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始皇 >

第6部分

秦始皇-第6部分

小说: 秦始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偈贝缶峤岚桶偷厮档溃骸   �
    “这,这是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吕,吕先生从何处得到?”吕不韦不置可否地说:“请君侯再仔细看一看!”    
    阳泉君把璧玉拿在手中,仔细端详许久,疑惑地回答说:“这就是和氏璧!当年大王要用十五座城池同赵王交换这块和氏璧,赵王迫于我王的压力命蔺相如带着璧玉来到咸阳,大王在朝堂上接见了他。当时,我也在场,大王还把和氏璧传给我观赏呢!能够见到如此珍奇的璧玉实在是我的荣幸,我当时看得十分仔细,确实和这块璧玉一模一样,难道是吕先生从赵王手中买来的?”吕不韦摇摇头,“秦王用十五城赵王都不情愿交换的璧玉,又怎么舍得出售呢?即使赵王愿意出售,我吕不韦荡尽家产也买不起。”“如此说来,这块碧玉是膺品?”    
    “也不是膺品,不韦纵然有天大的胆子也不会用膺品来蒙弊君侯殿下。君侯应该知道,世上之物从来没有单独出现的,正如人有男女动物有公母一样,许多无生命的事物也是成双成对诞生,像和氏璧这样的奇珍异宝更是如此。据采玉行家说,和氏璧也有公母一对,楚人卞和发现的为公,至今仍保存在赵国皇宫内。”“那么另一块母的呢?是不是这块?”阳泉君急忙指着手中的璧玉问。吕不韦点点头,“正是!不瞒君侯殿下,我得到这块璧玉也费了许多人力财力,并请几位行家鉴定,确系与赵王手中的那块和氏璧为一对,赵王曾允诺给我一座城的封地交换我这块玉,我都没有答应,如今特来献给君侯殿下,请君侯笑纳!”    
    阳泉君受宠若惊,一边把玩着手中的璧玉,一边问道:“这块母玉与那块公玉相比,其价值与用途有何区别?”    
    “和氏璧有‘夜光之璧’的美名,将它放置在暗处能够发出光亮,倘若带在身边,冬天则可以取暖,夏天可以纳凉。此外,和氏璧还可以却退尘埃,有避邪驱鬼的功效,据说和氏璧放置的地方,百步之内蝇虫无法入内,还有滋阴补阳的奇效呢。”    
    “和氏璧真不愧为天下稀有的珍宝!”阳泉君赞叹说,“那么这块母玉呢?”    
    吕不韦解释说:“母玉和公玉相比,正如男女有别,各有各的奇异功效,母玉也能发光,只是光线稍弱,母玉也能取暖纳凉,只是效果稍次于公玉,母玉同样也有避邪之能,但不能驱蝇逐虫。可是,母玉有一功效却是公玉所没有的。”“什么功效?”阳泉君急忙问道。    
    “据说这块母玉感受过日月的精华,吸收了无数阳性之物的精气,可治男女不育的病症。”    
    阳泉君将信将疑,“假如有此功效,其价值应远在那块公玉之上才对,可是为什么人们只听说过和氏璧而没有听说过先生的这块玉呢?”


第一章 天诞龙儿第8节 和氏璧(3)

