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始皇 >

第118部分

秦始皇-第118部分

小说: 秦始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生气,却说道:    
    “朕知道他骨子里仇恨朕,可是,朕却想用他这样的音乐奇才。赵高,你说朕该怎么办?”    
    赵高吃了一惊,拿鞭子的手抖动了一下。始皇竟拿这么大的事问自己。看来他不但没生气,还非常信任自己。于是,忙答道:“奴才说不好。陛下可不要笑话。奴才以为像高渐离这样的大逆之罪,按律至少要处以腰斩之刑。可是,陛下错爱他是个音乐奇才,就另当别论了。因为,陛下的话才是最高的法律。高渐离既是骨子里反秦,陛下用他就要小心。奴才以为最好使他丧失危害陛下的能力,才可以放心为陛下所用。”    
    “说得好,”始皇赞赏地说道,“可是,废去他的双腿,他还有双手。朕还是要提防他。要是把他双手也废去,他还怎么为朕演奏国歌呢?”    
    “奴才愚见,陛下可处他以目霍刑。”    
    目霍刑就是用一种毒烟把犯人的眼睛熏瞎的刑罚。赵高解释道,“作曲、击筑乃是用心、用手,与眼睛没有多大关系。就是指挥乐队也只要耳朵辨别音律即可。弄瞎高渐离的眼睛,陛下就可以放心地听他弹奏国歌了。”    
    秦始皇惊奇万分,不能不对赵高刮目相看了,便由衷地赞赏道:“朕没想到你不但精通律法刑狱,也懂得音律。高渐离的事就交给你办了。”


第十三章 痴迷永生第192节 神明的谕示(1)

