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诸葛亮到潘金莲-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者〃;是他人恣纵欲望的凌虐对象。
以下;就先让我们根据欲望出轨与正义追讨的〃型态〃;来展读《龙图公案》中令人忧惧的〃罪恶系谱〃:
关于色欲的幽暗意识
俗谓〃万恶淫为首〃;关于色欲;《牙簪插地》一案正可作为其〃幽暗意识〃的代表。包公年轻时任南直隶巡按;有一八旬老翁私通族房寡妇;寡妇之小叔屡次微谏不听;具状告于包公。包公暗忖〃八旬老子;气衰力倦;岂有奸情〃;拷问老翁与寡妇;都说〃没有〃。包公为此忘餐纳闷;其嫂汪氏询之;他遂将这场词讼告嫂。〃汪氏欲言不言;即将牙簪插地;谕叔知之;包公即悟〃;随即升堂;〃严刑拷打〃老翁与寡妇;结果两人终于将〃通奸情由;从实招供〃。
包公见嫂将牙簪插地;悟出的是什么大道理呢?评批《龙图公案》的听五斋先生说;此谓〃男女之欲必至死地而后已〃。我想很多读者在听了这种〃解释〃后;仍然是满头雾水;莫名其妙。以妇女束拢头发的牙簪插地来象征〃色欲死而后已〃;比精神分析以〃上下楼梯〃来象征性交更加隐晦;但〃贞静贤淑〃的汪氏却能想出这个象征;而〃正义凛然〃的包公更是一点即悟;这多少表示;〃好人〃对色欲原是具有〃特别敏锐的执念〃。就好像西方中古世纪教会中的〃圣人〃;以其〃担忧的想象〃描绘各种〃罪恶的性行为姿势〃;而逼问来告解的教友是否〃犯了这些不可告人的罪〃一样。越〃正直〃的人;越思及坏人〃堕落的深度〃;就越义愤填膺;但事实上〃坏人的堕落〃;通常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丰富〃与〃深邃〃。这就是笔者所意指的〃色欲的幽暗意识〃:欲望是强烈而可怕的;自己勉力以〃仁义道德〃来压制它;而意志薄弱者必然是〃男盗女娼〃的;这种微妙的心理乃是精神分析所说〃反向作用〃(reactionformation)与〃外射作用〃(projection)的产物。
在涉及色欲的四十六个案件中;有九件是和尚所犯;比例相当高。照理说;出家人是清心寡欲的;但《龙图公案》里的出家人却是:〃小僧与娘子有缘;今日肯舍我宿一宵;福田似海;恩德如天〃(《阿弥陀佛讲和》);〃(他)原是个僧人;淫心狂荡〃(《烘衣》)。这也是〃幽暗意识〃在作怪:色欲是如此强烈而可怕;在这方面得不到发泄的出家人;〃必然〃会因此而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来。结果;《龙图公案》里就充满了〃性致勃勃〃的出家人。
但这种〃幽暗意识〃是不便明言的;就像汪氏只能以牙簪插地来〃谕叔知之〃般;《龙图公案》的作者也巧妙地以两类案例来呈现他(或者替大家说出)对此的〃忧患〃。这两类案例是国人非常熟悉的;一是〃谋杀亲夫〃;一是〃试妻〃;兹分述如下:
色欲的忧患意识之一:杀夫
《白塔巷》一案说包公一日从白塔巷前经过;闻妇人阿吴哭丈夫刘十二声;〃其声半悲半喜;并无哀痛之情〃;包公怀疑那丈夫〃死得不明〃;派仵作陈某〃起棺检验〃。陈某查无伤痕;认为病死是实。包公不信;要他再查个明白。陈某回家忧闷;其妻阿杨建议他查看死人鼻中;结果发现刘十二鼻中〃果有铁钉两个〃;包公遂将阿吴上刑审问;阿吴招供〃因与张屠通奸;恐丈夫知觉不合;谋害身死〃。但故事并未就此结束;包公在知道查看死人鼻中的〃灵感〃是来自陈妻阿杨;而且阿杨乃再婚之妇人时;亦对阿杨的前夫〃起棺检验〃;结果亦有〃二钉子在鼻中〃;于是一举连破两桩谋杀亲夫的大案。
包公案中的欲望与正义(2)
听妇人哭声即能想到她谋杀亲夫;除了在神化包公的〃慎谋能断〃外;更是要彰显前述对色欲的〃幽暗意识〃与〃敏感执念〃。而仵作从妻子处得到的〃灵感〃;跟包公从汪氏处得到的〃暗谕〃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这次要传递的乃是忧患意识:妻子的欲望出轨;会使做丈夫的大祸临头!