    吕不韦坦然一笑,略显惆怅地说:    
    “世上之芸芸众生都是男女交媾所孕,十月怀胎所生,但其出生后都地位相差,有人为王为君为侯为相为将,而有的人却沦为乞丐、娼妓,也许为君王为后妃的并不一定比乞丐和娼妓有才能,但其地位为何有天壤之别呢?你们秦国曾有一位叫百里溪的丞相不就是用五张羊皮从集市上赎出来的吗?他落魄之时谁又识得他的才华,知道他将来可以官至相国呢?不仅人是如此,万事万物都是这样,是后天的机遇与环境不同所造成的命运不同罢了。和氏璧之所以如此广为传颂,也许与它自身奇特的经历分不开!”阳泉君不得不承认吕不韦言之有理,卞和三献璞玉所遭到的屈辱且不说,昭阳、张仪、缪贤、蔺相如等人几乎丧失性命。当初,楚王得到和氏璧曾给丞相昭阳观赏,昭阳不慎在宴会上丢失了,他怀疑是门客张仪所偷,几乎将他打死,张仪这才逃到秦国,后来拜为丞相,张仪为报昔日之耻,举兵伐楚,置昭阳于死地不说,差点灭了楚国。不知什么原因,后来和氏璧流落到赵国,被宦官缪贤所得,赵惠王为了夺得和氏璧,带兵包围了缪贤府第搜出了和氏璧。秦昭王闻知此事后也对和氏璧动了心,想以大压小骗取璧玉,结果被足智多谋的蔺相如所识破,演出一段完璧归赵的故事,秦昭王费尽心机没有捞到半点好处,最后一怒之下举兵伐赵,如今的长平之战都是那和氏璧惹出的祸端。阳泉君亲自试了试,他这块璧玉果然如吕不韦所说的那样能发光,也能纳凉取暖,吕不韦甘愿把如此珍贵的礼物送给他一定另有所图,于是说道:    
    “吕先生此次来咸阳一定有所作为,如果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开口,我一定竭尽全力而为。”    
    吕不韦急忙拜谢说:“谢君侯殿下如此慷慨,真人面前不说假话,不韦来秦确实有要事而做,非君侯出面相助不能成,请君侯不必推辞!”    
    阳泉君哈哈一笑,“如果我没有猜错,吕先生一定是为异人公子做说客的吧?”    
    吕不韦装作十分钦佩的神情,竖起大拇指称赞说:    
    “君侯殿下不愧为秦王左右的心腹重臣,真是料事如神,不韦确实是为异人公子的事而来,望君侯鼎力相助,事成之后异人公子还有更珍贵的礼品向君侯致谢!”    
    阳泉君为难地说:“不是我不想帮吕先生,这等事是王室宗族内部之事,岂是外人插上手的,何况——”    
    阳泉君没有说下去,吕不韦猜中他想说什么,于是先说道:“君侯一定是认为子公子备受安国君宠爱,将来会被立为世子。但君侯应当知道,只要立嫡书没有公布,安国君的任何一位子嗣都有希望参与立嫡之争,我们都要为异人公子尽力争取,何况众多的公子之中,异人表现得最为优秀突出呢?他自幼被质于赵国,有功于秦,独自在赵国多年受尽苦难不说,凭个人才能在诸侯之间树立了名声,令人称贤,这都是包括子在内的任何一个公子所无可比拟的。”    
    吕不韦见阳泉君并不为之所动,又进一步说道:    
    “依不韦看来,从君侯殿下的角度讲,立谁为世子都不能立子为世子。”    
    阳泉君吃惊地盯着吕不韦,“先生何出此言?”    
    吕不韦平静地说:“君侯难道真的不知道子对你的态度吗?不韦来秦虽然只有几天,仅从赛马那天的表现就知道子对君侯怨恨日深,有置君侯于死地之心,否则,赛马的输赢之间为何出此下策对付君侯呢?今日想折断君侯的四肢,他日就可能要拿去君侯的头颅。不韦只懂就事分析事态趋向,决无危言耸听之意,请君侯三思!”    
    阳泉君垂下头,一边玩弄着手中的璧玉,一边思索着吕不韦所讲的话,事实确如吕不韦所分析的,子对他们华阳氏早有成见,他拒绝华阳夫人的好意不娶自己的女儿不说,赛马场上确是挖空心思击败自己,将来子承袭王位,他们华阳氏必定不会有好下场。    
    阳泉君抬起头,“如何才能阻止安国君立子为世子呢?”“接受我的建议,向安国君推荐异人,如果君侯出面把异人推到世子的位置,他将来怎会不感激君侯殿下呢?因为他本来没有机会被立为世子,是君侯的鼎力相助,这份情足以让异人感激终生,也足以保全君侯下半生的受宠地位。”    
    阳泉君也认为吕不韦说得有道理,却又为难地说:    
    “吕先生也十分清楚,异人之母夏夫人不受宠爱,从而导致异人在安国君的众多儿子中备受冷落,被质于赵国。异人长期在外,加上秦赵之间长年争战不断,秦王对异人也不太了解,更谈不上好感,从秦赵这几年的紧张局势看,异人能否安全回国都难说,何况是被立为世子呢?”    
    为了打消阳泉君的畏难情绪,吕不韦保证道:    
    “请君侯殿下放心,有不韦在,保证异人公子安全返回秦国。来时异人公子私下交待我,请君侯相助,并不是要君侯让他立即被立为世子,此事可以从长计议,但要君侯想方设法阻止安国君立子为嗣。”    
    阳泉君点点头,“我尽力而为吧。”    
    吕不韦见阳泉君答应了这事,暗暗舒口气,又说道:“还有一件事要麻烦君侯殿下,不过这事对君侯来说不难做又十分有利,我想君侯一定不会推辞。”“吕先生先说说看?”    
    “君侯可能早就听说过异人在赵国多年一直都十分思念华阳夫人,每到大小节日,异人都焚香叩首向西拜,遥祝华阳夫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在异人心目中,华阳夫人比他生母夏夫人还要亲,异人早有委身华阳夫人做继子之心,却一直没有机会前来表白,我此番前来时异人向我恳求多次,一定让我把这些话说给华阳夫人听。”    
    吕不韦叹息一声,“不韦一介草民,怎么有机会入宫拜见华阳夫人呢!望君侯殿下从中斡旋,或向华阳夫人传个话表白一下公子的心迹与思念之情。当然,如果能让在下亲自拜访一下华阳夫人再好不过,这样也省去君侯的许多口舌,因为君侯操劳国事实在太忙。”    
    阳泉君侧目问道:“异人为何如此思念华阳夫人,对她敬重胜过生母,难道就为了讨好华阳夫人让她帮助得到世子之位?”吕不韦连连摇头,“异人公子才不是那样的人呢,他如此思念华阳夫人,主要是他从小不受生母疼爱而华阳夫人十分关心他爱护他,特别是他被决定质于赵国行将遣送离开咸阳时,华阳夫人送他一件夹衣,异人时常提及这事,每当说到华阳夫人时,异人公子都泪流满面,面露思念之情。”阳泉君十分感动,点头说道。    
    “我一定尽力帮忙,不过这等女人的事我也是外行,特别是女人的心更不好把握,我想请夫人先给姐姐说一说,探探姐姐的口风是否还有过继子嗣的想法,因为去年为了子之事伤透了心,发誓不再认领继子。倘若我去提及这事她一口拒绝,就无退路可言了。吕先生以为呢?”    
    吕不韦也觉得由阳泉君的夫人先出面探探虚实效果更好,于是叩首称谢。


