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苍狼与白鹿 >

第173部分

苍狼与白鹿-第173部分

小说: 苍狼与白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纳牙阿的一声令下,立刻有十几个人聚集到灵车左右,一齐用力,试图推动车辆,继续未完的前途。赶车人在前面奋力拉扯着驾辕的马匹,口中发出有节奏的吆喝声。可是,无论人怎样用力,马怎样使劲,被陷的灵车依旧纹丝不动。
“再上来几个!”
纳牙阿自己也翻身下马,加入了推车者的行列之中。可是,人多了一倍,驾辕的马也加了两匹,灵车还是动弹不得。
“别乱来,这不是普通的陷车啊,这是大汗的灵魂有话要说!”
客列古台的话使得焦虑万分的众人同时停止了动作,无数道目光同时汇聚在他的脸上、身上。他们看到,那位珊蛮左顾右盼了一阵,忽然指着路边的敖包大声说道:
“看啊,这是圣主金碑敖包啊!”
听到金碑敖包四字,纳牙阿立刻顿悟。当成吉思汗最后一次出征西夏的时候,曾经路过此地。当时正值春日,草原微笑的时节,周遭的美景令人心醉,就连成吉思汗的眼球也被吸引住了,以至于不小心将手指的御鞭掉落在地。
“是这里,就是这里!看啊,此地何其非凡啊!”成吉思汗兴致高涨,“那土如黄金,水清如翠,牧草流油,马壮羊肥。此地头枕黄河,身卧高原,手握天柄,眼望苍天,恰恰是英雄葬身之地,长眠之所!”
于是,秉承大汗的旨意,大军暂停前进,一齐动手,用十万块石头堆砌了这座巨大的敖包——阿拉坦甘地利敖包,成吉思汗则为此地命名为“伊金霍洛”(2)。
“究竟该怎么办?难道圣主不想回家乡了吗?”
纳牙阿向珊蛮问道。客列古台没有回答他,却走到灵车前,扯开嗓子唱了起来:
“呜呼,我主!
一代人杰,
天之骄子,
受长生天之遣,
降临人世,
你要抛弃最忠实的百姓吗?
你要离开最勇敢当将士吗?
你有——
富饶美丽的家乡,
还有我们贤德无双的圣后,
坚如磐石之政权,
精心制订之札撒。
昔日如星散落的百姓,
今已十户为一体。
凡此一切之一切,
均在漠北之草地!
你有——
威严之宫殿,
心爱之嫔妃,
华丽之金帐,
正义奠基的社稷!
凡此一切之一切,
均在漠北之草地!
斡难河畔迭里温孛勒答合,
印下你孩提时代之足迹,
那里是你生长的土地,
那里的泉水曾将你哺育!
那里有众多蒙古兄弟,
那里有你的臣属、家族与亲戚。
凡此一切之一切,
均在漠北之草地!
可曾记九足白旄之大纛,
隆隆雷鸣之鼙鼓,
声震千里之号角,
清韵悠长之牧笛,
克鲁涟河畔之青草,
是你荣登汗位之宝地!
凡此一切之一切,
均在漠北之草地!
孛儿帖圣后,是你结发之爱妻,
盛友如云,终身不渝之友谊,
天下一家,团结伟大之民族,
强盛无匹,巩固安定之社稷!
凡此一切之一切,
均在漠北之草地!
呜呼,我主!
你为何要放弃蒙古之百姓?
只因此地之风和日丽?
难道唐兀百姓更合你的心意?
抑或西夏王后娇媚使得你欣喜?
呜呼,我主!
我等无能再为你去做盾牌,
但求运回你高贵无比之躯体,
将你不朽之躯交予你爱妻,
以慰渴望悬念百姓之心意。
呜呼,我主
魂其来兮,请就行,莫迟疑!”
一曲歌罢,似乎感到了冥冥之中的神奇力量,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巨手加入了推车者的行列之中,纹丝不动的灵车终于再度咿呀前行了……
然而,对于此处为成吉思汗所留恋的土地又不可随意离去,于是在征得诸位那颜的许可后,人们取下了九足白旄大纛顶端的速勒迭神器留在了敖包上,以示永志不忘之意。
就这样,经历了不平静地旅途后,灵车终于抵达了克鲁涟河畔的大斡儿朵。此刻,秘而不宣的禁令才告正式解除。人们将灵柩抬入了孛儿帖的帐幕之中,在那里进行了为期一日的悼念活动。孛儿帖似乎早已料到这样的结局,因此表现得相当平静。她以节制的哭泣向亡故的夫君致哀,得体有礼地接待了所有吊唁者。然后,她与守灵的重臣们无言而坐,默默地渡过了一个静谧的无眠之夜……
翌日,灵柩被依次送入其他嫔妃的帐幕之中,个人面对灵柩的态度也各自不同,然而悲凄之心却是一致的,甚至于那位已经在冷宫中苦熬了数十年的前乃蛮皇后古儿别速也不禁号啕大哭。至于她是在怀念成吉思汗还是为自己今后的黯淡前途而流泪,就只有长生青天才知道了……
经过一个月的轮转后,灵柩终于回到了如今已人去屋空的黄金宫帐之中,并长久地停留于此地,接受来自帝国各地的吊唁者的参拜。随着讣告次第传播出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这里汇聚过来。黄金宫帐每天都会有人进入,而整个蒙古高原则化作了悲伤的海洋。许多吊唁者几乎要花上两、三个月才能到达这里,但是他们还是络绎不绝地赶来,为赐予自己恩惠与荣耀的人致以最后的敬意……
旷日持久的丧礼终于在半年后告一段落,人们将成吉思汗的灵柩再度装上马车,前往其生前为自己所指定的墓地而去。那就是巍然屹立于三河之源头上的神圣之地——不儿罕山麓上生满苍翠树木的坡地。那棵大树下,地面已被掘开一个大大的坑,灵柩被安稳地放落其中。之后,众人再度跪拜,每个人都对灵柩留下了最后一瞥,这才用土覆盖起来。再之后,一队骑兵纵马而立,在墓地上来往奔驰了许久,直至将整个墓地踏平,外面再也看不出丝毫痕迹。
为了日后可以再次前来拜祭,人们特意挑选了一对骆驼母子。当着母骆驼的面,小骆驼被杀死在墓地上,血深深的渗入土质之中。以后,母骆驼就会凭借着嗅觉,将人们带到这里来。当十数年后,母骆驼一命归西后,此地就再也无人可以找到了……
苍翠的冷杉、雪松和落叶松带着泰加森林的韵味,将成吉思汗的身体紧紧揽入它们的怀抱,一如当年的蒙古先人们走出它们的怀抱,繁盛于草原……生于斯,则归于斯,一个轮回,一个宿命……
北方的森林依旧冰封雪冻,南方的戈壁依旧酷热荒凉,环绕三面的高山依旧雄威挺拔,它们精心的呵护着草原,拥抱着草原……
春来了,草原繁花似锦;夏至了,热风如期而至;秋未去,已是万物肃杀;冬将至,如席雪片飞舞……只有黑羽金睛的雄鹰无论何时也会翱翔于天际……据说,那是成吉思汗精魂的化身,只有幸运的人才会偶然惊鸿一瞥,并因此而获得天赐的吉祥……
然而,无论是怎样一个传说,怎样一种渴望,我们都不必过于理会。我们只需要知道,狼,已经回家了,一切平安,别来无恙……