在《龙图公案》里;一共有四个妻子因红杏出墙而谋杀亲夫的案例(《白塔巷》《临江亭》《龙窟》《壁隙窥光》)。《临江亭》里的一句话〃古云家有淫荡之妇;丈夫不能保终〃;道出了传统男权社会里丈夫心中的〃忧患〃。但即使妻子并非淫荡之妇;因她貌美受他人觊觑;而祸从天降;让自己死于非命的也有四例(《黄叶菜》《厨子做酒》《岳州屠》《狮儿巷》)。
不过;《龙图公案》里也有几个贞妇;所谓贞妇是在他人的欲望要对自己图谋不轨时;必须严加抗拒;〃咬舌自尽〃或被对方杀死的女人;这有六例(《阿弥陀佛讲和》《嚼舌吐血》《咬舌扣喉》《三宝殿》《绣履埋泥》《三官经》)。整体看来;在充满男性观点的《龙图公案》里;色欲当头;女人只有〃贞妇〃与〃淫妇〃两种;〃贞妇〃自己〃死于非命〃;而〃淫妇〃则让丈夫〃死于非命〃或惨遭其他祸害(譬如《阴沟贼》里的破财;《招帖收去》里的官司缠身)。在《招帖收去》一案里;包公说:〃(她)既系淫妇;必不肯死;虽遭打骂;亦只潜逃〃;这又是〃幽暗意识〃在发作;〃不死的淫妇〃是多么地令人感到忧惧啊!
色欲的忧患意识之二:试妻
《龙图公案》里唯一〃杀妻〃的男人是《死酒实死色》里的张英;但他是〃先下手为强〃。原来张英赴任作官;夫人与珠客邱某通奸;张英回家〃见床顶上有一块唾干〃;知是〃某男人〃留下的;遂暗中逼问婢女;得知奸情;乃将婢女推入池中浸死;复闷不吭声将夫人推入酒槽呛死;又巧计将邱某入罪;由包公审谳;而包公在查知真相后;竟对张英从轻发落——〃治家不正;杀婢不仁;罢职不叙〃。听五斋先生对此案的批评是:〃张英之疑;是亦学问〃。
怀疑与试探妻子的贞节在我国民间故事里是一门〃大学问〃;前有〃庄周试妻〃;后有〃薛平贵戏妻〃;但真正将这种〃忧患意识〃发挥到极致的当推《试假反试真》这个案例:临安府民支弘度〃痴心多疑〃;娶妻经正姑〃刚毅贞烈〃;但弘度不放心;问妻道:〃你这等刚猛;倘有个人调戏你;亦肯从否?〃妻道:〃吾必正言斥骂之;安敢近?〃弘度又问:〃倘有人持刀强奸;不从便杀;何如?〃妻道:〃吾任从他杀;决不受辱。〃弘度又问:〃倘有几人来拿住成奸;你不肯却何如?〃妻道:〃吾见人多;便先自刎以洁身明志;此为上策;或被其污;断然自死;无颜见你。〃但弘度依然不信;过数日〃故令一人来戏其妻以试之〃;〃果被正姑骂去〃;但弘度还是难放下〃心头巨石〃;过数日;他又托于某、应某、莫某三名轻狂浪子〃试妻〃;三人突入房中;由于、应两人抓住正姑左右手;莫某脱其衣裙;正姑〃求死无地〃;悲愤交集。在裙裤脱下来后;于、应两人见〃辱之太甚〃;不禁放手;正姑〃两手得脱;即挥起刀来杀死莫某;不忍其耻;亦一刀而自刎亡〃。于、应两人驰告弘度;弘度〃方悔是错〃;但恐岳家及莫某家人知之;必有后话;竟先具状告莫某〃强奸杀命事〃。包公审理此案;亲验现场;发现正姑〃刎死房门前;下体无衣〃而莫某〃杀死床前;衣服俱全〃;知事有蹊跷;严刑拷打于、应两名证人;始知〃试妻原委〃;结果弘度〃秋季处斩〃;正姑〃赐匾表扬贞烈〃。
较温和的则是因怀疑妻子〃不正〃而〃出妻〃;譬如《烘衣》一案;妇人宋氏在门首等候夫归;一僧人路过;只顾偷目视之而跌落沼中;浑身是水;宋氏请他在舍外向火烘衣;适丈夫秦得从外归;〃心下大不乐〃;即对宋氏说:〃我秦得是明白丈夫;如何容得尔一不正之妇;即令速回母家;不许再入吾门。〃
但不管是〃杀妻〃、〃试妻〃或〃出妻〃;和前面妻子伙同奸夫〃谋杀亲夫〃;可说是〃忧患意识〃一体的两面;后者是〃消极的被害〃;前者是〃积极的自卫〃。这两类案例当然不足以涵盖《龙图公案》中色欲罪行的全貌;但却是值得我们玩味的两个〃罪恶系谱〃;即使时至今日;男性沙文主义日渐走向它的末日;移情别恋的妻子已不必借〃谋杀亲夫〃来挣脱婚姻的锁链;这方面的忧患虽大为减少;但性开放却也使男人心中的〃幽暗意识〃大为增加;〃积极自卫〃的忧患意识恐怕是不降反升吧!