第一章 天诞龙儿第9节 长乐宫(1)

    四    
    长乐宫。    
    华阳夫人轻捻琴弦弹奏一首她心爱的曲子《绿柳》,这是一首楚国的古老民歌,还是幼年时姑祖母宣太后教会她的。    
    华阳夫人本姓,祖上来自楚国宗室,其祖父戎因姐姐宣太后为秦昭王之母而被封为华阳君,其后子孙便以华阳为姓。由于父亲早逝,华阳夫人和弟弟阳泉君都是在姑祖母宣太后膝下长大的。华阳夫人自幼聪明伶俐,又长得楚楚动人,特别讨宣太后喜爱,长大之后经宣太后为媒嫁给安国君可谓亲上加亲。华阳夫人深受安国君宠爱,除了自身貌美之外,千丝万缕的关系更是不可少。安国君宠爱华阳夫人也是为了讨好祖母宣太后,希望借助祖母之力被立为太子。    
    宣太后可谓女人中的男人,没有她,大秦国的历史可能黯然无光,也许没有她,就不会有后来的大秦一统天下。    
    在大秦艰难的发展史上,后宫女人介入朝政的只有二人,第一位是靠眼泪和肉体笼络男人心的小主夫人,但她只是昙花一现,却弄得声名狼藉。另一位则是宣太后,她比小主夫人高明得多,除了肉体之外,更懂得手腕和裙带关系的妙用。    
    秦武王举鼎绝膑猝然而逝后,秦宫一片混乱,因为武王没有子嗣,王位继承成为权势角逐的焦点。宣太后使尽女人能使出的浑身解数,并依靠她的两位弟弟魏冉和戎的力量把她的儿子嬴侧扶上王位,这就是当今的秦昭王。魏冉成为相国,被封为穰侯,把持相位五十五年之久。戎则为左丞相,封为华阳君。宣太后的另外两个儿子分别封为高陵君与泾阳君,穰侯、华阳君、泾阳君和高陵君,四人名声享誉诸侯各国之间,人称西秦“四贵”。华阳夫人的祖父就是“四贵”之一的华阳君,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华阳夫人受宠的另一个原因。    
    宣太后本是秦惠文王的王后,是秦武王之异母,在武王早逝后,她把自己的儿子推上王位,立即引起其他嬴氏子孙的不满,发动了叛乱。宣太后与弟弟魏冉一起动用秦国大批武装力量平定叛乱。由于昭王尚在幼年,宣太后临朝执政达二十年之久,她专权,她风流。她专权,不允许任何人更改她的意旨,包括当秦王的儿子;她风流,毫无顾忌地让她中意的男人侍寝。当然,她对男人决不是毫无选择的,她和所委身的男人之间都存在着交易关系。为了大秦国的西部边境安宁,宣太后委身西戎首领义渠君多年,巩固了秦国的后方,稳定了秦的发展,当秦国一天天强大起来,有足够的实力歼灭西戎时,宣太后毫不犹豫地用匕首穿透义渠君的胸膛,连自己和义渠君所生下的两个孩子也送上刑场。西戎消失了,义渠国灭亡了,变成秦国的陇西郡、北地郡和上郡。为了至高无上的王权,为了大秦国的利益,宣太后置自己所爱的人于死地,在她把带血的利刃刺向与自己灵与肉共存之人时,儿女都是母亲的心头肉,当她看到自己的心头肉被送刑场时,宣太后做出多大的牺牲与忍耐。她一定在流泪,在泣血,只不过这泪这血是向心里流的。    
    华阳夫人是在这样一位敢爱敢恨敢做敢为的女人看护下长大的,可是华阳夫人的性情却与她的这位姑祖母大相径庭,她心慧耳聪,有一双灵巧的手,擅长抚琴弄曲,生在权谋争斗之地,耳濡目染的是淋淋鲜血,但她却讨厌玩弄权术,她有一副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却出入于宫禁之地,她不擅长争风吃醋却又被推到令人嫉妒的位置。真是有心植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也许正是华阳夫人对这一切的不感兴趣才更讨安国君欢心。    
    华阳夫人有两大爱好,就是读书与弹琴,安国君不在的时候,她就靠书与琴打发寂寞的深宫时光。    
    本来华阳夫人无所渴求,其实,作为女人她不需再渴求什么,她漂亮,她受宠,她尊贵,她富有,她多才多艺,她拥有女人想要的一切。可是,造物主总是那么公平,决不会让一个人在每一方面都占有绝对的优势,一些方面富足,必然在另一些方面缺憾。华阳夫人也不例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