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的历史-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帝第八子,时年14岁),连破竟陵,江陵,在湘中诸军相会,直压汉口,并攻克都城门户郢州。郢州失陷后,萧宝卷一点也不慌张,驰马游玩依旧,对茹法珍说:“一定等敌军来到白门前(建康城西门),我才要和他决一死战!”待到萧衍兵已围城,小皇帝才招集兵马固守城池,又把监狱内囚犯放出,发给兵器充当守城军士,其中不可赦免的死囚就就近在朱雀门砍头,日杀百余人(大敌当前,竟有此闲心)。
501年10月,萧宝卷派征虏将军王珍国等将精兵十万人列阵于朱雀航南,让宦官王宝孙持白虎幡督战。萧衍将士死战,王珍国等人大败,士卒土崩,淹死于淮河的无计其数,至使萧衍兵士踩着浮尸就可以冲过河去,于是萧宝卷诸军皆溃。萧衍长驱直入,命诸军攻建康六门。萧宝卷派人烧毁城内营署,驱逼士民,逃入宫城内紧闭四门守城。当时宫城内仍旧有甲士七万多人,萧宝卷又喜欢打仗,外面攻城时还不断与卫士、宫人在华光殿前演习斗战格杀,在殿中他也身着戎服,以金银为铠胄,遍插羽毛、宝石装饰,昼眠夜起,跟平常一样不慌不忙。听见城外攻城鼓声阵阵,他就穿着大红袍登景阳楼往城外望,几乎被飞驽射中。萧宝卷之所以心中有底,主要是因为先前的陈显达、崔景慧等人的围城攻伐都以失败告终,就觉得萧衍肯定也不会例外,必败无疑。萧衍围城前,他也不以为意,下令有司只准备城内百日用的柴米,基本上没什么准备。
平日赏赐左右亿万计的萧宝卷这时候忽然变得十分吝啬,不肯出钱物赏赐守城军士。茹法珍此时情急,叩头请求他出金银赏赐属下,萧宝卷回答:“贼来只是要我的个人的命吗,干吗只找我要东西。”后堂有数百张大木片,军人想拿去加围城防,萧宝卷想留着做殿门,竟下令不与。又催促御府赶制三百人精仗,准备萧衍退拿后庆功时给仪仗队用,并大施金银宝物雕饰仪仗铠甲,城内人闻讯后莫不愤恨,都想逃亡投降。
茹法珍、梅史儿又劝说萧宝卷说:“大臣们不尽力,所以叛军攻城不停,应该把军将都杀掉才对!”退败守城的王珍国等人听说后害怕自己被杀,就密谋串通宫内的宦官和侍卫一起杀掉萧宝卷。十二月,丙寅夜,萧宝卷刚刚在含德殿吹笙唱歌完毕,躺下还未入睡,一行人就冲入喊杀。他从北门跑出想逃往后宫,发现大门已闭。膝盖挨了一刀后,萧宝卷仆倒,躺在地上还口中大喊:“奴才要造反吗?”,随即脑袋被人砍落。众人用浸过油的黄绢包起他的首级,派人送萧衍投降(油过的黄绢透明,以便萧衍辨认)。萧衍进城,收斩潘妃、茹法珍、梅虫儿等41人,又以宣德太后令废萧宝卷为东昏侯。
502年,萧衍废掉齐和帝萧宝融,建立梁朝。
明末大儒王夫之在评价这段历史时,有很中肯的见解。他认为萧齐的悖逆远过曹操、司马氏和有功于国的刘裕,东昏侯萧宝卷的残虐也非郁林王(萧昭业)和苍梧王(刘昱)可比。“故萧衍虽篡,而罪轻于道成。自刘宋以来,一帝殂,一嗣子立,则必有权臣不旋踵而思废之。伺其失德,则暴扬之,以为夺之之名。”他又列举东昏侯的辅政六大臣以及前后反叛诸将,指斥他们“不定策于顾命之日,不进谏于失德之始,翘首以待其颠覆,起而杀之。”其结论,则是“君臣道亡,恬不知恤,相习以成风尚,至此极矣!”一言及南朝,总是令人联想起王谢风流、清谈玄言、六朝金粉、南朝四百八十寺等等飘逸与轻松,殊不知哪个时代也是昏暴之君辈出、人民生活困苦的黑暗时代,统治者的荒唐、暴虐几乎超出正常人的想象力,如果不细细研讨史书,说起这么多故事,还真以为那些事情是后人集残暴之大成而编出来的演义。
李商隐有《齐宫词》一诗,慨叹伤嗟,特录于下:
“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南朝齐世系
年号 纪年 庙号 名字 即位时间 即位年龄 在位年数 死时年龄 世系 备注
建元 479 太祖高皇帝 萧道成 479 53 4 56 祖籍东海兰陵,东晋初迁晋陵武进县界内侨置兰陵郡。父萧承之为宋汉中太守,后转南泰山太守,右军将军。 以将门子,屡率兵攻伐。宋明帝时,渐被信用,地位始隆,及平桂阳王刘休范及乱,掌握了刘宋军政大权。477年杀后废帝迎立顺帝,拜司空、录尚书事,后位至相国,封齐王。479年代宋自立,改国号为齐。
永明 483 世祖武皇帝 萧赜 482 43 12 54 高帝长子。 以皇太子嗣位。