关于利欲的〃第三种知识〃
在《龙图公案》里;涉及利欲的案件虽也有三十六起;但远不如色欲案件那么〃扣人心弦〃;这些案件多半是船家、旅店、猎户、地痞等临时〃见财起意〃;对过往商旅下手的;以〃无头公案〃居多。这种杀人越货的案件;即使是在〃科学办案〃的今天;也很难掌握到足够的线索而侦破;但在《龙图公案》里;罪犯都难以逍遥法外;包公所凭借的;除了敏锐的直觉(诗知)与睿智的推理(科学知)外;主要靠的是〃第三种知识〃。所谓〃第三种知识〃是指〃诗知〃与〃科学知〃之外另一大类广袤而模糊的〃知的方式〃;它包括〃天启〃〃魔法〃〃显灵〃〃占梦〃〃神秘主义〃等。在三十六个利欲案件中;有十八个案例的侦破都用到这〃第三种知识〃;比例相当高(色欲案件的侦破;也有一些用到这种〃知识〃;但比例没有这么高)。
包公案中的欲望与正义(3)
譬如《木印》一案里;包公于途中〃忽有蝇蚋逐风而来;将包公马头团团了三匝〃;包公暗忖道〃莫非此地有不明的事〃;派人随蝇蚋而去;结果在岭畔枫树下挖出一死尸。又如《兔戴帽》一案;包公至武昌府评览案卷;精神困倦;卧梦〃见一兔头戴了帽;奔走案前〃;包公醒来即思忖〃兔戴帽乃是'冤'字;想此中必有冤枉〃。再如《鹿随獐》一案;包公回衙来至山傍;〃忽怪风骤起〃;令人各处寻觅;发现一无名死尸;包公回衙;〃不知谁人谋死;无计可施〃时;又〃精神困倦〃起来;于是梦见〃一人无头;身血淋漓;前有一獐;后鹿随之〃;包公醒来即悟凶手乃名唤〃张(獐)禄(鹿)〃者。
但最神奇的当属《乌盆子》一案;贼人丁千、丁万劫夺商旅李浩财物;将其尸体入窑烧化;捣碎灰骨和泥烧成乌盆;卖给王老。王老夜里起来对着乌盆小便;乌盆竟开口叫屈。王老大惊;带着乌盆向包公报案。第一次审问时;乌盆因为自觉〃赤身裸体〃见官不雅;对包公问话〃全不答应〃;第二天;在王老用衣裳盖住乌盆去见包公后;乌盆才将被丁家兄弟劫财谋杀、骨扬灰的惨事全盘托出。
一个人因他人利欲的出轨;不仅死于非命;灰骨竟被烧成供人便溺的乌盆;而这乌盆在见官时;仍坚持必须〃穿上衣服〃;才肯吐露冤情。这种将乌盆拟人化;侮辱与矜持的对比;不仅告诉我们商旅李浩的冤魂是多么的悲怨;而且告诉我们正义的追讨往往是一波三折的。
听五斋先生说:〃必尽如乌盆之决;而天下始无覆盆之虞。〃问题是;看来看去;普天之下似乎只有包公这种人才具备这〃第三种知识〃;而这〃第三种知识〃说穿了;其实是冤魂的〃自力救济〃;而且这种〃自力救济〃还需碰上包公这样的〃青天〃才有效!事实上;它只是一种渺茫的寄托;就像我们等一下要谈到的地狱一样;是人类对世间种种冤怨与不义的一种心理补偿。
正义的追讨需靠亡魂的〃自力救济〃;这多少亦是前述〃幽暗意识〃与〃忧患意识〃的投射吧?
