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野史-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王念其功劳,赐以金百镒、珠二斗,张良受了,却都赠与项伯。汉王又另备厚礼,嘱张良转赠项伯,托其尽求汉中之地。
原来,项羽分与汉王汉中之地,不过一半,汉王因欲全得汉中之地,故请项伯代求。项伯果与项羽言及,项羽应允,并拨兵三万人,护送汉王归国。各国之人,来从汉王者,又有数万人,汉王择日起行,张良恋恋不舍,随送汉王直至褒中。
张良到得褒中,一路山势险峻,皆依山架木,作为道路,名曰“栈道”。汉王便命张良回去,张良拜别汉王道“臣不能远送,就此告辞,愿大王自己保重 !”汉王也觉凄然。张良临去,又对汉王道“项王心中终疑大王欲取天下,今大王可放火将栈道烧个净绝,一则表示无意东归,使项王安心,不作准备二则可免他国起兵来犯。”汉王依从其计,便嘱张良回时,行过一处,烧绝一处栈道。
汉王向南郑前进,一班随行将士因见道路险绝,多思东归故里,沿途私自逃走者,陆续不绝。到得南郑,点检人数,除兵士不计外,将官逃去者已有数十人。汉王却都不以为意,命萧何为丞相,其余诸将各授官爵。忽一日,有人来报汉王,说是丞相萧何私自逃走,汉王大惊,如失左右手。欲知萧何因何逃走,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一回 漂母进食怜王孙 萧何单骑追韩信
话说汉王到了南郑,不久忽有人来报,丞相萧何逃走。汉王闻信大惊!其实萧何并非逃去,乃为汉王往追一人。
此人姓韩名信,乃淮阴人。少时其父早死,家中极贫。信年已长成,既不能耕田作工,又不能经商买卖,要想学习为吏,托足公门。无奈,当时之吏须经乡里大众推举,再由官府选择。
韩信平日并未见有何种德行才能可以动人,自然无人举荐。因此终日游荡,毫无职业,不但养不起母亲,连自己都是帮着他人家中吃饭。他母亲因儿子不能养活,只好做些女工,勉强度日,过了一时,也就身死。韩信见母亲已死,家无一物,只得草草殡殓,将柩停在荒郊。若论埋葬之事,也不知何年月日。
但他虽落破到如此地步,心中却怀大志,常常走到野外,替他母亲寻觅墓地,欲得高燥地方,又要两旁空阔,能容万家之屋,竟如帝王选择山陵一般,预备将来富贵时埋葬母亲之用。
韩信自母亲死后,只余一身,更觉漂泊无依,仍在人家寄食。有一人是他朋友,现为下乡南昌亭长,韩信便时常到他家中吃饭。亭长妻子见韩信日日到来,心中甚是厌烦,又不便当面拒绝,遂想得一计,起个绝早将饭煮好,放在床上吃食。待得早饭时间,韩信方到,谁知他家饭已吃过,也不替韩信备办。
韩信见此情形,知自己被人讨厌,他却甚有志气,此后便绝迹不来。韩信既与亭长断绝,此外可以常往寄食之处本无几家,自然有一餐无一餐,甚至终日不得一食。自想也非久计,意中原欲寻一事业,无如世间凡百生计,都无一件合他之意。想来想去,只有钓鱼一事,既不费力,又甚清高。从前姜太公未遇文王,也曾垂钓磻溪。“我今学他行径,不至失了身份。”于是韩信觅得钓竿,到了淮阴城下淮河旁边钓鱼。钓得鱼时卖钱过活,惟是钓鱼原不能常得,所以韩信仍是一饥半饱度日,但免得寄食人家,受人闲气而已。
一日,忽有一班妇人到得河边漂洗线絮,因为都是老妇,人遂称她为漂母。原来线絮就是蚕茧上剥来粗丝,如今持向水边,漂之使白。一班漂母作此生活,自然也是寒苦人家。但她家虽寒苦,日食倒尚不缺,每到吃饭时间,各家都有人送饭来吃,比起韩信,自然较胜。闲话休题。
却说韩信自钓他的鱼,漂母自漂她的絮,虽然偶聚一处,彼此并不相识。谁知,中间竟有一位漂母,心极慈善,自己家道不丰,却喜怜贫济困。此次遇着韩信,同在河边数日,见他常是忍饥过日,问知情形,心中不忍,便吩咐家中每日多送饭来,分与韩信同食。韩信向来寄食人家已惯,况且腹中饥饿难受,也就食了,并不推辞。从此,漂母日日漂絮,韩信日日得食,一连数十日都是如此,漂母毫无厌倦之色。别个漂母见了,也不帮贴一餐。到得絮已漂完,漂母将去,韩信算是自少到今,始得此数十日饱食,心中自然感激异常,便向漂母道谢,并说道“吾有日得志,定当从重报答母之恩德 !”漂母听了,心中不但不喜,反发怒道“汝身为大丈夫,不能谋得一饱,我不过可怜王孙公子,故此供给饮食,何曾想汝报答 !”说罢竟自去了。