隆昌 494 郁林王 萧昭业 493 20 2 21 武帝文惠太子长懋长子。 永明11年,文惠太子死,被立为皇太孙,武帝死,乃嗣位,后为西昌候萧鸾(高帝侄)所杀,贬号郁林王。
延兴 494 恭王海陵王 萧昭文 494 15 1 15 武帝文惠太子第二子。 郁林王被杀,萧鸾立以为帝。即位仅数月(494年7月至10月),又被萧鸾废为海陵王,旋被杀,谥曰恭。
建武 494 高宗明皇帝 萧鸾 494 43 5 47 高帝萧道成侄,始安贞王萧道生之子 494年7月杀郁林王,立恭王。同年10月杀恭王,自立为帝。
永泰 498
永元 499 东昏侯 萧宝卷 498 16 4 19 明帝第二子 以皇太子嗣位,淫昏嗜杀,雍州刺史萧衍起兵攻建康,城中禁卫军倒戈,杀萧宝卷,迎萧衍,废帝为东昏候
中兴 501 和帝 萧宝融 501 14 2 15 明帝第八子 501年三月萧衍反,奉以为帝,即位为江陵。在位2年,禅位于梁,齐亡。旋被杀。
《梦溪》拾英 文 / 梅毅
《梦溪》拾英
——沈括《梦溪笔谈》中的趣闻异事
说起沈括(1031年—1095年),总是想起中学语文课笔中对“石油”的记载,以及他对毕升活字印刷术、古代指南针等的推介。“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座标人物”;是后世中外学人对沈括最中允的评价。虽然他一生中大部分是以官员身份从事政治活动,但他一直刻苦自学,“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共计有著述近40种,但后世流传的只有《梦溪笔谈》、《补笔谈》、《续笔谈》等五种。《梦溪笔谈》共26卷,共分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通、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17门,分类记事,语言生动,其中涉及自然科学项目的约合全书百分之四十以上,涵括自然、物理、化学、数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医药、工程等诸多领域,可说是中国古代科技史料的汇编著作。当然,其中所载神奇、异事等类内容荒诞不经,都是属于以讹传讹的“搜异”,又非《聊斋》那样的小说体文学,多属迷信或谣传。
笔者对沈括产生兴趣,是因为《梦溪笔谈》中好多类似《世说新语》的笔记小说故事,其它科技类的记述,由于自己不是专才,钻研不进去,故而仅仅浏览而已,阅后即忘。很有趣味的,在《梦溪笔谈》卷十三的《权智》中,有对我故乡天津的记载:“自保州西北沈远泺,东尽沧州泥枯海口,凡八百里,悉为潴潦,阔者有及六十里者,至今倚为籓篱。”其中的保州,就是现在的保定,而“泥枯海口”就是“泥沽”的误写,北宋时海河入海口一带称为“泥沽”,现今天津还有许多带“沽”的地名,整个城市就是在“直沽”等海河近海口附近地带发展而成。北宋时海河是宋辽之间的界河。为了防御契丹入侵,北宋把海河许多支流、塘泊等当成现在的水网防线,因其“深不可舟行,浅不以步涉,虽有重兵不能渡也。”现在极其干旱缺水的天津,在宋朝则是河洼水网密布的地带,以至于解放初期,还可以走水道到达白洋淀,至今思之,顿有“沧海桑田何其速”之惘。
日后又看到消息,说“石油”的记载并非始于沈括。根据法国公布的其馆藏敦煌文物(编号S…1053《乙巳年(公元909年)敦煌某寺粮食破用历算会牒》中所记,有“戊辰年……豆肆斤,买石油用”。戊辰年为908年,后梁开平二年,因此专家推断“石油”一词要比沈括早180年。实际上,石油早在中国东汉时期已被人使用,当时称“石漆”、“石脂”、“脂水”,虽然敦煌文件中有“石油”一词,但真正第一次详细记载石油的颜色、特质、用途的,还当属沈括。作为政治家,沈括不过是《宋史·列传卷九十》中附在沈遘后面的一个偏传,其中大部分还讲他为官和出使契丹的经历。其所以名垂为史,实由其《梦溪笔谈》中的中国古代科技集述。由于读书的出发点不同,我着重读阅的主要是那些有关“朝廷故实,耆旧出处”以及人物、官政、权智、艺文等项,并从中撷出若干有趣片断,加以译评,以飨会意之人。
韩愈与韩熙载