地狱中的最后审判
包公的正义事实上是表现在《黄菜叶》《石狮子》《狮儿巷》《桑林镇》等案例里。在这些案例里;欲望出轨的分别是皇亲赵王、驸马、国舅与刘娘娘。但包公不畏权势;一一将他们绳之以法;所谓〃关节不到;唯有阎罗包老〃;其中特别令后人广为传播的是《桑林镇》;也就是《狸猫换太子》、《夜审郭槐》等改编戏剧的原本。
《桑林镇》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此处从略;令笔者最感兴趣的是〃夜审郭槐〃一段。郭槐在严刑拷打之下;原已招认;但因此案重大;宋仁宗又当庭审之;郭槐翻供说:〃臣受苦难禁;只得胡乱招承。〃于是包公想出一个妙计;在夜里将张家废园翻成阎罗殿场;把睡梦中的郭槐抓来审问;〃郭槐开目视之;见两边排下鬼兵无数;上面坐着乃是阎王天子〃;在自觉接受〃地狱中的最后审判〃后;郭槐遂〃一一诉出前情〃;录写画押完毕;才发现阎王乃是仁宗乔装;判官原是包公假扮。
地狱的最后审判观念;在过去深入人心。它的〃存在〃可以说是世人在不公与不义的现实社会里渴求正义的〃替代性满足〃。〃想象中的正义〃是〃绝对〃的;因此;地狱中的阎王与判官不仅具有〃第三种知识〃而已;简直是〃全能思想〃者;任何罪恶的行为与念头;在这里都无法遁形。郭槐就是在这种观念的诱引下;从实招供;他接受的事实上是〃良心〃的最后审判。
我们似乎可以说;〃地狱〃是〃集体良心〃的产物;而〃正义〃乃是〃集体良心〃所追求的目标;因此;地狱的最后审判代表的是〃集体良心的审判〃;也是〃正义的最后救济〃;而作为正义象征的包公很自然地成为〃日理阳世;夜断阴间〃的人物;《龙图公案》里也很自然地出现了十一个〃在阴间告状〃的案例了!
就像《久鳏》一案里说〃阳间有亏人的官;阴间没有亏人的理〃;或像《寿天不均》一案里所说:〃这样人只好欺瞒世上的有眼瞎子;怎逃得阴司的孽镜台〃;阴曹之法似乎是人间法律的周延化;而地狱中的〃良心审判〃似乎就是精神分析所说的〃超我〃(superego)象征了;但从精神分析的观点来看;这种地狱里的审判还含有其他成分。譬如在《侵冒大功》一案里;侵冒大功的总兵被九名小卒和边域百姓在阴间告状;由包公审理;自然是〃罪证如山〃;包公怒道:〃叫你吃不尽地狱之苦〃;命鬼卒〃将一粒丸放入总兵口中;遍身火发;肌肉消烂〃;但鬼卒吹一口孽风;痛苦不堪的总兵复化为人形;尔后又如法炮制;总兵〃须臾血流迸地;骨肉如泥〃;而悲怨的兵卒与百姓则在一旁大叫〃快活快活〃。
这种看坏人〃吃不尽地狱之苦〃而〃引以为乐〃的情景是〃正义〃与〃良心〃的写照吗?如果说这就是〃正义的追讨〃;那么其中也含有了〃无穷恨意之追讨〃的成分;〃正义〃里面实挟带了被害人原始的〃攻击欲望〃。地狱里的〃绝对正义〃;除了〃超我〃外;还有〃原我〃(id)的杂质。
正义与命运的终极关系
《龙图公案》里的正义;不只是对出轨欲望的惩罚而已;在阴间里;要求包公能为他们主持正义的还包括其他的〃不平者〃;譬如《忠节隐匿》一案里;忠臣与节妇在生前未受表扬;而在〃阴司号泣自鸣〃者;《巧拙颠倒》一案里;巧妇配了个拙夫;而向包公〃叫屈〃的女子;《绝嗣》一案里;行善之家竟绝子嗣;〃死得不服〃;而告到阎君处者;《鬼推磨》一案;则是〃自家这样聪明;偏没钱用;一病身亡〃;看别人傻乎乎的却金山银堆;满肚子牢骚;干脆告〃钱神不公〃者。
包公案中的欲望与正义(4)
在现实社会里;尽管有这些〃不平〃;但似乎没有人会为此而告进官里去;即使递上状词;恐怕也没有人能为他〃主持正义〃。但到了阴间;他们却纷