淮阴乡里中人,见韩信如此贫困,不知谋生,大家都鄙笑他。市井上一班轻薄少年,更将韩信当作玩物,时时戏弄以为笑乐,韩信却都不以为意。他家虽贫,尚有一剑,出入常佩在身上。 一日,韩信偶在市上游行,忽遇一个少年,平空将他拦住,讥笑道“汝生得身体虽然长大,喜欢带着刀剑,其实不过胆小心怯而已。”说罢,又当着众人面前,耻辱韩信道“汝若肯拼一死,可即拔剑将我刺杀;如其不能,当由我胯下爬过。”说罢,便张开两足,立在街心,面上现出一种鄙薄之色,真是令人难受。韩信举目端看其人,心中想了一会,便俯伏地上,由他胯下爬过。全市之入见此情形,人人都笑韩信,说他实在畏怯。 及至项梁起兵,渡过淮水,韩信闻知,仗剑从之。项梁当作寻常士卒,编入部下。后来项梁兵败身死,韩信又从项羽。
项羽以韩信为郎中,韩信几次献策,项羽不从其计,韩信知项羽不能成事。心想“只有汉王,或能用己。”乃弃楚归汉,从了汉王入蜀。汉王不知其才,命为连敖。
韩信虽遇汉王,未展其才,心中已是闷闷。岂知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又因误犯军法,合该斩首。同罪者尚有十三人一律绑至法场,由夏侯婴监斩。直至十三人都已斩讫,看看到了韩信,韩信此时心想“怀抱大才,未曾施展,死得不值。”及至仰起头来,恰好看见夏侯婴,不禁说道“汉王不欲得天下乎!何为杀死壮士?”
夏侯婴听了韩信之言,又看他相貌不凡,便命左右“松绑,免他一死。”唤到面前,与之言论,夏侯婴大喜,荐于汉王。汉王命为治粟都尉,心中尚未觉其奇。韩信一路上又常与萧何谈说一切,萧何知是大将之才,甚加敬重。因在路上,未向汉王言及。到了南郑,韩信心想“萧何既知我才能,料已屡次在汉王前极力推荐,现在许久并无动静,当是汉王不肯用我。我在此有何好处?不如逃走,另行择主而事。”想毕,遂收拾行李,匹马出门,也不到萧何处辞别。
有人见韩信逃去,便来告与萧何。萧何闻信大惊!也不及告知汉王,骑上骏马,一径从后追赶。行了一日,方才赶上韩信,萧何力劝韩信回来,共辅汉王,取得天下。并述自己尚未推荐之故。韩信应允,并马而回,萧何见韩信肯回,如得至宝。
萧何出追韩信,行色匆匆,所以有人疑他逃走,告与汉王。
汉王闻报大惊,有如失了左右手一样,连忙遣人往追。心中也疑“萧何与己相处已久,何至中道相弃?或者此去别有事故,但望早日回来,方得安心。”过了二日,萧何果然回来,汉王一见萧何,心中又喜又怒。
当时汉王骂萧何道“汝也私自逃走,是何缘故?”萧何答道“臣非敢逃走,乃是追赶逃走之人。”汉王问“追赶何人?”萧何答道“臣特追赶韩信。”汉王骂道“诸将逃走不止数十人,汝皆不追,独追韩信,此乃谎话 !”萧何答道“诸将皆属易得,任其逃走并无足惜。独有韩信乃是国士,天下无双,故臣闻其逃走,亲自追回。大王若但思长在汉之为王,可以不需韩信;若欲争得天下,除却韩信,更无可与计议之人。
不知大王计将何出?”汉王听了,慨然说道“我意亦欲东归耳,安能郁郁久在此间居住?”萧何道“大王既欲东归,能用韩信,信始留此;若不能用,信终必逃走。”汉王道“吾究不知韩信才能若何?今因君保荐,命之为将,何如?”萧何道“仅使为将,信必不肯留此。”汉王道“吾命为大将,何如?”萧何道“甚善 !”
于是汉王便欲将韩信召来拜为大将。萧何道“且慢!大王平日待人简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韩信所以逃走。王必欲拜韩信为大将,须选择吉日,先期斋戒,设坛备礼,方可行事。”汉王许诺。此信传到诸将耳中,但知择日拜将,也不知所拜大将究是何人。曹参、樊哙等自夸战功,皆以为可得大将,暗自欢喜。欲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二回 韩信登坛拜大将 汉王起兵定三秦
话说汉王依萧何之言,拜韩信为大将。命礼官选定吉日,设立大坛。汉王先期斋戒三日,祭告宗庙。到了是日,汉王身穿大服,排齐銮驾,率领文武百官到得坛下。汉王下车步行上坛,登了宝座,百官分立两旁。坛下四围排列军队,人人严装贯甲,手执兵器,列成阵势,旌旗招展,甲仗鲜明。一班将官,个个预备拜将,全身装束比往日加倍留意。又恐临时轮到自己身上,拜了大将不识仪节,当众出丑,便于数日之前,暗自学习礼数。所以到了今日行礼时节,愈觉得整齐严肃,十分精彩。
但是彼此望来望去,也不知何人得了大将?