    一根,又一根……秦始皇数着自己头上越来越多的白发,内心极度忿懑:我是开天辟地第一皇帝,我绝不会如常人般生老病死……数艘满载黄金及童男童女的大船启航了,秦始皇期待着他们能从仙岛带回“长生不老泉”……    
    一    
    李斯禀承始皇旨意,督导百官,很快就将统一之初始皇议决的几件大事办妥。废分封、置郡县已在全国推行。迁徙十二万户天下豪富至咸阳,使咸阳的市区面积扩大了几倍,城内更加繁华热闹,超过了原齐国的都城临淄;修建驰道,李斯除使用大量的囚犯,原六国战俘、贵族和工匠,还强行征用大量的平民百姓,使工程进展的速度大大加快。仅二个月的时间,一条贯通咸阳至赵齐之地的驰道就顺利竣工了。    
    始皇对李斯的工作非常满意。驰道的竣工使他再次产生了巡游天下的想法。自登位至灭掉六国,他的车辇未出过原秦国国境。现在天下统一了,各国皆为郡县,身为天下共主,亘古始皇帝的嬴政可以在统一的大秦帝国的国土上自由驰骋,向宇内臣民炫耀他的丰功伟绩。当然,他是个懂得享乐的人,游山玩水也是他巡游的重要目的。    
    恰在这时,朝中七十名博士集体上奏。    
    “始皇帝上承天意,下得民望,平定海内,放逐蛮夷,莫不宾服,今即登极,尚望效仿古制,行封禅大礼……”    
    七十名博士都是从各国选拔的满腹经纶者。秦始皇虽然崇尚法治,喜好严刑峻法。但是,还是要用这些文人装点门面,做点应景文章。对于封禅,始皇虽然不太熟悉,却知道那是古代文治武功俱勋的帝王才能做的事。他从书中知道伏羲、神农、炎帝、黄帝、颛顼、尧、舜、禹、汤、周成王等,都曾到泰山封禅。七十名博士把他与这些有为的帝王相提并论,当然是对他统一天下的功绩的认可。使他更加志得意满。但是,封禅的仪式到底是怎样的,嬴政一无所知。于是,便在南书房召见七十名博士中资深者七人,讨论封禅及祭祀山川事宜。    
    七十名博士大多来自原东周和齐、鲁,所以分为旧周派和原鲁派。始皇召见的七人中有三人是旧周派,四人是原鲁派。    
    始皇刚提出第一个问题:封禅之地以何处为宜?两派博士就展开了争论。旧周派坚持在甘泉行封禅之礼,因为秦地乃是天下之卒;原鲁派则认为古代圣王封禅之礼都在泰山举行,不可妄改古制。两派博士都是满腹经纶,学识渊博,争论起来引经据典,谈古论今。一个个面红耳赤,口沫四溅。始皇只是微笑倾听,既不劝阻,也不加以评论。倒是他身旁的齐皇后看不下去了。    
    齐皇后是陪同始皇一起召见七名博士的,以示朝廷对文人儒士的重视。那时,封建道德还没有确立。秦朝的人们远没有后来的唐宋明清那么封建。齐皇后虽然是女人,却可以出入朝廷,也可参与一些政治活动。只是不能做主而已。她见须发皆白、齿牙透风的老博士如此辛苦,于心不忍,便为他们解围,说道:“你们争论半天,可是本宫对封禅仪式还是不知,哪位博士可以解说?”    
    “老臣愿为皇后解说。”八十二岁的原鲁派博士抢先开口道,“封者祭天也,禅者祭地也,合为封禅即为人君祭告天地的仪式。意在向天地神明禀告,人君承天命治理天下生民,并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自古圣君承受天命,都在泰山举行。”    
    齐皇后听他声音沙哑,便命官女献上香茗。她转向较为年轻的,又问:    
    “本宫也去过泰山,确是雄伟壮丽,但古人封禅为什么都选在泰山?”    
    七十二岁的旧周派博士领袖说:    
    “据史载和阴阳家传说,泰山高四千九百丈,方圆两千余里,其中蕴藏有灵草玉石、长津甘泉和仙人室。又有六处地狱,称鬼神之府。从西面登山,可见下有洞天,方圆三千里都是鬼神受考谪刑罚之地。传言泰山上近天,下通地,所以古代圣王封禅历来都在泰山。”    
    此时,原鲁派已歇过一口气,接着说:    
    “在泰山之巅筑坛祭天,表示在极高的泰山再加高,就可以接近天帝,聆听天帝的训喻;而在泰山之麓的梁父小山平地为壬单,以示地更为宽广,之后祭地,以示与地母更为亲密。凡壬单皆十二丈见方,坛则高三尺,阶三等。祭祀皆用黑色酱酒和煮熟的鱼,不用三生物。”    
    “那么封禅以什么季节为宜?”齐皇后问道。    
    两派博士面面相觑。看来都不清楚。最后是原鲁派据实回答说:“臣等学浅,尚未见过书有记载。”久未开口的秦始皇突然抑郁地说:“看来书上也不是什么都记载。那就是没有限制,朕可以自行决定了。朕听说暮春初夏,泰山的景色最美。现在准备动身,正好赶上。各位有何高见?”    
    “陛下圣明,臣等赞同。”七名博士听出嬴政话中的讥讽之意,不敢再多说。    
    秦始皇遂宣布出京巡游。这是他统一天下后第一次巡游六国故地,也是他自为秦王以来第一次走出秦国国境。他要向臣服的各国臣民炫耀秦朝的强盛和始皇帝的威权。所以,巡游的队伍一定要注意威仪,凡事以新制行之。    
    作为统一的大秦国的缔造者,始皇帝穿黑色锦绣龙袍,用黑色旌旗旄节,御用车京车以六匹纯黑马驾驭,主御车外加备用车六部,随皇帝的兴致使用,副车则为六六三十六部,乘坐随行内侍和大臣。    
    为保证安全,以六百黄门郎中近卫始皇帝,六千虎贲军护卫车队,六万精锐秦兵随行,以备各国故地有所不测。    
    一切准备就绪,始皇以蒙武、冯劫留守咸阳,以李斯为随行大臣的首领,以王离为六万护驾秦兵的将军。巡游队伍从咸阳宫起程。始皇去时的路线为出函谷关,经原为韩、魏之地向东,直发泰山。浩浩荡荡的巡行队伍行进在新修建好的驰道上,始皇坐在车京车上,一点也感觉不到颠簸,将士们的战马走在上面,蹄声轻脆,步履轻松。新完工的驰道宽五十丈,每三丈远种一棵树,路基全用碎石夯实,两旁有排水沟,再大的雨霎时可干,一点儿泥泞也没有。今天始皇经过的路段,更是早一天就派黔首打扫干净,再铺上一层细黄沙,车马经过,连点儿灰尘也没有。咸阳至函谷关,一路所经都是秦国故地。当队伍经过函谷关时,秦始皇从车京车中看见高耸的关隘,激动不已。当年,函谷关作为秦国东部边境的关隘要塞,山东六国的联军,时而抵达关下,向秦国示威。而如今,函谷关以东,尽是大秦国土,任由他自由驱驰。始皇再一次感受到志得意满的味道真好。车驾出函谷关向东,所经尽是韩、魏故地了。秦始皇完全以征服者的姿态和大秦皇帝的身份,扬威关东诸郡了。每经一城,地方上官员都在十里长亭前跪迎,城门口和街道两旁,黔首们夹道跪接,高呼万岁。    
    始皇为表示自己勤政,也为了让臣服的臣民一睹始皇帝的风采,每次驻驿之后,并不休息,而是以欢宴的形式召见地方官员及知名人士,征求他们的革新意见。    
    但是,李斯为讨始皇的欢心,早已派人知会地方官员。所以,始皇召见的人,都是经过地方官员的严格筛选的,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赞扬始皇帝的圣明,痛骂以往诸侯大臣的昏庸无道;称颂秦法的公正严明,控诉以往官吏的贪赃枉法。    
    李斯和地方官员窜通一气,蒙蔽了始皇的眼睛,助长了他骄傲、虚妄的思想。他们隐瞒了黔首一时不习惯秦法的严厉,稍有不慎,便触及法网,轮为刑徒。而朝廷下派的官员,好一点的以苛察为严明,以重判为公正。怀有私欲的则以严刑峻法为借口,欺压剥削百姓,使得百姓叫苦不迭。    
    仅修驰道,李斯就督促各地征用大量的民工。再加开河渠、毁城垣、平要塞,处处都需要民力。战争虽歇,但黔首的劳役更加沉重,农夫、工匠几乎没有时间和余力来修整被战火焚毁的家园。而且沉重的田赋和徭役,使农村人口逃离土地,流入城市,造成田地荒废,流民饿死的结果。    
    秦始皇开始时听到歌功颂德的话,也有点怀疑。但是,每到一个地方,官员和黔首都这么说。听得多了,不由他不信。何况,歌功颂德的话听起来最入耳,最容易上瘾,要是哪天听不到,就会感到不舒服。