(原文):世人画韩退之,小面而美髯,著纱帽,此乃江南韩熙载耳。尚有当时所画,题志甚明。熙载谥文靖,江南人谓之“韩文公”,因此遂谬以为退之。退之肥而寡髯。元丰中,以退之从享文宣王庙,郡县所画,皆是熙载,后世不复可辩,退之遂为熙载矣。(卷四)
(译):世人画韩愈像,都是小脸,一把长密的美髯,戴纱帽,这其实是江南的韩熙载啊。现仍存有当时有关他的画像,题记非常清楚。韩熙载死后谥“文靖”,江南人称其为“韩文公”,因此大家讹传为韩愈。韩愈肥胖,很少胡须。元丰年间,朝廷以韩愈配享孔子庙,各地郡县所挂的画像,都是韩熙载,后来就不能辩识,韩愈的样子就成为韩熙载的脸蛋了。
(评):韩愈(768…824年)字退之,是以儒家正统自居的大文学家,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由于谏唐宪宗迎佛胥,“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死后谥为“文”,时人尊称为韩文公。
韩熙载是南唐大臣,中国最有名的人物画之一《韩熙载夜宴图》就是描摹他与诸宾客夜间宴会笙歌的场面。南唐后主李煜想任韩熙载为宰相,就派画家顾宏中、周文矩夜至其家,偷窥其所作所为,而后绘成此图。韩熙载在五代十国之末动荡的岁月,放纵声色,伎妾成群,不恤国事,夜夜笙歌,人品方面与韩愈截然相反。因此,竟把韩熙载来配享儒家创始人孔子,实在是滑稽得可以。
二妇施德 报应不同
(原文):王延政据建州,令大将军章某守建州城,尝遣部将刺事于军前,后期当斩,惜其材,未有以处,归语其妻,其妻连氏有贤智,私使人谓部将曰:“汝法当死,急逃乃免。”与之银数十两,曰:“径行,无顾家也。”部将得以潜去,投江南李主,以隶查文徽麾下。文徽攻延政,部将适主是役,城将陷,先喻城中:“能全连氏一门者有重赏。”连氏使人谓之曰:“建民无罪,将军幸赦之,妾夫妇罪当死,不也图生。若将军不释建民,妾愿先百姓死,誓不独生也。”词气感慨,发於至诚,不得已为之戢兵而入,一城获全。至今连氏为建安大族,官至卿相者相踵,皆连氏之后也。又,李景使大将胡则守江州,江南国下,曹翰以兵围之三年,城坚不可破。一日,则怒一飨人鲙鱼不精,欲杀之,其妻遽止之曰:“士卒守城累年矣,暴骨满地,奈何以一食杀士卒邪。”则乃舍之。此卒夜缒城,走投曹翰,具言城中虚实,先是城西南依山险素不设守,卒乃引王师自西南攻之,是夜城陷,胡则一门无遗类。二人者,其为德一也,何其报效之不同邪?(卷九)
(译):王延政占据建州,命令大将军章某守建州城。他派遣部将在军前潜入敌营刺探军情,误军期应斩首抵罪。但心中又爱惜此部将的才能,一时没有下令,回家把此事告诉自己妻子听。他的妻子连氏贤惠有智略,暗中派人对那个部将说:“按军法你应当被处死,赶快逃走就能免死。”并给部将数十两银子,说:“马上就逃吧,不要惦念家小。”部将得以逃去,投奔江南李氏唐主,在查文徽手下办事。查文徽进攻王延政,逃亡的部将正好是此战的指挥,城池将被攻克时,派人先晓喻城中:“能保全连氏一门家小的,必当重赏。”连氏派人对部将说:“建州人民无罪,希望将军全部宽免,我夫妇罪当死,不敢图活。如果将军不赦免延建州人民,我愿意先于百姓死,誓死也不独活。”其语气慷慨感人,发自内心。部将不得以命军队敛兵而入,一城人民的性命得以存活。到现在连氏仍为建安大族,许多人官至卿相大官,都是连氏的后人。另外一个故事:李景派大将胡则守江州,江南唐国灭亡后,曹翰用兵围城三年,因城池牢固不能攻克。一日,胡则因一个厨子切鱼片不够精细而要杀他,胡则妻子马上制止,说:“士卒守城好几年了,暴骨遍地,怎能为一餐饭的原因杀掉士兵呢。”胡则就放掉做饭的兵士。这人夜间从城上顺绳索爬上,奔投曹翰,把城中虚实一一禀告。本来城西南依凭山险无人守卫,厨子就带领曹翰军从城西南攻入,守将胡则满门被杀。这二个妇人,同样都是做好事,她们的结果真是有天壤之别啊。
(评):所谓“妇人之仁”,大概就是指上述两位女人的好心肠。而受施者则因品德不同,当然有的是以德报德,有的是以怨报德。曹翰乃宋军大将,攻克城池后应该奖励胡则忠于主上的道德操守,竟听任厨子士卒等人残杀胡则一家,真是太过分了。
苏合香饼
(原文):王文正太尉气羸多病,真宗面赐药酒一注缾,令空腹饮之,可以和气血,辟外邪。文正饮之,大觉安健,因对称谢,上曰:“此苏合香酒也。每一斗酒,以苏合香丸一两同煮。极能调五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