(1)出自阿布哈齐汗所著《突厥世系》。
(2)意为“圣主陵园”,即今日之内蒙古伊克昭盟伊金霍洛的成吉思汗陵。
【全书完】

    所谓蒙元,非指大汉所理解的";蒙古人的元朝";,而是一个规范的历史名称,即大蒙古国与元朝这两个一脉相承的国家的合称。
在纪元12…13世纪的中国历史上,争执最为严重的莫过于蒙古元朝。赞美者有之,诟病者更多,上至文豪巨擘,下至贩夫走卒,莫不言之、论之、思之、辩之。然,人心之难,莫过";公道";二字,总会因为某些情感、倾向、立场等等因素而左右其观点,故而百论杂出,莫衷一是。今作此文,虽不敢言";正视听";,且就方今流行之言论佐以志史之证,一探真伪。
论之一  屠西夏论之辨伪
后世诟病蒙古者,多极言其残暴不仁,杀人无算,尤其屠灭西夏,毁弃一朝文化。然则,此言何据而得之?尝问于持论者,未得其答。今驳之如下:
这里所言之西夏人,并非特指建立该国之主体民族党项人,而是函概了生活于西夏国境之内的各个民族。他们通过两百年的同休戚,共命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蒙古对西夏之征服,始于纪元1205年,之后于1207年与1209年通过两次战争迫使西夏降伏,成为藩属。真正引发灭亡西夏之战的因由起于1219年西征花剌子模前夕,成吉思汗命西夏履行藩属之责,共同出兵,遭权臣沙阿敢不大言拒绝,遂深恨其言而无信,故于西征回师后的1226年发动征讨之战。至1227年成吉思汗病故后数日,西夏主李睍开城投降,该国之政权实体遂告消失。
然而,《元史。太祖本纪》之中并无屠灭西夏之语,惟有成吉思汗临终遗言";朕自去冬五星聚时,已尝许不杀掠,遽忘下诏耶。今可布告中外,令彼行人亦知朕意。";其意思是说,自1226年起,成吉思汗已经下令不得随意杀掠,当时忘记下诏书说明,如今补完,令所有人都知道。可见,他的遗诏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停止杀戮。既已停止,何言复屠毁西夏呢?
再举一证,见《蒙古秘史》第268节,其文中确有成吉思汗遗言将西夏人";轸灭无遗";之语,但是后面还有另外一句";(成吉思汗)升天后,与也遂妃以极多唐兀惕(Tankqūt,另有";唐古惕";,Tangout,";合申,Qachin";之称,皆为西夏之蒙古别称)百姓矣";。也遂,成吉思汗五大妃之一,征西夏时随行侍奉。她分到了极多的西夏。极多是多少呢?书中虽然没说具体数字,但是既然能够记入史书,其数目当非小可。
唯一提及屠灭西夏的文字,见于《多桑书》,";待唐兀主及期出城来谒时,执杀之,并屠其城民。后诸将果如命而行";(第一卷,第九章,冯承钧译)。然而,冯承钧在其后所作注释里也提及《元史》里没有西夏主之生死记载,《通鉴纲目》则只说逮捕了西夏末代国王李睍。可见为孤证。即使真的发生了屠城,也只是屠灭了西夏的首都兴庆府而已,西夏的城市不止这一座,其文化即使有损失,也不至因此毁灭。其种族更不可能是这一次屠杀就灭绝了。
再者,多桑本是欧洲人,其书相对于《元史》、《秘史》、《拉施特书》等文献相比,成书晚(19世纪初),内容多取前人之作为资料,因此也难免有许多以讹传讹,道听途说之嫌。尤其是采取了略古详今的写法,关于成吉思汗的篇幅甚短,难免混淆。
那么,西夏人在成为大蒙古国和元朝的百姓之后,其下落究竟如何呢?在《拉施特书。部落。唐兀惕》之中有";出自唐兀惕部落的异密很多";一句,后面还有具体人物事迹简述:例如在蒙古的兀察罕、不劣都曾经担任过千户那颜(这个职务在大蒙古国时代是高官)的职务,";是成吉思汗从唐兀惕带来的";。拉施特还说到,在波斯也有西夏人出任伊尔汗国的官职,就是阿术素古尔赤父子。