第十三章 痴迷永生第193节 神明的谕示(2)

    丞相李斯每次见到他时,也总是说:“陛下圣明,非臣等所能想像。”    
    车京车继续行进在驰道上,始皇想起一路上歌功颂德的话,总觉得不太放心。他透过车窗,看见正在一心一意地驾着车的赵高,忍不住问道:    
    “赵高,你说那些地方官员都是廉洁正直的么?难道劳役如此沉重,黔首竟没有一个有怨言?秦法素以严峻出名,加在魏、齐等地散漫惯了的黔首身上,他们适应么?”    
    赵高一怔,随即心中大喜。始皇已是第二次因为朝政征求自己的意见了。这对于像他这样身份低贱的宦者,是莫大的荣幸,也是飞黄腾达的机会。因此,他立刻谄媚地笑道:    
    “陛下是因为太谦逊了,才有此疑虑。在奴才看来,那些地方父老的话都是真的,有什么可怀疑的!陛下天降圣明,识人立法都是别具慧眼,岂是以往任何君王所能及?用人自然都是廉洁尽职的,立法必然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黔首当然乐于守法。”    
    始皇满意地笑了。赵高的话,他信。是啊,除了天降圣明,谁能在短短的十年内灭亡六国,统一天下!他始皇帝做的哪一件事不是上合天意,下顺民情!不是为黔首谋福利,为开创一个太平盛世!黔首看起来都能体会他的意志——这一代辛苦劳累点,作出点牺牲,后世万代子孙都会享受到这一代留下的伟大成果。他从来不把那些丧失男人根本之物的宦者当作是人,也从不对他们假以颜色。但是,对赵高则是例外,他看赵高越来越顺眼了。赵高聪明、勤快、善解圣意,而且精于刑讼狱政,颇有些才气。始皇崇尚以法治天下,也喜欢臣民习学律法。赵高正是投其所好。“赵高,你现在是中车府令了。驾车这种事交给小黄门就是,朕想让你教胡亥刑名狱政之学。”始皇看着认真驾车的赵高,有些于心不忍。    
    赵高心中一阵狂喜,直觉告诉他,这又是一次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但是,他却用平静地语气说:    
    “蒙陛下厚爱,迁奴才为中车府令。可是,奴才觉得官位再高,都是陛下的奴才,理当为陛下效命。能为陛下驾车乃是奴才的荣幸,换了别人,奴才也不放心,还是自己驾车心里踏实。何况驾车与教授公子刑名狱政之学并不冲突,奴才自信能够兼顾。”始皇真的被感动了——看赵高多爱朕!中车府令下辖这么多的车马御者,他为了朕的安全,宁可亲自操此贱役。    
    可是,赵高却有自己的如意算盘——只要我为你驾车,就可以了解你的一举一动,再加上南书房的管理,就等于拥有天下的一半。巡行的队伍进入原齐国故地,抵达邹峄山。邹峄山乃形胜之地,风景秀丽。始皇既为巡游而来,岂有不登临之理。于是,由李斯、赵高等人陪同,以地方官为导游,从山南而上。邹峄山东西长二十余里,有高峰突出,耸入云端,甚为壮伟。始皇虽年逾四十,仍腿脚矫健,不用近侍搀扶,望峰而上。行至半山腰,见山中积石累累,几无土壤。而且山石间多有孔穴,洞穴间相通联,穴内大者有如数间房屋宽阔。导游说,当地人称之为“峄穴”。遭有兵荒马乱,年轻女子往往入洞穴躲避,洞外寇贼再多,也不能加害于她们。始皇闻听,笑道:    
    “峄穴再多,只能保护她们于一时。如今,四海一统,天下永无战乱,盗贼不生,女子们再也不用躲在峄穴里面。此处山岭,朕就命名曰‘昼门’,意为平安之门。”导游便是邹县县令,闻听始皇之言,慌忙跪倒谢恩说:“陛下圣明,卑职代表地方黔首感谢您的恩德。”    
    始皇命李斯题名。李斯遵命,接过近侍呈上的笔,蘸饱了墨,在迎面一块巨石上用大篆字写下了“昼门”两个大字。邹县令遂命人刻于山岭之上。    
    经过一番努力,始皇一行终于登上邹峄山顶峰。登高远眺,山下是方块似的农田,玉带般的河流。嬴政心旷神怡,这是咸阳宫里永远享受不到的感觉。    
    李斯很善于把握始皇的情绪,随时投斯所好。此时,见他兴致颇高,便进言道:    
    “陛下是第一次幸临齐地,如此奇山秀色,臣以为应该刻石称颂大秦功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