算,金城入藏时(公元710),赤德祖赞也怎么都生不出得能娶妻的儿子的。同时,在另一些记载中,王子拉温死于公元739年,距金城公主进藏已经29年了。
另一个著名的传说,就是“王子认舅”。
据说,在赤德祖赞外出征战的时候,金城公主在拉萨的王宫中生下了王位继承人墀松德赞。这引起了掌握吐蕃重权的纳囊家族之女、妃子喜登的妒火。喜登设下圈套,将王子从金城公主身边夺走,当赞普返回宫中,他面对儿子生母的各种说法犯了难。
赤德祖赞首先让两位母亲去抱儿子,谁先抱到就是谁的,结果金城公主为了不伤害儿子,在抢夺中输了。赤德祖赞于是明白公主才是真正的生母。(汗一把,这桩事从狄仁杰到包拯……为了显示主人公的睿智,老百姓已经让N多人都干过了,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圣经》还说古代以色列也有位王干过这事)。
不过藏版还有下文:纳囊家族不肯认输,仍然强辞夺理,赤德祖赞便在儿子周岁生日的时候,将两位母亲的家人都请来赴宴,在宴会中,赞普将一只金杯交给儿子,让他自由选择一位外家亲戚。最后,小王子将酒杯交给了唐朝使臣,事情终于最后落定。
这个故事在藏地是如此深入民心;以至于布达拉宫及重要寺庙的壁画上都有这一幕认舅的场面。
不过,真实的历史告诉我们,金城公主逝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赤德祖赞的继承人墀松德赞却是在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才降生的。金城公主只是他名份上的母亲。倒是那个传说中的拉温王子,很有可能是这位吐蕃王后的嫡出之子。
但无论传说与历史究竟如何演绎,雪域高原的人们仍然没有忘记文成与金城。直到今天,藏族老人仍然以“舅舅”的称谓尊称来自长安附近的汉族男子。无数的诗歌和戏曲仍然在传颂着她们的故事。
时光虽然已经流逝了千余年,两位大唐公主曾经风华绝代的身影仿佛仍然在神山圣湖间款款摇曳。
 
生在乱世渐平时——宋太祖赵匡胤之母之妻(附后周两朝后妃)
 
一、在路途中缔定的姻缘
一场大雪带来一段天降的姻缘。大宋开国皇帝因此降临人世。
唐昭宗天复元年(公元901),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常山一户姓杜的人家,主人杜爽的妻子范氏生下了一个女儿。杜爽范氏夫妇前后共生养了五子三女,这个女孩虽是他们的长女,却被家人称为“四娘子”,这大概是一个按照排行得来的称呼。
杜家世居常山,不但家境殷实而且世代好善,在四乡八里很有声望。就在杜四娘渐渐成长的同时,人世间也发生着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唐王朝结束了,历史进入“五代十国”的时期,中原大地征伐杀戳四起,各路王侯将相“你方唱罢我登场”,群雄逐鹿乱纷纷。杜四娘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长大成人了。
大约是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的冬天,一个年青人从保州(河北保定)的家乡出发,打算去外头谋个前途,没想到才过定县,就遇上大雪不断道路雍塞。青年孤身一人既饥且寒,只得奔到杜家庄院门前避雪。杜家看庄的家人素知主人乐善好施,也就有样学样地给了青年些充饥的饭食和睡觉的地方。大雪一下几日不止,青年也就在庄院上一直耽搁了下来。几天相处下来,家人发现这青年虽然衣履简朴,却状貌俊伟言谈谨慎手脚勤快,不象是寻常人家子弟,便向主人杜爽报告了此事。
杜爽听了家人的叙述后很感兴趣,立即与青年见了面。果然一见就觉得确非凡品,很是心爱,便大力挽留他多住些日子,当成贵客款待。
青年在杜家庄一住月余,与主人相谈甚欢。杜爽也渐渐弄清了青年的来历。原来这青年名叫赵弘殷,虽然落魄,却也是个官宦之后。他的曾祖父赵朓在唐时曾任县令之职,祖父赵珽也官至御史中丞。然而祸福变迁,到父亲赵敬少年时,赵家就已经没落了,幸亏赵敬胸有大志,硬是重振了家业,甚至还做到了营州、蓟州、涿州刺史的级别。自赵敬死后,赵家又再次一落千丈。但赵弘殷虽是一介平民,仍然没有忘却祖宗的荣耀,也期望自己能够象父亲那样重新白手起家。这一次他就是打算去投奔河北郑州的赵王王镕,谋求前途的。
杜爽听了这番话,又经过一个来月的仔细观察,对赵弘殷本人和他的家世都刮目相看,认为他绝非池中物,不但终有出人头地之日,而且还能成就大事业。于是杜爽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赵弘殷招为女婿,将自己年方及笄的女儿四娘子嫁给他。
就这样,一场大雪为赵弘殷带来了一段姻缘。
这场姻缘的缔结,想来也招得了当时族人乡里们或多或少的议论,对于杜庄主贴钱嫁女,招这么一个前途未卜、家世也口说无凭的借宿少年为婿的行为,恐怕有不少人认为杜老头儿不是疯癫就是受骗上当了。没准还有更多的人捂着嘴偷笑,幸灾乐祸地觉着杜四娘子是“米箩跳进糠箩”,等着看富家小姐是怎么折堕的。只是这些人怎么都不会想到,这场联姻是杜爽此生最明智的决定,他将因此成为大宋开国皇帝的外祖父。
由于被老丈人认定是人材而轻易财色兼收,似乎是老赵家的祖传好运。
赵弘殷的父亲赵敬青年时在保州老家过布衣平民日子时,同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