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1939之海狼 >

第180部分

回到1939之海狼-第180部分

小说: 回到1939之海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晚上苏军出动了‘喀秋莎’火箭炮对德国坦克群集结地进行轰击。击毁多辆德国坦克。听到‘喀秋莎’火箭炮发射的声音的独立坦克第四旅苏联官兵齐声大喊:“乌拉!”
经过4次伏击,在10月2日,独立坦克第四旅撤过了奥普图哈河。他们的伏击任务告一段落,他们击毁了德国50辆坦克,40门火炮,6架德国攻击机和接近两个营的德国士兵,为莫斯科会战苏联预备队集结赢得了时间。而在苏联大地上类似他们这样的部队还有很多。(本故事取自战例,有部分改编)
莫斯科城下的战斗(上)
    10月11日,德国情报部门得到情报,苏军新建立了加里宁方面军,他们的防御目标是从莫斯科西北面阻击德军的进攻。13日,苏联国防委员会号召莫斯科人民要不惜一切代价,配合红军,誓死保卫莫斯科。 
在莫斯科最危急的日子里,全体人民积极响应号召,表现出了一种‘临危不惧、气壮山河,誓与敌人决一死战’的英雄气概。莫斯科人民豪迈地说:“敌人在哪里进攻,我们就在哪里歼灭他们!我们要在红场上为列宁而战斗,决不让纳粹的血手玷污列宁的陵墓!” 
在莫斯科面临危险的时刻,天气帮了苏联人的大忙,正当德国军队相继占领了莫斯科外围的城市,准备对莫斯科发起最后的攻击时,天上开始降落了暴雨,苏联的道路基础本来就比欧洲差劲。莫斯科周围地区阴雨连绵,田野泥泞不堪。德军的坦克、装甲车陷在泥泞中,能够行军的公路由于苏联军队的破坏布满了泥坑,德国的卡车运动困难。德国的大炮也陷在泥坑里。经常需要动用士兵和坦克去拖拉。德军的进攻速度一下子就慢了下来。
苏联军队很敏锐的发现了德军陷入了困境,他们一边借助德军进攻速度的减慢开始加快从后方调集部队的速度,一边构筑工事并在局部地区开始对德国军队进行小规模的反击。
德军的困境还在于由于深入苏联内部,补给线拉的非常长,而在后方的守备部队也无法抽出大量的部队来保护前线德军那脆弱的后勤补给线。苏联游击队经常袭击德国军队的后勤补给线。在前线的德军经常无法及时得到后勤送上来弹药和其它补给。计划上的进攻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向后拖延。
苏军已经从开战前几个月的惊慌中清醒过来,他们发现德国军队被俄国的雨水困在当地的时候,他们开始派出小股部队对德军进行袭击,在这种地形上苏联的T…34坦克大显身手,由于该坦克的重量并不很大,坦克履带比较宽,坦克单位压强小。在泥泞地形的行动能力比德国III、IV型坦克都要好的多。而且他们并不和德国军队过分纠缠,经常是采用打了就跑的战术。德国军队的坦克勉强运动到战场的时候,苏联T…34坦克已经跑远了。德军对此没有任何办法。此时中央集团军群第10装甲师已经推进到离莫斯科不到60公里的地方,第78步兵师也到达了离莫斯科68公里的地方,但是由于泥泞,德国军队无法再发动他们那著名的闪电进攻,只好停止进攻,冯。博克元帅只好命令军队停止进攻。
在南面的古德里安指挥的第二装甲集群他们在攻占了奥廖尔城后,但是他们继续攻击图拉的时候遇到了苏联独立坦克第四旅的阻击。经过几天的战斗,损失了几十辆坦克,加上后方道路泥泞,后方补给困难,德国坦克、大炮和士兵都饿着‘肚子’ 第二装甲集群也不得不停止了进攻。转入防御、而在加里宁方向德国军队的进攻也被苏联军队阻止。希特勒计划在10月份占领莫斯科的计划落空。
1941年8月30日,我们第2中队终于向莫斯科挺进了!和已经走过的2700公里相比,剩下的300公里根本不能算是距离了。” 
斯威特合上日记本,随手抄起一张破破烂烂的德文报纸:“加上这次基辅大捷的辉煌战果,3个月来我军已生俘敌野战军150万人……”
“妈的,牛都不会吹!” 斯威特骂了一句后将报纸扔出了坦克,报纸落在了地面上。
斯威特的车长趴在指挥塔上不停的摆弄他那个破望远镜:“那是什么—你们看看!”
从路边的草地钻出几条半大不小的军犬,背上捆着几个小盒子。
“是通信兵养的吗?” 斯威特来不及细想就看到204号车被气浪掀得跳了起来。还是指挥坦克上的中队长最先反应过来:“狗身上有炸药!打死这些俄国杂种!”