可见,也有许多西夏人散落在四大汗国之中,只是没有详细的统计。我们只能在《元史氏族表》以及《新元史》、《蒙兀儿史》等书之中的氏族表内去寻求中国境内西夏人的踪迹。根据修史的原则,惟有大族才会被专门列出氏族表,由此可见,西夏人不但没有被屠杀,还在元代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族系。当代史学家汤开建先生根据以上诸史书之中的氏族表,经过考证增减,著有《元代西夏人物表》(《甘肃民族研究》,1986,第一期),内中收录元代知名西夏人物多达700余人,这其中还不包括著名的女性,如元文宗的生母";文献召圣皇后唐兀氏";,南台侍御使笃鲁迷失之妻";李氏";。这些元代西夏著名人物,其身份有皇妃、官员(多有官至行中书省事,相当于如今的省长一级)、著名学者僧侣等等。可见,西夏人在元代的地位是相当高的,根据《元史》记载,与色目人受到同等待遇。至于那些未曾在历史上留名的平民又何止数倍?而且,既然与元朝宫廷内甚至可以纳西夏人为妃子,那么民间通婚的数量就更为可观了。
那么,西夏人究竟是怎样消亡的呢?其答案应该是民族融合。正如纪元4世纪至6世纪之间的鲜卑等族的消失,做为少数民族,他们最终通过迁移分散、通婚、被皇帝赏赐蒙古籍以及明朝建立后对境内少数民族所采取的改土归流政策所吸纳入汉族之中。至今,在安徽合肥、河南濮阳还留有西夏遗民(见史金波、吴峰云《西夏后裔在安徽》,安徽大学学报,1983,第一期)和西夏后代(任崇岳、穆朝庆《略探河南省的西夏遗民》,宁夏社会科学,1986,第二期)就是很典型的力证。
综合以上之论,足见屠灭西夏之说纯属子虚乌有之言,不足采信。西夏民族及其文化的消亡,完全是民族融合与文化自然淘汰的结果,属于自然消亡,而非机械消亡,从而在另一个侧面反应了历史民族变迁的规律。
二(1)
    论之二  蒙元文化之辩诬
这又将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也是诟病蒙古者所惯用的手段。无论有意与无意,将蒙古文化排除于中华文明圈之外,都是相当错误的。他们的故乡额尔古纳地区位于大兴安岭山麓的深处,同时也是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因此,我们无法否认,这个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是做为鲜卑的遗种,还是做为室韦族的一支,蒙古族都毫无疑问地早在唐朝就具备了中国公民的资格。当南北朝时代的民族大融合阶段,鲜卑的血脉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之中,那么又何必因为一些这样或那样的误解与偏见而拒绝亲戚的加入呢?
其实,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只是因为其所处的历史、地理的环境不同,发展自然不会平衡。例如蒙古族,他们世代居住的蒙古高原从地理角度而言,只不过是西伯利亚荒原的南部突出部分而已,是举世公认的地球上最不适合人居的区域之一。可是,命运却偏偏将他们安置在那样的地方,苛烈的自然环境严重限制了他们的发展,造成了他们长久以来的贫穷与落后。如果强行将汉族文明与之对比,那么是否要公平的剔除自然环境的因素呢?如果肤浅的去嘲笑蒙古族,那么这是否如同一个托生在富贵家的纨绔子弟对着贫家出身的同村人夸耀自己的豪富呢?如果将双方倒置过来,那么谁又敢保证汉族能在那片冰火交织荒野上做得比蒙古族更好呢?我想,做为文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