诸人正在想得出神,忽听得坛上传下令来“宜召大将上坛行礼 !”只见有一人,全身披挂,随着令官行上坛去。当时万众眼光,都盯在那人身上,觉得面目颇生,并非素常熟识之人,心中无不诧异!后来始闻说其人姓韩名信,全军将士人人大惊!曹参、樊哙等见自己无分,却被素不闻名之人占去,各自愤愤不平。只有夏侯婴一人心中明白。
韩信奉命上坛,行到坛心,朝北而立。早有太常奏乐,鸿胪赞礼。第一次,汉王亲捧大将印绶授与韩信,韩信跪下拜毕,起立接过印绶,佩在身上;第二次,汉王再将符节与之,韩信又跪下拜受;第三次,汉王亲授斧钺,韩信如前拜受。众将见韩信平空受此荣典,得此高位,大半羡慕、忌妒,心中不服。
韩信行礼已毕,汉王命坐。韩信拜谢就坐,汉王开口问道“萧丞相时常称说将军,将军有何良策教导寡人?”韩信答道“臣本草茅下士,愚陋无知,辱承大王明问,敢不竭诚上闻?现今与大王争取天下者,岂非项王乎?”汉王道“是!”韩信道“大王自料勇猛仁强,比起项王,谁人较胜?”汉王默然寻思良久,始说道“寡人不如项王。”韩信听说,再拜贺道“臣意亦以为大王不如也。惟是臣曾事过项王,试说项王平日为人行事项王每当愤怒之际,发声如雷,千人恐伏,然不能任用贤将,此不过匹夫之勇而已。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和平,遇人患病,往往涕泣,分与饮食。及至其人有功,应加封爵,印已刻好,项王将印放在手中播弄,弄得印角都已损坏,尚舍不得给与,此真可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然称为霸王,各国畏服,然不肯居住关中,建都彭城,已失地利。加以违背义帝原约,自行专擅,将义帝逐往僻地。尽封自己亲爱之人为王,给与好地,反将各国旧王迁居恶地,各国人心,大抵不平。而且平日行军,所过地方,无不残破,名虽为霸,已失人心。所以天下未即背叛者,全由威力劫制而已。由此观之,其势虽强,容易使弱。今大王行事,果能与之相反,任用武勇之士,更有何敌不破?将天下城邑分封功臣,更有何人不服?
举义东征,率领思归之兵,更有何地不克?况三秦之王,皆系秦之降将,从前带领秦兵,已有数年,屡经战争,部下死亡不计其数。及至势穷力竭,又欺骗士卒,归降项王。项王行至新安,设计坑死秦卒二十余万,只有三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得免于祸,秦兵家族怨恨此三人,深入骨髓。而项王恃其威力,强立此三人为王,秦地人民并不归服。大王自入武关,一路行兵,秋毫无犯。除去秦时苛法,与人民约法三章,秦人皆欲得大王为秦地之王。且照怀王原约,大王应得关中之地,秦人已尽知之。今大王失势,迁入汉中,秦人无不叹惜者。大王若举兵东征,三秦地方,可传檄而定也 !”
汉王听了韩信一篇语言,心中大喜,自恨得韩信太晚。遂依从其计,分派诸将,招练兵卒,定于八月出征。先期使人修理栈道,预备进兵。
当日项羽自称霸王,大封诸将为王,饬令罢兵各回本国。
项王自己也就回到彭城,临行切嘱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防备汉兵。三人领命,各回本国,遣将领兵严守关隘。
内中只有雍王章邯与汉最为接近,知得汉兵来攻,必由栈道前进,现在栈道已经烧绝,须要重新修理方可行走。遂遣人潜往褒中一带,探听消息。过了一时,探卒回报说是“汉王果遣将带兵修理栈道,限期完工。但是栈道工程浩大,闻得所派兵卒甚少,期限甚短,日夜催迫作工,士卒多有怨言,照此情形,不知何时始能完竣。”章邯听了,心中不以为意。到了八月,忽报汉王兵至陈仓。章邯大惊!也不知汉兵从何处而来,连忙引兵前往迎敌。
原来,汉王探知汉中有一条僻路可达陈仓,一面遣人修理栈道,扬言将由此进兵,使章邯不加防备。汉王命萧何留守南郑,收取租税,供给军粮。自己率领诸将,取僻路由故道直达陈仓,正遇章邯兵到,两边交战一阵。果然不出韩信所料,秦兵人人怨恨章邯,仰慕汉王,无心恋战,章邯大败而走。汉兵追到好畤,章邯回兵抵敌,又复大败,率领败残兵卒,逃入废丘都城固守。
汉王遣曹参、周勃、樊哙围攻废丘。又遣郦商等引兵往取上郡、北地。遣薛欧、王吸引兵出武关,会同王陵之兵往沛迎接太公、吕后。汉王自同韩信领兵东进,一路势如破竹,直至河南。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皆望风降汉。郦商等亦取得陇西、北地、上郡,只有王陵之兵为楚兵所阻,不得前进。
项王自由关中收拾美女、珍宝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