全体乘员掏出佩枪一通乱射,总算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在布良斯克得到了证实—这些经过特训的军犬会自动撞向发出引擎声的物体从而引爆身上的炸药。不过这种拙劣的伎俩太容易被识破,德国坦克兵倒是有了下酒的好菜。
“俄国人的装甲部队很难捉摸,他们的T-34和KV-1数量明显不够,打头阵的通常还是劣质的T-28和T-60。” 斯威特在日记本上写到。不过现在自己的车组换上了III号H型坦克,坦克的前装甲厚度已经达到了60毫米。比以前的老坦克好多了。
日历翻到了10月,俄国人构筑了牢固的防御工事,为通过这些由老人、妇女和儿童建造的拒马,突击工兵除了扫除地雷外还必须携带炸药去进行爆破。而装甲工兵大队则要冒着被俄国人叫做‘喀秋莎’火箭炮的弹雨在反坦克壕上架设桥梁。第2中队的行进速度一天不如一天。尽管如此,俄国军队还是缺少最重要的一环—优秀的军官。那些1937年提升的新军官又一次制造了大灾难。9月的维亚吉马-布良斯克战役中共有67万俄军被俘。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令人沮丧的指令:‘节约弹药
“10月7日清晨,俄国降下了1941年第一场大雪。次日,初雪融化。”斯威特在日记本上写到。
通往莫斯科的公路变成了无边的黄沼,坦克和拖车陷在泥里动弹不得。在工兵和步兵的帮助下,第2中队在1米1米的前进,坦克履带不停地被泥土挤脱,坦克兵在一夜间都变成了最优秀的装配匠。燃料的补给跟不上,有时连乘员都得连续三天喝西北风。
但是德国哲学家尼采说得好:“毁灭不了我们的东西使我们坚强。”
在严寒、饥饿的残酷环境中一个伟大的战士在成长,斯威特不再是那个在越过德苏边境的时候还满嘴粗话的毛头小子了,他能摆弄各种发动机、拆装变速器、改造废旧蓄电池;他的机枪射术日臻精准,任何隐藏的俄军暗壕都逃不过他那鹰一般的视线;在不知不觉中他已开始具备了车长的素质。
不过作为坦克的机电员,斯威特享有一项值得夸耀的特权:他可以不用值晚班,每天深夜连车长都要恭敬地坐在他身后,等待在晚上21时57分的一个节目,斯威特要准时将波段对准设立在南斯拉夫首府贝尔格莱德的‘德意志国防军电台’发射频率,在这里,东线的德国士兵和北非、西欧、以及大西洋底的战友们一起倾听一首年轻士兵的情歌:
“夜深人未静,军营正门前;灯火阑珊处,佳人今犹在;何日再相逢,莉莉-玛莲……”
只有在这忧郁的歌声中,东线的士兵们才能暂时忘却外面那个疯狂的世界。 但一觉醒来,一切恢复如初。
11月6日,德军期待的冰冻终于出现了,困在泥泞的德国坦克和大炮终于可以摆脱泥泞的困扰,继续开始他们的进攻,不过这个时候另外一个比泥泞还要难对付的多的问题摆在了德国军队面前,那就是寒冷。
但是,由于德军过于强大,西方方面军不得不向后撤退,莫斯科的危险与日俱增。10月底,希特勒集中51个师,包括13个坦克师和7个摩托化师的兵力,再次强攻莫斯科。此时,莫斯科的形势万分危急! 
为了进一步鼓舞士气,斯大林决定举行传统的十月革命节阅兵式。11月7日清晨,莫斯科成了银白的世界,这对苏联来说是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这一天,莫斯科已是‘德军围困万千重了’。而这一天,苏军统帅斯大林以非凡的气度和刚毅果敢而又不乏想像力的气势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宠大的阅兵式。 
阅兵式开始前,斯大林威严地站立在列宁陵墓上,向全体官兵发表了振奋精神的演说:“同志们!今天是在严重情况下庆祝十月革命胜利24周年的。德国法西斯强盗背信弃义的进攻和强加于我们的战争,造成了对我国的威胁,而我们的国家,我们举国上下,都已经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战斗营垒,同我们陆海空三军一起,共同击败德国侵略者,彻底粉碎德国侵略者!消灭德国占领军!我们光荣祖国、我们祖国的自由、我们祖国的独立万岁!在列宁旗帜下向胜利前进!”
斯大林低沉而充满力量的演说回荡在莫斯科红场上空,通过电波传向苏联前线和世界各地。受检阅的部队、坦克和大炮排成整齐的分列式,在军乐队奏出的军乐声中,通过设立在红场上的检阅台后,直接开往前线。
斯大林红场阅兵的消息,传到希特勒的耳朵里,已是傍晚时分。希特勒闻听此言,大发雷霆:“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斯大林竟然能在德国空军的机翼底下检阅部队!这是对帝国空军的公然蔑视、蔑视我德国的军队。” 
希特勒歇斯底里地发作了一阵子,还是觉得不足以消除心头之恨,就大声喊道:“哈尔德,你马上与博克联系,问问他,为什么在今天放过了俄国人?难道他对我们来说也十分重要吗?斯大林这个格鲁吉亚屠夫竟然在莫斯科红场进行阅兵。。。。。。对他向我们发出的这种挑衅,只能用炸弹惩罚!告诉戈林,今天晚上必须对莫斯科实施最猛烈的空袭!”
恼怒之下的希特勒立即调兵遣将,敦促博克再次从地面进攻莫斯科。他的新计划是:
赫普纳的第4装甲集群与赖因哈特的第3装甲集群合拢,在施特劳斯第9集团军的配合下向洛科拉姆斯克、克林方向进攻,准备从西北方接近并迂回包抄莫斯科,如有可能从北面突破。 
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向高图拉、卡希拉、科洛姆纳进攻,从南面逼近莫斯科。 
莫斯科以西宽大的正面,由德国第4集团军实施攻击。
对于这个计划,希特勒极为满意,很快向部队下达了指令:从11月8日起,全线进攻目标——莫斯科
在‘坚决死守莫斯科’战斗口号的鼓舞下,莫斯科军民在每一寸地土上与德军展开了拼死作战,使得德军每前进一小步都得付出无数代价。 
德军在最初的几天总算争气,频频得手,以不快不慢的速度向莫斯科逼近。
在莫斯科保卫战最困难的时候,斯大林曾与在前线指挥作战的朱可夫通话,要求朱可夫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说真话:“苏军是否能守住莫斯科?” 
朱可夫经过慎重思考,回答说:“如能再增派两个集团军和200辆坦克,就一定能够守住莫斯科,打退德军的进攻。”
朱可夫的回答,大大坚定了斯大林的胜利信心。斯大林说:“你有这样的信心很好,要英勇顽强!你打电话给沙波什尼克夫,商量一下把你所要的两个预备队集团集中到那里。们将很快准备好,但是坦克我没有。”
随着德军的逼近,苏军的抵抗也越来越顽强,常常是打得整营、整团不剩一个人为止。 
11月23日,德军第4坦克集团军在遭受重大损失后攻占红波利亚纳。这个红波利亚纳就是今天的梅季希,位于莫斯科西北郊,距莫斯科只有27公里。从这里,坦克最多一小时便可以抵达莫斯科。 
德军元帅中央集团军群指挥官冯。博克闻讯赶来,手拿望远镜,当克里姆林宫尖顶那颗闪闪的红星尽收眼底时,不禁低声道:“看到了,红星。。。。。。我总算看到了。。。。。。”
莫斯科大战(下 )
    此时的战局对德国非常有利,希特勒就只剩下一个莫斯科和列宁格勒没有到手了,本来他认为苏军没什么了不起的,只要他的装甲部队再稍向前走几步,克里姆林宫就会挂起‘万’字旗,斯大林就会向他低头。但越逼近莫斯科,苏军抵抗越激烈。慢慢地,在希特勒的心头上开始蒙上一层阴影,很快,他就意识到‘斯大林是他真正的对手’。 
希特勒隐隐感到,德军后勤供应线大大拉长,德军长时间作战,十分疲劳,这一切都必须及时解决。然而此时,俄罗斯的酷寒降临,莫斯科被冰雪覆盖。希特勒原以为莫斯科指日可待,根本就没有作好在酷寒条件下作战的准备,因此德军逐步陷入进退不得的困境中。 
历史总会有某种惊人的相似之处:1812年,法国拿破仑统帅着浩浩荡荡的法兰西大军横扫欧洲,但在莫斯科城下却大败而归。据说,那是上帝拯救了俄罗斯,就在拿破仑胜利在望时,严寒突然降临。 
而在1941年的莫斯科的第一场雪是在1941年10月6日深夜落下的,那一晚,莫斯科忽然乌云四合,狂风怒号。没到午夜,天空中便纷纷扬扬地下起鹅毛大雪。
莫斯科这场初雪比平常年份提前了一个月。天气的突然变冷对大雪中的德军来说,真是‘雪上加霜’。10月15日,第一次寒潮袭来,气温一下子降下零度以下,而且还在迅速下降。11月2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凛冽寒风,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使莫斯科的气温骤降至零下40度。 
大雪覆盖了莫斯科周围绵延上千公里的河流、山谷、村镇以及桥梁、道路,也覆盖了希特勒军队的营帐、野战机场、坦克、大炮和车辆。寒冷的天气使得大炮上的瞄准镜失去了作用;德国军队的飞机油箱被冻裂;坦克因燃油冰结,必须在底盘下烧火烘烤,才能发动;坦克及随行车辆行进时必须装上防滑链,否则无法控制,随时会打滑横行,翻落沟底;步兵的步枪、机枪等自动武器也因枪油冰结而无法使用。
德军官兵的境遇比武器还要糟糕,由于冰雪封冻,伤员运不走,补给运不来,而且很多德国士兵还穿着夏天单薄的制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很多士兵被冻成残废,也有很多士兵染上了寒颤不止、全身无力的疟疾。
德军每个团队仅冻伤的伤兵,少则数百,多则上千,战斗力因而锐减。由于严重的战斗减员和冻伤减员,德军兵力在一天天减少。抱怨、沮丧的情绪开始充斥德军,许多人谈起1812年拿破仑的失败和俄国的塔鲁季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